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一六四章 歪打正著,大國實業,文屹,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文軍一臉歉意地對徐旭緒說:“不好意思,臨時有客人。還好我們也談得差不多了。要不您回去考慮幾天,再給我打電話。”
徐旭緒按捺著一口答應李文軍的衝動,回答:“好。”
多年的商場經驗告訴他,這一切很有可能是李文軍故意演給他看的。
要冷靜觀察一下。
畢竟進來容易,到時候想要撤出來就難了。
徐旭緒出來的時候,特地往旁邊的小會議室看了一眼。
裡面坐了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四星的中國區域負責人樸天恩。
他之前在國際光刻機交流會上見過樸天恩,所以認識。
李文軍就算想演也請不動這種人。
竟然是真的!!
他真的要好好想想李文軍的條件了。
李文軍等徐旭緒下去了,才請樸天恩他們進來,避免他們交流。
樸天恩進來也是先鞠躬。
李文軍依舊只握手,不彎腰。
中國男兒的腰從來不隨便彎,特別是對外國人。
樸天恩說:“我們想在‘文軍新城’裡建一個電器廠和一個手機廠。”
你們是想怕我先把大螢幕彩色液晶屏做出來,所以先佈局,以後好偷學吧。
李文軍暗暗好笑,點頭:“可以。不過你能給我什麼。”
樸天恩沒想到李文軍會問的這麼直接,一愣,然後說:“李先生想要什麼。”
李文軍說:“asml精度小於100奈米的光刻機和五十奈米的蝕刻機。我給你們免三年地租,其他條件跟別的外國廠一樣。”
既然對方也有所求,他不需要繞彎子。
樸天恩臉上出現了很奇怪的表情。
這事太大,他做不了主。
他接到的指示是在李文軍這裡先建廠,把市場份額佔住,然後密切關注李文軍這裡的技術動態。
李文軍忍著笑,輕輕點了點桌面:“樸先生要不回去跟你們會長商量一下。反正也不著急這一天。”
“好。”樸天恩站起來淺淺鞠了躬,就出去了。
步伐比剛來的時候要沉重得多。
等他們走了,美女秘書跑進來:“李董,不好意思,我是真的忘了您約了灣省的客人了。”
李文軍擺手:“沒事。歪打正著。”
剛說完,李文軍本來叫來演霓虹國客人的人進來了。
李文軍一看,他還在人中上貼了個小鬍子,忍不住和秘書一起笑出了聲。
那人一看裡面只有自己人,一臉茫然:“不用演了嘛?”
李文軍好不容易忍住笑:“臥槽,還好沒讓你演。不然分分鐘穿幫。你那個小鬍子,實在是太浮誇了。”
那人撕了鬍子,乾笑:“嘿嘿。我覺得貼個鬍子比較有氣勢。”
-----
次日,“噓噓噓”就打電話過來說可以接受西班牙資本合資。
李文軍把季青韜叫了來。
季青韜心中怨念無比:我當時到底是腦子裡哪根筋搭錯了,會想出這個假裝西班牙人來騙李文軍的法子?!
結果對這混蛋不但沒有半點傷害,而且現在他一想騙人就叫我,一想騙人就叫我。
我想從良都不行。
丟!
最後四星也同意了李文軍的條件。
因為光刻機的精度一直在提高。
就算給李文軍一臺100奈米以內的光刻機,李文軍不想辦法提高精度,也追不上asml。
講句不好聽的,就算李文軍拿不到100奈米以內的,現在已有的精度也足夠用在很多行業上了。
而大螢幕彩色液晶屏的技術,就不同了。
現在還沒有人攻破,而且以後應用以後會廣泛得多。
只要他們能想辦法從李文軍這裡偷過去,以後就能不斷改進,搶佔市場。
按照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以小博大。還是很划算的。
李文軍拿到光刻機,就立刻交給晶片研究所去研究了。
白立剛和董慶軍兩個人貓在晶片研究所,看他們拆那個光刻機。
一千多萬的東西。
拆的人手抖得厲害,一個螺絲半天都擰不下來。
董慶軍笑得直抽抽:“哇哦,你嚇到打擺子了嗎?”
白立剛:“來來來,讓一下。我來拆,我最喜歡拆東西了。”
他們還是按照以前的套路,一邊拆一邊畫詳細的構造圖。
每個零件都仔細量尺寸畫圖。
折騰了快半個月才全部拆完,然後各個研究所拿著屬於自己專業的那一部分零件跑了。
一個光刻機被分得乾乾淨淨。
只有董慶軍,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分到。
因為他是汽車研究所的。
汽車研究所跟光刻機八竿子都打不到。
他好失落,摸著下巴自言自語:“嘖,好沒意思,看來要多學個專業才行。不然以後沒得玩了。”
------
穗城為了地鐵的設計和勘探,專門成立了一個“地鐵勘察設計研究院”。從規劃設計院,市政設計院這些大設計院抽調的骨幹。
但是大家都沒有搞過地鐵,心裡還是沒有底。
全線勘測地質報告和設計圖紙出來以後,那邊的領導想來想去,要他們把圖紙送過來給李文軍審查一下。
畢竟以後施工是李文軍來搞,萬一有什麼問題,最痛苦的也是李文軍。
李文軍把圖紙拿給“文軍實業”的設計院去看了,要求設計院的院長和專業組的組長一定要仔細審查並且簽字負責。
因為工程在地下,不單單是軌道和隧道結構穩定性,還涉及電氣、通風、排水、消防、通訊和防災減災等等,好多個專業。
有一點小問題沒考慮到,以後可能都會要命。
然後設計院查出了大大小小問題好多個,有一個還是比較致命的問題。
把這些問題反饋給回去後,那邊的領導們出了一身冷汗,要求那邊負責設計的人員仔細修改。
譚打雷的建築公司為了地鐵的修建派了好多人出去進修,就連他自己也被李文軍派去京城和國外的地鐵修建工地觀摩。
譚打雷光資料和心得都寫了兩大本。
想想他十年前還是個連市場算賬的賬本都不想看的人。
果然不管是誰,到了李文軍這裡都要被逼成專家。
雖然是這樣,他還是覺得不夠。
按照李文軍的話:在動手幹之前,做多少準備都不嫌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