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劍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北園年會,失落的帝符,江南劍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幕降臨,秋風嗖嗖,正對著北大樓的南大校史館門前,顯得格外的寂寥和陰冷,昏暗的燈光下,樹影綽綽,蟲鳥無聲。
民國初年,這裡曾是南京大學的前身金陵大學的圖書館,據傳,北伐期間有一位名為文懷恩的洋人博士在此被殺,其後就一下子變得十分冷清了,夜晚更是鮮有人走,特別是在有月光的晚上,高大的樹冠,婆娑魅影,顯得更加的詭異陰森。即便夏日酷暑,路過此處,令人有毛骨悚然,寒氣攝魂之感。
不遠處的小禮堂,原為金陵大學年輕的數學教授戴賴三先生的紀念堂,是一棟南北向的單層建築結構,歇山頂樣式的屋頂,菸灰色筒瓦,牆身為青磚水砌,乍看之下,猶如土地廟一般,兩邊牆上各有一個十字內心的圓形盲窗,門前有一對葵花紋的鼓石,踏道的中央,有一方刻著蓮花祥雲圖案的丹陛石,後面有四扇拱頂的直方格木窗。正門數十步外之東側,是一座爬滿枝蔓青藤的鐘架涼亭。
此時,小禮堂的門正敞開著,屋內橘黃色燈光,將門前的空地樹叢,照得一片明亮通透,裡面的交談聲和寒暄聲,雖不十分響亮,但在十幾米外的校史館門前,還是聽得很清晰。
“哈哈哈,老兄身體可好?聽說你有個學生很了不起哦,今年連續在SCI上發表了好幾篇論文,真是名師出高徒啊!”
“我今年真是忙死了,兩個博士要畢業,手上還有一個部裡課題和兩個省裡課題,另外,還有三個橫向課題”
“你們院裡明年進人嗎?工資福利等方面怎麼樣啊?我有個學生馬上就要碩士畢業了”
“現在向上面申請科研經費,真是越來越難了,腿都要跑斷了,還要看人家臉色,哎…”
“我們院裡,前段時間一直在搞職稱考核,真是不勝其煩,囉囉嗦嗦…一大堆材料要審”
…
此時的小禮堂內,如年終的茶話會一般,熱鬧非凡,專家學者們,三三兩兩,散聚在大廳中間,有的站著、有的坐著,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神情。棗紅色的柚木地板,在燈光照射下,晶瑩鋥亮。裡面擺放著幾排方便摺疊的軟椅,在椅子的前方稍右的位置,一張半身高的演講臺正矗立在那裡,最裡面的牆體上,南京大學的紫色校徽,和“南京大學”四個大字,在橘黃色的射燈照耀下,顯得格外的雅緻和沉穩。
這是一個小範圍的學術座談會,每隔兩年就會在此定期召開,參會人員是相對固定的,人數往往只有十幾個,大都來自於南京地區各大院校、社科院、博物院等單位研究明史的專家學者,會議的主題多年來一直未變,只有一項,就是探討和交流明初建文帝生死之謎的研究成果,因此,從表面上看,該座談會猶如春秋時期的墨家一樣,是個較為穩定和嚴謹的學術團體,研究的也是孟子所稱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世之顯學,但不同的是,其並不存在墨家“鉅子”式的領袖人物,參會者也無須奉獻任何束脩或專著論文。當然,也與當下紅學界索隱派的學術研討有著明顯不同,更與西方大學裡的一些社團,比如骷髏會等,有著天囊之別。
今年的座談會,是由南京大學歷史系吳影教授負責統籌和主持,為此,他特地邀請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剛退休的姜副館長今晚前來參會,現在眼看就要八點了,不知何故,姜副館長還沒到,吳教授的心裡未免有點焦急。
他站在小禮堂的門前,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大家,一邊心神不定地向門前的小徑盡頭望去,忽然間,他發現斜對面的校史館門前,正悄然地站著一人。
此人身材並不高,略顯駝背,穿著一套舊式的中山裝,站在大門右邊的捲毛石獅子邊,也正朝著小禮堂這裡張望,吳教授的心裡暗暗一怔:“這老頭還真是神經兮兮的,站在那裡、探頭探腦的“。
其實,他很早就聽聞,這老頭姓徐,六十年代初曾在地理系任教。其祖上好像是近代著名的藏書家和金石學家徐乃昌,一個以“不求宋元珍本,卻愛明清罕傳”的大家,師從大清兩朝帝師翁同和,曾總辦過南京大學的前身江南高等學堂、三江師範學堂的建立工作。也正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家淵,這徐老頭在摩崖石刻、古籍拓本等方面頗有研究,三十歲未到,就被聘為副教授,後因發表過一篇有關鎮江焦山“瘞鶴銘”方面的文章,其中的觀點過於荒誕奇異,引起了考古界和書法界的一致撻伐、譴責甚至鄙視。文化革命期間,這徐老頭被作為第一批臭老九,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批鬥,後來關進了牛棚,精神上還受了點刺激。據聞,他時常會在電閃雷鳴的雨天,衝入雨中,仰天狂笑不已,狂呼什麼“崩塌了,水淹了,玉兒不見了”等怪言怪語。十年動亂結束後,學校見他精神似乎並無異常,並且又是孤鴻寡鵠一個,也許出於對其先祖的感恩,便將其安排在老圖書館裡,做些檔案整理、看護館門等工作。
