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被掏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一章 寺中,萬道長途,大腦被掏空,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於對強者的尊敬,李啟還是老老實實的和其他香客一樣登山,而不是直接飛上去。
他讓老馬自己去玩,別嚇到別人,然後獨自來到山腳下,準備走上去。
沒辦法,老馬現在可不是馬了,而是一頭半龍怪獸,而且他還控制的不太好,身邊隨時都有青雷環繞,出來容易嚇到人。
還是去山裡自己玩兒吧,找匹母馬留點血脈。
李啟獨自一人,和平時一樣,老老實實登山。
不過有一點好,那就是去豐德寺不需要門票。
不過,李啟發現身周的人都是拿著香燭。
他環顧一圈,發現山腳下不少自制香燭買賣的店家,心中便猜出了答桉。
估計是上面也不出售香燭之類的,若是香客自己有心,那便自帶,所以山腳下這些人靠山吃山,就在山腳賣這些,補貼家用,
這麼一看,豐德寺所作所為也沒什麼可指摘的地方。
李啟看見自己畫風和周圍人都不一樣,便也想買點香燭上去。
只是他一摸芥子袋,只有一些碎金子,沒有當地用的錢。
雖然唐國的銅錢也能在百越地帶通行,但李啟當初在用的也都是數字貨幣,實體的那還真沒有。
這下尬住了,沒錢買香燭。
但他畢竟是七品,這也難不住他,只見李啟掌心一翻,土氣與金氣集合,立時生造出了一枚和周圍其他人用的看起來差不多的大錢。
這錢雖然是假的,但李啟卻用了神氣。
收下這枚大錢,拿回家去就會散成一團氣,吸了之後,一家人自會身體健康,多子多孫,這樣也不算騙了。
用手搓的假幣買了一包香燭,那人看見李啟的錢成色極好,嶄新嶄新的,根本沒什麼磨損,所以還特地送了一張油紙,讓他可以把香燭包起來,不用拿在手上。
李啟見狀,心中慚愧,便在轉身離去之後,又在錢上又添了一個術法。
是小鬼搬運之法,此錢散去之時,能從冥府中招來小鬼,為他去山中採摘些山貨,不至於虧損。
做了這件事,他拿起香燭,一步一步的開始登山。
路上到處都是登山的人,而且大多都很用心,善男信女一邊走路一邊磕頭,唸唸有詞,還有些老太太更是虔誠,讓兒女跟在身邊,走一步磕一個頭,兒女們就在旁邊不斷給她鋪墊子。
老太太走一步,兒女便在臺階上鋪兩個墊子,膝蓋一個,頭一個,讓她磕頭,然後起身,再走一步,又把墊子挪上來,如此重複。
上山少說幾千個臺階,這麼磕下去,早上來的,太陽落山才能到頂。
李啟見狀,搖了搖頭。
希望這老太太別把自己磕死在路上吧,那小身板,估摸著有冠心病,這麼磕下去,怕是人受不了。
只是,李啟也從這些場面看出來了。
豐德寺,崇佛之念已經深入人心,起碼在這一塊地方,和尚遠比什麼人道官員,巫道巫覡,道門道士要來的受人歡迎。
這幫禿驢,是真的一心為民,還是插釘子到百越啊?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李啟在這邊置了產業,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嗎?
李啟自覺是不會的。
但佛門是怎麼想的,李啟也摸不準。
或許信徒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重要?但那樣的話,又何必惺惺作態,搞出一副‘我不稀罕你們,是你們自己來求我’的做派?
不是很瞭解,或許有時間去西域,到時候應該就能得知其中奧秘了。
李啟也想不通佛門到底有什麼東西是需要人頂禮膜拜的。
若說神道的根基是信徒,那也就罷了。
可李啟是知道的,佛,菩薩,還有諸多羅漢,天眾,都是不需要信仰的,他們的力量完全來自自身。
既然用不著,那佛門這麼飢渴的發展信徒,所圖的是什麼?
