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定河山,風雪雲中路,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手中這塊雖然不算大,可雕刻異常精美,一看就出自名家手筆的麒麟,李秀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裝了回去。連同那個玉如意,一同收了起來。原本想著找機會,要吳紫玉交給黃瓊送回去。卻被看出一些端倪的吳紫玉給攔住了:“嫂嫂,君有賜是不能辭的,這是規矩。”
“皇上與娘娘賞賜給孩子的,未必是真賞賜給孩子的。搞不好,是賞給你們家於大人的。殿下調於大人回京,明顯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老爺子與娘娘,又豈會不幫忙?這兩樣物件,恐怕只是以賞給孩子名義,賞賜給於大人的。你若是送回去,對於大人沒有什麼好處的。”
聽到吳紫玉的話,李秀拿著物件的手微微一緊。當著幾個孩子的面,她又豈能說出小兒子的真正身世?只能硬著頭皮,將兩個彌足珍貴的東西收了起來。而看著李秀有些恍惚的神色,吳紫玉自然不會哪壺不開提哪壺。隨後,將這件事岔了過去。又留了李秀用飯,才送她回去。
回到府中的李秀見到丈夫,猶豫了好大一會,還是將皇帝賞賜給孩子東西的事情,告訴了於明遠。於明遠是什麼人?雖說為人固執了一些,可打了那麼多勝仗的人,這點心思又豈會揣不透?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便告訴李秀既然皇帝與靜妃娘娘賞賜的,大可收下便是了。
只是原本以為,這只是宮中那二位主,因為太子對自己格外器重,而以孩子名義賞賜給自己的於明遠那裡想到。那二位主,賞賜的這兩樣東西本意,根本就不是這回事。而心中有了心事的李秀,又豈敢主動將這事說出去?雖說心中有些忐忑,但丈夫既然說了也就收了下來。
若是李秀知道因為此事,在幾個孩子離開之後,黃瓊被拎到了聽雪軒。在書房罰了半個時辰的跪,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如此心態?在試探了一下,黃瓊的確不知道那個孩子是他的之後,母親什麼都沒有說,也沒有將此事說開了。直接讓他去自己書房,面壁罰跪了足足半個時辰。
被罰得一頭霧水的黃瓊,面對著冰冷的母親,什麼都不敢問,只能老實的跪了半個時辰。至於老爺子,非但沒有為他求情?還在書房之中,拿著一本書在那裡裝模作樣,說是在看書,實際上是替母親監督他,有沒有偷懶?不過在到了半個時辰之後,老爺子卻是站起身來。
雖然沒有告訴他,罰跪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但卻背對著他,語氣很是有些不滿意的教訓黃瓊道:“無論是為君還是駕馭之道,都講究一個德字。為上位者,不能為一己私慾,不顧及臣子顏面與感受。如果君無德,哪怕再精通駕馭之道,也會寒臣子心。尤其是那些肱股之臣。”
老爺子教訓了一番黃瓊之後,才對黃瓊道:“既然你如此看重於明遠,那朕就再幫你一把。朕決定賜予他的夫人三品淑人。朕已經派人去禮部傳話讓他們置備服飾。如今這印璽都在你的手中,明誥就由你自己去下發。這樣,也算是成全了你的體面,成全了你的君臣體面。”
聽罷老爺子的決定,黃瓊雖說對罰跪的原因依舊一頭霧水。但心中卻隱隱有了一種感覺,老爺子與母親,貌似已經知道了李秀與自己,以往的那種關係。只是就在黃瓊張嘴想要解釋什麼時,老爺子卻擺了擺手制止住他:“有些事情,不要與朕解釋,你自己心放正就可以。”
“記住君臣大義,不要寒了那些肱股之臣的心,更不要傷了他們。人心一旦寒了,再想修復就難了。你是君,就要有君的大義。有些人,看重的不是做了多大的官,而是君是不是用真心待他們。他們是不是可以後顧無憂的,為朝廷效力。記住朕今兒說的話,現在滾出去。”
原本黃瓊只是有些猜測,但老爺子這番話,卻是讓他板上釘釘,母親與老爺子知道了自己與李秀的關係。而且自己今兒被罰跪,肯定與此事有關。只是黃瓊一直琢磨不透,老爺子是如何知道此事?直到離開聽雪軒後,想起李秀今兒帶進宮的那個小兒子,有些熟悉的面孔。
心中一驚的黃瓊,邁步就要往宮外走去。只是剛走了幾步,卻是想起李秀在自己見到他小兒子時的表現,再想起老爺子之前的敲打,黃瓊站在聽雪軒門外猶豫良久,最終還是收回了腳步,轉身回到了溫德殿。他知道,這件事李秀不與自己說,不讓自己知道,是為了自己好。
更是為了於明遠,為了幾個孩子。黃瓊自己都不知道,若是性子剛烈的於明遠,知道此事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情況。而老爺子賜給李秀三品淑人的誥命,是要徹底斷了自己,更是斷了李秀的念想。幾乎是在明確告訴自己,除非要寒了於明遠的心,否則那個孩子絕對不能相認。
