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曬鹽之法?新唐書?象山?(一更),陛下真棒,晴了,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晚,又在外面忙碌了一天的高璋這才溜達回家,跟爹孃吃了頓家宴,一家三口又開始齊樂融融。
結果不一會的功夫,管家富康來稟。禮部的陳侍郎,還有一位姓宗的官人連袂來訪,說是有要緊之事,但求一見。
聽得此言,高俅下意識地就朝著親兒子高璋看了過去。
直到親兒子離開之後,高俅這才撫著長鬚小聲地道。
“這位宗澤,能結識咱們璋兒,讓璋兒主動為他出手,讓為夫都有些想要去結交一番看看。”
“只可惜,在那些讀書人的眼裡,我高俅不過是一位倖進之臣罷了。”
這話自然是有感而發,在那些讀書人的眼裡,只有正經讀書人依靠科舉入仕者,才是正經的官吏。
像他這樣的潛邸舊人,官當得再大,在那些官員眼裡,仍舊什麼也不是。
娘子黃氏自然明白自己夫君的意思,輕挽住了夫君那強健的胳膊,溫言軟語地道。
“夫君何必去在意那些人說什麼,夫君只不過是未曾有咱們家璋兒這等氣運罷了。”
聽得此言,高俅差點樂出聲來,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也是,自己雖然運氣差了點,沒能科舉入仕,但是自己的兒子卻成為了名揚天下的神童狀元,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
何況這小子雖然小小年紀,行事作為,卻哪有半點稚童之相。
看來,老高家的氣運,已然盡聚於其一身矣。
#####
“汝霖兄您這是做甚?”
高璋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邀請宗澤進了屋子,這位大佬就一揖至地。
“陳侍郎全部都告訴宗某了,宗某怎麼也沒有想到,你我不過才相見一面。
而賢弟你卻為了宗某之事,生來奔走,甚至還說動到了官家,這份恩情,宗某實在是無以為報。”
宗澤看著跟前這位年輕得過份的高璋,實在是激動的都有些語不成句了。
自打聽了那陳侍郎的講述之後,這才明白自己何以能夠在大醉一場之後,命運得以徹底的轉變,正是因為跟前這位神童狀元。
能夠如此殫精竭力的為自己這個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奔走,如何不讓宗澤感動。
要不是這高璋太過年輕,怕是自己的年紀比他爹高俅都還要大點。
宗澤都恨不得想插上三柱香,跟這位才十一歲的高璋結成肝膽相照的異姓兄弟。
一番唏噓感慨,高璋也是由衷地為宗澤高興,能夠成為大宋的知州,這至少是在另外一個歷史時空宗澤沒有擔當過的官職。
“其實今日倘若汝霖兄如果不來尋小弟,怕是過兩日,小弟也會去尋陳侍郎,請陳侍郎帶我去見汝霖兄。”
“這是為何?”陳侍郎有些好奇地問道,高璋要去尋宗澤,肯定不是為了聽宗澤對他的感激,必定是有什麼事情才對。
“之前小弟我聽聞汝霖兄成為了登州知州之後,特地查了一番。
才知曉這登州乃是我大宋京東東路最大有可為的一處濱海之地。”
這話讓宗澤雙眉一挑,不禁來了興致。“賢弟所言甚是,宗某之前就在與登州相望的萊州之地的膠水縣任職,對於這登州之地,也算是頗為為解。”
唐武德四年(621年)才有了登州的稱呼。唐代以後,隨著朝貢體系的確立以及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
登州逐漸變成朝鮮半島、日本向中原王朝朝貢或貿易的官方港口。
自唐始,登州一直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港,也是海防重地。
對宗澤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大有可為之地。
聽著宗澤對那登州的軍政諸務包括海事皆侃侃而言,信手拈來。
足以得見這位宗澤果然不愧是能夠青史留下大名的大佬,不但打仗打得金國叫爺爺,就連吏治這一塊,也有著自己的見解。
當聽聞宗澤言及,倭國、高麗商販都會從登州一帶的海港暗中進口大量走私食鹽時,高璋不禁一愣。
“登州如今也已產鹽了?”
“不不不,登州不產鹽,此兩國商販所購的乃是濱州私販之鹽。”
“濱州自古以來就是煮海為鹽,以供河北諸地,至仁宗年間,遼國亦在煮海為鹽,將鹽售往河北諸地,仁宗時,河北諸地不禁私鹽買賣……”
結果就導致了河北地區煮出來的鹽,就乾脆開始外銷,甚至都已經有了國際客氣:高麗和那倭國。
“……登州不產鹽?”高璋突然抬手一拍前額,兩眼放光地一聲哎呀。
直接就把那宗澤與陳侍郎給整得懵逼當場。
#####
高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古代都是煮鹽為生,曬鹽法好像一直都未曾流行開來。
一直都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來進行熬煮,這才會有煮海為鹽一說。
不過高璋倒是記得,自己曾經去浙江那邊的象山縣溜達的時候,曾經見識過當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曬鹽法。
甚至還特地標註出了歷史典籍上關於象山曬鹽法的記載。
而就高璋所知,膠東半島地區,風大,日照充足而且雨量並不是很充足,絕對要比浙江一帶更適合搞曬鹽才對。
既然如此,反正這個辦法告訴宗澤一聲,回頭自己再跟昏君師尊好好地打個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官辦國際貿易擴充一下專案。
畢竟制錢貿易,還有書籍貿易,高璋都準備利用官府的渠道,當然,自己肯定也得賺點,不賺錢,怎麼發展?
“曬鹽之法?新唐書?台州下的象山縣有這等妙法?”
出了高府,宗澤猶自有些暈呼呼的,一旁的陳侍郎嘖嘖有聲。
沒想到,高璋那小子居然如此廣聞博記,重要的是,製取食鹽,居然還有這等簡單便利的辦法。
不過話說回來,這登州可不是河北路,食鹽仍舊是以官營為首要。
不過倘若那登州真的能夠利用好那廣袤的海灘來進行曬鹽製鹽,對於大宋而言,這又相當於又多了一個食鹽的來源重地。
還有一點,高璋告訴宗澤,倭國盛產優質的銅和銀,若是能夠以倭國急需的食鹽換取對方的銅和銀。
不論是大宋,還是倭國,都算得上是各取所需。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