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歲幣,大梁豪商,雪中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布價大跳水的第十日,陳氏果然露出了狐狸尾巴。
趁所有布行低價拋售之際,陳氏突然倒反天罡,以對摺的價格,大肆收購布匹,包括所有絲坊中的蠶絲,幾乎在一日之內,全都落到了陳氏手中。
先打壓市價,再回割韭菜,妥妥的資本陰謀,吃相簡直不要太難看!
蠶絲是布業根本,如今被陳氏全城買斷,僅靠沈氏自家的繅絲量,一日織不出百匹布來。
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生意做成這樣,的確太不厚道了。
傍晚,家宴。
“文君,昨夜未見你吃飯,今夜也不吃,是不是有了呀?”丈母孃往沈文君碗裡夾了一塊紅燒肉。
沈文君用筷子狠狠戳著米飯,“我愁的是咱家生意要做不下去了!”
丈母孃道:“哎呀,不做便不做了嘛,你一個女兒家在外拋頭露面,我本就不太同意,如今世道這麼亂,乾脆退市關門,給我生個孫兒,在家相夫教子比什麼都強。”
“娘!您又來了,都說過多少遍,祖業不能丟,”沈文君將急切的目光轉向老丈人:“爹,您也說句話呀?”
“你們年輕人就是性急,商界大風大浪多了去了,哪兒能遇到點兒坎坷便要死要活,茶飯不思的?”老丈人端著酒杯,神態自若,淡淡一句:“放心,要不了多久,布價自會漲回去的。”
畢竟是個走了幾十年商的老江湖,這裡頭的玄機,一眼看破不稀奇。
“聽岳父大人您的口氣,是知道陳氏的目的了?”宋澈問道。
老丈人輕輕一句:“多半是要進貢歲幣了。”
歲幣,通俗而言,便是國力較弱的一方,為避免戰爭求和,向國力強盛一方交的保護費。
絲綢,金銀,鹽,鐵,茶,乃至於女人,都在“歲幣”範疇之內。
老丈人說道:“人家陳氏在朝廷裡邊兒有人,定是聽了什麼風聲,才會大肆囤積絲綢,以往所進貢的布匹,無礙乎是到蜀地與江南這兩個地方採購,這次多半是要來江南了。”
沈文君眼睛雪亮:“如此說來,咱家不是也有機會吃一口皇糧了麼?”
“咱有什麼資格與陳氏搶這口皇糧?”老丈人加重語氣,“人家朝廷裡邊兒有人,若真有生意早一步便攬下了,哪能還輪得到咱們?”
老丈人自斟一杯酒,悶頭灌入口中,低頭嘆道:“只怪我沈家人丁凋零,若是在朝廷裡也能佔個人,即便是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兒,商路便要好走的多。”
此話雖未指名道姓,矛頭卻赤裸裸地指向了沈文君。
家無男丁之事,在老丈人心裡耿耿於懷。
宋澈心裡也挺不是滋味兒的,老丈人打心裡便沒將他當成自家繼承人,誰叫他姓宋,而不姓沈呢?
“我吃飽了。”沈文君扔下筷子,一如既往逃離了膳廳。
“姓沈的,你看看你,又將女兒給氣跑了!”丈母孃瞪眼呵道。
“你莫要說我,整日催她生孩子的可是你!”老丈人依舊不甘示弱。
宋澈暗歎一聲,識趣地罷筷下桌,跟著追出了膳廳。
……
夜涼如水,清風淺唱。
佳人獨倚小亭,望著池塘偷偷抹淚。
可恨不是男兒郎,錯在只是女兒身!
宋澈提著燈籠,便靠在柱子旁,笑盈盈地,也不說話。
許是傷心夠了,沈文君才偏過頭來,噘著嘴喝了一句:“笑什麼笑!”
“夫人真想要吃這口皇糧?”宋澈問道。
沈文君沉默稍許,才低聲道:“我也不是多麼稀罕這皇糧……我只想證明沈家誰也不輸,更不想見陳氏小人得志。”
“可我告訴你,皇糧一點兒也不好吃,”宋澈說道,“一旦與朝廷打上交道,不僅要面對商場的鉤心鬥角,還得承受官場的爾虞我詐。”
宋澈來到古代,時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與朝廷扯上關係——朝廷之水,權力之毒,深不見底,稍不注意便會被淹死,許多純粹的東西,一旦與權力沾邊兒,便會潛移默化地變質。
“你是不知做皇商的好處,”沈文君說道:“皇商的賦稅特別低,只需取三厘過稅即可,而且那可是歲幣,一單便是好幾十萬匹絲綢,哪個做生意的不眼紅?
最重要的是,一旦與朝廷做上生意,咱的物流便通了,再猖獗的土匪也不敢劫皇帝的貨。”
“聽起來是不錯,”宋澈抿著嘴唇,問道:“可關於‘歲幣’之事,不過稍有風聲,八字都還沒有一撇呢。”
沈文君說道:“大梁王朝向來是重文輕武,縱觀三百餘年曆史,每每戰場上吃虧便會向敵國進貢,如今第戎來勢洶洶,這歲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宋澈笑問:“照你這麼說,你是希望大梁敗咯?”
“我——”沈文君貝齒咬唇,不說話了。
戰爭一旦打響,往往會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委曲求全,另一種是血戰到底。
朝廷加重賦稅,是為充實國庫,而充實國庫,要麼是為了求和進貢,要麼是招兵買馬。
大梁與西北胡族已征戰五年,即便當今皇帝沒腦子,朝廷內閣也不可能愚蠢,若不穩住北方第戎,遭受兩方夾擊很可能亡國,但偏偏大梁王朝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出兵與第戎交戰,由此只能說明一件事,朝廷中反對求和的聲音也許更大。
進貢歲幣一事,實在不能定數。
“為今之計,不如靜觀其變,將手頭生意維繫好,倘若大梁真的有意進貢求和,到那時再爭歲幣生意也不遲,”宋澈握著沈文君玉手,笑道:“陳仁才那個蠢貨,怎可能會是為夫的對手?”
沈文君目光閃爍,“可如今蠶絲都被陳氏買斷了,縱使布匹價格能夠回暖,咱也沒有原材料織布了。”
“哈哈哈……”
“你笑什麼嘛!”
“夫人可知蠶絲從哪兒來?”宋澈眨著眼睛問。
沈文君說道:“自然是繅絲剝繭而來了。”
“繭又從何來呢?”
“從蠶農手裡收購的唄。”
“那不就對了,咱江南特色,便是家家戶戶有農桑,江南百萬戶人家,陳氏胃口再大也不可能吞得完;
蠶桑分兩季,恰好為春夏,蠶寶寶一般四十日便能結繭,由此說明,未來三個月將是養蠶高峰期,咱的潛在貨源可謂是源源不斷;
陳氏壟斷了蘇州城的蠶絲,咱們便下鄉去收購,如此,蠶農不用再到城裡販賣,省去了一筆路費,他們何樂而不為?”
宋澈頓了頓,又說道:“再退一步講,即使收不到蠶繭,大不了咱自己開一間桑坊,反正城外流民那麼多,自己養殖,自己繅絲,自給自足,誰又能卡得了咱們的脖子?”
“經你這麼一說,我肚子突然有些餓了……”沈文君興奮地揉著肚子。
“你啊,一遇心事便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習慣可要不得,”宋澈拉起沈文君便往亭外:“恰好王嬸兒擠了兩瓦罐牛乳,走廚房去,為夫煮奶茶給你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