沉思了良久,黃瓊最終無奈的嘆息了一聲,理智最後還是戰勝感情。只是提起筆來,想要親手擬定給李秀的冊封誥命,卻是遲遲下不了筆。一想起那個孩子,黃瓊心中像是刀割一樣難受。而讓他如此難受的,不單單是李秀的孩子,還有張巧兒生下的,以及遠在襄陽的那個。
半天,也沒有寫下一個字的黃瓊,最終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筆。算了,還是讓禮部草擬吧。有些心累的黃瓊,最終還是從書案堆積如山的摺子之中,抽出來一部分看了起來。一直回到西苑,有心事的黃瓊還是有些悶悶不樂。逗弄了一會幾個孩子,黃瓊的心情才多少好了一些。
最終還是決定徹底放下,與李秀之間感情糾葛的黃瓊。除了不時賞賜了一些東西之外,倒也沒有再糾纏李秀。唯一例外的是,李秀偶爾帶著孩子進宮的時候,黃瓊都要過去看一看,抱一抱自己這個有實無名的長子。眼中的不捨,李秀也看出來了,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
相對於黃瓊亂七八糟的感情,於明遠那裡卻是更加的頭疼加上鬱悶。果然如他當初所料,整個工部與兵部,若是找鑄造各種奢華銅器的工匠,一找一大把。但會鑄造大炮工匠,卻是一個都沒有。別說會鑄造了,甚至很多工匠壓根就沒有聽說過,這世上還有大炮這種玩意。
不過好在,在兵部武庫司一處庫房,無人理會的破爛軍械之中。翻找出來了當年桂林郡王鑄炮的一個,經過百餘年無人問津,因為鏽蝕已經有些損毀,但大部還算是勉強完整的鐵製模具。透過這個模具,於明遠倒是仿造出來一批模具。只是接下來鑄造過程,卻是極為不暢。
不是鑄造出來的不成形,就是鑄造出來的炮一打就炸膛。銅實在價格太高了,就算有黃瓊在背後全力支撐,這種無謂的消耗也用不起。很長一段時日之內,心急如焚的於明遠,甚至就連家都顧不上回。整日的蹲在邙山內,專門為鑄造大炮保密所需而構築的,一處軍營之中。
期間,黃瓊親自來過兩次,見到於明遠瘦得幾乎脫了相。也坐下來,與他外加上一群工匠,大家一同商談此事。於明遠很固執,因為朝廷以往使用的大炮,都是由黃銅鑄造的,所以於明遠還是在抄書,也大量使用黃銅鑄造大炮。當然,這也不單單是因為有前人提供了的經驗。
更為關鍵的是,如今朝廷工部、諸御用司,壓根就找不出會澆築青銅的人。自從鐵器開始大量使用,製造價格昂貴的青銅器便慢慢被淘汰。更加便於鍛造,也更加廉價的鐵器,逐步取代了青銅。而自從東周年間禮制崩壞,並隨著陶瓷和漆器逐步開始成熟,並開始大量盛行。
便是盛行於前漢以前的,大型青銅禮器需求也陸續降低,直至被徹底的淘汰。如今便是就連明器,都已經以瓷器或是漆器代替。到了本朝這時候,唯一還在使用青銅的地方,便是鑄造一些青銅鏡。便是這樣,造價相對普通銅鏡高一些的青銅鏡,也在慢慢被普通銅鏡所取代。
如今的天下,別說澆鑄這種大炮,便是鑄造一個小青銅鼎的,工匠都找不出來了。至於那些銅器,鑄造的人會不少,可問題是那玩意省事的多。而於明遠的意思是,在最好不要太過於浪費價格昂貴的銅,先想法子鑄造出一批銅炮來。這樣可以節省一定時間,讓工匠去琢磨。
而黃瓊的態度,則是很堅決,要麼就不鑄,要鑄就要鑄造更抗造的青銅炮。而且,態度很堅決,要求銅錫的比例就是二比八。此時的於明遠那股子倔勁出來了,他堅持先鑄造一批黃銅炮。以便節省一定的時間,可以讓工匠仔細去琢磨這個青銅,怎麼去冶煉才更合適一些。
兩個人爭得面紅脖子粗,誰也沒有說服誰。最終參加討論一個工部小官。實在有些看不下去,戰戰兢兢的提醒這二位,現在別說青銅了,就是黃銅炮都還沒有影子呢。以他的意思是,先用廉價的鐵來試驗怎麼澆鑄大炮。讓那些工匠們,先摸索出一定工藝後,在開始真正鑄炮
不管怎麼說,鐵總歸還是比銅便宜的,這樣可以節省下一些銅。而且他的意見是,輕型炮可以採取銅鐵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他發現如今融化銅鐵的煤問題很多。他的意思是,能不能調集一批火油或是改用木炭?這樣在試驗一下,也許會不一樣?
這個小官的意見,總算平靜下來的黃瓊與於明遠對視一眼之後,誰都沒有說什麼。只是十天之後,這個舉人選官出身的八品官,被破格提拔為從五品員外郎。在於明遠不在的時候,負責整個鑄炮場事宜。而他還沒有從升官喜悅之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又收到了十萬斤木炭。
看著這十萬斤上等白霜炭,這個瓷商家庭出身。因為是舉人選官,終其一生都未必能夠做到從五品職位,工部最新一名員外郎可謂是目瞪口呆。而隨後收到兩萬斤熟鐵,以及被賜予的單獨上摺子之權,以及多次被召到溫德殿,君前奏對一類事,對於他來說倒也見怪不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