平日裡,這徐老頭並無什麼異常,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總是穿一身褪色發白的中山裝,沉默寡言,偶偶也會與人交談,每當此時,外人會發現他似乎滿腹錦綸。館裡有時會安排些髒活累活,但他從無怨言,並總能一絲不苟完成,只不過,在工作閒暇之餘,同事們會經常發現他拿張報紙,對著窗外,看了半天,卻從不見他翻過頁,有時甚至能看到他嘴唇似乎在顫動,好像還唸唸有詞,可從未聽到他發出過一個字,更不知其意何為。直到有一年的暑假,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校衛隊在巡園時,發現他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目光呆滯,坐在溼漉漉的地上,對著校史館門前石獅子在破口大罵。罵聲時斷時續,時而高亢,響徹校園,時而低沉,弱如蚊吟。一開始,校衛隊以為他是酒喝多了,在此發酒瘋,而近前一檢視,卻發現他一點兒酒氣都沒有。兩個年輕的校衛隊人員,試圖將他從地上扶起,卻見他雙手緊緊攥著一張早已溼透破爛的報紙,神色詭異地對著兩人說到:“夢…夢…真夢”,然後猛然狂笑了起來,嚇得兩人手腳發軟,臉色大變。從此之後,這徐老頭神經不正常之事,在校園裡又慢慢傳了開來,周圍的同事也對他敬而遠之了。
此刻,徐老頭正煢煢孑立地站在寒風中,幽暗昏黃的燈光,令他顯得更加的孤獨恓惶,看到此,吳教授的心裡感到有點刺痛,鼻子有點酸楚,真所謂“老懷悽斷,夜涼知共誰訴?”。
忽然間,一陣急促又熟悉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憂慮和思愁。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吳教授“,
吳教授循聲望去,只見姜副館長那胖乎乎的身體終於出現了,一手提著公文包,一手抹著額頭上的汗,猶如從轉磨中轉出一樣,呼啦一下,從鍾架涼亭快速冒了出來,然後沿著小徑,小跑步似地來到了他的跟前。
“哈哈哈…姜大館長,您真是個大忙人,今天好像是踩著點兒來的,不早也不遲,剛好八點,快快請進!“,一個優雅的歐式邀請姿勢。
其實,吳教授之所以邀請姜副館長參加今晚的會議,是有自己深層次考慮的。這麼多年來,有關建文帝的生死之謎,以及明故宮地下是否有暗道等探討和交流的學術座談會,雖然一直沒有中斷過,但他深感到,座談的內容越來越缺乏新意或深度了。有的專家,為了標榜自己所謂的學術成果,採用西方辨偽學派的那一套,建模論證,洋為中用,故弄玄虛,有的則無徵不信、無據不聞,擺著一副治學嚴謹、立論堂皇之面孔,有的,則是老調重彈,甚至以訛傳訛。嚴謹踏實的學術氛圍少了,空洞乏味的話題多了。
前段時間,吳教授無意中在一本檔案學的期刊中,看到了姜副館長所寫的一篇有關建文帝生死之謎方面的文章,裡面提出了一個新奇的觀點,其認為:1402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攻入南京時,建文帝朱允炆逃離皇宮時,所帶走的紅篋中的玉璽,絕非是建文帝的天子寶璽,也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開國玉璽,而是失傳千年的秦皇嬴政令李斯篆刻的那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這一觀點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契合,並且也多少應景了時下對有關“世界末日”之熱門話題。
吳教授暗暗認為,姜副館長參加這一學術座談會,也許會引起專家們的強烈反響,並給座談會帶來異乎尋常的震撼和生機。
果然,當姜副館長將上述研究觀點在座談會上宣講後,頓時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這倒是一個新潮問題,哈哈哈…”
“這是傳記,還是學術啊?”
