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諧音
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諧音,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將臣一怒,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妨,李清照此劇必敗無疑,老夫熟讀史書,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大宋有女子出征事情,哪裡有什麼楊門女將,簡直是胡編亂造、一派胡言。”程頤冷冷呵斥道。
理學一脈的弟子微微頷首,他們自然知道楊家滿門忠烈的事蹟,心中佩服至極,然而大宋將士征戰沙場,哪裡有女子為將的事情。
如此明顯漏洞,但凡不瞎就能看出來。
程頤冷笑道:“這一次,老夫倒要看看,李清照還有什麼可以狡辯,別說是老夫,就是楊家恐怕也不會放過她。”
唐玄宗和楊貴妃乃是前朝的事情,又取材於白居易的《長恨歌》,第一部曲劇他們無話可以。
可是楊家的故事那可是發生在本朝,可謂是眾人皆知,又豈能容李清照亂來,程頤相信此舉定然會引起朝野反對,讓李清照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夫子英明!”一眾弟子紛紛恭維道。
理學一脈治學嚴謹,而曲劇先是傷風敗俗宣揚愛情,又肆意篡改史實,自然被理學一脈不容。
程頤冷笑一聲,突然問道:“這部曲劇的邀請函在哪?”
弟子不由一楞,搖搖頭道:“啟稟夫子,這一次,李大家並未向夫子發出邀請函!”
“啊!”
程頤不由一愣,沒有想到李清照竟然做的如此絕,竟然連邀請函也不給他發。
“唯小人和女子難養也!不就是一文錢,去買一張門票去!”程頤臉色一黑,氣急敗壞道。
弟子不由苦笑道:“夫子有所不知,曲劇的門票的確是一文錢一張,然而很多前排的座位極為緊俏,引起眾人瘋搶,甚至出現很多人連夜排隊購買前排座位,加價賣給他人的事情。”
“於是曲劇的門票價格也改了,前排距離舞臺最近的座位足足漲到百文,唯有最遠最偏的位置才要價一文錢。”
範正也沒有想到他為了推廣曲劇,將票價定在一文錢,竟然提前催生了黃牛,只能無奈按照後世那般階梯價格售票,饒是如此,依舊沒有完全禁絕黃牛。
“竟有此事!”程頤皺眉道。
“而且這是第二部曲劇第一次公演,開封百姓定然爭相一睹為快,恐怕前排的座位百文錢也不一定買的到。”弟子苦笑道。
“現在去買!無論多少錢,給我買一張前排座位,這一次,我倒要看看胡編亂造的《楊門女將》如何撐得起第三代文學流派的大義。”程頤冷哼道。
弟子無奈,只能連忙去買。
然而第二部曲劇第一次公演的影響力太大了,很多人都已經看膩了楊貴妃傳,紛紛期待第二部曲劇。
最後弟子足足花費了一貫錢,才從他人手中買回一個還並非最靠前的位置,總算滿足了程頤的要求。
同樣的事情,在開封城各處上演,哪怕是最低一文錢門票,也都上漲到十文錢左右,可見眾人對新興的曲劇是何等的好奇。
……………………
在萬眾期待下,第二部曲劇《楊門女將》正式開始。
蹴鞠場內外再一次人山人海,這一次無論是搶到票還是沒有搶到票的,皆在期待今日的公演。
若是這一次公演再次成功,那麼李清照開宗立派的地位將會徹底穩固,曲劇將會迎來大量的文人加入,將會引領第三代文學流派。
“楊家人也來了!”
忽然,楊家家眷受邀前來,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楊家滿門忠烈,人丁稀薄,雖然經過數代的繁衍,卻依舊難以興盛,這也是楊家作為將門漸漸衰落的原因。
李清照決定譜寫曲劇歌頌楊家滿門忠烈的事蹟,楊家欣然而從,極力配合。
然而當曲劇出來的時候,原本的楊家將竟然變成了楊門女將,這讓楊家也是心中七上八下。
如今此劇第一次公演,楊家受到李清照的邀請,立即前來一探究竟。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文壇前輩受邀前來。
沒有受邀的不惜重金買票也要一探究竟,程頤就是其中之一。
“楊門女將!”
程頤看著蹴鞠場外高高懸掛的四個大字,不由冷哼一聲,如果《楊門女將》膽敢胡編亂造,那就別怪他們聯合楊家一齊上告朝廷,徹底讓曲劇翻不了身。
當然程頤還有另有毒計,他自然知道民間相傳的楊家和潘家的恩怨並非杜撰,如果《楊門女將》還原當時的恩怨,勢必要牽涉到潘美,潘家也不會容的下曲劇。
“咚咚咚!”
隨著振奮人心的軍鼓聲響起,劇臺拉開序幕。
曲劇《楊門女將》正式開始。
“宋遼大戰,楊業鎮守雁門關打破遼軍,威震遼國,遼國忌憚楊業,在設計伏擊楊業,力戰而亡…………。”
隨著楊門女將背景逐漸展開,楊家北抗遼國,楊家七子,相繼而亡戰死,唯有六郎楊延昭僅存,留有一子楊宗保,最後在對抗西夏戰鬥中為國犧牲,楊家只剩下一群老弱婦孺。
楊家上下看到這一幕,不禁潸然淚下,雖然楊門女將為杜撰,然而楊家男兒接連戰死沙場卻是千真萬確,他們楊家為大宋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然而接下來的劇情讓楊家上下不由眉頭一皺,西夏再度入侵,邊關告急,大宋危在旦夕,楊家佘老太君和第三代夫人穆桂英決定親自掛帥,領兵作戰,親自抗擊西夏。
“這怎麼可能?大宋哪裡有女子出征的事情!”
看臺下,不少文人議論紛紛,大宋雖然被稱之為弱宋,然而依舊有一百二十萬軍隊,哪有讓女子出征的道理,而且是一群婦孺。
“而且楊家並無佘老太君和穆桂英,楊業老元帥的夫人姓折,第三代夫人也並非是穆桂英。”一個熟知楊家之人皺眉道。
眾人議論紛紛,一臉不解的看著劇情。
“我知道了,是諧音字!折老太君的姓氏和佘,乃是諧音不同字。”一個書生恍然大悟道。
“為何多此一舉!”旁人不解問道,既然是諧音,為何要用不同的字。
文人一臉敬佩道:“因為這部曲劇就是編的,折老太君自然不可能上戰場,於是就出現了佘老太君之事,穆桂英同樣如此。如此一來,既可以規避不可妄議朝政之令,又可避諱長者。”
“李大家果然用心良苦!”
眾人紛紛驚歎,如此一來,哪怕曲劇出現差錯,也可以對楊家交代。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