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滿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殘陽如血,射鵰後傳之雲夢江湖行,楓葉滿江,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章殘陽如血

元至正二十三年八月,夕陽如血。

雖說中秋才過去幾天,但在中原大地上,這些年一直就是兵禍連結,老百姓也實在沒有心思過什麼中秋佳節。

特別對於仍在鄱陽湖的雙方將士來說,更是全副心思放在眼前的大戰上,接連大半個月的血雨腥風,已讓所有人都感覺到筋疲力盡。

鄱陽湖,平日裡平靜的湖面上原本只有幾條漁船在悠悠地飄蕩,但此時,卻是大大小小上千條戰船齊列,旌旗招展,一股騰騰的殺氣沖天而起,雪亮的刀光劍光將如血殘陽映在一雙雙頗顯疲憊佈滿血絲的眼中,天邊的晚霞紅得猶如滴著血,令陳友諒心中更是煩躁。(見本章史實貼片【鄱陽湖大戰】)

“六十萬對二十萬,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老子不會輸!老子絕不會輸!”船艙之中,陳友諒喃喃自語,狀若瘋狂。

“主公。”軍師徐東彬在一旁叫道。

徐東彬是陳友諒身邊最得信任之人,更兼足智多謀,年紀不到四十,卻已成了陳友諒最為倚重的軍師。

陳友諒生性多疑,極難相信任何人,但徐東彬、趙福貴和孟平安三人卻一起被陳友諒拜為義弟,深得他的信任,而他三人也都對陳友諒忠心耿耿。雖有結拜之舉,但平日裡絕不以大哥相稱,而是直呼“主公”,反倒稱徐東彬為大哥,趙福貴為二弟,孟平安則為三弟。

“主公,前日之敗只不過是東北風起,天助朱賊,中了他的火攻之計,絕非我等大意。我軍雖損失大半,但畢竟還有二十來萬,還有定邊將軍這般的猛將,還有數百條戰船,仍舊比朱賊兵多將廣。此戰依舊勝負未分,時猶未晚,只需好好合計,定可一鼓破敵,以血前日兵敗之辱。”

徐東彬最為景仰的便是三國時的諸葛武侯,羽扇在手,指點天下群雄,談笑間滅敵YU千里之外,何等風采何等氣慨?只可惜陳友諒並非善聽之人,雖深得信任,但卻並不一定都採納自己的意見,多少妙策都是付之流水,徒嘆奈何。比如在此之前,徐東彬便提醒過陳友諒要防備朱軍的火攻,但陳友諒卻不以為意,終落得今日之境地。

只是看今日情勢,陳友諒新近大敗,數百戰船都在朱元璋的火攻之中化為灰燼,士氣低落,正是用人之時,自己深受主公的大恩,卻不能於此時舍他而去,自然該當盡心盡力,輔佐主公,待他年主公大事既成,自己再掛冠而去,遊歷百川,忘情于山水之間,那才叫得其所哉。

“報!”門外突然衝進來一人跪在地上,正是二弟趙福貴,嘶聲高叫聲:“主公,左右金吾將軍帶著兵丁投降了朱賊!”

“什麼?!”陳友諒怪叫一聲。

徐東彬也是一聲長嘆,陳友諒生性多疑,待屬下十分嚴苛,動不動就是軍法不容情。軍中之人早有怨聲,以往漢軍從未有過如此敗績,此禍不顯,但徐東彬早有所憂,常勸陳友諒多多體察軍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卻是從來聽不進去,只知以嚴刑酷法鎮壓。此番陡遭慘敗,自然軍心渙散,發生率兵投敵的事來。

