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子嗣繁衍
雪中孤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子嗣繁衍,紅樓:開局載入嫪毐模板,雪中孤飲,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
賈芸回去了,寧國府內也在繼續著賈敬的喪禮。
芸府內的丫鬟們這幾日也正在忙碌著,因著薛寶釵近幾日臨盆,便是要為賈芸誕生第一個子嗣後代,準就又是一件忙碌的事情。
待賈芸回來之後就忙吩咐芸府之內的大丫鬟香菱和大丫鬟襲人去薛寶釵的屋子內伺候著,此刻的賈芸也來到了屋子內正坐在薛寶釵的旁邊安慰著薛寶釵,緊握著薛寶釵的小手,就對著薛寶釵說道:“娘子放心,我給你請了神京內最好的穩婆!此事也定然是不會出現半分問題的。”
說罷,賈芸亦是柔情地看著薛寶釵,滿臉笑容。
薛寶釵也是微微一笑,含情脈脈地說道:“能夠為夫君誕生子嗣,那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倘若是能夠生下一個兒子來,可就更好了。”
古代社會,宗族禮教之下,對於男丁卻是極為在意的事情。
皆因為男丁未來可以透過讀書進學,科舉入仕途,未來能夠有功名、權勢和身份,徹底改變一個家族的命運和前途,即便是家中男丁不參與科舉,成為不識字的文盲,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之流,對於普通的民夫來說,多生男丁和多生孩子也是很值當的事情。
一來古代的疾病和饑荒嚴重,常有“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說法。
倘若是再碰上疾病什麼的,暴斃而亡的機率是很高的,因此古代底層小人物的子嗣多數很難生養存活長大。
殘酷的真相是少爺們極少,多數都是普通小人物的掙扎求生。
少爺們是生活,而這些人一出生就是奴僕,是生存。
對於這些普通底層小人物來說,多生孩子就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血脈存活率,讓自己的血脈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古人最重孝道,儒家更是以“仁義孝禮”治天下。
在古人看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一個婦女一旦嫁為人婦,如果不能夠為夫家生育子嗣,那便是被周圍的人說閒話和瞧不起,尤其是夫家的父母會對這個兒媳婦兒心懷極大的成見和看法。
即便是皇宮裡面的皇子,平日裡面養尊處優,早夭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並不像未來的世界那般死亡率極低。
男孩子幾歲就可以幫家裡面做事情了,也算是一個勞動力,成年之後更是一個壯勞力。
古代的徭役和皇糧國稅,以及各種苛捐雜稅相當沉重,而且耕地也需要莊稼漢的力氣。
種地可是一個辛苦活,倘若是沒有一把力氣在身上,肯定是種不好這個地的。
家裡面但凡是沒有一個男人是很難活下去的。
寡婦帶獨女的日子更是難活。
男丁還有,如榮國府的李紈那般,未來還有一個指望。
倘若是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吧,那才是晚景淒涼,不得好日子活。
生育男丁的好處無窮,唯獨這生育女丁是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人也便不再是自家的女兒,從此也是少見回孃家的,甚至於一旦出嫁的女子多回孃家去居住,反倒是惹人笑柄和八卦議論,古人多以“賠錢貨”和“掃把星”來稱呼女嬰。
在古代的社會當中多數不開明的人,尤其是一些極端兇殘的人物,會選擇走上相當極端的道路,或是將這個誕生下來的女嬰兒給拋棄掉,丟入到廟宇的門口去讓這些出家人來生養,或是選擇將這個女嬰抱去沉池,進行喪盡天良的謀殺。
這件事情從表面上來是一個道德和禮教問題,實際上則是一個經濟問題。
畢竟,似薛家和王家、賈家等這些豪門大族,他們素來就是過著肉食者的富貴生活,鐘鳴鼎食之家,看法和眼界自然也就跟底層的小人物們有所不同,那女兒也是價值奇高的商品,奇貨可居,生養長大之後便是可以用來彼此聯姻,以作家族永續昌隆之用。
因此,如賈探春、賈迎春、賈惜春等人身旁也常有丫鬟伺候,過著錦衣玉食的富貴日子。
唯一的代價便是未來婚姻由不得自己來主宰,需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一個自己素未蒙面,人品未知的權貴人家。
這就是大多數權貴人家裡面的姑娘們的婚姻。
未來這些姑娘們的婚後生活就跟開盲盒差不太多,運氣好的姑娘可以找到一個好人家,倘若是那運氣不好的姑娘就會被夫家家暴給活生生給人打死,也不會有人替她申冤。
權貴之家也多生齷鹺和不恥,真論及起來其中之黑暗不會比普通底層小人物的世界差多少。
對於窮人家來說,生出來的孩子是一個女嬰,那就意味著自己要多分一口飯出去,自己尚且活的艱難,徘徊在溫飽和捱餓的邊緣,還不能夠養活自己,更何況要多分出來一口糧食去養這麼一個無法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未來更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半分的希望的女兒呢?
如此心態長期下來,豈能久乎?
而若是男嬰則是有所不同,男嬰長大成人之後,大則可以科舉為官,金戈鐵馬,入軍為將,讓自家從此鯉魚跳龍門,大不同起來,揚眉吐氣,光宗耀祖,族譜也就從這一代而始。
如寧國府的寧國公和榮國府的榮國公,便是這樣的人物,王朝末年追隨太祖起兵,爭霸天下,官拜國公,家族族譜從此而始,延綿相續至賈蘭、賈芸這一代人來,則一共就有五代人,靠的就是一代人的逆天改命,從而命運造化則大有不同。
此事孟子曾言,《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亦五世而斬。”
榮國府和寧國府發展到這第五代人來了,卻也合該有腰斬之危難!
故而,底層古人們多生育子嗣並非愚蠢、麻木、糊塗之舉動,而是一種底層小人物們的生存哲學和智慧。
他們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半分崛起的希望,便是寄希望於自己的子孫後代,希望這些後代子孫們能夠出現一個大人物來,從此根本改變整個家族世代農耕和卑微的命運。
觀千秋歷史,一位位地方豪門大族的崛起歷史,亦是可以稱得上底層普通小人物們為了逆天改命,成為人上人,而進行的長期性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成果。
如大秦帝國統一天下一樣!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看書喇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普通人發達的秘訣和掙扎便是多生孩子,生他十個八個,但凡能有一個人成大器,那麼整個家族的命運,自然從此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