“還真能跟上形勢”
“幾百年來,有哪位金石大家,或明史研究者,或文獻史料中,曾提及過的…,哪怕是野史雜記中,也鮮有所聞”
…
一陣低沉的竊竊私語之後,坐在最前面歐式椅上的一位老者,終於有點按耐不住了,只見他激動得連連搖頭,併發出一陣陣輕微的咳嗽聲。據說,此人是建文帝的嫡傳後孫,在明史研究領域,頗為德高望重。
此時,只見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然後將身體略轉向姜副館長,用一種教導的口吻說到:
“姜副館長,恕兄弟我直言。您剛才的高論,兄弟我,實難苟同,實難苟同…您僅憑朱棣之言和《建文年譜》之序,就貿然地認定建文帝帶走的玉璽,就是那秦傳玉璽,這…這未免有點戲謔了吧。大膽假設,合理推斷,在學術研究領域中,不是不可以,但缺乏紮實的歷史溯源和堅實的史料證據來支撐,無疑是一種空中之閣,水中之月,水中之月。兄弟我…不想多說了,如有得罪之處,還望姜副館長海涵。”
姜副館長頓時滿臉堆笑,兩手互握,一副仰望之態,可心裡卻不禁想起了電視劇《圍城》中的那位開口就稱“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的教育部專員,真是太神形相似了。
老者剛一落座,一位社科院的中年學者,急不可待地站起身來,會場上頓時又靜了下來,只見他傲然地掃視了一下四周,說到:
“本人也來談一點感受。今天參會的專家裡,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敝人有個小小的愛好,就是對金石玉器等方面的研究,比較有興趣,也曾經出過幾本拙作,哈哈哈…剛才聆聽了賈副館長的一番教誨,對其所提的那秦傳玉璽,我想談一點自己的淺見、淺見”,
一段凡爾賽式的開場白過後,他忽見禮堂的窗戶外,似乎有個黑影在閃動,心中頓時怦怦亂跳,便連忙摘下鼻樑上的眼鏡,吹了吹,這才定下神來,開口說到:
“秦皇嬴政,滅六國,統天下,令丞相李斯,將趙國宮中的那塊十五城不換的和氏璧,篆刻成傳國玉璽,以作天授皇權之正統憑證,其後,雖然朝代更迭,但正史中卻清晰地記載傳國玉璽傳承之脈絡,直至後唐末帝李從珂,洛陽玄武樓,一個縱身火海,世上從此就再無秦傳玉璽了。也許,有人會說,在宋元明清的一些野史中,曾有過傳國玉璽重現之記載,也有人稱,當初陳友諒稱帝時,曾得到過秦傳玉璽,交由其小妾達佩蘭保管,後被朱元璋搶走。朱元璋去世前,將傳國玉璽傳給了建文帝,但這一切的一切,都留於江湖傳聞,並無過硬的文獻典籍予以佐證。不錯,明史中曾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之初,曾派大將徐達和其侄子朱遠忠,領十萬大軍橫掃漠北元大都,追尋那傳國玉璽,但事實上最後是一無所獲,無功而返,故此,敝人大膽斷定,建文帝逃亡之時,所攜之玉璽,決不可能是秦傳玉璽…”
一陣沉寂之後,一位博物院的學者也站了起來,燈光照著他的額頭,顯得格外的光溜明亮,只見他挺直著身體,斜望著天花板,說到:
“剛才,兩位專家的觀點,本人深表贊同,呵呵呵…”,笑聲之中,不乏傲嬌和嘲笑之意。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用一種憶往昔的口吻,深情說到:
“我記得,朱棣在初登大位時,正史中是這麼記載的:‘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時,並寶璽皆毀矣,朕深慟之’,而明朝崇禎年間的著名學者李煥章,其在為趙士喆的《建文年譜》所作的序言中,是這樣描述的:‘壬午之變,讓皇果自己焚燃於宮中,天下臣民之望已絕,文皇之祚可永,文皇之心安矣!曷湖湘之使、西洋之遣、兩廣之搜、玉璽之索、三豐之訪,至末年而未已,豈非重耳在外,而惠、懷終有戒心歟!’。對於上述這些記載,只要我們本著一個理性和科學的態度,就不難發現,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推斷出“此玉璽就是秦傳玉璽”這一結論的。姜副館長剛才認為,‘歷代帝王皆認為,只有擁有了秦傳玉璽,皇位才被視為正統合法。朱棣當年發動靖難之役,名為仿周公輔政,實為謀逆篡位,皇位來得不正。因此,為了向天下昭示其皇位是正統合法的,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用秦傳玉璽來證明,他的皇位是天賦神授的。如果朱棣僅僅是為了朱元璋的開國玉璽,或建文帝的寶璽,根本無須如此大費周章,派特使胡瀅,五湖四海追尋,又派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對此,本人以為:姜副館長的上述觀點,表面上看,似乎有它的合理之處,但實際上理據是極不縝密,主觀想象的成分過於濃重。“