“他孃的,趙福貴!”不待徐東彬開口,陳友諒已是瞪著血紅的大眼嘶叫道。

“屬下在!”趙福貴年方二十有餘,正是氣盛之時,如雷般應聲道。

“傳令下去!令人追趕,立殺無赦!還有,今後再有投敵之事,任何人皆可取其首級,誰殺了他,他的兵就歸誰管!”陳友諒大吼道。

“得令!”趙福貴大叫道,起身便要朝艙外走。

“還有!傳令下去,以後再抓到朱老賊的兵丁將領,就地殺頭!殺!”陳友諒已是變得狂躁。

“主公----”徐東彬剛叫一聲,那趙福貴已是重重一跪,轉身衝出了船艙。

徐東彬又長嘆一聲,知道已無可挽回,此時的陳友諒是絕無可能聽得進自己的話的,只好暗自搖搖頭,把話嚥了回去,又是一聲長嘆。

“東彬,現今我等該如何?”過了良久,陳友諒似乎才慢慢平靜下來,恢復了以前那種陰森冰冷的聲音。

這聲音徐東彬並不喜歡,但卻也習慣了,畢竟受過陳友諒的大恩,不須計較這種小節。再說在這亂世之中,也只有依附於陳友諒,好好輔佐於他,才能真正實現心中抱負,成為諸葛武侯那樣的絕世英雄,留名千古。

“主公,如今之計,恐怕此戰已無力迴天,朱賊有徐達常遇春那樣的猛將,而定邊將軍又已負傷,再加上士氣不振,脫逃甚多。而朱賊卻是銳氣正盛,今日已不可得。咱們大漢朝根基仍厚,兵多將廣,今日不如暫避其鋒,容後再圖。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需得脫此難,回頭東山再起,憑朱元璋的那點實力,以我大漢之力,滅之不難。”徐東彬也學諸葛亮執了一柄羽扇,輕輕搖了搖說。

“只可恨那張士誠,不肯與我協同……”陳友諒一句話說了一半就打住了。

“唉,主公的這性子,除了我們兄弟幾個,還有恨元世成他們,又有誰會真心實意拼了命地幫他,更何況張士誠那老奸巨滑?”徐東彬是知道其中內情的,只能心中暗歎一聲,不再說話。

船艙裡又靜了下來,只有遠處還隱隱有廝殺之聲傳來。這幾日陳朱雙方之兵可謂沒有一刻閒下來的時候,不管是烈日當空還是月上三更,都會有短兵相接之事發生,每一刻都有無數兵丁的血流下來,連鄱陽湖的湖水都泛出一層微紅之色,更顯得此戰實是慘烈之極。

“東彬,你和定邊他們幾個說一聲,再堅持幾日,尋機撤兵!”陳友諒沉寂半晌,終於坐了下來,緩緩道,聲音裡充滿了憤恨和不甘。“如果師父還在就好了……”

“此乃千軍萬馬的軍陣,不是武林中的單打獨鬥,就算圓真師父在恐怕也幫不上什麼忙。”徐東彬搖搖頭。

他跟隨陳友諒多年,知道陳友諒當年拜在少林寺一個叫圓真的得道高僧門下,只不過他並非江湖中人,自然不知道圓真便是當年名震天下的“混元霹靂手”成昆,也不知道成昆和自己的徒兒、明教護教法王“金毛獅王”謝遜的數十年恩恩怨怨,而此時圓真被謝遜廢了武功,不久便已死在少林寺了。

“若是師父在,半夜潛入朱賊軍中,取了那朱元璋首級,敵軍自然土崩瓦解。”陳友諒喃喃道。

“也不盡然,聽說朱賊出身明教,身邊既有徐達常遇春這樣的猛將,也有明教的武林高手無數,有明教撐腰,想入敵陣中取朱賊首級恐怕也千難萬難。兩軍交戰,所賴者還是軍心戰力,眾志成城,萬千軍馬的勾當。任他有萬夫不擋之勇,在兩軍陣上最多也只能自保而已。”徐東彬不懂武功,但對這些卻是知道的,依舊搖搖頭道。

“你……”陳友諒怒道,剛說了個你字,突又止住,不再說話,只是揚揚手:“去,把福貴、恨元幾個都叫來,還有定邊將軍,也叫來。”

“是,主公。”徐東彬一躬身,退出艙外。

不一會,眾人紛紛來到帥船之上。

++++++++++++++++

八月二十六日,眼前局勢愈加不利於漢軍,陳友諒思量再三,終於嚥下堵在胸中的一口惡氣,瞪著血紅的雙眼,不甘地發出軍令:“撤兵!向湖口突圍!”

