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骨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三十六章 急報,大明流匪,腳踝骨折,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恆和身邊的這些人只知道朝廷下了旨意讓大同平叛,對於大同兵馬哪一天發兵靈丘,他們並不清楚。

畢竟張懷從大同剛出兵,訊息還沒有這麼快傳過來。

“屬下已經派人盯著他們,一旦總兵府那邊有動靜,馬上就會有訊息傳回來。”楊遠說道。

監視大同巡撫和總兵是外情局的職責。

外情局在大同府城裡安插了很多暗諜,包括巡撫衙門和總兵府裡都有外情局的暗諜,作為外情局司局長,大同所有衙門都在他的監視之下。

不管巡撫衙門和總兵府有任何動靜,都逃不過外情局的眼睛。

正在這時,就聽到屋外有人喊道:“大同急報!”

隨著話音落下,趙武帶著一名滿頭大汗的青壯漢子走了進來。

議事廳內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了剛進來的那名漢子身上。

就聽那漢子氣喘吁吁的說道:“大當家,大同急報,總兵張懷與副總兵李開陽,率一眾武將,出兵靈丘,所部都是各家武將的親兵家丁,人數上千,最多兩天便可趕到靈丘。”

親兵家丁才是大明的精銳,人人配備兵甲,每月的餉銀也都是足額,不過,這些親兵家丁都是武將自己養的,和朝廷關係不大,而且這些親兵家丁只認自家將主。

“朝廷的旨意下來沒多久,張懷就急著對咱們出兵,以前只聽說過官員本性涼薄,這一次算是親身體會到了。”趙宇圖面露譏諷之色。

一旁的賈六說道:“咱們虎字旗在他們這些當官的眼裡,只是替他們賺銀子的工具,現在朝廷要對付咱們,他們自然要捨棄咱們,保住自己的烏紗帽。”

“只能說這些官員太無恥了,收了咱們虎字旗這麼多好處,就算不提前告知一聲,起碼也不該這麼急切的出兵。”黃重恨恨的說。

明顯對大同巡撫和總兵這種卸磨殺驢的做法不滿。

劉恆反倒不像其他人那樣生氣。

從古至今最無恥的都是政治家,對於大同那邊這麼急著出兵來靈丘平叛,他雖說有些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趙武把送來急報的那漢子帶了下去。

不過,就在他們離開不久,就聽到外面又有人喊道:“急報,大同急報!”

來人帶來了和之前那漢子一樣的訊息,都是關於大同發兵靈丘的訊息。

“急報!大同急報!”

外面又傳來了急報的喊聲。

一連三次都是急報的訊息,議事廳裡的人不見任何意外之色。

像大同發兵靈丘這樣重要的訊息,自然會用最加急的三連報來傳遞訊息。

三份急報透過不同的路傳回靈丘,做到儘量避免訊息被攔截下來。

劉恆看向第五和第六戰兵大營的營正,開口說道:“你們二人立即返回各自的戰兵大營,做好隨時上戰場的準備。”

“是。”

第四第五戰兵營營正站起身,離開議事廳。TV首發

出兵只有兩個字,卻沒有那麼簡單,需要做戰前動員,準備糧草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去辦。

劉恆扭頭看向賈六,說道:“接下來各處的防禦都交給你的第二戰兵大營,一定要確保各處的安全,若有人敢趁亂鬧事,允許你自行處決。”

“是,屬下明白。”賈六答應一聲,旋即又道,“靈丘縣城那邊要不要派戰兵過去接管下來。”

“不用。”劉恆一擺手,說道,“只要願意,咱們隨時可以拿下靈丘縣城,不過這個地方對咱們來說沒多大用處,你只要守好徐家莊,東山鐵場,還有虎頭寨和趙家峪這幾處地方就行。”

賈六重重的點了點頭。

劉恆說道:“行了,你的事情也不少,回去準備吧。”

賈六從議事廳退了出去。

議事廳裡的其他人也都相繼離開,最後只有趙宇圖和楊遠留了下來。

劉恆端起桌上的茶缸,喝了一口水,這才說道:“外情局那邊要盯緊張懷的兵馬,摸清他們來靈丘所走的路線,這一戰我要打疼他們,讓朝廷知道,光憑大同的這點兵馬,不是咱們虎字旗的對手。”

說著,他一巴掌拍在桌面上。

“屬下這就去辦,保證把張懷每天的行軍路線都送回來。”楊遠拍著胸脯保證道。

劉恆點了點頭。

打探官軍的行軍路線並非什麼困難的事情,他相信外情局的人可以做的很好。

楊遠走後,趙宇圖說道:“大當家,之前賈六提議拿下靈丘縣城,屬下覺得很有道理,咱們有了縣城做根基,相信會有很多人來投奔咱們。”

在他心中,既然要造反,就要把聲勢鬧大,沒有什麼比攻打下一座縣城更能彰顯虎字旗的聲勢。

“縣城對咱們來說一點用處沒有,只能夠成為拖累。”劉恆看向趙宇圖,說道,“不管靈丘縣城在不在咱們手裡,卻都受咱們的掌控,至於那些因為咱們拿下縣城來投奔咱們的人,多是一些投機之輩,收下這些人對虎字旗來說弊大於利。”

“咱們虎字旗讀書人太少,多招攬一些讀書人,對咱們虎字旗也是有好處。”趙宇圖勸說道。

作為讀書人,他希望更多的讀書人加入虎字旗。

聽到這話的劉恆淡淡一笑,說道:“有幾個讀書人願意加入一夥流匪,就算有人願意加入,也都是一些想要指點江山大放厥詞之輩,真正有本事的讀書人怎會跟隨咱們一起造反。”

趙宇語氣一噎,訕訕的說道:“應該還是有的吧!”

這話說的他自己都沒有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年縣令,億斤糧震驚李世民

神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