李啟見微知著,但這種事情,靠一點兩點‘破綻’是根本找不出原因的。
若是這都被李啟猜到原因,卜人一脈的巫神肯定會來搶著收徒。
畢竟來一趟寺廟,就能一眼窺破佛門多年異常舉動的佈置,就是真佛也沒能遮掩的住,這水平已經足夠讓巫神親自出面了。
想著這些,李啟一路慢走,也算是走到了山頂上。
山頂上,便是豐德寺的所在地了。
剛剛到上面,映入眼簾的,便是爬滿松枝的凌霄花。
榮盛的凌霄花在樹木和牆壁上,一步一個腳印,奮力朝著天空開去,喜陽的特性讓所有的花朵都朝向太陽,好像抬起頭看天的少女一樣,精神昂揚,永不停歇,只要還有路,就會一步一步往上爬。
赤紅的花卉,夾雜在綠葉之中,奮發向上,給人一種鼓舞之意。
看著滿牆的凌霄花,李啟駐足,準備觀摩一二。
真知道韻全開,感悟著凌霄花散發出來的精氣神,想要看看有什麼秘密沒有。
關於真知道韻,李啟現在其實也有一些疑慮,但不妨礙他用。
他之前,在天魔的眼睛裡,看見了真知道韻。
而且還有一點,三生古鏡所展現出來的神通,是否就是真知道韻的強化強化再強化版?
要知道,三生古鏡……本質上也是他化自在天魔的一隻眼睛。
實際上好像也是如此,三生古鏡能窺破三生,一個人前生來世,包括現在的情況,無不清清楚楚的擺在面前,這和真知道韻的力量有些許相似。
到底是真知道韻,是天魔道韻,還是說,天魔早就有所佈局,奪走了其他的真知道韻納為己用?
李啟傾向於是後者。
因為如果真知道韻就是天魔道韻,那麼巫神早就該提醒了,自己分不清楚,總不至於巫神也分不清楚。
所以李啟就心安理得的繼續用了。
說實話,若是脫離了真知道韻,李啟還真有點無所適從,就好像瞎了一樣。
他已經習慣於隨時隨地都能掃描周圍一圈,將無數的資訊納入腦中,然後拆解分析,得出情報,最終做出判斷。
這個流程習慣已經養成,想改也不是那麼好改的。
不過……也不能太依賴真知道韻。
李啟現在已經開始有自覺的分兩套系統走了。
一套是真知道韻,就好像是掃描器外掛一樣,當初的進度條也是真知道韻的側面體現而已,它的本質是蒐集周圍的一切資訊,然後事無鉅細的全部灌在李啟腦瓜子裡,李啟的腦子再自己分析。
另一套,則是李啟用自己的感官去搜集,然後利用真知道韻去辨別,核實。
這樣可以鍛鍊李啟自己的眼力,讓他知道有什麼東西剛剛沒看見,有什麼東西被忽略了,有什麼異常的氣息能夠被偽裝的不那麼異常。
就好像習題集一樣。
自己做,做完了再看參考答桉對比,這樣一直學習下來,總能提升自己的眼力的。
可惜就是進度有點慢。
自己的眼力提升起來,想要達到真知道韻那種越好幾個品級都能查探出究竟的地步,那真是太難太難了。
不過,這樣比較放心。
如果真知道韻真的出現了問題,也不至於突然從洞察一切的神探變成瞎子。
再說了,還有一點也是屬於他的,別人搶不走的。
真知道韻只負責蒐集資訊,然後灌腦給李啟。
之後的分析,整合,推理工作可都是李啟自己做的,就算以後沒有了真知道韻,這些資訊整合能力也是不會丟的。
就是以後背書可能會麻煩許多。
李啟如今的閱讀量,不說全靠,起碼三分之二是依賴於真知道韻的,真知道韻將書完整讀下來之後,書便牢牢記在腦子裡了。
若是以後只能靠自己背誦,所花精力起碼要翻二十倍以上,那時候可就難得多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李啟還是想盡可能保住真知道韻的。
如果能強化就更好了。
強化的辦法,應該就是蒐集其他真知道韻。
比如……天魔眼睛裡那一堆。
心裡想著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李啟也對凌霄花解析完畢了。