此令一出,漢軍譁然,原本不穩的軍心更是動搖,不到半日工夫,又有三四千的兵士私自逃跑,投降到朱元璋軍中去了。

陳友諒心知大勢已去,親率大軍,數百戰船齊向湖口衝鋒,號稱天下第一猛將的張定邊將軍仗劍立於最前邊的戰船之上,猶如天神。

經過一日的血戰,方才勉強衝破湖口,卻見四下裡朱元璋的戰船密密麻麻,圍得水洩不通,雖衝破湖口戰陣,卻仍陷於重圍之中,隱隱看到寫有“常”、“徐”、“廖”和“李”等字樣的帥旗飄揚,正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將常遇春、徐達、廖永忠和李善長等人。

勉強衝破湖口敵陣,陳友諒剛鬆了一口氣,坐在座船船艙之中,倒上一杯酒,一仰脖便吞了下去,還未咽入腹中,卻突又聽得四下裡喊聲震天,船又是一頓,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陳友諒訝道,站起身來,一掀船簾,走了出去。

一道殘陽映入眼中,眼前便是四下裡血戰不止的雙方軍士,但這卻是陳友諒看到的最後一幕戰場廝殺了,便在他走出船艙門口,站在船板上時,一支冷箭突地從右後方射來,正中陳友諒,鐵箭直貫,深深扎入後腦,饒是陳友諒曾跟隨成昆學過武功,也是防不及防,正中要害之處,幾乎是立時氣絕,仰身便倒。(見本章史實貼片【陳友諒之死】)

“主公!”旁邊站立的侍衛統領馮恨元慘叫一聲,目眥俱裂,一把扶住陳友諒搖搖欲墜的身軀。

“王八蛋!”站在臨近船上的趙福貴也是大叫,大吼一聲,操刀而起,一把推開身邊幾個兵士,一個飛身撲到隔壁的一艘戰船之上,一刀砍下,將一名伍長的手臂砍了下來,砍下來的手中仍然緊緊抓著一副鐵製弩弓,顯然正是他一箭射死了陳友諒。

“啊!王八羔子!快說!你是誰!你王八蛋!快說!”趙福貴一把掐住那人的脖子,不住搖晃,嘶吼道,已是狀若瘋狂。

“二弟!留活口!”旁邊的徐東彬也是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好一回才醒過神來,忙朝趙福貴喊道,回頭又問:“恨元,主公怎麼樣?”

“銀刀”馮恨元本是陳友諒隨身近侍統領,一柄銀刀百人莫敵,乃是身經百戰的勇將,就算是缺只胳膊斷條腿也絕不會皺皺眉頭的好漢,此時卻是抱著陳友諒淚流滿面,語帶哭訴道:“軍師……主公……主公不……不行了……”

徐東彬心中一沉,低聲叫道:“快,速將主公抱進船艙,對外只說是受了輕傷,主公之死訊息切莫外洩!”說罷也是一躍,躍到旁邊的船上。

此時正是突圍之時,戰船都是密密地並排而行,兩船之間相距也不過幾尺,幾乎都要蹭到了。徐東彬雖不懂武功,但身處軍中,日日勞頓奔波,身子骨畢竟比常人輕捷,快速又躍過兩條船,奔到趙福貴身邊,去扳趙福貴的手,低叫道:“二弟,小心別掐死了。”

只見那人手臂被齊齊砍斷,血如泉湧,臉上卻沒有絲毫痛苦之色,反而顯現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快說!你是何人?為何暗算主公?”徐東彬叫道。

