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證據確鑿?,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月十八日。
李淵一大早就召叢集臣,公佈了李孝恭調任右監門衛大將軍,李善調任宗正卿。
羅藝倒是無所謂自己身上這個右監門衛大將軍沒了,畢竟楊文幹舉兵謀逆,他現在擔心的是自己的下場。
如果太子被廢,自己會怎麼樣……楊文幹麾下還有自己的人,這幾年羅藝輸送了不少猛士給東宮,後來都被安置在了坊州。
而李孝恭更是無所謂,不管是宗正卿還是右監門衛大將軍,都不過是虛職,當然了,這次拼死抵抗叛軍重新獲得了陛下的信任,以後如果沒有意外,自己再也不會有屠刀懸頸的危機感了。
無數道視線落在了右側秦王李世民下首位的魏嗣王李懷仁身上,從司農卿轉宗正卿,有人覺得這是陛下為李善開脫……畢竟宜君倉是司農寺所轄,畢竟宇文穎是李懷仁的下屬。
這種人基本上是大熊貓級別的,絕大部分人都猜到了,這是楊文幹舉兵叛逆,背後要麼是齊王,要麼是太子,都是皇子,而且都是嫡皇子。
這種事不可能交付大理寺、刑部或者御史臺,理所應當應該讓宗正卿來主審。
而魏嗣王本有救駕大功,又不涉奪嫡事,為陛下嫡系,與平陽公主交好,在朝中沒什麼勢力,但在軍中頗為威望,實在是最恰當的人選。
對於李善來說,接下這個任務,好處很明顯,自己能有很大的自主權,但壞處也很明顯,秦王那邊肯定是想把鍋甩給太子的,這樣一來,李世民就能名正言順的入主東宮了。
但偏偏李善另有目標,為了爾朱煥,他要把鍋甩給齊王,甚至要將被李世民依為柱石的宰輔封倫給牽扯進來。
而且李善也心知肚明,想把鍋甩給太子,這種可能性還真的不太大……反正他心知肚明,這次的謀逆和太子應該是沒有關係的。
更何況,李淵都對此頗有些疑慮,李善不希望在這時候公然靠向秦王……得保持自己是陛下嫡系的身份啊。
“應該能挺過來。”李善先去傷病營看了下齊老三,這貨比較倒黴,都到最後關頭了,援兵已至的訊息都傳來了,卻被捅了一刀。
“還好這次殿下趕來了。”
聽到邊上傷員的感激聲,李善回頭看見躺著的南安郡侯張琮,笑著說:“小侄與復之兄為友,叔父稱字就是。”
復之指的是張琮的長子張永,在去年末那場酒樓鬥毆之後,張永在王仁表的介紹下,與李善也是長相往來的,年初還被邀為儐相,甚至張琮當日還充當贊者。
聊了幾句後,李善輕聲問:“範十一請叔父去認過了?”
張琮正想著這件事呢,立即點頭道:“認過了,的確是左千牛衛麾下,其中兩人是千牛備身。”
“平日可有異狀?”
“呃……”張琮猶豫了下才說:“適才問過幾人,據說其中一人的兄長是齊王府侍衛。”
李善點點頭將話題扯開,再聊了幾句才起身離去。
怎麼查……或者說,怎麼掀蓋子,這是要講究技巧的,李善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這時候,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李善尋找到了一個可能的切入點。
一個不大的帳篷內,李善瞄了眼地上的楊文幹,這貨被捆的死死的,連嘴巴都被堵住了,也還好被捆的死死的,不然這封信還真留不住。
開啟看了幾眼,李善咂咂嘴,這封信用詞典雅,但咄咄逼人,而且分析局勢也很得當……太子勢微,若不能奮力一搏,他日只能事敗身死,而坊州精兵本就是備不時之需,此時正是時候。
李善很確定這是封倫的手段,但仔細想了想,一封信足以讓楊文幹起兵嗎?
的確,此次如果自己來的慢一點,楊文幹攻破翠微殿,那李建成至少有五成的機會登基稱帝,剩下的五成是齊王李元吉的。
但畢竟是起兵謀逆,封倫怎麼確定楊文幹敢起兵呢?
若是事敗,只怕是滿門被誅啊。
李善琢磨了好一會兒隱隱猜到了點什麼,李元吉露出狐狸尾巴,主要是因為那三個倒黴的宇文。
但宇文穎勸動楊文幹起兵其實是個意外,李淵未必就能選宇文穎去詔楊文幹覲見。
宇文韶安排伏兵在山間小道上,如果楊文乾沒有起兵,那並不會洩露行蹤。
而宇文寶是在七月十五日黃昏時分在沮原橋截殺信使,按照路程計算,很可能是李元吉已經知道了宇文穎封詔傳楊文幹,而後者很可能起兵,才會命宇文寶動手截殺信使。
換句話說,這封信未必能使楊文幹下定決心起兵謀逆,但如果楊文幹不起兵,李元吉並不會露出什麼馬腳。
關鍵在於楊文乾的確起兵了,而自己在最後時候趕到,才會使李元吉露出了馬腳。
李善在心裡盤算這種可能性比較高,疾步進了翠微殿後殿。
“懷仁來了。”萬貴妃笑著招呼。
“拜見陛下,拜見貴妃。”
“據說江都郡公頗有進益?”李淵隨口道:“對了,昨晚懷仁提及,啟程時候讓親衛將道生接到莊子上了。”
“多謝魏嗣王。”
“呵呵,畢竟是臣的學生嘛。”李善笑著這麼說,其實接來的人也不是一兩個,比如長孫氏、張文瓘、王仁表,也就是順手將萬宣道一併帶了過去。
“你的學生?”李淵接過李善遞來的信紙,調侃道:“你把苑孝政也接過去了?”
李善連連咳嗽,忍住沒翻個白眼,苑孝政那個學生……你李淵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啊?
萬貴妃正要接過話茬,卻看見李淵的臉色漸漸變得鐵青。
“是寫給楊文乾的。”
“是。”
“是太子中允王珪。”
“落款的確是王叔玠。”
昨晚李淵差不多能確認主謀是齊王,而太子也少不了插手,說不定二郎都有手筆在裡面,但今天就看到了這封信。
什麼叫證據確鑿?
這就是了。
李淵在心裡推測時日,昨日遣派殿中監蘇制、淮陽王李道玄去京兆,按照路程,明日黃昏之前,太子就應該到了。
劉弘基、張平高那邊會不會有問題?
如果沒有問題,太子敢這麼做嗎?
半響後李淵低聲問:“寧州兵力何時能到?”
“韋雲起啟程前提及,盡起騎兵,今日黃昏前必抵。”
這時候,外間宮人傳報,片刻後柴紹疾步而來,“陛下,太子在鳳凰谷外請見。”
“什麼?”李淵霍然起身,第一時間問:“多少人?”
呃,這是李淵怕長子帶兵殺過來。
柴紹的臉色有些古怪,“攜二十餘人,其中十人是懷仁親衛,昨日隨殿中監、淮陽王啟程,昨夜在華原縣遇見。”
“另有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
李善的心立即放了下來,自己的推測沒錯,太子那邊的的確確是完全不知情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