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坑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神王有道,靈尊紀,馬小坑V,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虛對於“道”的解釋,可謂是入木三分,就算再換個人來講解,也不過如此詳細,既如此,那為什麼已經明悟的蘇逸,還要問自己的“道”是什麼呢?因為蘇逸還在思考,如何做到,太虛所說的割捨,以及割捨之後的“道”的融合!
回觀蘇逸過去二百年的修行時光,他所修煉了哪些神通法門,從雲霞宗被滅,蘇逸被莒城救走,聯絡的虎威拳、推雲掌。後拜入神宗外編長老司墨座下,習得功法混元一炁經,身法踏雪尋梅,神通驚神、誅神棍。進入太初幻境之前,在切磋中,蘇逸獲得小比第一,宗主虞白山贈予其神通黃泉。進入太初幻境之後,僥倖獲得了人皇的傳承,習得人皇神通——道藏...還有潛蔽、易行,以及從混元一炁經中參悟出來的混元劍等。
蘇逸所修煉的這些神通和法門,就算在神界看來,也是一頂一的存在,也不怪太虛說蘇逸使人豔羨,機遇和運氣,實在是太好了。眾多修行者,窮極一生,也不一定有蘇逸這樣的氣運。
而蘇逸又是一個貪心,有野心的人,他不想將自己已經擁有的丟棄掉,他之所以糾結,便是想著,如何在融合的前提下,再去考慮如何割捨的問題!
蘇逸就這樣看著自己的手掌,看了整整半旬,終於在半旬之後的這一天,他突然放聲大笑,笑聲響徹整座靈山,子壽人皇循聲而來,但只是遠遠旁觀,沒有靠近。
蘇逸的笑聲從狂傲大笑,漸漸變成自嘲,自己之前教導林十一不要鑽牛角尖,而自己卻不自知的也鑽了牛角尖。太虛空中雖然說了割捨,但是割捨並不是全部丟棄,而是留下精華,丟去糟粕,若蘇逸擁有的都是精華,那麼又何必割捨丟棄?
於是蘇逸一通百通,他需要的道,不是劍道,不是刀道,也不是什麼占卜與靈道,而是一種容納百川,囊括一切,包含宇宙寰宇、天地乾坤的道!
這等想法,可不是一般的野心!
但是想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要擁有一個足夠承載一切的根基,這個根基便是功法,好就好在,蘇逸擁有這等強悍的功法,那就是靈尊的太玄經!而靈尊是誰,據蘇逸來猜測,想必就是未來世自己的尊號!
太玄經脫胎自混元一炁經,其中蘊含的道理繁多,它就像是為蘇逸量身打造的一般。但,蘇逸此時卻覺得,太玄經對於自己似乎不再是那般的契合。
這就是一個輪迴的道理,太玄經是未來世的蘇逸留給現在的自己,而在這之前,未來世的自己成長途中,是憑藉著自己一步一步的前進,後經過積累和領悟,開創出來的太玄經。而現在的蘇逸,卻有了完整版的太玄經,也就是說,他擁有了一個捷徑...或者,我們換一個通俗點的說明。
把未來世的蘇逸和現在的蘇逸,分成兩個完全不同時空的存在,為了讓過去的自己更快的變強,未來世的蘇逸透過垕土娘娘的輪迴,將太玄經送到了現在的蘇逸手中。但是這一行為,卻違背了時空間定律,也就會造成兩個結局,或說後果。第一個可能,是現在的蘇逸得到太玄經這一捷徑之後,按部就班,順著太玄經的軌跡向前,但是這樣的話,可能就背離了未來世蘇逸的初衷,就算蘇逸修煉再強,也超越不了未來世的自己。
第二種可能,蘇逸領悟有法,再度從太玄經中脫胎出一門功法,選擇零一條道路。那麼這樣做是什麼樣的結局呢?那就是現在的蘇逸,未來的走向,將會和未來世的蘇逸出現偏差,或者說,完全岔開了時間線、時空道,成為另一個未來的蘇逸。屆時,蘇逸興許比現在的未來世要強,也或許,根本無法和未來世匹敵。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未來虛妄不可定判,對於沒有發生的事情,是不可以蓋棺定論的!
