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定河山,風雪雲中路,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瓊在意的,更多是那些撥下來的錢帛,是不是都花在了該用的地方。這其中每年又有多少錢糧,進入了某些人的腰包。自己那位老爺子,這麼多年都沒有來過大明宮。所以那些人,倒是有些飾無忌憚,也不怕被老爺子發現。原本該重建的就敢縮建,甚至直接拆除掉了。
而見到黃瓊的臉色有些低沉,旁邊的幾個太監,能混上總管一級的,都是心思機敏的主。又那裡猜不出,眼前這位主的心思?西京兩宮的修繕,是相當一個大的肥缺。每年單單經手的木料,就是成千上萬貫的錢。可自從皇帝東遷,修繕兩宮的事情,都是西京工部的事情。
這些太監,早已經窺視了很長時間。早就惦記著尋找機會,將修繕兩宮的事情從工部手中搶過來。此時這位儲君的臉色不,大明宮那位總管太監感覺到機會來了,走到黃瓊身邊低聲道:“太子爺,工部的那些大小官員,膽子一向很大。這世上事,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
“像這種拆大改小,或是拆了重新縮建,甚至乾脆拆除乾淨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殿原本不用大修,只需要小修小補便可以,也要找藉口大修。原本是按照原樣修繕的,他們也找種種藉口推倒重新縮建。西京兩宮一陵,這每年修繕的大筆銀錢,都流入了那些官的口袋中。”
“其實,像是這種修繕,還是交給內侍省和諸宮總管更好一些。咱們這些人都淨了身,都是無兒無女,無妻無妾的人,手腳可比那些官乾淨多了。咱們內侍省也是有修造司的,兩宮每年的修繕,完全都可以交給內侍省掌管。交給咱們內侍省,肯定不會做出縮建這種事情。”
這個太監如此這般的心思,黃瓊又豈不知道他們在想著什麼?說白了,就是為了錢。無論什麼時候,搞工程都是最來錢的。尤其是這種給不太講究成本的天家,每年修繕宮殿與陵寢的,更是錢像是流水一樣花出去。這其中都不用雁過拔毛,只要翻翻手大筆的錢帛就到手了。
對宮殿進行修繕,這種大事自然是工部的事情。兩京的宮殿、陵寢修繕,也一向都是工部負責。估計西京內侍省、兩宮都總管太監,窺視這個在他們看來的肥差,想必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恐怕做夢都想著將這個差事,從工部手中搶過來,只是一直都找不到機會罷了。
今兒自己來看大明宮,又對工部有些不滿意,讓這些太監感覺到機會來了。太監的確因為沒有了東西,而不可能有自己的兒女。但這些太監卻因為沒有了下面,而變得更加貪婪。用不到在去惦記傳宗接代的事,心思更都放在撈錢上。工部的官員貪婪,這些太監恐怕會更貪。
自己又不是豬油蒙了心,將這個肥的流油差事,從一群貪官手中拿出來,再交給一群恐怕會更加貪婪的太監。心思透亮的黃瓊,對於這個太監的說法,只是淡淡一笑的道:“是嗎?你們這群奴才,就真的六根清淨了?真的能比那些官清廉?以寡人看來,恐怕這未必吧。”
見到黃瓊此時雖說臉上帶著的笑意,可話中的意思卻一絲笑意都無。幾個太監不約而同的,想起了這位太子爺笑面虎的傳言。連忙嚇得跪倒在地,連連的磕頭。雖說一再保證自己肯定清廉如水,絕對不敢貪墨一文錢。但想從工部將那個差事搶過來,卻是不敢在提起來了。
一席對話下來,黃瓊也失去了繼續參觀下去的興趣。原本他還想著,去漢代未央宮改建來的北御苑去看看。此時一肚子火氣,不知道該向誰發的他,也沒有一點的興致。轉身離開大明宮,重新回到了太極宮。只是他剛坐定,端起茶還沒有來得及喝,禮部尚書便匆匆的趕來。
禮部尚書上奏,紅白二教希望朝廷能夠批准一處道場,讓他們能夠在長安城內弘揚佛法。無論是波南覺,還是索波切現在都看明白了,黃瓊這位太子爺對佛法根本就沒有興趣。此次召他們進京,不過是為了讓紅白二教,協助朝廷在青塘吐蕃諸部之中,推廣盟旗制度罷了。
只是一心還都盼著朝廷支援的二教,都有些不甘心就如此作罷。經歷前次拳腳相加之後,也都感覺到在大打,在朝廷面前有些不。於是便想出各找一處來弘揚佛法,繼續較勁的念頭。聽到禮部尚書的上奏,黃瓊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端起茶來,細細的抿了一口之後。
才淡淡笑道:“這是一件好事,朝廷得支援。既然他們有這個心思,就成全他們。讓人就在皇城外,給他們各自劃出一片場地來,讓他們一同講經說法。還有傳寡人手諭,讓長安城內外諸寺那些大和尚們,一同都去看看。如果興致高的話,也可以上去和他們辯論一下嗎?”
