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無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3 重用,江山執刀記,道無行,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建嶽安頓下來後,立即單獨召見了王圭。
李祁年有些沮喪,林建嶽不住皇宮,也不住他家裡,這些沒有關係,他可是林建嶽的親岳父啊,還是最早支援林建嶽的人,不是應該第一個找他商量以後的大事嗎?
看著自己的大兒子老神在在的喝茶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李祁年氣不打一處來。
不過這幾年李祁年因為自持身份,倒是李梓禮與林建嶽聯絡更緊密,辦了不少事,在燕王府地位不低,人也年近中年,不好再像以前呼來喝去的了。
“梓禮,這幾年你與殿下接觸比較多,你說殿下這是什麼意思?現在支援他的人多了,不會是看不起咱們李家了吧!”
李梓禮明白自己父親的意思,不就是沒有第一個找他談事嗎?李梓禮和父親的想法相反,覺得這正是相信李家的表現。
“爹,您別想太多了,兒子覺得吧,這關係天下全域性的大事咱們李家以後少摻和更好。在軍中,李斐現在是騎軍主將,掌控了十幾萬最精銳的騎軍,曲尚群是無極軍主將,李繼忠是敵情司統領,李繼勇是殿下最貼身的前鋒營統領,就不算吳忠和其它中下級上百人的將領,已經很龐大了。內政上陽弟在淮東,李商歆統管京西南路和淮西,都是主官。還要殿下怎麼樣才算是信任重用李家?現在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照顧好景煜、景皓,這個殿下都想到前面了,讓爺爺親自去洛陽教導景煜,這才是大事。爹,您也勞累辛苦這麼多年了,不如退下來,您主導建立個書院,兒子幫您處理一些瑣事……”
李梓禮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李祁年惱怒地打斷了。
“又說這些事,你是不是翅膀硬了不聽爹的話了?退下來?是,現在殿下手下人才濟濟,可是誰有咱們父子三人貼心?咱們李家的忠心是毋須懷疑的,劉秉雲韓玉衡他們還好點,王圭、馬彥、褚青這些人誰敢說他們一點別的心思都沒有?咱們得幫殿下看好江山!你正當壯年,居然也想退,以後誰來給咱們的景煜保駕護航?”
李梓禮哭笑不得,什麼保駕護航?人家的親爹都比自己年輕許多,還至高無上,以後能有自己什麼事?說來說去還是捨不得手中的權力,還想要更大的權力。李梓禮心中憂慮,這麼下去,殿下再仁慈,也是要出事的。
在書房私下見面王圭就隨意多了,不用刻意表示敬畏,想到自己做了大寧的三朝元老,見證了南遷後的風雨歷程,現在還得在新朝再幹一回,王相心中唏噓。
客套話林建嶽沒有再說,直奔主題。
“劉秉雲能力非凡,不過我覺得還比不上老大人的老成持重能力全面,中原江南一統,地域廣大,還需要老大人來統一治理把控,還望老大人再辛苦幾年幫我一把。”
“殿下能信任老夫,自當盡力,不過劉秉雲先生殿下可不能把他放到地方,我是幹不了幾年的,以後還需倚重劉先生他們。”
林建嶽的意思王圭很清楚,他還有繼續培養劉秉雲的任務。
林建嶽點點頭道:“新朝雖然還沒有建立,不過中樞還是要成立的,老大人有什麼建議?”
“不知殿下欲建中樞於何地?官署衙門可與寧朝相同?”
林建嶽笑著說道:“大都未曾攻下,中樞建那裡都不合適,你我所在之地就是中樞之地,至於官署衙門還是暫用原來那一套吧!以後會改變一下,不過現在不用急。”
王圭立即理解了林建嶽的意思,中樞在建寧北邊的人不會高興,在洛陽開封這些地方江南的人也不會滿意,林建嶽問的是怎麼進行人事安排,重點是江南的人事特別是主官的安排,因為王圭本人是要跟著林建嶽走的。
“李祁年能力出眾,頗得人心,不如由他主政江南,殿下以為如何?”
