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渣得理所當然
忘川錦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渣得理所當然,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忘川錦鯉,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鑑於西漢後期官僚腐敗的現象,劉秀注意整頓吏治,親身作則,獎勵廉潔,整頓之後,官場風氣為之一變。”
“東漢初期,由於戰亂導致了人口銳減,劉秀下令修養生息,減輕徭役,不輕易發動邊功,這一舉措使得東漢國力不斷恢復,人口增加,整個國家逐漸恢復繁榮。”
“劉秀還實施度田制度,丈量土地,核實人口,清查耕田畝數和戶口,年齡,但這一舉措遭到了豪強的反對,劉秀下令將不作為的官員處死,同時嚴厲打擊了豪強地主的勢力,使得度田制度得以實施,為東漢國家強盛的明章之治奠定了基礎。”
“劉秀的這些舉措對於東漢政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東漢政權由此蒸蒸日上,老是有人說劉秀代表的世家豪強的利益,和世家共掌天下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首先,劉秀沒有做什麼與世家共掌天下的行為,相反還在不停的遏制地主豪強的發展,世家豪強之所以在東漢朝堂佔據了絕對力量是因為他們都是開國功臣,而劉秀又善待功臣。”
“其次,劉秀的舉措為當時的東漢政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這些舉措使東漢變得日漸強盛,在當時就是絕對正確的舉措。”
“最後,東漢滅亡離劉秀的這些政策差了兩百多年,兩百多年前的制度能導致東漢的滅亡,這政策影響了得有多大?”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就是因為土地兼併嚴重百姓流離失所,而劉秀頒佈的度田制度就是為了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度田制度要是真的能堅持兩百多年黃巾起義還真不一定有爆發的條件。”
劉邦:這小子執政能力還是挺不錯的!
呂雉:對待女人倒是挺渣的。
李世民:呂后,這天下對待女人從來就是不公平的,你為劉邦付出太多產生了怨恨,可我們的天下就是這樣的,對郭聖通是不怎麼樣,對待陰麗華那我們是看的清清楚楚。
陳阿嬌:負心漢道理多,女皇天下奪的好!
馬皇后:為什麼我家陛下不會這樣?只是男人的通俗病,也確實天下就如此,女人的地位實在太低,兩個妻子真的是兩種對待,還有光武帝的執政能力,我看不盡然!
“兩位妻子一位是民間就結緣的,一位是為了政權娶的,其實從娶兩人來看,郭聖通就已經輸了,一位是自己喜歡,一位是為了權利。”
“從陰麗華的角度來說,應該是劉秀薄待他的原配夫人陰麗華,因為劉秀尚未發跡的時候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娶陰麗華,”昆陽之戰後在宛城迎娶陰麗華為妻,娶陰麗華在前。”
“但過了不到一年,劉秀為了穩定河北局勢就再娶了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
“劉秀稱帝后,按道理來說應該冊立陰麗華為皇后,但為了安撫河北派的勢力,劉秀冊立了郭聖通為皇后。”
“劉秀對待陰麗華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寵愛,劉秀實際上在稱帝的時候就想立陰麗華為皇后,但陰麗華認為自己不夠資格擔任皇后,再加上當時河北動盪,立郭聖通為皇后可以向河北勢力表明皇帝無意牽連劉揚的族人,緩和與河北勢力的關係。”
“陰麗華推辭皇后之位可以說完全是為了劉秀著想,封建時期,女人完全是附庸的,有這麼一個原配夫人可以說劉秀是撞了大運了。”
“之後劉秀也沒有辜負陰麗華,建武十七年,郭聖通被廢,劉秀再次冊封陰麗華為皇后。”
“我還是前期說皇后的時候的看法,劉秀渣的理所當然,而陰麗華在我看來就是有心機,因為當時她想當皇后很難,還不如賣給劉秀一個好,在我的眼裡郭聖通就是他們的踏腳石,一代賢后被黑成“妖后”,我就看不起這位皇帝。”
“當然這是我一人的想法,在古人眼裡男人成就大業,女人的事情就是微不足道,在我們後世眼裡也有崇拜劉秀和喜歡陰麗華的,我尊重歷史,按能查詢到的歷史資料來形容兩位。”
“我會按照正史來講。”
“那隻能說劉秀和陰麗華的故事完全說不上是劉秀的汙點,雖然政治方面佔了很大緣故,但他們相互為對方著想的行為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在帝王家還是絕無僅有的。”
“光武帝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有了文的政策,那當然也要講講武的征戰。”
“劉秀其實也時常親臨戰陣,比他的多數將領更懂得用兵之道。”
“28歲跟兄長劉縯起兵,兩年後就當了皇帝,表面看來,劉秀的崛起相當神速,問題是當時稱王稱帝的不止他一個。”
“王莽新朝還沒顛覆,劉秀的族兄劉玄就已經被推為更始皇帝,當時劉秀還是他下屬,劉秀即位的同一年,公孫述在成都稱帝。”
“劉盆子被赤眉軍擁立為帝,劉永在睢陽稱帝,而在此前後,稱王或將軍的更是不計其數。”
“姓劉算不算一個優勢?只能說是稍微有點用。”
“劉氏皇族子孫一代比一代多,當時赤眉軍想立一個姓劉的宗室,軍中光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人就有七十多個。”
“後來挑出3個跟劉章血緣最近的,用抽籤的辦法選定了在軍中管放牛的劉盆子。”
“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他的六世祖劉發是王,五世祖劉買降為侯,到他父親劉欽已經不過是個縣令了,血統實在沒什麼尊貴可言。”
“他的年號“建武”說出了幾分實話,天下是打出來的,建立在武功之上。”
“相比那些不堪的、跟強盜差不多的對手,就如那綠林軍入長安,更始皇帝竟然問其將領,“搶到了多少東西?”劉秀政治眼光高遠得多。”
“當時群雄競逐,四海鼎沸,最受世人看重的是攻城略地的猛將、權謀詭譎的策士,他卻獨具慧眼,從草澤中挑選出忠厚之臣、循良之吏。”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