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章 國恩寺說禪(2),落難情緣,洪門十一少,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麼,禪到底是什麼?究竟什麼是禪,這還得我們自身去體會。
首先,禪是一種境界。
禪宗有一句話,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是覺者的生活境界。
覺者就是佛,佛時時都在禪當中,佛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是禪。所以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這是覺者的生活,這是佛的生活。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就是禪的境界。
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佛的那種安詳、自然、喜悅。這也是悟者的生活境界。開了悟的人,還沒有完全成佛,他也有這個境界,這是第二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就是行者的境界,修行者、修禪的人有時也有這個境界,但是他的這種境界不能完全打成一片,是有間斷性的,而且他的這種境界在層次上與佛的境界有差別。就是說,雖然你的知見與佛是平等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那指的還僅僅是因地中的一種平等,不能完全做到與果位上的佛等同。
但是說心、說佛、說眾生、說平等,仍是一種理論、一種思維分別,卻要把這一切的一切都拋開。
只有把一切的理論架構拋開了,把一切的思維分別拋開了,你才能體驗禪的境界。
換句話說,只要你把二元對立的東西徹底放下,當下就是禪的境界。
並不是說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那個境界,一切都是當下的。
我們每個人不妨試一試,在片刻之間,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你可以體會一下這種境界。從效果來說,禪是一種境界,我們每個人真正要去把握的就是這個東西。
第二,禪是一種受用、一種體驗。禪的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自己去體驗、自己去受用;而且這種受用是自己受用,與他人不能共。
禪的受用和體驗唯行者有,唯證者得。你若是個修禪的人,就會有這樣的體驗和受用;你若證得了禪的境界,你就會得到這種受用。
用一個比喻來說,在六月三伏天,我們走在太陽底下,那個時候我們最想幹什麼呢?就人而言,是想到一個涼快的屋子裡面去。
當我們進到這個涼快的屋子裡以後怎麼樣呢?好清涼、好自在、好舒服。哪種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那種感覺你說得出來嗎?用語言描述不出來。
別人只看到你在那裡很安詳很自在,你的那種受用他人是體驗不到的,你那種體驗是不與共享的。當然這是由空間的轉移得到的受用。
我剛才說,禪是直接的、當下的。它不需要空間的轉移,也不需要時間的轉移,即此事,成此事。這就像一位詩人描寫一位禪師在炎熱酷暑天的時候感受到的禪的清涼受用。
這位詩人在他的詩是怎麼寫的呢?
大家可能都知道:“人人避暑走如狂”。在暑熱炎天,都想避暑,東奔西走好像發了狂一樣;
“獨有禪師不出房”。只有參禪的人、學禪的人、修禪的人,他沒有這種奔走如狂的現象;
“不是禪師無熱惱”。並不是禪師就感受不到這種熱惱;
“只緣心靜自然涼”。心靜了自然就涼了。
心靜是個什麼狀態呢?就是我剛才說的,涼和熱這種二元對立的狀態不存在了,沒有什麼熱或者不熱。
一有二元對立,他的感受馬上不同了。
二元對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分別。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修禪尊者,有一天看書,一直看到太陽下山,到了掌燈時分,雖然沒有點燈,但他依然在看,書上的字非常地清楚,一點都不含糊。
這時,有位大師秉燭夜行來到他的房間,看到尊者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仍然在那裡看書,便說:“天色已晚,你怎麼還在看書啊?看得見嗎?”
