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章 秦川驛之禍,五代十國往事,南無臭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川驛之禍】
前蜀的西部疆域並未受到戰爭波及,西北重鎮秦州天雄軍依然控制著前蜀最精銳的一支部隊——龍武軍。
當後唐入境時,秦州節度使王承休與節度副使安重霸分析時局,討論作戰計劃。
王承休打算突襲後唐的尾巴,這樣就能使前蜀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安重霸極力反對,說如果行動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我國有精銳之師十萬有餘,又有天下第一的險要地勢,後唐軍隊即便勇猛,也休想靠近劍門關!
安重霸提議二人率部南下,增援成都,以爭搶“勤王護駕”之功。
實際上,安重霸另有其他陰謀,王承休上了他的當。
第二天,王承休點齊兵馬,準備與安重霸一同南下。秦州當地的土豪劣紳們在城外設宴餞行,安重霸忽然跪在王承休馬前,叩頭道:“秦州乃國之重鎮,如果我們都走了,誰來替帝國守土安民?大帥您儘管先走,我願意留下來,替大帥守衛邊疆!”
事已至此,王承休也無可奈何,只得帶著副手——招討副使王宗汭南下。等王承休一走,安重霸立刻向後唐獻城投降。
按照後唐公佈的政策,如果安重霸跟著王承休一起投降,頂多撈個節度副使,藩鎮二把手,而他支走王承休,獨自獻出秦州天雄軍,則可當節度使,一把手。
安重霸的小陰謀可把王承休坑苦了。由於東側就是後唐的進軍路線,所以王承休不得不率領一萬兩千龍武軍繞行西側,甚至一度繞出前蜀領土,進入羌人的地盤,透過不斷賄賂的方式,艱難向成都“偷渡”。
一路上,窮山惡水,爬雪山、過草地,糧草斷絕,又遭受羌人部落的不斷騷擾、襲擊,精銳的龍武軍大批大批的凍死、餓死,等走到茂州時,只剩下了兩千人。
12月14日,歷經千難萬險的龍武軍殘軍,終於在王承休、王宗汭的帶領下完成了長征,抵達了成都,此時前蜀都滅亡了半個月。
王承休向李繼岌提出了投降請求。
李繼岌怒斥道:“你為國家鎮守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手握最精銳的軍事部隊,敵人入侵,為何不抵抗?”
王承休拍馬屁道:“畏懼大王的神威!”
拍在了馬蹄上,“那為何不早降?”
“因為王師並沒進入我的轄區。”狡辯地很有道理。
李繼岌又問道:“你帶了多少人穿越羌人控制區?”
王承休據實回答:“一萬兩千人。”
“如今活著回來幾個?”
“兩千。”
李繼岌既生氣又痛心,之前這一萬多龍武軍是勁敵,現在則是我大唐之精銳,居然被你平白無故消耗掉一萬多!
“那麼,現在就是你償還一萬條人命的時候了。”
李繼岌下令,把王承休、王宗汭滿門誅殺。
王宗弼是前蜀朝廷內部的巨大隱患,而秦州王承休則是地方上的巨大隱患。
剷除掉這兩個隱患之後,後唐佔領軍對蜀地政局做了一次大手術:原四品以上的官員,降一級任命;五品以下的,如果沒有出色的才能或高貴的門第出身,一律貶回原籍。
又傳達了李存勖下給王宗衍的詔書,李存勖發毒誓要保全王宗衍,保證他會擁有一定的封地和爵位,讓他依舊享有一定的榮華富貴,安度晚年。
王宗衍接到詔書之後,竟然無比欣慰,開心地對身邊人講:“能當劉禪,挺好挺好。”(捧詔欣然曰:“不失為安樂公。”)
幾天後,同光四年(926)正月初三,李繼岌派李繼曮、李嚴率本部兵馬,護送王宗衍及其宗族,宰相王鍇、張格、庾傳素、許寂,翰林學士李昊等文武百官及其家屬,共計數千人,前往洛陽聽候發落。
2月18日,隊伍行進到長安,洛陽方面傳來命令,讓他們就地駐紮,等待進一步指示。王宗衍沒心沒肺地做著成為第二個劉禪的美夢,殊不知危險已經臨近。
一個月後的3月18日,宦官向延嗣帶來了李存勖的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弄死王宗衍全家,欽此。”
據史籍記載,李存勖原本是要把王宗衍和他的文武群臣數千人全部誅殺的,詔書原文是“王衍一行,並從殺戮”,意思是要把這些前蜀的亡國君臣及其家眷數千人全部誅殺。當時詔書已經由李存勖批准,上有御筆親題的“可”字,並且已經加蓋了中央的官印,是一份已經生效的中央紅標頭檔案,後唐樞密使張居翰複核時,內心無比糾結,趁著左右無人,張居翰把詔書按在殿中的柱子上,提筆迅速地把“行”字塗抹,然後改成“家”字。
張居翰冒著生命危險,篡改皇帝詔書。一個字,救了數千條生命。
在長安城外的秦川驛,亡國之君王宗衍慘遭族滅。王宗衍時年28歲。
王宗衍的母親大徐妃臨死時,哀號道:“我兒以一國迎降,卻仍落得屠滅全族的下場,李存勖,你背信棄義,違背誓言,等著吧,你就要大禍臨頭了!”
在後宮諸妃嬪中,有位“宮人劉氏”,一頭烏黑的秀髮,姿色甚美,劊子手忽然起了憐憫之心,想刀下留人,饒她不死。劉氏毫不畏懼,說道:“國破家亡,義不受辱!”慨然赴死。
當時在蜀地雲遊的一位叫遠公的僧人,作《廢國詩》:
“樂極悲來數有涯,歌聲才歇便興嗟。
牽羊廢主尋頎國,指鹿奸臣盡喪家。
丹禁夜涼空鎖月,後庭春老謾開花。
兩朝帝業都成夢,陵樹蒼蒼噪暮鴉。”
據說早在王建剛建國時,曾出現了一位行為古怪的和尚,此僧手持一把大掃帚,遇到官府、寺廟、道觀等場所,就在門口灑水打掃,當時人們管他叫“掃地和尚”。該僧打掃完畢之後,就會在地上寫下六個字,“水行仙,怕秦川”,無人能通解其意。
直到王宗衍罹秦川驛之禍,人們才恍然大悟,“水行”便是“衍”字,原來掃地僧一直在向人們劇透前蜀的國運。
另有史料記載,說當時(925年)前蜀負責編寫曆法的部門把閏月設為明年(926)正月,奏報朝廷,朝中群臣議論說最好與國際接軌,選用後唐的歷法,於是把閏月移到本年的12月。
然而大街上賣掛曆的商販們仍然有舊曆(明年閏正月)的存貨,還在街上降價清庫存。有人諮詢有沒有新曆法(本年閏臘月)賣,掛曆販子隨口說道:“哎呀無所謂啦,反正就一天。”也算一語成讖吧,前蜀國真的沒有熬到明年正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