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還是有希望的,定河山,風雪雲中路,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看著段錦陷入沉思,段妙一臉的莫名其妙。想問,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問。直到已經沐浴更衣的那位主,被帶進來之後,才強打起精神與他說起了話。這幾日,一直帶著枷鎖被關在軍營之中的這位老兄,今兒被帶去沐浴更衣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最後時候到了。雖說到了這個地步,生死已經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可他還是有些心有不甘。
總認為,大理國不該走到現在的地步。大理國曆代皇帝,雖說也有一兩個能力差的,可還是絕大部分都是勤政愛民的。高家惹出來的禍事,不該由大理國上下一同承擔。在被帶來之前,他幾乎已經不在乎生死,但心中卻為先祖留下來的江山社稷,淪入到了外國之手而痛心。大廈將傾,他身為段家子孫,身死社稷本就是分內事。
只是這種死法,實在讓他太過於憋屈。在他看來,自己作為段家子孫,至少應該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死在刑場上。這樣的死法,不僅對不起歷代先祖,更對不起江山社稷。但雖說一直心有不甘,可已經到了如此難以挽回的地步,他也只能喟然長嘆。秉承著死也要死得有尊嚴,絕對不能給歷代先祖丟人的理念,他一直都很淡定。
原本以為要上刑場的他,卻沒有想到自己被帶到了段錦這裡,倒是將他給搞迷糊了。不過在見到段錦與段妙二人之後,他對段錦身為段家子孫,大齊皇帝的貴妃。非但未能勸阻大齊皇帝入寇,反倒是還坐在這裡耀武揚威,內心之中多少有些不滿。恭恭敬敬的,喊了一聲錦姑、妙姑之後,便來了一個沉默是金。
當然如今大理國走到這個地步,面對著兩個姑姑,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雖說他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怨恨。段妙倒是無所謂,可段錦卻是大齊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妃。從大齊皇帝出征,還要帶著她來看,想必在後宮之中也極為受寵。她若是願意為大理國說話,就算不能力挽狂瀾,可也斷然不至於走到今日刀兵相見的地步。
但怨恨歸怨恨,他也知道大齊的規矩,女人是不可以干政的。別看段錦是貴妃,可在很多事情,她必須要知道帝王的底線。那位主,一看就是殺伐果斷的主。這樣的君主,又豈能為一個女人所左右?只是明白歸明白,可大理國走到今日地步,要說一點怨恨都沒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見到段錦的時候,他也只能沉默以對。
看著面前沉默的這個侄兒,段錦卻是不慌不忙,站起身來走到門口處,看著蔚藍的天空。卻是淡淡一笑道:“怎麼,這就怨恨上我了?怨我沒有攔著陛下征伐大理國,還是怨我身為大理國雲霄長公主,沒有去挽救大理國的江山社稷?或是怨恨我身為段家子孫,沒有救萬民於水火,愧對這大理國的列祖列宗?你若是真這麼想,我也是無可奈何。”
“段素平,你若是如此想,那我真就看錯人了。你與段素廉兩個堂堂七尺男兒,國事弄得如此敗壞,縱容高家做出如此十惡不赦,惹出天大禍事,造成如今敗亡局面的事情來。到頭來,卻是將一腔的怨恨,都怪在我這個婦人頭上。當年打下這數千裡江山的,我段家先祖神聖文武皇帝,慈聖文武皇帝兩位先祖的臉,都被你們哥倆給丟光了。”
段錦語氣之中的不滿,段素平不由得一愣。良久才道:“錦姑,侄兒不敢怨恨您。高家的事情,的確怪不到錦姑的頭上。可錦姑對大理國的情況瞭如指掌,高家這些年勢力日漸坐大,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甚至到了王室越來越難以駕馭的態勢,錦姑應該是一清二楚。可高家畢竟是大理國的善闡侯,至少表面上還是大理國的臣子。高家出事,大理國不能不救。”
“若是王室坐山觀虎鬥,那事後王室在大理國的威信,將會徹底的掃地。大理國恐怕轉眼之間,便要落得一個分崩離析的下場。這些東西,錦姑為何不向大齊皇帝陛下解釋一下?錦姑若只是宮中一個普通的妃子到也罷了。可錦姑卻是大齊皇帝,最為寵愛的貴妃,至少幫著勸說一下。除了高家這件事,大理國一向都是侍大齊身恭,從無半點差錯的。”
“齊軍又何必如此的趕盡殺絕?雖說我與段素廉政見可以不同,可國有危難,侄兒身為段家子孫,卻不能不說話。錦姑在此事上的不作為,的確有落井下石的做派。侄兒也知道,因為前些年的事情,錦姑一向不喜段素廉,可段素廉是段素廉,這大理國是大理國。不管怎麼說,大理國都是錦姑的母國。錦姑幫著勸諫一下,終歸還是可以的。”