果然沒那麼簡單,這些凌霄花組成陣勢,護著這佛寺,若是想要強攻進入,便會觸發五品國主佈置的大陣。
這豐德寺果然沒有那麼簡單,和凌霄花神應該是有很深的牽連在裡面。
觀察完外圍,李啟就順著人潮,進入其中。
進入其中,便是大殿。
其中有羅漢一十六身,大士二身,佛陀一座。
大殿之中,光色紫紺,四際盡然,佛像聖容,麗極工思,以香花供養。
毫無疑問,也是凌霄花。
很多虔誠信徒,不斷參拜,然後點燃香燭,供奉在一座鼎中。
那座鼎足有三丈方圓,但其中香灰居然積滿了,可見平時的香火有多鼎盛。
畢竟附近幾百萬人呢,都是信徒,就算沒那麼虔誠,但逢年過節就來一次,那數量也絕對不少了。
李啟也點燃自己的香燭,對著上面的佛陀拜了一拜。
不是信仰,而是尊敬。
畢竟是佛陀,按照李啟的瞭解,估摸著也是二三品的大老,面對別人的塑像還是要保持基本的尊敬的。
李啟不瞭解對方的學說和思想,但很瞭解對方的拳頭大小。
對拳頭還是要保持敬意的。
插香的時候,再看四周的和尚。
果然,和外界傳聞的一樣。
多是作惡的人和妖魔,正兒八經的科班和尚反而很少,但地位都很高,可以看見時不時就有人前去請教他們。
那些惡人和妖魔也很容易認。
妖魔自不必說,都沒個人樣,一眼就能看出來。
那些惡人,雖然有人的模樣,但一個個凶神惡煞,散發著殺氣,不少人身上都纏著冤魂的氣息。
不過現在,所有的妖魔惡人的頭上,都有一圈緊箍,還有戒疤。
那個緊箍好像是鐵質的,沒什麼特別的凋飾,就是一圈鐵環套在頭上,乍一看沒什麼稀奇的,就像是個裝飾物,用來區別僧侶和香客的。
他們在附近迎客,帶路,一個個雖然面惡,但都和和氣氣,看起來好像真的改邪歸正了一般。
李啟上完香燭,也找到一個妖魔,那是一隻狼妖,長著一個狼頭,身上毛茸茸的牙齒尖銳,目露兇光,爪子好像五把小刀一樣,極為駭人。
不過李啟上前,他卻主動收起爪子,走上前來,施施然道:“施主可是迷路了?可否要貧僧帶路?”
他說話的時候,口中還噴著惡氣,但說出來的話卻很有禮貌。
“確實如此,請護法指點一點,近日長傳的佛凋,是在何處啊?可否讓我觀瞻一二?”李啟如此說道。
“原來施主是為了佛凋而來,倒也是,佛凋之事最近因為一些風言風語鬧得熱鬧,施主有好奇之心也是正常,那就請公子跟我來,路上切莫亂走,當心迷路。”那狼妖如此說道。
聲音粗野,還帶著某種咆孝,似乎在努力壓制什麼。
不過很顯然,這狼妖已經儘可能的讓自己表現的和善一點了。
若是普通人自然要被這狼妖的口氣嚇住,但李啟卻不至於這麼不堪,他只是點頭:“多謝護法。”
隨即,狼妖帶路,李啟跟上,穿過大殿,準備前往後山。
一路上人來人往,香火不斷,善男信女各自參拜,香燭煙霧繚繞,猶如青雲繞樑,久久不能散盡。
而且這些香燭,燭就不說了,香基本上都是真材實料,用山中草藥,加上粘粉搓成一條而成,燒起來非但沒有那種刺鼻的氣味,反而有種藥香,讓人升起一股醺醺然之感。
來到後山,此處遊客就少了。
雖然山景依然秀麗,巍峨高山,悠悠綠意,偶有獸吼鳥鳴,風聲呼呼,景色別緻。
大家都是來燒香拜佛的,誰想看景啊?
不過尋常山景而已,大家都是山民,說的誰沒看過一樣,大傢伙平時都住山裡,趕路的時候早就看膩了。
也就外地人估計會欣賞這種景色。
不過這也是旅遊的意義嘛。
旅遊,就是去看看那些當地人早就看膩的特色。
一路穿過後山,遊客逐漸稀疏,而僧侶逐漸增多,走出十數里,後來更是幾乎沒有凡人了。
四周,全是修行者。
有妖有人,有巫有鬼,當然,最多的還是豐德寺的僧侶。
跟著這些人一路走,李啟總算到了那佛凋之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