學者略微停頓了一下,將額頭上一縷長髮向後捋了一下,繼續說到:
“最近,學術界上流傳著一個新的研究成果。有部分專家,透過對明代的《菽園雜記》,《弇山堂別集》,《酌中志》等歷史資料的研究,發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裡,一共出了十六位皇帝,可是每一位皇帝的登基都極為不順,似乎都陷入了登基魔咒。對此,他們認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明朝沒有得到秦傳玉璽。哈哈哈…這一觀點…是不是與姜副館長的宏論,有點大相徑庭,南轅北轍啊?!哈哈哈…”
話音剛落,會場頓時又譁然了起來。
此時,坐在角落一旁的吳影教授,一邊聽著演講,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他悄悄地瞟了姜副館長一眼,卻驚奇地發現,此時的姜副館長,神色非常淡定,早已沒有了先前的躁情不安和尷尬之色,更無起身辯駁澄清之意,相反卻從公文包中悄悄地掏出了手機,滑開機蓋,快速地點選了幾下,然後又略有所思地合上了機蓋。
等了片刻,吳教授見無人發言,便合上手中的筆記本,微微搖了下頭,然後笑容可掬地站起身來,對著眾人說到:
“剛才姜副館長的一番高論,引起了各位專家如此激烈的爭議,這是我事前沒有料到的。哈哈哈…非常好,頗有啟發,頗有新意,辯駁和理論,很有見地,哈哈哈…作為本次座談的召集人,我感到十分欣慰,十分欣慰“,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轉身面向姜副館長,歉意地說到:
”當然,我有愧疚之處…哈哈哈…就是對我們的姜副館長,第一次受邀,來參加我們今天的座談會,就受到各位如此…疾風暴雨般的…款待。哈哈哈…姜副館長,請原諒我在會前沒跟您提醒,哈哈哈…您可能不是很清楚,我們這個座談會,可能與您以往所參加的座談會,方式有所不同。哈哈哈…我們提倡的是,大馬金刀,直抒己見,不搞‘君子盛德而卑,虛己以受人’這一套虛禮。哈哈哈…剛才專家們的發言,可能有點直率、言語有點犀利,甚至有點不留情面,還望您海涵見諒。”
姜副館長欠了欠身,笑著揚了揚手,以示回應。
一段簡單的開場白後,吳教授慢慢收起了笑容,臉色也變得冷峻起來。他看了看眾人,說到:
“我想…對建文帝這段歷史的研究,中外學術界碩果累累,多有建樹,但對姜副館長剛才所提及的玉璽問題,似乎鮮有專家潛心研究過,我以為,姜副館長今天的觀點,未嘗不失為我們研究明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或研究領域“
他稍作停息了一下,用目光掃視了一下會場,繼續說到:
“記得,上一次座談會時,我們大家在這裡,爭論的是建文帝逃出後的藏匿地。當時,有部分專家認為,根據《明史》中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等文獻記載和部分野史資料,以及鄭和七下西洋的這一歷史事件,認為建文帝實際上已逃亡了海外,當時,我並不贊同,其理由在此就不再贅言了。經過這一二年來的研究,我倒有了一個新的看法,而這新的看法,從某種程度上,也與姜副館長的上述觀點有不謀而合之處。”
眾人一聽,頓時屏住了氣息。
“這一新的看法就是,當年建文帝透過南京皇宮的地下密道,從通濟門逃出後,他既未逃亡海外,也未如一些史學家所稱逃到廣西、湖南等地,而是逃到了蘇州西郊的穹窿山,一直藏在山中的一個寺廟內。這是我近一二年來對《明史紀年本末》、明末張有譽的《積翠庵記略》、唐鶴徵的《常州府志•人物誌》以及民國初年的《吳縣誌•寺觀》等古籍文獻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對此,民初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也曾表達過同樣的觀點。其為蘇州穹窿山的壯哉樓,曾寫過這樣一副楹聯,上聯為:‘燕飛來竟啄皇孫,後嗣休隨和尚誤’,下聯為:‘龍角葬當致天子,此傳惟許法王居’,十分清晰地描繪了建文帝逃至蘇州,被主錄僧溥洽藏匿於穹窿山的普濟寺之全過程。”
話音剛落,臺下開始有人小聲議論了起來。