所以說,現在蘇逸的選擇,直接就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蘇逸一直都是一個有獨特想法的人,他天生叛逆,並不是很喜歡被被人安排著走,就算這個人是自己。他擁有冒險精神,卻又害怕失去,他想要掌控把握一切,卻也明白,我的越緊,失去的就會越多。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
其實一直以來,對於人生的目標,蘇逸心中明瞭,成神之前,他只為了能夠為報仇而活著,後來成為了出人頭地,迎娶王思其為目標。再到後來,見過未來世景象之後,他只想變強,保護自己在意在乎的人。
總結來說,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守護!
而守護需要建立在強橫的實力至上,蘇逸的道方才已經說明,他想要走自身化海,容納萬物的道。這種道,修行界中,只有一個,那就是天道!
蘇逸想要自身化天道,成為天道!
這條道路說來就很是讓人震驚,真正想要實行,更是艱難程度非常之大。蘇逸選擇這條路,其實是不智的,但是卻是正確的,畢竟天災的可怕他是親眼目睹過的,所謂的劍道、靈道等,根本不足以應對,他必須要至少擁有,像太公那般,擁有開天闢地之能的道!
猶豫了這麼久,蘇逸不再糾結,放下手掌,心神沉下,終於開始立下自己的成道路!
神歷年,元界州的上空,突然映出一道霞光,那道霞光如瀑布一般傾灑而下,灑在了靈山深處。而在霞光之中,漸漸一道身影漂浮升空,跏趺而坐,懸浮在半空,在其身後,是一座明晃晃的神庭,只是這座神庭,在出現的剎那之間發生變化,它就像活了一般,蠕動之下,漸而化作了一道神影,那神影與懸浮在半空的身影一般無二,同樣跏趺而坐,在神影的頭頂,有一面羅盤,羅盤咣咣作響,每一個刻度的轉動,似乎都帶動著天空異象的變化,而與此同時,那懸浮半空的身影身形忽而虛幻,忽而凝實。
鋥!
一道劍鳴聲起,劍光閃爍,一柄巨大的光劍從身影的身體中飛出,滴溜溜旋轉,而後如同孔雀開屏一般,綻放出一柄有一柄,在神影背後,形成一個扇面。
轟隆!
再之後,晴朗的天空驀然之間烏雲密佈,雷霆縱橫,烏雲中心彷彿有一雙大手,直接將之撕裂開來,露出漆黑的黑洞,黑洞之中,還有電光閃爍,閃爍之間,有一團赤紅色的光球來臨,但僅僅只是接觸到神界的虛空便直接炸開,那一刻,神界所有人見到,光球的炸裂,就像天地被開闢的鴻蒙轉化混沌的景象一模一樣,整個元界州的上空,就是未曾開化的宇宙之初!
突然,懸浮而坐在半空的身影猛地睜開雙眸,眸子有兩道神光就像是通天徹地的鐳射,照射到神界的每一個地方。他站起身來,手臂抬起向身後一抓,那分裂成扇形的大劍整合化一,被握在其手中。
叱!
隨後,在握住巨劍的剎那,那身影的身體逐一亮起一個個光點,這些光點連線成線,形成一幅瑰麗的畫面。
吼!
彷彿聽到那身影口中的怒喝,旋即便見到,他掄起巨劍,就像是一把刀,一柄斧,對著灰濛濛的天空劈去。其身後的身影再度掀起變化,祂便做一道光團,附著在巨劍之上,陡然間巨劍劍鋒突現出七顆連綿的星星,還有一道道機械般的光環套在巨劍上。隨著他揮劍斬出,一道驚天動地的橫向光刃,徑直轟開了混沌的天空
咔!
清脆的聲音響徹神界,隨即,便看到天空像是被一分為二,灰濛濛的天空霎時清明,露出彷彿蒼茫時期的天地景象,萬物初生,自然復甦,生機勃勃之下,還有著一個個生靈,正在等待著誕生。
嗡!
