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8章 二安之叛9,五代十國往事,南無臭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不久,安州李金全叛亂,馬全節掛帥征討,功成而還,移鎮東昭義;如今又跟隨大軍征討安重榮,同樣建立功勳。

於公於私,石敬瑭都是非常欣賞他,也非常信任他的,跟安叔千一樣,雖然不屬於石敬瑭的河東嫡系,但也深得器重。

顯然,石敬瑭以安叔千頂替馬全節,並非真正意圖,那麼這波操作中,石敬瑭的真正企圖是馬全節頂替定州王廷胤。

王廷胤,王處存的孫子,此前定州缺節度使,耶律德光想讓在契丹長大的王威(王處直幼子)當定州節度使,以此來實現對定州義武軍的控制,把契丹的觸角延伸到幽雲十六州之南,逐步蠶食整個河北地區。石敬瑭便找出來王廷胤這個活寶,任命為定州節度使,斬斷了契丹的陰謀。

王廷胤除了是王處存的孫子,還是李克用的外甥,他的父親王鄴娶了李克用的妹妹,論輩分比石敬瑭還大一輩。

倫理稱呼不是重點,重點是王廷胤同志究竟有沒有能力坐鎮定州。

定州具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特別是在“幽雲十六州”劃割給契丹之後,定州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陡然升高,抵禦北方蠻夷的重任由幽州變成了定州。

幽州北面還有群山環繞,有險可守,即便如此,坐鎮幽州的也非等閒,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例如周德威、趙德鈞。

可是定州位於幽州南部的華北大平原之中,幾乎無險可守,在定州防禦契丹的重擔遠比在幽州更加沉重。

相比之下,作戰經驗豐富的馬全節同志顯然比“皇親國戚”的王廷胤更適合這個角色。

這樣看來,石敬瑭這波移鎮操作的意圖就很明顯了——防備契丹。

我們反覆強調,無論是石敬瑭還是他所重用的桑維翰等“親遼派”大臣,都把親遼當成是一種手段,親遼而不精遼。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為與契丹翻臉做準備,“晉遼大戰”是遲早要發生的。

比如平定了魏州範延光叛亂之後,為了削弱楊光遠的勢力,石敬瑭分割魏博,對河朔地區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大手術,其中就暗含著對契丹南侵的擔憂,例如把澶州的政府機關向南遷移到德勝渡。

如今平定了鎮州安重榮,石敬瑭又把能征善戰的悍將們調到定州、邢州等戰略要地,把軍事鐵拳向北推移,堅實外圍防線、鞏固戰略縱深。

石敬瑭的這一切動作,都是在為“晉遼大戰”做準備。

石敬瑭的做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契丹從未放棄過對中原漢地的幻想。

前文提到,在安重榮高喊反遼口號、打倒漢奸偽皇帝石敬瑭口號的同時,也在秘密地與契丹接觸,準備重走石敬瑭的老路,依靠契丹人的幫助南下奪取政權,改朝換代、過一把皇帝癮。

所以契丹對這場叛亂並非一無所知。契丹透過各種渠道蒐集中原的情報,在中原構築了一張無孔不入的間諜情報網,可以說對中原形勢瞭如指掌。

當得知安重榮要發動叛亂的時候,契丹內部也存在激烈而秘密的討論。討論的方案概括為左、中、右三大派。

保守派認為契丹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消化既得利益,維護河東戰爭後的新秩序,即保證石敬瑭對中原的統治,從而保證割讓“幽雲十六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激進派認為安重榮就是第二個石敬瑭,契丹完全可以複製“河東模式”,撈取更大的好處,比如讓安重榮割讓整個黃河以北的土地;

中間派則認為應該折中一下,即依然保護石敬瑭的後晉政權,但也要拿安重榮狠狠訛他一筆,讓石敬瑭做出更大的讓步,給出更大的實惠。

無論是何具體的表態和操作,契丹都是“幸中國之多事”,最終目標都是要趁亂撈取好處。

由於契丹自身的內部問題,即耶律德光的“帝黨”與述律太后的“後黨”之間的權力鬥爭,耶律德光的主張更加激進,主張透過大規模軍事行動,對中原地區完成資源重組,構建中原新秩序;而述律太后的主張則相對保守,主張先經營幽雲十六州,對中原的干涉應該以外交為主。

想不到安重榮敗得這麼快,12月正式叛亂,來年1月,人頭就送到了契丹。滿打滿算只持續了一個月。契丹根本沒來得及做出反應,或者說耶律德光沒來得及擺平內部事務。

耶律德光是真想再收一波漁翁之利,順便繼續擺脫母后的控制,但他面臨的阻力也是相當巨大的,因為在半年前,朔州發生叛亂,節度副使趙崇驅逐契丹的節度使,宣佈迴歸中原。

“幽雲十六州”雖然在法律層面上已經易主於契丹,但這裡的軍民絕大多數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念念不忘自己是中原漢人,恥換契丹國籍。當年剛剛接管時,雲州吳巒就率領部隊據城堅守,拒絕執行移交命令;呂琦帶領忻州軍民出逃鎮州……如今,朔州驅逐節度使,叛歸中原。

一系列的事件都在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契丹目前還沒有完全把“幽雲十六州”消化吸收掉。這也是以述律太后為首的保守派們的主要依據,契丹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鞏固既得利益,不宜盲目擴張。

耶律德光派宣徽使嫋古只率兵平叛,朔州之圍一打就是半年,從6月份一直持續到12月。

當後晉先後通告安從進謀反、安重榮謀反的時候,耶律德光的主要精力還在朔州上,為了能在“二安之叛”——特別是北方的鎮州安重榮之叛中佔據主導地位,以攫取最大化的政治利益,耶律德光加大了對朔州的壓力,力求在解決朔州問題之後,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鎮州戰爭中。

年底,契丹終於攻克了朔州,但總指揮嫋古只在戰鬥中不幸捐軀。耶律德光大怒,當即下令,把朔州城中的成年男子全殺了(命誅城中丁壯)!並將一部分戶口百姓罰為奴隸,作為嫋古只烈士的私人財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貪官舉報自己,氣炸女帝

苦瓜很好甜

這麼開局?我選擇死遁[穿書]

梟鑰

荒野大鏢客之鷹眼教父

忍者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