頗得人心?是黨羽眾多吧!李家的勢力已經很大了,也到了需要平衡的時候。
林建嶽搖搖頭道:“開封府地位重要,我想把老丈人調到那裡去,李家是中原的大家族,許多事辦起來也方便,目前江南主政的人還是江南人最好。”
王圭皺眉道:“中原人管中原,江南人管江南,這樣下去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團,恐怕不妥吧!”
林建嶽笑著說道:“中原江南都是初定,現在這麼做有利於穩定人心,不過老大人說的也有道理,要未雨綢繆嘛,中原和江南隔絕已久,需要交流,中下級官吏可以互相對調,這個老大人和劉先生以後根據情形具體安排就是。”
“既然這樣,舉賢不避親,馬彥是我的學生,才學見識不凡,胸襟寬闊,賢良大度,在中原跟著殿下也有不少時日了,不如由他來主政江南可好?”
“正合我意,就按老大人的意見辦!”
馬彥有能力林建嶽知道,多方考察後忠心也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作為王圭最有出息的弟子,在江南王圭的黨羽中威望很高,可以壓服他們。
林建嶽需要王圭主動提出來,舉薦是有連帶責任的。
幸好王圭老到,經驗豐富,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這麼短的時間基本都想通了,立即果斷提出人選。
有為有主見的君主是大不相同的,王圭有些感嘆林建嶽的進步之速,已經具備成熟帝王的條件了,王圭居然有些壓力,還有點不習慣。
事還沒有完,跟在林建嶽身邊既是核心也是智囊,就要提出建議策略解決問題,內政完了還有軍事。
“曹樞密也算得上是我的岳父,擅長軍略,禁軍人數眾多,戰力不弱,老呆在建寧不是太好,老大人有什麼建議嗎?”
問題又來了,重臣不是那麼好當的,建寧的禁軍是以前寧朝的禁軍,以後的中央核心軍隊可就不是他們了,從雲端上下來,處理不好是會出問題的。
“有鎮南軍在側,建寧禁軍幾十萬的確多了,老臣建議,可將禁軍一分為三,一部跟隨殿下北上,一部南下兩廣路,一部留守建寧。留守建寧的可併入鎮南軍統一指揮。”
分拆了,實力就弱了,留守的有人看著,其它都在行軍打仗的路上,優勝劣汰,逐步轉換想法,真正有本事的反而機會更多。
林建嶽微笑起來,王圭有這個態度就好,他開始是自稱老夫,現在都自稱老臣了。
“老大人真是股肱之臣!禁軍安頓好了,江南的事就完成大半,我也可以放心北上與李重山見面了。禁軍的待遇不低,咱們可以勒勒褲腰帶,不能打折扣,老大人放心,要不了多久,錢、糧這些都不是問題。”
王圭和劉秉雲他們不同,聽林建嶽自稱我、咱都慣了,王圭德高望重,舊的思想改不了,有些聽不順耳。
“殿下即便現在不稱朕,也應該自稱孤,否則怕有人會責怪老臣,說老臣不懂禮儀,沒有盡到臣子的責任。”
“人的地位嘛,可不是靠稱呼來支撐的,以前有人還只是個草頭王呢!就迫不及待地稱孤道寡。不過既然老大人這麼說,正式場合我會注意的,私下咱們該什麼叫還是怎麼叫,哈哈!”
王圭無法,附和笑了起來,算了,還是說正事吧!
“北上的禁軍老臣建議將他們的家眷都遷至洛陽、開封這些地方附近,現在那裡缺少人口,又是舊皇城,正可安置,軍隊心裡容易接受,也會安心。南下的部分可由曹少臻親自帶領,他威望高壓得住,應該沒有問題。”
林建嶽大為驚喜,看來自己選擇王圭繼續主政是個正確的決定,林建嶽親自給王圭倒了一杯茶說道:“以後有了老大人幫我,可就輕鬆多了,多多拜託了。”
王圭也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曹少臻的想法,是要帶兵出征開疆拓土的,這次藉機就把這個事先敲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