“哈哈,我乃徐大帥手下牙將,明教厚土旗王傳宗,奉主公和大帥之命伏於漢軍之中,今日得手刃賊首,不枉此生!哈哈,哈哈哈哈!”王傳宗仰天大笑。

“王八蛋!”趙福貴怒吼一聲,一腳便將王傳宗踢得飛起來,手上鋼刀一閃,將王傳宗的頭顱砍了下來,和身子分為左右兩處撲騰落入水中,泛起一片血紅,但那大笑之聲卻隱然還在空中迴響。

“主公-----”趙福貴再不管那王傳宗的屍體,轉身一撲,又撲回陳友諒的座船之上。

徐東彬一句話沒說,靜立在甲板之上,望著遠處的夕陽,喃喃說了一聲:“大漢朝……終於完了……”

這一天,大元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

“主公之死切莫外洩,以免軍心散亂。恨元,福貴,我等繼續領兵按之前的計劃退軍。”徐東彬畢竟是陳友諒身邊掌控全域性的軍師,經過短暫的傷心,很快冷靜下來。

“主公~~~”馮恨元依舊低頭不語,強忍心痛,趙福貴卻仍是哀哀痛哭。

“住口!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徐東彬低吼。

幾人皆被鎮住,抬眼望著徐東彬。

“定邊將軍,煩請即刻護送主公屍身和理公子速速返歸武昌,保他繼位稱帝。”徐東彬轉頭看向剛剛趕回來的張定邊。(見本章史實貼片【陳理稱王】)

“……是,軍師!”張定邊雖然依舊悲痛不已,但卻知道此時什麼最重要,應聲抱拳。

“給你五百精壯,一路潛行,不得有任何耽擱!”徐東彬越說越冷靜。

“五百……”張定邊有些錯愕,覺得五百軍士怎麼夠?

“如今之計,公子的安危最要緊,人一多就顯眼了,萬一有人追殺,多少人都不夠。你挑五百精兵,佯作逃軍散兵,避開大路,夜行曉宿,遇到敵軍切莫糾纏,以最快速度返歸武昌!”

“是,軍師!”張定邊明白了徐東彬的意圖。

“……還有鄭妃,她已有了主公骨血,一併帶上……”徐東彬一頓,補充道。

“恨元,福貴,我等幾個各領部分兵將,分路突圍,避開武昌方向,吸引朱軍注意力……至於最後還能剩下多少……能保住多少便保多少吧,這些都是咱們大漢國的種子。”徐東彬嘆道。

“是,軍師!”

“是,大哥!”

“若是實在不成了,便自己脫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麼回武昌繼續輔佐公子,要麼帶著餘下的兵士找地方自立,若實在是不想再幹了,就……就自己回鄉吧,也算是咱們好聚好散。沒了主公,今後這天下,恐怕就是朱賊的了。”徐東彬嘆道。

“老子一定要殺了朱老賊,殺了徐達,殺了這兩個暗箭傷人的奸賊,為主公報仇!”趙福貴用刀砍著地,恨恨地說.

好幾天了,他都只會來來去去說這件事,徐東彬說了他好幾次,也是勸之不住,只好暫且罷了。

此時見他仍舊如此,徐東彬便又勸道:“二弟,你冷靜一下。君子報仇十年未晚,這仇是肯定要報的,但也得有命來報,得找時機來報,我等須先度過眼下難關,保住這條性命,再圖後計,光憑几分蠻力,不但報不了仇,連命也得送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軍師說得不錯,要報此仇,須得靜待時機。”馮恨元雖說一柄銀刀萬人莫敵,乃是難得的勇將,但卻絕非那種有勇無謀之人,還讀過三字經百家姓,認得些字,這在漢軍中已是十分難得的了,才得以擔當陳友諒的貼身侍衛統領的要職,此時也附和道。

“恨元,你有什麼打算?”徐東彬用贊同的眼光看著馮恨元。

“若是走散了,我就投到朱老賊軍中去。”馮恨元沉聲道,似乎已有主意。

“什麼?!你要投賊?你!我殺了你……”趙福貴跳了起來,一把拎起鋼刀,一雙眼珠子直瞪著馮恨元,猶如要冒出火來一般。

“住手!”徐東彬一揚手止住趙福貴,轉頭望向馮恨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是。”馮恨元點點頭。

