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1章 用狀元公的話來說就是,科技下鄉,技術入戶(三更),陛下真棒,晴了,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師可不想丟臉丟到汪洋大海上去,丟得四海皆知,萬國皆聞。

倘若有機會,那就最好給那倭國一個狠狠的教訓。

朕要讓那混帳倭國明白,惹惱大宋官家是什麼樣的下場。

寫罷了這封書信之後,官家趙佶蓋上了自己的私人印鑑。

然後又拿來了高璋給他篆刻的那枚福壽延綿章也蓋到了信紙上,這才滿意地露出了笑容。

因為他相信,小高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他肯定能夠為自己這個師尊找回顏面,不會讓自己失望。

信使從宮中宦官的手中恭敬地接過了那個裝著聖旨以及官家親筆書信的木匣子,快步來到了自己的座騎跟前,剛剛翻身上馬,正要馳出。

然後就聽到了遠處傳來了高呼,下意識一聲頭,就看到了一騎快馬而至。

“且慢且慢,這裡還有幾封書信,勞煩兄弟你一併帶給狀元公。”

“誰的書信?”這位信使有些錯愕地開口相問。

就看到了這位趕來之人,湊到了自己近前之後,這才悄悄地遞過來了一個木匣子,又順便送過來一塊份量不輕的黃白之物。

“蔡相一封、童觀察一封、高太尉一封……”

聽到了居然是這三位,這位信使眼皮一陣狂跳,趕緊將這個木匣子也用油紙包裹好。

再塞進了那個防雨的牛皮袋子裡邊,這才正式打馬狂奔而去……

乖乖,看樣子,那倭國國主,也當真是個不了得的人物,居然把大宋這麼多的權貴全給惹毛了。

信使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打馬朝著遠處狂奔而去。

#####

高璋此刻就站在田地旁邊,打量著那些比起往年,足足早了差不多一個月開始在田地中忙碌的農夫。

而隨著高璋這位身穿紫袍的翩翩美少年行到近前,許許多正在田地中忙碌的百姓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朝著這位傳奇少年恭敬行禮。

高璋這個時候都會親切地上前,將這些農人扶起,關切地詢問起他們種植這占城水稻,可有什麼疑難問題。

面對著這位和藹可親的俊美少年郎高官,一干農人臉上全是憨厚的笑容。

一口一個狀元公的叫著,方百花戴著緯帽,扶刀而立,站在不遠處,看著高璋與那些農人一起就在田坎邊上聊得眉飛色舞。

至少方百花長這麼大,還真沒見到過如此得民望的官員。

而且還如此的年輕,如此的前途無量。

“咱們公子當真是去到哪兒,哪兒的百姓都認得他,記得前幾日去那常熟縣,公子連馬都騎不了,當地的百姓把路都給堵死了……”

“誰讓咱們公子勤政愛民,為了能夠讓蘇州百姓願意種植那雙季稻。”

“從去歲開始,每到一個村,都會留上兩天,親自跟那些老農交談。

講述那雙季稻的好處,又特地邀請了各地計程車紳,還有鄉老,德高望眾者。

到那明州那些種植雙季稻的村寨去調,對,公子說那叫調研。

從那明州等地請來了農官,到處宣講……要不然,又怎麼可能會有今日之盛況?”

一干高府家丁親兵,與那些蘇州官吏們正在一旁小聲地嘀嘀咕咕。

狀元公可是早就有交待,不許大家靠近,打擾他跟百姓們交流。

此刻他的身邊,也就富安、陸謙等幾位身手敏捷,頗有勇力的親兵。

這些蘇州官吏,都是在高璋平定了江南朱氏之亂後,這才從各地調來的。

說實話,這幫官吏,第一次得見這麼做事的知州。

過往以來,作為一州之首官,多是呆在城內,該吃吃該喝喝,哪怕是清官,好官,頂多也就只是幹出點實績便可。

去歲之時,聽聞這神童狀元說要在蘇州推廣種植雙季稻之事。

大夥自然也都舉雙手錶示支援,可也就那樣,畢竟那明州都已經種植雙季稻將近二三十載的時間。

至今,也只有兩個縣,近三分之一的田地種植罷了。

何況你這從來沒有種植過雙季稻的蘇州?

大夥考慮的自然也就是按步就班的推進,從那明州搞點雙季稻的種子過來,然後找個幾戶農人,讓他們種植種植,意思意思也就行了。

誰也沒有想到,這位神童狀元公的騷操作如此之多,又是請農官過來講課,又是親自到村寨走訪。

還請了蘇州各縣的有頭有臉的人物前往明州調研。

重點是這位神童狀元還親自編寫了許多的童謠、標語,命差役張貼到村寨裡邊去,用狀元公的話來說就是,科技下鄉,技術入戶。

偏偏這位神童狀元在這蘇州的威望高得飛起,不論是那些士紳富戶,又或者是鄉下老農,都還真信他的。

在蘇州一帶,誰要敢說這位狀元公一句不好的話,不被人戳脊梁骨,就是被人鄙視唾罵。

以至於今年開春之後,幾乎所有的村寨都已經忙碌了起來,怕是今年蘇州推廣雙季稻,不敢說全部,怎麼也得有七八成的樣子。

要知道自古以來,蘇州可就是漁米之鄉,田賦驚人,倘若有個七八成種植雙季稻,等到年末之時,必定能夠震驚天下。

而高璋又藉著平定朱氏之亂的威望,對整個蘇州重新檢點田地,最終得五萬七千頃,要知道,這個數目著實有些少得可憐。

現如今的蘇州指的可不僅僅只是蘇州一地,而是囊括了崑山、嘉定、常熟。

但是遠遠比起宋仁宗時期,已經高出了不少。何況光是朱氏父子手中的十個田莊,就有三十二萬畝之巨。

平定朱氏之亂後,從那些諸多叛亂豪強手中收回來的田地,足足有近五十萬畝。

明州那裡,雙季稻米一季每畝可得米兩石到三石,兩計合五石到六石之間。

蘇州這邊,照例而算的話,高璋相信,等到這五萬七千頃的耕地,種植雙季稻之後,其收穫必定達到一個令人髮指的誇張數目。

高璋記得自己看過一個資料,到了明朝初年,蘇州府一州之地的糧食,佔到了明朝糧食收入的十分之一。

足以得見,江南號稱漁米之鄉,自然不是吹牛逼,而是幹出來的。

就在高璋與那些老農們愉快地在田坎邊上聊天之時,就聽到了一陣疾蹄之聲,由遠及近。

高璋抬起了頭,看到了留守府衙的一名親隨正打馬狂奔而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大反派:開局乞丐殺皇子!

涼墨淵

大秦國相

一兩故事換酒錢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帶著兒子去流放,一不小心當了皇

梧桐夜雨

寒門大首輔

彗星撞飛機

一品布衣

李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