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章 勸降鳳翔,五代十國往事,南無臭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激戰持續了近兩個月,一直打到7月中旬,郭威才攻克外城,李守貞收攏殘兵敗將,退保內城。
諸將要求一鼓作氣拿下內城,郭威卻再次叫停,解釋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一支軍隊!“涸水取魚,安用急為?”李守貞如今是甕中之鱉,就好比池塘裡的魚,池塘馬上就要乾涸了,我們急什麼?
果然,幾天後,李守貞在絕望中,帶著妻子和兒子李崇勳等人,自焚而死。
李守貞祖籍河陽,石敬瑭坐鎮河陽時,將李守貞招募到麾下,從此成為石敬瑭的嫡系親信,馬全節征討安州李金全的時候,李守貞是監軍。晉遼大戰中李守貞馳援鄆州,擊破耶律麻荅,以功升兗州節度使,隨後攻打青州楊光遠,贏來了高光時刻。從此之後,李守貞的記載多以負面為主。
平定楊光遠之後,李守貞用黦茶(變質的茶葉)、染木等不值錢的破爛玩意兒犒賞軍士,結果士兵大怒,用布帛包裹起賞賜之物,圓滾滾的像人頭一樣,大家把這東西稱作“守貞頭”,然後掛在樹枝上,以發洩怒火。
估計這應該是對楊光遠部眾的犒賞、安撫,因為史籍多次提到李守貞對自己的嫡系部隊是很慷慨的,深得軍心。
比如杜重威掛帥北伐時,李守貞為監軍,二人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沿途騷擾百姓,如鬼子進村一樣,把百姓洗劫一空,用來犒賞自己的部隊。還要巧立名目,徵收苛捐雜稅,例如發兵前要收“掛甲錢”,班師之後要收“卸甲錢”。
“出入之費,常不下三十萬,由此晉之公私重困。”
李守貞與妻子自焚後,中央軍化身消防員,找到燒得半生不熟的李守貞屍體,梟首傳送京師。
郭威進入內城,生擒了李守貞的另一個兒子李崇玉,以及李守貞以“天子”名義所任命的偽宰相等一幫偽官員,當然也包括“國師”、大護法妖僧總倫。郭威把他們綁赴汴州,他們的下場是在鬧市街頭凌遲處死。
李守貞的妹夫喬達,在2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被判為“李守貞黨羽”為被誅殺。與喬達一同被處死的,還有他的哥哥喬榮,也就是契丹人任命的那位“回圖使”。
在“李守貞黨羽”中,唯獨趙修己被召進中央,授予官職。因為他曾力勸李守貞不要謀反,並因此辭官歸隱。
另外,李守貞派去淮南的朱元、李平僥倖逃過覆巢之災。李璟聽說李守貞敗亡後,任命朱元為駕部員外郎,任命李平為尚書員外郎。
郭威繳獲了大量絕密信件,其中有大部分是李守貞與中央官員、地方藩鎮的聊天記錄。郭威本想把這些謀逆的罪證打包交給朝廷,把這些叛逆有異志的反革命分子一網打盡,
國家圖書檔案館管理官(秘書郎)王溥急忙勸阻。您知道官渡之戰後,曹操焚燒袁紹聊天記錄的典故嗎?如今中原長期混亂,政局動盪,逢場作戲也是常有的事,千萬不要小題大做、上綱上線,否則人人自危,必然催生更多的麻煩。
郭威恍然大悟,於是召集眾人,當場把李守貞的所有文書檔案付之一炬。
在河中李守貞自焚之前,長安趙思綰已經先一步被平定。
負責長安戰場的是郭從義,郭從義奉郭威之命,同樣採取了牽制為主、進攻為輔的策略。
長安位於鳳翔以東,河中以西,而趙思綰的實力是三鎮中實力最弱小的,自戰爭爆發後,他就躲在兩位大佬的背後,所以戰爭進行了半年多,一直呈現出“兩頭熱”的態勢。
時間久了,長安趙思綰也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而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很黃很巢很暴力——吃人。
一般來說,只有被逼到絕境,才會迫不得已上演人吃人的慘劇,而趙思綰則不然,他非常享受人肉的美味,他最愛吃的肝,而且必須是最新鮮、最鮮活的人肝刺身,據史籍記載,他最喜歡現場取食活人肝,活人摘取,然後當場切成細絲,而等他切完後,被摘肝的人還沒有死(嘗面剖而膾之,膾盡,人猶未死)。
他還喜歡拿人膽當下酒菜,還經常對左右說:“吃夠一千個活人膽,就會獲得無盡的膽量!”誰給你開的方子?要是吃夠一千對兒烤翅尖,您還成鳥人了?
趙思綰下令搜捕長安城中的婦女、兒童,作為軍糧,每天按量分配給軍隊食用。而每當他舉辦宴會、犒賞軍隊,都會一次性屠宰數百人,就像宰殺牲畜一樣(每犒軍,輒屠數百人,如羊豕法)。
《舌尖上的趙思綰》必須要附上史籍原文的描述,以證明不是我故意聳人聽聞、製造謠言。我只是歷史書的搬運工。
人,總有被吃光的那天。怎麼辦呢?
在今年(949)大年初一的時候,後漢帝國皇帝劉承祐同志,向全國人民發表了熱情洋溢、喜慶歡快地新年祝詞。
在其中,劉承祐首先回顧了這段多事之秋,“奸臣樂禍以圖危,群寇幸災而伺隙”;
隨後對自己登基以來的將近一年的時間做了工作總結:“西摧三叛,撫其背而扼其喉;北挫諸蕃,斷其臂而折其脊。次則巴、邛嘯聚,淮、海猖狂,才聞矢接鋒交,已見山摧岸沮,寇難少息,師徒無虧”。
簡單說,就是西部的三鎮連叛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朝廷掌握了主動權;“北挫諸蕃”指的是與契丹之間的對抗,這個將在後文呈現,也是後漢佔到了便宜;然後嘲諷了一下後蜀和淮南。總之,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廣明的,朕是很牛B的。
緊接著,照例宣佈要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然後筆鋒一轉:
“河府李守貞、鳳翔王景崇、永興(長安)趙思綰等,比與國家素無讎釁,偶因疑懼,遂至叛違”:你們仨與本朝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不過是因為一點點小誤會,自己嚇唬自己,才一時糊塗的嘛,無所謂的啦。
“然以彼之生靈,朕之赤子……”但是就害苦了老百姓啦!
“若能翻然歸順,朕即待之如初,當保始終,享其富貴……”縱使你們虐我千百遍,我待你們如初戀。
這也是平叛的老套路,對叛軍勸降。
趙思綰非常猶豫,打算透過用挖地道的方式,潛逃到後蜀,但他沒有十足的把握;想繳械投降,又怕步範延光、楊光遠、杜重威的後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