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順理成章,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長安城的絕大部分人不同,李淵這個年過得很是舒服,幾個月前的涇州大捷讓長安城的壓力無影無蹤,但簫關被梁軍佔據,始終讓李淵一直有如鯁在喉之感。
當報功奏摺入京,裴寂在兩儀殿內宣讀的時候,李淵心神大暢,喜不自禁,近乎手舞足蹈,對李善大加讚譽。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對李善的指責都會讓李淵不悅,更何況是郭孝恪那種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違反軍令,以下抗上的做法。
為此,李世民也很是被李淵教訓了幾句,而東宮那邊乘勢進逼,就差將郭孝恪與李善之間的關係描繪成不同戴天了。
太子在想什麼,李淵哪裡不清楚,他雖然有易儲之心,但心裡也有數,只能徐徐圖之,更何況在天台山一戰過去大半年後,一個皇帝的天然警惕性又壓倒了感性,隴州距離長安太近,讓二郎的心腹總領,並不妥當。
事實上,關內道靠近長安的幾個州府的長官基本上都是李淵的人,比如寧州刺史胡演,岐州總管常達,涇州總管錢九隴,呃,汾州總管倒不是李淵的嫡系,而是東宮親信楊文幹。
李淵不在乎太子,但很在乎秦王……因為太子什麼都做不了,而秦王只是看他想不想做。
端坐在臨湖殿上首的軟榻上,李淵在心裡盤算,卻見內侍匆匆而來,“來的這麼早嗎?”
今日李淵召見重臣,是準備商議原州戰事後對眾將的封賞,之前涇州大捷並沒有實質性的封賞,雖然整體戰事還沒有結束,但大致已經到了尾聲,拿下簫關,意味著唐軍佔據了主動權,梁師都是無法在靈州、會州抵擋唐軍進攻的,去年管國公任瑰都能幾次大勝,更何況李懷仁呢。
當然了,除此之外,李淵準備順帶著提一提郭孝恪那封奏摺……也要順帶著試探一下二郎的心意。
“陛下,平陽公主在殿外請見。”
“平陽來了?”李淵有些意外,起身走到殿門口招手,臉色有些許難看,斥道:“平陽今日為何如此生分?”
李淵對子女向來寬容,其他子嗣都還小,成年的只有太子、秦王、齊王、平陽公主、長沙公主、襄陽公主、長廣公主幾位,其中大郎二郎現在鬥得死去活來,其他幾個公主少入宮覲見,唯獨平陽公主時常入宮,又最得李淵寵愛。
特別是在天台山一戰之後,李淵在心生警惕的同時,更是寵愛平陽公主……眾多皇子公主中,只有她是不需要傳稟就能覲見的。
平陽公主行了一禮,正色道:“往日拜父,今日乃臣拜君。”
“甚麼?”李淵一臉懵懂。
“非為女兒。”
這下子李淵反應過來了,笑道:“懷仁來信了?”
“是。”平陽公主神色平靜,一晚上的靜思後,她還是做出了支援李善的決定,一方面是因為這是李善的請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善從來沒有試圖將自己和丈夫拉到某個陣營中。
“平陽如此鄭重,看來事情不小呢。”李淵哈哈一笑,“不會是找郭孝恪的麻煩吧?”
“在父親眼中,懷仁是這等人嗎?”平陽公主揚聲道:“更何況,此事懷仁應該還尚不知情。”
“也是,也是。”李淵笑著與女兒進殿,心裡琢磨李善又透過女兒私下求見,而沒有徑直上書,看來應該是有些棘手的事。
想到這兒,李淵腳步一頓,“是為了稽胡?”
關於李善收服稽胡這件事在朝中也惹出了些爭議,畢竟稽胡一族先助梁師都大敗襄邑王李神符、平原郡公段德操,後洗劫三州,甚至天台山一戰中,也有稽胡騎兵的身影,所以不少朝臣都不贊成許稽胡內附。
“不是。”平陽公主簡短的回了句,頓了頓補充道:“問過信使,懷仁準備以稽胡為先鋒攻略靈州、會州,同時上書請父親許稽胡內附,許互市,並召稽胡頭領入朝領職。”
李淵略為沉思,“懷仁身邊的那個親衛頭領?”
“什麼?”平陽公主愣了下。
“咦,懷仁沒告訴你嗎?”李淵笑道:“稽胡族長之侄劉黑兒,懷仁贊其有名將之姿,俘之後選其為親衛頭領,命其持刀夜宿,雪夜下簫關,此人持旗率先入城。”
“信中沒提到。”平陽公主哼了聲,“雪夜下簫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三日兩夜,風雪大作,待得回京,女兒要好好操練一二!”
“就在昨日,清河縣公入宮覲見,為父還問起……崔卿卻道,數月前奉命撫慰大軍,私下曾言,懷仁實有英雄氣。”李淵嘆道:“崔卿還提及,只怕無人能管束啊。”
“不會。”平陽公主冷笑道:“風雪大作以至於延時抵簫關,蘇定方、道玄王弟均驚懼不已,前者未至簫關便已經來信,女兒昨日去了崔府,見了朱娘子,得其許可,他日女兒奉命管束。”
“哈哈哈!”李淵大笑道:“為父也授權平陽,一為君命,二為母命,平陽他日儘可管束。”
“三日兩夜,風雪中進軍,五步之外難以視人,懷仁手腳凍瘡,寒氣入體。”平陽公主從袖中取出那封信遞過去,“故自請回朝。”
“甚麼!”李淵大驚,接過信迅速看了一遍,遲疑道:“奏摺中未曾提及……”
平陽公主哼了聲,“突厥放出那等流言蜚語,懷仁何敢公然自請回京?”
“這倒也是。”李淵略略頷首,之前流言指責李善擁兵自重,如今李善在年節時分突然出兵,一舉扭轉戰局,卻突然自請回京,難免被視為主帥試探君主心意。
所以,李善才會私下透過平陽公主與李淵溝通……信中將三日兩夜的辛勞、艱苦、困難描繪得如在眼前,僅僅失蹤、凍斃計程車卒就有一成半。
而這些士卒不管武藝如何,都是軍中一等一的精銳,而李善……平心而論,從來不因武力稱雄,在這方面未必比一個老卒要強。
所以,李善負創患病,元氣大傷,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啊。
所以,李善自請回京,那更是順理成章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