吳教授待議論聲漸平,便伸出右手食指,說到:“這是其一。其二,在《明史姚廣孝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久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餘年,至是,帝以廣孝言,即命出之’。相信各位專家都清楚,在明永樂十六年,作為朱棣的軍師姚廣孝,道衍和尚,此時已84歲高齡了,身患重病,他竟然不顧生死,千里迢迢親赴北京,難道就是為了懇請朱棣放了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和尚的嗎?!另,根據《明史•胡濙傳》記載,作為追尋建文帝的特使胡濙,‘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這一段文字中,特地用了‘馳’、“已‘、‘急’這三個字,太令人遐想聯翩了。是什麼樣的大事,令特使胡濙膽敢擅自回京?要知道當年他老母親去世,朱棣都不准他回京服喪,並且,還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而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棣都已睡下,聽到他來,竟然急忙起身,漏夜召見,並且聊至天明,而最為要緊的是最後一句,‘至是疑始釋’,這是何意?疑什麼?。
在此,我想提醒各位專家注意的是:現有文獻可以證實,姚廣孝和胡濙,當時皆是從蘇州出發去的北京。兩位如此重要的人物,不約而同從蘇州到北京,難道是一種巧合嗎?我以為,顯然是不可能的。另,兩人到北京後不久,朱棣就放了主錄僧溥恰,同時下令停止對建文帝的追尋。我想,這裡面一定有一個足以讓朱棣能‘疑始釋’”的重大原因,那麼,是什麼呢?建文帝的死訊?書函口信?還是建文帝同意放棄江山的承諾?抑或是朱元璋的開國寶璽?我以為,皆不是,而應該…應該是一件足以能令朱棣從此高枕無憂,並能證明其取得的皇位是天賦神授的,同時又能堵天下悠悠之口的東西,很顯然,就只有那秦傳玉璽了。
雖然我們目前尚未有足夠的史料予以證實,但…但…我以為,建文帝藏匿於穹窿山上的普濟寺,朱棣應該是清楚的,軍師姚文孝和特使胡濙應該是在其授意下,與建文帝見過面,並且建文帝同意交出秦傳玉璽,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和釋放自己的大師溥恰和尚。也就是說,剛才姜副館長所提之觀點,在時空上、邏輯上與這些史料及歷史背景相當契合。事實上,明代的沈德符在其編撰的《萬曆野獲篇》之《秦璽始末》一文中,也曾對此作過隱晦的暗示。
綜上,我以為:姜副館長關於建文帝攜秦傳玉璽之學術觀點,理論上是說得通的,當然囉,由於目前的證據尚存薄弱,相關論證的觀點還有待補正推敲,但仍不失為我們今後探究明史的一個新的思路。”
會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時近十點半,小禮堂外,秋風瑟瑟,寒意濃重,姜副館長站在門前的小徑旁,見吳教授從裡面走了出來,便欣然地迎了上去。
他將吳教授拉到一旁,掏出手機,開啟滑蓋,然後輕點了幾下,螢幕上頓時閃現出一張圖片出來。然後輕聲說到:
“吳教授,我這裡有個東西,你幫我看看“,說罷,便將手機螢幕擺在他的眼前。
吳教授將鼻樑上的眼鏡拿開,眯起雙眼,正準備湊近看清。
“請稍等一下,我將這照片放大一點“
藉著門前的燈光,吳教授隱約看到照片中是一張灰黃色的箋紙,上面的文字,呈正方形排列,字型十分古靈精怪,猶如蠅頭鳥蟲,既非甲骨,又非金鎦,也非小篆,而是一種他並不熟悉的非常奇特的字型。於是,疑惑地問到:
“這…這東西是從哪裡拍來的?“
姜副館長正欲解釋,見有人圍了上來,便連忙向來人解釋到:
“嘿嘿嘿…沒有什麼,沒有什麼,就是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嘿嘿嘿…”,說完,將手機在眾人面前快速地晃了一下,便收了回去。
吳教授見狀,知其並不想讓其他人知曉,於是連忙說到:
“姜副館長,這樣…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大家可能都很累了,你看…我們能不能等到國慶節之後,約個時間,坐下來慢慢聊聊,好不好?“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節後,我們另約時間,見面再談”,姜副館長說完,便迅即關上手機,放進了公文包中。
不遠處的鐘架涼亭旁,一個朦朧的黑影,閃動了一下,便悄無聲息不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