“告訴他們,等他們講經說法的時候,寡人也會帶著人去看的。希望他們好好的發揮,千萬別讓寡人失望。告訴他們,誰在道場之中表現更出色,寡人重重有賞。但有一條,誰若是在幹出什麼出格事來,別說寡人不客氣。告訴他們,爭鬥是可以的,但要文鬥,不要武鬥嗎。”
聽到黃瓊的回覆,這個禮部尚書多少有些遲疑,總在感覺這位太子爺在算計什麼。只是當他抬起頭看著黃瓊的時候,卻發現這位太子爺,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一直掛著淡淡的笑意。雖說不那麼虔誠,可怎麼看都看不出有什麼異樣來。可越是看不出來什麼,他越感覺怪怪的。
看著這位禮部尚書一頭霧水,黃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告訴京兆府,他們弘揚佛法的時候要做好警戒,有膽敢鬧事的,直接抓起來再說。還有將吐蕃僧人,可以娶妻納妾的事情,在長安諸寺高僧之中傳出去。其他的事情,禮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便是了,不要太操心。”
黃瓊這番話說罷,這位禮部尚書更是搞不清楚。人家吐蕃僧人弘揚佛法,讓長安本地的那些高僧去參加,見見世面倒也沒有什麼。可這弘揚佛法,與吐蕃僧人能不能娶妻,有什麼干係?雖說他也覺得和尚可以娶妻,是那些吐蕃僧人六根不淨,有違佛門的清規戒律和教義。
可這是那些吐蕃人的風俗與習慣不是?朝廷再怎麼說,也是沒有干涉的理由。這位太子爺,不僅組織本土僧人參加,還讓將此事散播出去到底要做什麼?有些擔心此舉,會不會引起那些吐蕃僧人鬧事的這位禮部尚書,明顯對黃瓊的這個讓人意外的決策,多少有些猶豫不決。
只是面對他的大惑不解,黃瓊只是擺手讓他出去落實,在多的解釋卻是一句都不肯再說了。待這位一頭霧水的禮部尚書離去後,黃瓊看著他的背影,臉上的笑意徹底消失,轉瞬之間便改為一片的冰冷。這些吐蕃僧人既然想透過此種方式爭寵,自己必須得鼓勵他們不是嗎?
俗話說,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嗎?更何況,有些事情必須要改變。吐蕃密宗那些指定繼承的慣例,也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密宗必須為朝廷所用,這是一個鐵的定律,絕對不能改變。如果吐蕃出現政教合一的政權,對朝廷有利,那就可以扶持他們。沒有利,那就必須要改變。
因為事情過於重大,所以這些東西如今還不到透露的時候。至於具體實施的臣子,先一步步來。先將盟旗制度推廣開,其他的事情在徐徐圖之。沉吟了一會,黃瓊回到御案前,提起筆來凝神寫了幾道密摺。在密摺上,黃瓊將自己的一些想法上奏給了老爺子。
在西寧州設定加兵部尚書銜,或是樞密副使銜巡撫一人,專司掌管青塘吐蕃諸部事宜。包括吐蕃諸部爵位的繼承,噶倫的推選與任命,賑災、撫慰等諸般事宜。另將西寧的撫蕃兵馬使,從眼下正四品升級為正三品,並加設同知、副使。同時設定青塘兵備道、巡查道。
以便戰時,徵調青塘吐蕃諸部軍馬出征。視事態發展,如果盟旗制度前期推進順利,建議在青塘吐蕃諸部設定青海路,以便加強對青塘吐蕃諸部的管轄。以盟旗制度治理吐蕃人,以漢地方法治理西寧州等地的漢人。這樣,才能使得青塘吐蕃諸部,為朝廷所控制和所用。
除了青塘吐蕃諸部事宜之外,黃瓊也給老爺子上奏了,眼下隴右、陝西二路的情況。雖說有一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將蜀王的具體下落,也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但他並未說,蜀王的下落是從范家那裡得知的。而是選擇了告訴老爺子,這個訊息是從阿柴吐蕃部族口中得知的。
在密摺上,黃瓊還告訴老爺子,蜀王在跑到西域之前,從青塘吐蕃諸部徵集了不少的軍馬,與他一同去了西域。寫到這裡,黃瓊幾經猶豫最終還是收住了筆。他知道,自己最好只寫這些,再多恐怕就要引起老爺子的不豫了。有些事情,說的太透了,對自己反而沒有什麼好處。
放下手中的筆,黃瓊讓人將這幾道摺子,八百里加急的發了出去。待這些密摺送走後,黃瓊拿起一本摺子想要批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今兒心思有些亂,面對著手中的摺子依舊批不下去。心思已經亂了的他,乾脆丟下手中硃筆,讓身邊的太監和侍衛,陪著他去長安城內逛逛。
聽到這位爺的吩咐,幾個太監又那裡敢反駁?昨兒黃瓊杖斃了那個收了錢的管事太監之後,宮內的這些太監眼下都老老實實的,是半點刺頭也不敢扎。見到這位主要出宮逛逛,幾個太監先是服侍黃瓊換了衣物,自己又急忙去換了衣物,又喊上幾個侍衛,便陪著黃瓊一同出宮。
只是出宮後,面對著一個偌大的長安城,黃瓊也不知道該往哪裡去逛。最後在一個小太監的建議之下,幾個人來到了東市。長安城的東西二市,因為絲綢之路.asxs.的原因,已經成了兩個超級大型的集市。各種店鋪可謂是一座挨著一座,集市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客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