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崔家事,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換上舒適的舊衣,崔信沉沉睡去,雖然這一行前後也就大半個月,但一直緊繃的神經卻讓他極為疲憊,這一覺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悠悠醒轉。
“郎君醒了。”張氏親自為夫君洗漱,卻看見崔信讓侍女從行禮中取出一個木盒,從中取出奇形怪狀的刷子。
崔信笑著用刷子蘸了點溫水,探進口中左右刷牙……呃,自然是李善的傑作,類似的小玩意他身邊多得很。
“喏,你也有。”崔信努努嘴,盒子裡一共是兩套。
張氏好奇的打量了會兒,試探問:“是館陶縣公?”
“嗯。”
“就這兩套?”
崔信拉下臉了,“自然還有一套……那一套可不僅僅就這些!”
張氏好笑的翻了個白眼,“此次馬邑一行,多虧了館陶縣公……”
“你身為長輩,稱什麼縣公!”崔信哼了聲,“稱字即可。”
張氏猶豫著將侍女打發出去,低聲說:“前日,李客師之妻長孫氏登門造訪……稚圭去過日月潭,提及郎君首肯?”
“那還能如何?”崔信長嘆一聲,“此等人傑,亦不辱沒清河崔氏,昨日覲見,陛下都問及何日行納采之禮。”
張氏微微點頭,“早就聽聞懷仁得陛下青眼有加。”
“若非如此,遣派近臣招撫苑君璋,何以點了為夫?”崔信嗤之以鼻,本以為是功勞……好吧,現在功勞更大了,只不過也兇險的多。
突然覺得有點詫異,崔信回頭笑道:“夫人不再……”
張氏哼了聲,“之前顧忌當日清河舊事,但如今自然無礙。”
張氏愛女之心不比崔信弱,之前一直看李善不順眼,主要是因為李善斬崔帛頭顱,基本已然斷絕了聯姻可能……偏偏那小子還勾搭自己女兒,自然看不順眼。
天可憐見,李善還真沒勾搭過,那篇《愛蓮說》和那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真的是巧合。
如今李善名聲扶搖直上,得皇帝青眼……這都罷了,關鍵是這次崔信得了彩頭,主要是依仗李善,如此一來,聯姻之舉,不會再有族老相阻了。
張氏親自服侍崔信穿衣,嘴裡還在嘀咕,“長孫氏出自洛陽霹靂堂,又嫁入隴西李氏丹陽房,與夫君乃是姻親故舊,其子又與懷仁是至交,最適媒人。”
崔信隨意嗯了聲,心裡卻在琢磨,之前李善提及,長安城內,只有平陽公主、宇文士及和王仁表知曉內情。
這是符合邏輯的,平陽公主是李善的依仗,宇文士及曾拋妻棄子,而王仁表被嫡母苛待……都有線索可循。
但李家請了長孫氏出面為媒人,崔信不得不在猜測,李客師夫婦會不會也知情?
為清河崔氏做媒……這不是小事,而李善的來歷在公開場合還是個謎團。
對了,李客師三子李楷與懷仁、王仁表都是至交好友……自馬邑一行之後,崔信對李善的話始終都帶著一絲警惕,這傢伙白日還和鬱射設傾蓋如故,晚上就殺了個回馬槍。
“明年十二歲,定親後一兩年就能出閣。”張氏還在盤算,“李家如今也非小門小戶,多配些僕役過去……”
“急什麼!”崔信一瞪眼,“至少也要等到笄禮!”
這意思是要留到十五歲,張氏哭笑不得,“出嫁前行笄禮就是了!”
崔信哼了聲,“正好懷仁如今以代州長史掌代州總管府,轄四洲,掌軍政大權,如此年少,如此權重,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了長安。”
“陛下如此信重。”張氏嘆了口氣,“若能調回朝中就好了……”
“婦人之見!”崔信斥道:“懷仁尚未加冠爵封縣公,手掌大權,正是奮發之時!”
崔信心裡有數,李善如今得陛下看重,正要借這股東風儘量增強自身的分量,他日事發,才有足夠的資本對抗河東聞喜裴氏。
聽丈夫訓斥,張氏柳眉倒豎,只盯著崔信,一言不發。
老夫少妻……崔信登時氣沮,抓起桌子上一個盒子,“女兒怕是等急了……”
“回來!”張氏沒好氣喝了聲。
崔信老老實實的停下了腳步。
“既然決意定親,那懷仁父祖……”張氏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一點。
崔信沉吟片刻,低聲道:“其中頗有隱秘之處,婚書上會空缺父祖輩名諱。”
看妻子臉色一變,崔信笑道:“放心便是,本朝新立,並無關礙……懷仁已然盡述,為夫心裡有數。”
留下張氏在心裡盤算,崔信出門去了不遠處的閣樓,女兒正坐在梳妝檯前畫眉……哎,老父親看到這一幕,心裡真不是滋味。
“砰!”
崔信將木盒丟在案上,連話都懶得多說了。
崔小娘子先行禮拜見父親,倒是耐得住性子,昨晚就在等了……自己送了精美茶具、碑文字帖過去,就算沒有定親,那也應該是有回禮的。
木盒裡除了一套洗漱牙具之外,還有李善從草原以及各地蒐集來的各式特產,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顆火紅似血的寶石,雖然不大,但卻剔透奪目。
崔信也有些吃驚,這樣的珍寶……那小子倒是捨得,若是鑲嵌在步搖之上,必為傳家之寶。
“心滿意足了?”
聽見父親的冷言冷語,崔小娘子抬頭蹙眉,“父親,未有詩文?”
崔信更是不滿,“猶記得前年為父往德州一行,回家後吾女索文……”
清脆的笑聲響起,崔小娘子掩嘴而笑,行了個手拜大禮,“父親大人此行北地,遍覽塞外風光,必有佳文。”
“罷了,罷了。”崔信心如死灰,“論詩文,為父的確遠不及懷仁。”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此為往馬邑途中懷仁所作,只是兩句殘詩。”
看女兒仰著小臉的模樣,崔信笑道:“雪夜襲營,逼降苑君璋,回程雁門關途中,懷仁補完全詩。”
“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若說籌謀山東戰事只是初出茅廬,科舉奪魁可算一展身手,而此次馬邑招撫……的確配得上後兩句。
崔信可以想象,此事遍傳天下,李懷仁這個名字將會成為一個傳奇。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