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隋亡終文皇
忘川錦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隋亡終文皇,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忘川錦鯉,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以周武帝的雄才大略怎麼會想不到今天的局面,所以宇文家族有很多王爺在各地帶兵。”
“第二,宇文泰的侄子相州總管尉遲迥手握重兵在舊齊地虎視眈眈,並且齊地剛剛征服,變數很大。”
“第三,關中的後花園蜀地也不安分,也傳來叛亂的訊息。”
“楊堅非常有才,他藉著嫁公主的機會,把宇文家族帶兵的王爺先誆回了京城,然後控制住。”
但沒想到宇文泰的侄子尉遲迥很快造反。”
“身為相州總管尉遲迥自以為是北周的重臣宿將,他才是應該輔政的人物,看到楊堅竟然偷襲了大權,心裡非常不服。”
“於是舉兵東夏,更沒想到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相繼起兵響應,果然如他所料的也造反了,對楊堅來說局勢非常艱難。”
“烽煙四起,要是一般人早就慌亂了,楊堅沒有,楊堅不僅自己有軍事能力,並且楊堅還會用人。”
“並且用人的能力遠超他的軍事才能,而這次平定尉遲迥的叛亂,就是楊堅用了一個人,高穎。”
“這時候的高穎還不是名震天下的大隋名相,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
“但楊堅就看到了高穎的才華,把高穎派到韋孝寬軍隊裡做監軍。”
“韋孝寬是一代名將,但在平定尉遲迥之戰中,高穎無疑是據頭功,展現出來了傑出的軍事天賦。”
“包括後來的平定陳朝的不世名將韓擒虎,賀若弼,都是楊堅一手發掘的。”
“要說楊堅命好,他的前面出了一個雄才大略的周武帝,給北周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現在這些人才全成了楊堅的助力。”
“所以楊堅雖然命好,完全繼承了北周的衣缽,但統一天下還是一件很難的事,是以楊堅的命好和雄才大略,耗了九年時間才完成的統一,如果算上繼承他父親的爵位,還不止這個數。”
秦始皇:這話說的好!寡人不信命,沒有點手段就想要個天下一統?是在做夢呢?運氣是個加成,能力才是主要的!
吳起:你們聽聽這幾個朝代,這都是啥垃圾朝代!除了一兩個,各個思想素質低下,接連幾個君王都沉湎酒色享樂,沒啥太大志向,這種朝代如何不亡!
朱元璋:這隋文帝可是一點都簡單,本來楊堅這人就不老實,在朝中的地位、資歷、實際權力也都高得一塌糊塗,再加上為政寬和、深得民心,離謀朝篡位就差一步,人家憑什麼不要這位置,“功高蓋主”這話說的沒毛病,誰都不喜歡權利大的臣子。
李淵:你們小看隋文帝了,他的智商和情商一點都不低,就算沒有獨孤皇后,大隋也能建立,只不過早晚的問題。
“當時的南北格局其實整體形勢是非常偏向於隋朝的,南朝經過多年的政權更迭及昏庸君王的治理,其實早就喪失了與北朝爭霸天下的資格,只能趁著以前北方還未統一的時候苟且偷生。”
“更何況,楊堅這人本來就能力突出,施行一系列改革政策促使北方更加興盛。”
“他不僅統一幣制和度量衡,為民生的發展創造了極大便利,也推行各種寬容措施,保證社會經濟總體良性發展。”
“同時減免稅賦、實行均田制,農民們的小日子也因此過得美美滿滿。”
“最重要的,楊堅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使平民的當官變得順利了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隋煬帝楊廣是當時滅亡陳朝的主要統帥。”
“而且,在滅亡陳朝的過程當中,幾乎都沒有發生異常血腥激烈的戰鬥,依靠著兵力和指揮上的碾壓,一舉攻佔了陳朝首都。”
“而陳朝皇帝都沒了,其他地方散落的一些勢力再怎麼抵抗也意義不大,他們也就紛紛歸降。”
“打仗打久了,天下也太平了,接下來的肯定就是施行仁政、強盛國力,畢竟沒人想要流血犧牲。”
“楊堅首先下令讓那些被改為少數民族姓氏的漢人把名字改回來,從思想上就是追求的個以漢文化為尊。”
“之後他將各個重要行業納入官營,有力加強了對民生的管控和實現了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
“加上過多的政策,又是為民考慮,為官著想,直接把大隋穩定住了。”
“前面好的措施這麼多,這些政策楊堅可以說是個千年難遇的好皇帝。”
“按照功績來說,他確實能夠稱得上數一數二,前提是後面別犯錯啊!可惜晚年皇帝多昏庸,這位也沒逃掉,皇帝這個位置坐久了,待人處事難免發生變化,開始喜歡為所欲為、極盡享樂。”
“當初楊素在為楊堅修建宮殿時勞民傷財、造成大量丁夫死亡。”
“本來楊堅還頗為憤怒,但聽到自己的皇后喜歡,馬上又轉怒為喜,這無疑做了一個相當惡劣的表率。”
“另外,晚年的楊堅性情大變,聽信讒言的同時還喜歡濫殺無辜,好幾個造反老幹部和朝中元老都莫名其妙地就被殺死。”
“上行下效之後,不僅是整個政壇的風氣江河日下、成為貪官汙吏的橫地地,好不容易建立的社會法制和綱紀也遭到破壞,難以回到從前。”
“最終,楊堅在一眾大臣妃子的勸解和楊廣的精妙表演之下改立楊廣為太子,為隋朝的覆滅添上了最後一根稻草,終逃不過二世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楊堅雖然後來醒悟,但為時已晚,被楊廣謀殺了。”
“縱觀楊堅的一生,前半生無疑是相當輝煌燦爛的,從出身名門到獨掌朝政,從登基為帝再到一統天下,古代歷史上有這等經歷的簡直鳳毛麟角。”
“然而,楊堅當上皇帝后的一系列變化和錯誤行為卻又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實在不該是在一個明君身上發生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把隋朝的覆滅歸咎於隋煬帝楊廣,但正如魏徵所說: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實起自文皇!”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