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4章 御遼十五將2,五代十國往事,南無臭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近三個月的休整之後,石重貴透過一次溫和的政治清洗完成了中央路線的修正工作,把下一階段的軍事重點放在清剿青州楊光遠方面且取得了初步成效,又成功在契丹後院放了一把火。
雖然自然災害有增無減,百姓大量流亡、餓死,但總的來說,後晉還是頑強地挺過了這輪滅頂之災。
石重貴對此相當滿意,於是在7月1日這天,登崇元殿,宣佈大赦改元,改天福九年為開運元年。國家要開啟好運嘍。
結果挨雷劈了,把石龍的腦袋都劈斷了,京城裡被雷劈死數百人。
石重貴外放了景延廣,提拔了桑維翰、李崧、和凝、劉煦等人。貌似“親遼派”又佔據了文官集團的高地,然而有意思的是,“反遼派”不反遼,“親遼派”不親遼,既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
據史料記載,景延廣在戚城之戰中被嚇破了膽。契丹鐵騎衝到景延廣營前,挑敵罵陣,指名道姓地讓景延廣出來比劃比劃,“你不是有十萬口橫磨劍,要找我們廝殺嗎?我們來了,出來!”
鍵盤口嗨俠景延廣立刻變成慫的一批,緊閉寨門,不敢應戰。膽怯,也是他對高行周等見死不救的原因之一。這也是自古以來,所有鍵盤俠的通病。
而一向被視作“親遼分子”的桑維翰,則表現出了堅定的鬥爭信念和積極主動的抗爭舉措。
返回中央最高權力層三個多月,石重貴就在桑維翰的幫助下制定了“御遼十五將”。來看下這份威武霸氣的名單:
劉知遠、杜重威、張從恩、景延廣、趙在禮、安叔千、安審信、安審琦、符彥卿、皇甫遇、張彥澤、王廷胤、宋彥筠、田武、潘環。
這份名單一看就是政治家制定出來的,因為其中蘊含著平衡各山頭、照顧各方勢力的政治智慧。
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景延廣。其次是一條隱秘的線索,那就是劉知遠。
劉知遠被任命為“北面行營都統”,北伐總司令,名列“御遼十五將”之首,然而實際上並沒有給他相應的實權,有名無實的總司令,且有關軍事上的決策也可以迴避著他。劉知遠深感自己被孤立、排擠。顯然,他遭到了猜忌。
把劉知遠捧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卻有名無實,重而不用,這是一石三鳥的政治手腕。
首先,劉知遠是石敬瑭的嫡系親信,佐命元勳,德高望重,如果石重貴把他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特別是在軍事體系的核心之外,則會寒了所有功勳舊臣的心,使人們悲觀而絕望地嘆息“一朝天子一朝臣”,於輿論對石重貴不利;
其次,有朝一日,假如石重貴真的需要劉知遠出山了,也不至於尷尬,避免劉知遠拿喬,坐地起價。
第三,在河北地區集結的部隊,既可以北上抵禦契丹,也可以西進征剿河東。嘴裡喊哥哥,手裡摸傢伙。
雖然石重貴已經猜忌劉知遠,有意疏遠他,但在“御遼十五將”的名單中,劉知遠依舊高居榜首。這就是石重貴、桑維翰的政治智慧。
石重貴對劉知遠的猜忌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簡單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戚城戰役中,劉知遠屢次抗旨不遵,致使後晉始終無法完成對契丹主力的戰略合圍。
現如今,劉知遠忽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因為朝廷正在以一項堂而皇之的理由——抵禦契丹,在河北地區調兵遣將,做著空前盛大的軍事動員,而對於這一切的兵力調動、軍事部署等等一系列關鍵問題,石重貴都是繞開劉知遠的,劉知遠對此一無所知。
契丹人走了,那麼……誰知道石重貴不是針對自己?只需石重貴一聲令下,河北地區的軍隊就可以兵分多路,圍剿太原。
細思極恐,劉知遠寢食難安。
他的親信部將郭威為他分析策劃,認為應該儲存實力,割據河東。因為河東地區是中原少數能大量出產戰馬的地方,且地勢險要,民風彪悍,無論是李克用還是石敬瑭,都是在這裡登上皇位的,所以劉知遠也最好不要參與到山東戰場,貓在太行山以西,猥瑣發育,別浪。
“御遼十五將”的名單公佈後,忽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封疆大吏,上疏朝廷,表達了不滿情緒,說自己還不算太老,仍然可以為國效力,為何名單上偏偏沒有自己?朝廷幾個意思?
此人正是靈州朔方軍節度使馮暉。是一個知名度不高,但出鏡率很高的角色,是我們最陌生的老熟人。他不僅擁有極高的出鏡率,而且都是出現在重大歷史事件中,屬於關鍵橋段中站在男一號身邊的那個千年龍套。有他,但沒人注意他。
在此,我們不妨簡單梳理一下馮暉同志的個人履歷,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由衷地發出一聲“哇塞,原來是他!”
馮暉,魏州人士,生於唐昭宗年間,年輕時投軍入伍,成為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手下的一名隊長,被編入著名的“銀槍效節都”。
“莊宗入魏”,李存勖吞併了魏博,將銀槍效節都改編為自己的親軍衛隊,馮暉也因此轉而效力河東集團,參與了梁晉沿河對峙。
因嫌河東的工資待遇微薄,於是趁人不備,又逃到南岸,重新加入後梁的軍隊,被編入“王鐵槍”王彥章部下。
“莊宗入汴”,河東集團清算名單上,馮暉同志名列前茅。馮暉主動投案自首,李存勖赦免了他。
馮暉用實際行動報答了李存勖的不殺之恩。先隨李嗣源平定了潞州叛亂,生擒賊頭楊立;次年隨李繼岌、郭崇韜伐蜀,因功授予夔州刺史。
剛到任,就趕上荊南高季昌武力搶奪夔、忠、萬等州,馮暉憑城堅守,屢敗高季昌。
明宗時,改為興州刺史。剛到任,兩川叛亂,東川董璋與西川孟知祥聯兵叛亂,叛軍攻打興州。馮暉寡不敵眾,被迫逃往鳳翔,被朝廷治罪,貶到同州,做衙職,由市長擼成了小科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