對於段素平這番,多少有些怨氣的話。段錦倒是無所謂,可段妙卻是有些不幹了。因為她知道,段錦為了儲存大理國的血脈,花費了多少的心思。所以對於段素平的有些埋怨,段妙直接回懟回去:“將一國興衰寄託在一群女人身上,你們哥倆倒是真有才幹。你有埋怨她的功夫,為何不親自統軍上陣殺敵?而不是將幾萬大軍,交給一個廢物。”
“我們都知道,你段素平的才能比他強得多。大哥當年將皇位傳給他,除了他虛情假意,故作孝順之外,更多的是借了他生母的光。可你段素平,在國勢危難之時,文不敢力諫、武不能血戰沙場。反倒在這裡埋怨起錦姐來了。別忘了,你們才是爺們,是應該為大理國,還有段家子孫撐起大局的男人。自己做了縮頭烏龜,反倒埋怨起一個女人來了,真有你的。”
段妙的回懟,段素平卻是苦笑道:“自從皇兄繼位,我又何嘗接觸過軍權?別說軍權,便是府中都是大哥派來監視侄兒的人。齊軍自從進入大理國,與善闡侯府軍馬相持時,我曾經多次主動請戰,卻差一點招來殺身之禍。後又因為形勢逼人,實在到了已經不出兵不行的地步。他寧願以老四為布燮,都監三軍為先鋒,他親自統大軍隨後跟進,也不肯用我。”
“我勸說他身為國君,在此國之危難之時,不可輕易離開京城險地。卻被他認為,我百般苦心就是為了獲取軍權,以便可以與齊軍配合重奪帝位。若不是太后與皇嫂勸說,我恐怕當時就危險了。可即便這樣,我也被他勒令在府中自省,若是敢於擅自出府一步格殺勿論。他出徵在外,寧願將國事委託給一群釋儒,也不肯讓我沾染半分。”
“統軍作戰,我倒也是也想。哪怕是戰死疆場,也好過這麼屈辱的活著。國勢頹廢、山河破碎,黎民百姓生靈塗炭。身為段家子孫,卻是上不能保家衛國,下不能保護自己的家人,實在妄為這些年百姓供養。愧對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早知如此,當初便應該力爭到底。就算不能力挽狂瀾,挽大廈於將傾。可至少可以做到君王死社稷,不愧對這大理國百姓。”
說到這裡,長嘆一口氣後,此人可謂英俊的臉上,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的悔意。而聽到他的這一聲長嘆,段錦卻是沒有回頭。沉默良久,段錦才開口道:“若是在眼下的局勢之下,將這八府四郡、四鎮守的江山交給你,你又該如何的力挽狂瀾?要知道,那些世家大族都是指望不上的。他們不過是一群眼睛裡面,只有自身利益的牆頭草罷了。”
對於段錦的這番突如其來的話,段素平一下子便愣住了。他總感覺,自己在這個姑姑面前,貌似在被考核一般。但對於段錦的話,他卻又不能不回答,倒也老實的道:“對外暫時依靠大齊,以齊國軍威壓制那些世家大族。對內重整軍備,扶持弱小部族和世家,以制約那些大的部族世家。學習中原皇帝面對讀書人開科取士,以廣納天下英才。”
“大理國走到今兒的地步,與那些世家大族尾大不掉,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些世家,動輒家兵數千、上萬。不僅叛服無常,而且常常自行其是,多年政令不一統。原本先皇拉一家,打一家的策略並非是錯的。在王室威望日益下滑,王室軍戰力越來越薄弱,但世家大族反叛無常的情況之下,扶持高家坐大以便輔佐王室,給王室爭取一個喘息之機。”
“重整軍力與理清朝政,這一出發點還是對的。但先皇錯就錯在,沒有控制善闡侯府的規模,讓善闡侯府利用多次為王室平叛的機會,肆意坐大到王室也難以控制的地步。再加上高家英才輩出,而王室子孫卻因坐享富貴,多數人陷入了紙醉金迷之中,使得人才日益凋落。父皇又不肯學習中原皇帝,開科取士廣納寒門學子為國效力。”
“雖說也開辦了科舉,卻只肯在僧人之中選拔人才,將選才放在了一個很窄的路上。又是一味的信任高家人,為了與楊家與董家抗衡,過於急於求成,一味的扶持高家。最終讓高家到了無所顧忌,四面樹敵的地步。招惹了一頭猛虎,走到如今的局面。其實國內世家大族雖多,但主要的不過是董、楊、高三家。趙家雖說也是大族,但早已經徹底衰敗。”
“如今高家倒了,以高家的做派,高家估計斬草除根都是輕的了。剩下的楊家,因為多次叛亂已經元氣大傷。董家現在也是人才凋落,從皇祖那一輩,便已經逐步開始衰敗。侄兒以為,只要掌握制衡局面,多扶持一些中小世家,不再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以穩住國內局面。撫慰穩住滇東三十七部。再開科取士,廣納天下英才。”
“大理國若是無人,還可以從大齊招募人才。秦一統六國,靠的不單單是秦國自身的人才,更多的還是從關東六國召集來的人才。中原可以有楚才晉用,大理國也是一樣的。在治理國政上力行簡樸,不要廣治宮室,不廣選嬪妃,效仿中原皇帝中明君那樣,輕徭役、扶持農耕,重整軍備,十年生養、十年教訓,十年恢復,侄兒想,大理國還是會有希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