“也是個辦法,恨元你身手不凡,定能在朱元璋手下出人頭地,伺機接近朱元璋,讓他也嚐嚐冷箭的滋味。只是此舉十分兇險,恨元你一定要保重。”徐東彬道。

馮恨元一聲不吭。

趙福貴這才明白馮恨元的意思,呆呆地望著他,不再說話,手中的刀也垂了下來。

“你呢?世成?”徐東彬望向劉世成。

“我也不知道,我一個人無牽無掛的,要不我就跟著馮統領,到朱老賊軍中尋找機會。”劉世成只是馮恨元手下的一個侍衛。

“嗯。”徐東彬點點頭,又轉身道:“二弟,我記得你在老家還有老爹老孃,要真走散了,你就回家種地去吧。”

“不,我一定要替主公報仇,此生不替主公報此大仇,我誓不為人!”趙福貴的刀重重砍在船艙地板上。

“嗯,到時再說吧,先儘量保住隊伍,如今到處戰亂,還不知道你我兄弟能不能躲過這一劫呢,若是躲不過,什麼報仇雪恨全是空話,如今之計恐怕也只能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徐東彬輕咳一聲道,轉向孟平安:“三弟,你呢?”

“小弟家裡已沒人了,全聽大哥的。”孟平安生性並不冒燥,反而有一種文靜的感覺,卻偏偏和趙福貴等人結拜兄弟,也確實有些不像,但卻又的的確確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好兄弟。

“好,那就這麼安排,先各自領兵分頭突圍,儘量儲存實力,保全性命,過了眼下這一關,安頓下來之後,回頭再想辦法聚首,好好合計合計。”徐東彬拍拍身上的塵土,站起身來。

“大哥,那主公呢?”趙福貴愕然地看了身後床上躺著的陳友諒。

“主公……”徐東彬望了一眼輔佐了這麼些年的陳友諒,半晌不語,突地一嘆,下決心似地站起身來:“主公的遺體是沒法處理了,咱們兄弟一起給主公磕個頭,然後……然後把船燒了吧。”

“遵命,軍師!”眾人紛紛隨著徐東彬拜倒在陳友諒的床前。

“好,世成,我們走。軍師,福貴,平安,保重,我們先去了。”馮恨元提起銀刀,站起身來,一抱拳道,劉世成也連忙站起抱拳。

徐東彬深深望一眼馮恨元,也起身抱拳道:“恨元,世成,你們也保重。後會有期。但願天遂人願,你我兄弟終有再見之日。”

“後會有期!”馮恨元團團一抱,再不吭聲,轉身便行。劉世成緊緊跟上。

“此處不是久留之地,二弟,三弟,我們也分別走吧。”徐東彬一揚手,率先走出船艙,趙福貴和孟平安也連忙跟上。

不久,只見鄱陽湖中,眾多兵船之中,一艘並不顯眼的大船突然火起,船上似乎有易燃之物,轉眼之間便已燒成一個大火團,與即將西下的殘陽相交輝映。

***********史實貼片:*************

【鄱陽湖大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鄱陽湖大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勝利而告終。鄱陽湖大戰是中世紀中國規模最大的水戰,前後歷時37天,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與艦船之多,戰鬥程度之激烈,在中國古代水戰史上都是空前的。這場戰爭,為朱元璋統一江南,滌平敵手,進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礎。此戰是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朱元璋部二十萬,陳友諒部六十萬。

【陳友諒之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

【陳理稱王】====龍鳳九年(公元1363年)八月,陳理之父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中箭身亡,陳理之兄太子陳善兒被擒,陳友諒的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陳理回到武昌後,繼位稱帝,改年號為德壽。同年冬天,朱元璋親征武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位,皆隨我出劍!

此地無銀三千兩

我真不想當奸臣

江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