霞光散去,又有一道霓虹般的光束從天空的異象投下,那些絢爛的景象,也隨著光束落下,落在元界州的靈山之中。那升到半空的聲音,也徐徐的降落,等到所有的異象全部消失的時候,轟得一聲,強悍的能量從靈山之中迸發,一閃而沒。
蘇逸從靈山中走了出來,迎面是子壽人皇、林十一和明蔓三人。
“恭喜道友(師父)(城主)得道成功!”三人抱拳施禮,但禮數卻是各不相同。
子壽人皇是平輩之禮,因為蘇逸尋道成功,已經有了強者的資質,獲得了子壽人皇的認可。林十一與蘇逸是師徒關係,自然是弟子禮。而明蔓是元界州的神明,蘇逸是元界州的主人,她所施的禮,是下屬對長官的禮節。
蘇逸臉上露出笑臉,回禮致謝。
回到源城之後,蘇逸問及這些年神界的變化。他尋道閉關可是花了整整十多年的時間,十多年可以平靜,但也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四人同在會議大廳,聽到蘇逸問起,子壽人皇三人各自對視一眼,面色皆是露出凝重。
蘇逸心中暗自不妙,連忙再問。
子壽人皇長嘆一聲,道:“十年前,嬴氏和姜氏,宣佈獨立了!”
蘇逸聞言大驚,宣佈獨立的意思,就是已經開始明著和帝庭作對,不再供奉神帝,以自己為主。這種事情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但是蘇逸沒想到,嬴氏和姜氏竟然這麼快,這麼急迫!
要知道,赧帝就算再弱,再不堪一擊,在其背後可是有著一位帝境強者的存在,嬴氏和姜氏這般,難道就不怕帝境堯北,上門清繳嗎?
要知道,作為帝境強者,帝境之下,皆是螻蟻!
“據聞,嬴氏和姜氏得到了一尊帝屍,而且還是古帝之屍,有了這尊帝屍的存在,讓帝庭也不免投鼠忌器,所以也就預設了嬴氏和姜氏的獨立!”看出蘇逸的不解,子壽人皇解釋道。
“帝屍?”蘇逸眉頭緊鎖,思索之下,驀然瞳孔緊縮。“難道是?”
“對!據猜測,很可能是當初雷雲古墓的主人,也就是那位後天轉先天的黃帝!”子壽人皇面色嚴峻。
蘇逸倒吸了一口涼氣,若真是如此,那麼現在神界,嬴氏和姜氏將是無敵的存在!
黃帝是何人?那是五帝之首,是開闢出逆天法門的存在!天乙人皇的帝屍都擁有著如此的威能,更何況是黃帝的帝屍呢?
而且,嬴氏二公子嬴正是繼承了黃帝傳承的,擁有黃帝的“道”,若是參悟有成,是完完全全可以駕馭得了黃帝帝屍的!換句話說,嬴正完美駕馭帝屍,就將是黃帝的復甦,以黃帝的實力,帝境堯北又有幾分的勝算?
“而在三年前,嬴氏又來人了,因為你在閉關,所以並沒有接見他們,而他們離開時說,希望道友不要忘了當初和嬴氏的約定!”子壽人皇看了眼蘇逸,輕聲道。
蘇逸猛地站起身來,面色驚駭,臉皮都在抽搐,他看著子壽人皇,問道:“這句話,是對人皇所說,還是?”
“昭告天下!”子壽人皇一字一句道。
蘇逸頹然的坐了下來,額間有冷汗流下,木訥的轉過頭,又順著會議廳的大門朝外望去,悵然道:“這下,忠臣是做不成了!”
“嬴氏這一手,是想要將道友,將整個元界州,強行拉入反叛帝庭的隊伍之中,難道道友沒有應對之道?”子壽人皇思考了一下,問道。
蘇逸搖了搖頭,道:“無解,無解啊!神帝多疑,本就對我多方猜忌,只是沒有明確的證據,所以才沒有摘下我這個‘寵臣’的名頭,現在,嬴氏破釜沉舟,搞了這麼一手,神帝不信也得信,他也不得不信!”
“嬴氏和姜氏,因為有帝屍的存在,赧帝動不得,但是我元界州,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再加上我尋道有成,會讓神帝對我的猜忌,再加上一分,他不會任由我成長起來的,想必,對我的打壓和威懾,就快要來了!”蘇逸喟嘆一聲。
子壽人皇三人聞言,沉默不語。
正如蘇逸所料,在這場商議後的一個月,赧帝的使者來到了元界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