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8章 天災人禍,五代十國往事,南無臭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有特殊政治意義的古董文物之外,其他東西,誰挖出來的就歸誰,比如這幾枚黃金餅,就歸發現者王武同志所有。朝廷不會強徵,也不允許地方政府強行徵繳。充分保護人民群眾的私有財產。
同年9月,下詔,今後凡有賊人,應按照律法定罪,不得隨意抄沒家產。善政惠民,惠及囚犯。
同年年底,大雪持續了近兩個月,洛陽城變成了冰雪之城。石敬瑭望著白茫茫的天地,無心欣賞雪景,更無吟詩作賦的雅興,他一臉憂愁地對左右近臣說:“大雪害民,五旬未止。已經下令讓京師所有的寺廟祈晴,卻始終不靈驗,難道是我德行不夠,上天有意要懲罰我?”
左右近臣趕緊勸慰,“皇上聖明,臣等罪該萬死。”
遭遇自然災害,皇上要祈求上天,如不靈驗,還要下罪己詔,虔誠地向上天表示懺悔,祈求上天只處罰自己一個人,而不要牽累無辜百姓。朱友貞就曾這樣。
如今,面對雪災,石敬瑭同樣發出這種感慨,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害得百姓遭殃。
於是,石敬瑭下令,給禁軍將士和京師裡的貧苦百姓,發放柴薪、木炭、糧食等,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幾天後,天福五年(940)正月初一,石敬瑭下令,天福三年以前的公私債欠,一筆勾銷;
4月,下令洛陽、長安等停止進貢瓜果,“憫勞人也”。
天福六年(941)2月,給禁軍將士集體漲工資,上將軍級別的軍官,原來的俸祿是每月三萬錢,現在漲到五萬錢;
3月下詔,去年之前,百姓所欠的夏秋租稅,一律免除;
4月,今天的山東省境內發生饑荒,詔令兗、鄆、青三州開倉放糧,賑濟饑民;
8月,再次減免百姓的欠稅,天福五年之前的欠稅一律一筆勾銷。
天福七年(942)2月,下詔在河南的鄧、唐、隨、郢等州鼓勵開荒,凡事開墾荒田的,五年免稅。
大赦、減免租稅、各項惠民措施等等,石敬瑭對待百姓的態度堪比明宗李嗣源。然而李嗣源為五代打造了“明宗盛世”,石敬瑭卻沒能留下“天福盛世”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平心而論,還真是石敬瑭點兒背。在他當皇上的這幾年,各種自然災害都匯聚齊了。自然災害加上連年用兵,使得石敬瑭做出了李嗣源的樣子,卻沒收穫明宗的好評。
3,自然災害
屋漏偏逢連夜雨,自打石敬瑭登上皇位,就沒有一年是風調雨順的。
石敬瑭於936年11月稱帝,閏11月才入主洛陽。別看“天福元年”只有兩個多月,老天爺也沒嫌貧愛富,仍然慷慨地贈予了一次旱災:
“自秋不雨,經冬無雪”。石敬瑭命文武百官一起求雨祈雪。
天福二年(937):
——正月初一,大年初一頭一天,日食。這不算是“自然災害”,但我們之前講過在封建時期“日食”對封建統治者的精神打擊是極大的。石敬瑭頗為不爽,於是想出了一個非常絕妙的應對辦法——修改日曆。
按照《高祖實錄》的記載,“正月甲寅朔,乙卯日食。”意思是正月初二這天,發生日食。《舊五代史》採用了這個說法。
而《十國春秋》、《十國紀年》則明確指出,這一年是“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也就是說,這一年的正月初一是乙卯,不是甲寅。還明確指出後晉的官員篡改日曆,“蓋晉人避三朝日食改歷耳”。
前文說過,朱溫乾化元年,大年初一發生日食,有人就說漢高祖末年就是正月初一日食,很不吉利,於是“梁祖甚惡之”。如今石敬瑭剛登上皇位,第一個春節就在正月初一這天發生日食,由是很不爽。
除了篡改日曆,司天監的官員們也牽強地獻上了“好訊息”:太陽只被遮住了30%(十分內食三分),並且漸漸補全,早晨6點來鍾就恢復完好啦(漸生,至卯時復滿)。
日食,正月初一的日食,不算自然災害,因為對人民的生產生活並無直接影響,不破壞農業秩序。只算給統治者添堵。
——4月,洛京、魏州等地輕微旱災,如上文所述;
——6月,襄州奏:江水漲一丈二尺;
——8月,華州奏:渭河氾濫,損害莊稼;
——9月,貝、衛兩州奏:黃河氾濫,損害莊稼;
——12月,再次缺少足夠的降水,石敬瑭親自到相國寺祈雪。
天福三年(938):
——正月初一,又雙日食。不過這次日食只是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按照司天監的觀察和測算,這一天是要發生日食現象的,然而實際並沒有發生,於是百官入朝稱賀,石敬瑭擺下隆重的儀衛,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
——8月,襄州奏:漢江水漲一丈一尺;
——河中府、同州、絳州等地旱災;
——9月,襄州奏:漢江水漲三丈,岸堤決口,損壞莊稼;洛陽奏:洛陽水漲一丈五尺,壞下浮橋;
——10月,襄州奏:江水溢位,損壞莊稼;
——11月,襄州奏:火災,燒燬民居千餘家。
天福四年(939):
——6月,洛陽遭遇狂風暴雨,“屋瓦皆飛,鴟吻俱折”,“鴟吻”就是古代大型建築屋脊上的裝飾物,卷尾龍頭。
——7月1日,日食,洛陽發生大水,城市嚴重內澇,天津橋被沖壞;
——8月1日,博平縣(今山東省聊城市境內)黃河決口,甘陵縣(今河北省邢臺市境內)爆發水災;
——年底,大雪連續下了50多天,京城大小寺廟做法祈晴,無果。
天福五年(940),只有今年勉強算平安無事,但緊接著,老天就給他安排上了。
天福六年(941):
——正月,青州奏:海凍百餘里;
——4月,齊、魯爆發饑荒;
——5月,涇州奏:大雨冰雹,川水大溢,壞州郡鎮戍二十四城;
——9月,滑州黃河決口,百姓們扶老攜幼登上地勢較高的地方,被大水困住,因此而餓死的人比淹死的人都多。大水一路向東,兗州奏報說“水自西來,漂沒秋稼”,這次水災有多嚴重呢?據兗州奏報,“河水東流,闊七十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