尊者經他提醒,馬上起了分別心來。
“哦,看不見了。”當下他就眼前一抹黑,什麼也看不見了。
像這種故事有很多:新羅國的元曉大師到中國來求法,走到中國的邊遠地方,傍晚時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在荒郊野外也找不到一個借宿的地方。
幾個人沒辦法就露地而宿,沒有水,也沒有吃的東西。晚上模模糊糊地到處找水喝,突然找到一個很小很小的坑,裡邊有一點水,他們就拼命地喝,喝了以後感覺甘甜舒服。
到第二天早上一看,那水是從棺材裡面流出來的屍水。當下起了分別心,嘔吐不止。
同一件事情,由於有分別和沒有分別,截然是兩種效果。
沒有分別的那一刻,就是禪的境界、禪的受用,這種受用非常地明顯。
和尚到寺院裡掛單也是一樣的。
掛單的和尚來了,把他送到一間房裡去,住在那裡挺安心的,美美地睡了一夜。
到第二天人家告訴他,這個房間昨天死了人,或者是病死的,或者是上吊死的。
他聽到這話以後就不敢再住那間房了,他覺得有鬼。
鬼在哪裡呢?鬼在心裡,就是分別。這種情況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過。
所以說,分別執著害死人,它是世界上一切問題的總根源。要想成佛作祖,先要去掉這個東西。
所以說,禪是一種受用、是一種體驗。
這種體驗就是要遠離分別,達到無分別。
因為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三,禪是一種方法、一種手段。這是從禪的方面來講,不是從禪的究竟來講。當然究竟不離方便,方便不離究竟,二而一,一而二。
從本質上看,禪是見性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種方法,它最究竟的目標就是直指見性,不走彎路。
如何才是直指呢?就是要我們每個人自己是佛,要徹底地相信,不是半信半疑,而是一點懷疑都不要有。
然後,就在此觀念的指導下,把佛的一切要求一步到位,這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所謂“見性成佛”,就是一步到位——直指嘛。
這種方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它是一種動態的方法,因人、因時、因地在起變化。
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用的就是這個方法。迦葉沒有說話,只是笑一下。
禪傳到中國後還有用拈花示眾的方法嗎?在禪宗的燈錄、語錄中,好像沒看到有人在用這種方法。沒有哪一位祖師拈起花來,你一笑——你鬨堂大笑也沒用,你不是見性。
所以,這種方法是活的,是動態的。
祖師他這麼一做,一比劃,你怎樣能夠知道他開了悟呢?這一定是要有那樣的老師,再有那樣的弟子才可以。
老師有見地,弟子有見地,彼此默契,心心相印,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所以說,禪的方法是活的。
禪宗講“不以死法與人”,就是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古代祖師在接引學人的時候用過很多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有一千七百則公案。
一千七百則公案是什麼呢?初步總結一下,就是一千七百種方法。
我想那也只是見於語錄記載的,還有那些不見語錄記載的,恐怕一萬七千種方法也不止。
禪的方法和手段是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運用,不斷發展的。
一直到今天還在發展。今天有“安祥禪”、“生活禪”,都是方法在改變。要因人、因地、因時而契理契機地運用禪來接引大眾。
第四,禪是一條道路。禪既然是個方法,有了這個方法,就有路可循。
是一條什麼路呢?是一條探索開發智慧之路。
我們每個人都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開發它?
禪告訴我們,有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拈來便是:“當機立斷,直下承當。”
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是也很難,這就叫壁立萬仞、無門可入。但是你在這壁立萬仞的情況下得有一點勇氣,一步邁上去。
禪又是掙脫桎梏之路。我們生活在相對的世界當中,一切相對的東西都像枷鎖一樣把我們捆得緊緊的,使我們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比如說,晚上我們要休息、要入睡,如果此時妄想紛飛,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得入眠,越睡越清醒,是什麼東西使我們不得入睡呢?
是妄想在作怪,是分別在作怪。
如果你沒有妄想,上床就能睡著。這樣的人也很多。但更多人晚上愛東想西想,難以入睡,他非常羨慕那種頭一捱到枕頭就睡著了的人,他非常羨慕。
但羨慕也沒有用,因為羨慕本身又是一種執著。你要睡就睡,睡覺時就睡覺,要心無二用,要從一切分別的枷鎖之下掙脫出來。
禪又是尋求解脫之路。桎梏就是腳鐐手銬,去掉桎梏,當下就是解脫,禪就是起這個作用。
總而言之,禪是圓滿生命之路。我們的生命有很多缺陷,這些缺陷都是自己製造的,並不是我們本有的。
我們本來應該有圓滿覺悟的人生,圓滿覺悟的生命。
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缺陷就是因為不能夠覺悟,不能夠迴歸生命的當下,總是心外求法,向外馳求,所以不得圓滿、不得自在、不得解脫。
千萬不要在桎梏之外去求解脫,不要在生死之外去求涅槃,不要在煩惱之外去求菩提。
解脫是一種無限的自在,是一種徹底的自由。
這種徹底的自由自在在什麼地方?
無限就在有限中實現,涅槃就在生死中尋求。
生死與涅槃是不二的,無限與有限是不二的,煩惱與菩提也是不二的。
其中隔了些什麼呢?隔了一些無明,即分別心。
你當下超越了它,“不二”就能實現。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有限即無限,就是這個道理。
禪的這個道路,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