蓋世英豪呂奉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季漢中興英烈傳》序,季漢中興英烈傳,蓋世英豪呂奉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時看三國連環畫,童真無邪,特別喜歡諸葛亮之神機妙算、關羽之單刀赴會、張飛之據水斷橋、趙雲之七進七出、馬超之威武雄烈、黃忠之寶刀未老、姜維之百折不撓。反正垂青於蜀漢政權及其陣營。當時看《定軍山》、《水淹七軍》之時,張郃屢戰屢敗,黃忠摧鋒斬將,關羽水淹七軍,蜀漢盛其一時,以為北伐曹魏,南征孫吳,中興漢室,指日可待。
風雲突變,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奪取荊州。關羽左臂負傷未愈,沔水大戰徐晃,已不復當年斬顏良、誅文丑之勇,交鋒八十回合未能取勝,而使徐晃一戰成名。至於失荊州,走麥城,被東吳鼠輩擒殺,令人唏噓不已。
先主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之勸諫,盡起傾國之師伐吳,可惜當時,法正、黃忠已逝世。而未曾出師,劉封賜死,張飛被害,先折兩員大將。儘管劉備連營八百里,雄心勃勃,有滅此朝食之氣慨。奈何折戟夷陵,張南、馮習、傅肜陣亡,損兵折將,飲恨永安,蜀漢自此一蹶不振。
雖諸葛亮天縱奇才,東和孫權、南撫孟獲,興師動眾,北伐中原,斬王雙、斃張郃。然而,連年動眾,未能成功。出師未捷,卒於五丈原軍中。姜維承諸葛之志,九伐中原,斬徐質、破王經,百折不撓。一旦黃皓弄權,沓中屯田避禍。鍾會、鄧艾伐蜀,綿竹失險,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滅亡,姜維圖謀復國,身殲家滅。後主遷居洛陽,樂不思蜀。讀史至此,令人掩卷嘆息。
想當年,“水鏡先生”司馬徽曰:“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劉備兼得諸葛亮、龐統二人,更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虎上將,能征慣戰,中興漢室,應當指日可待。
其實,蜀漢之成敗,襄樊之戰至關重要。曹仁被困,曹操前後派遣于禁、龐德、徐晃等救援樊城,曹操亦親自率軍策應。東吳方面,孫權、呂蒙傾巢而出。反觀劉備。當時諸葛亮、法正、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李嚴、黃權、劉封、孟達,濟濟一堂。以劉備之雄才大略,諸葛亮之足智多謀,竟然於襄樊之戰,視若無睹,不置援兵,令人費解。而劉封、孟達已攻取上庸三郡,又未令其策應關羽。其中種種緣由,已淹沒歷史風塵之中。
劉備定漢中,蜀道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魏延坐鎮漢中,益州無北顧之憂。當年劉備率軍爭奪荊南三郡,定湘水之盟。自然知道孫權、呂蒙處心積慮,謀取荊州。應當別遣大將,增援荊州。如此荊州不失,關羽、張飛不死。一旦天下有變,比如曹操去世。劉備率益州之眾,攻伐關、隴,關羽率荊州之師席捲許、洛,會師中原,滅亡曹魏。
曹魏一滅,孫吳勢單力薄,唯束手請降,別無選擇。季漢中興,水到渠成。
難道天意已定,人事難為。司馬家父子三人,奪取曹魏政權,滅蜀篡魏平吳,三國盡歸司馬氏。
是以後人耿耿於懷,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以此為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