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離不失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成為劉勝後,我和鄧綏母慈子孝(三十一),快穿:千古風流人物,安離不失眠,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十一)
當年,先帝爺在位時,朝臣煽風點火,她的確是想簡單粗暴使一招釜底抽薪。
但,那也只是當年!
如今,她大權在握,與勝兒母子關係和諧,完全沒有必要對一個不滿週歲的嬰兒出手。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大樹何時將蚍蜉看在眼中了。
一個劉隆,實在不值得她出手。
沒辦法,鄧綏也只好派太醫全力救治。
知道訊息的蓀歌,估摸著時間,心中明白劉隆難逃史書記載的夭折之命。
唉,漢和帝劉肇血脈好像真有點兒短命的基因在。
「勝兒,還有救嗎?」
鄧綏似乎對自學成才的新任玄學大師蓀歌很是有信心。
蓀歌:!?(??_??;?
她是天子,不是閻王爺。
「母后,盡人事聽天命吧。」蓀歌放下手中的龜甲,淡淡道。
「那就是該準備後事了。」鄧綏解讀道。
鄧綏憂心忡忡,但卻不是僅僅因為劉隆將亡而憂心。
她擔憂的是先帝爺的血脈後繼無人,難不成到時候還是得過繼嗎?
「勝兒,你想娶妻納妾嗎?」
鄧綏語不驚人死不休。
蓀歌:這是什麼喪心病狂的話啊。
「母后,我才八歲!」
蓀歌無力的強調道。
鄧綏面露尷尬,輕咳一聲,接著道「萬一天賦異稟呢。」
蓀歌伏案哀嚎,她真的做不到啊。
在蓀歌的哀嚎聲中,鄧綏倉皇離去。
鄧綏也知,她自己心急了。
太醫晝夜不停的救治還是沒有從閻王爺的手中搶回劉隆的命。
劉隆夭折,鄧綏還沒來得及感懷,便又有六州之地復現水災,民間百姓依舊苦不堪言。
緊接著,陳留郡天降隕石。
鄧綏心中隱隱懷疑,這是不是天要亡她,要滅大漢。
鄧綏將心中的擔憂說給蓀歌「史書記載,光武帝對抗王莽新朝的四十萬大軍,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先是天降隕石,後又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新軍萬餘人涉水被淹死,滍水為之不流。」
「至此,新軍主力覆滅,當時世人皆嘆天命之子,大漢當中興。」
「可如今,豈不又是反過來了?」
天降隕石終究是過於神乎其神了,很難讓鄧綏不多想。
蓀歌沉默,光武帝劉秀的一生也的確只能用秀字來總結。
天秀地秀,造化鍾神秀。
據史料記載,劉秀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玄幻的色彩。
出生那年,南陽郡蔡陽縣,大獲豐收,甚至一莖九穗,從起兵造反到登基稱帝只用了三年。
後人調侃,王莽與劉秀之爭,是穿越者和位面之子的爭鬥,穿越者慘敗。
想到這些,一時間蓀歌也不知該如何勸說鄧綏。
畢竟,有劉秀這個秀兒在前。
幸好,鄧綏的內心比想象中更為強大,她會擔憂,會惶恐,甚至也會在親人面前流露出脆弱,但她絕對不會屈服。
經過短暫的迷茫和困頓,鄧綏再一次駕著大漢這艘巨輪繼續航行。
經歷了西域叛亂,又經歷冬季冰雹災難,終於熬到了她執政的第一個年末。
這是她過的最難的一年。
僅僅一年,於鄧綏而言,便有千般滋味,萬般無奈。她從不知,想要做好一個上位者,竟辛
苦至此。
可她不敢懈怠,不敢推諉。
鄧綏牢記,百姓福祉至上。
累嗎?
是累的。
但在濃濃的疲累之後,又會不斷噴薄而出無限的精力。
相比身居後宮,她還是更喜歡現在的一切。
希望,明年起,老天爺能看在她這一年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的份兒上多善待她一二。
否則,她又不可避免的成為官員口中顛倒陰陽致使天地失衡的妖婦。
勝兒說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何其廣闊,對萬物一視同仁。
老天爺沒有那麼多閒情逸致,也沒有那麼小心眼執拗於男女性別。
於天道而言,她,先帝,並無二致。
嗯,她被這些話治癒了。
「又來了?」
鄧綏看向一旁的內侍,明知故問道。
自清河王劉慶,突然病重,上書朝廷,請求她允許劉慶死後,能夠葬在生母宋大貴人、宋小貴人姐妹的墳墓樊濯泉旁邊,以便死後,能夠好好陪伴孝順親母。
自清河王劉慶上書後,被她留在京中當質子的劉祜就開始日復一日的長跪在章德殿外請求能回封國盡最後的孝心。
聲勢做的很足,朝中也有不少聲援。
但她既不打算同意劉慶所請,更不計劃放劉祜為封國。
宋貴人之事既無***,也無追封,到如今仍然是罪妃,若她允了清河王劉慶上書所請,豈不是在打先帝爺和漢章帝兩代帝王的臉。
更可況,封國王族,非必要不得出。
既如此,那就死在封國,葬在封國才是最符合大漢律例的。
至於劉祜,此刻如此高調,不就是怕到最後連清河王的爵位都承襲不到嗎?
對這件事,反應最平淡的竟是清河王劉慶的嫡妻耿氏,整個人還是一如既往。
「宣他進來吧。」
鄧綏面無表情,不怒自威。
不一會兒,劉祜亦步亦趨的跟在內侍身後進入了殿中,神情悽惶無助,面頰上似乎還掛著未乾的淚水。
鄧綏嚴重懷疑,那是剛塗上的口水。
外頭這麼大的風,就算是眼淚也該吹乾了。
「太后娘娘。」
一見鄧綏,劉祜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鄧綏沒有言語,靜看劉祜的表演。
就這資質,哪裡適合做備胎儲君了?當年她是瞎了嗎?
「太后娘娘,自聞父王病重,祜兒心憂不已。」
「祜兒自小得父王偏寵,父王染疾,不能侍奉在側已是大不孝,如今父王病重,若不能回封國見父王一面,此生恐難心安。」
「還請求太后娘娘能看在祜兒一片孝心的份兒上,同意祜兒所請,祜兒必定結草銜環,感恩戴德。」
一邊懇求,一邊哭泣,生動形象的塑造了一個孝子的形象。
「孝感動天。」
「朕為清河王感到高興,但正因你是他最寵愛的兒子,朕才要留你在洛陽享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