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離不失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成為范增後,項羽有了讀心術(二十二),快穿:千古風流人物,安離不失眠,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十二)
“師父,他若叛,我必殺他!”
項羽的聲音猶如切冰碎玉,帶著冷漠狠戾的氣息。
蓀歌一怔,殺了韓信?
她從未想過。
並非心軟,而是她對在史書上留下驚才絕豔身影的人天然帶著濾鏡。
她想讓光芒更加的耀眼,而不是因為她徹底被黃沙掩蓋。
但,項羽的想法也沒錯。
千人校尉,已經是非常高的起點。
“師父,究竟是誰的骨子裡更像是個英雄。”項羽眸光深深,輕嘆一聲。
蓀歌:又是被徒弟教育的一天。
“師父,我這就命韓信前來保護師父。”
項羽留給蓀歌的是一個背影,走動間盔甲對映著日光,凜冽,刺目。
接到命令的韓信,並沒有覺得不妥。
雖是各地起義軍會盟,但並不能杜絕別有居心的宵小之輩。
軍師既是將軍的師父,更是這支隊伍的頭腦,意義非凡。
能在會盟期間,保護軍師的安全,是他的榮幸。
營帳中,蓀歌假寐,項羽則是拉著韓信在熱火朝天的切磋兵法。
項羽的眼眸越來越亮,臉上是不加掩飾的讚許。
韓信,乃天生的將帥之才。
若為友,二人合體,必所向披靡,橫掃天下。
若為敵,那就是生死勁敵。
如今天下人都在忌憚恐懼橫空出世未遭敗績的章邯,但以他看,用兵之道,章邯不如韓信。
章邯自率領刑徒軍自驪山而出的每一場戰鬥,無論大小,他都詳詳細細的加以分析。
所以,他未曾與章邯交手,但已在心中預設了千百次。
項羽看著面前這張同樣年輕的臉,同樣不可一世的自信,心中不由自主的湧現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無論是他,還是師父,或許終究都成不了一個真正的政治家。
他們都渴望熱血,渴望著英雄惜英雄。
“韓校尉將帥之才,可會覺得校尉之職大材小用?”
韓信恣意一笑“信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校尉之職,只是他的起點,而非他的終點。
狂妄,但又是那麼理所應當。
“韓信,你可取了字?”假寐的蓀歌,驀地開口。
項羽名籍,字羽。
韓信刷的站起來,轉身拱手道“未取字。”
“那老朽便託一次大,為你取字重言,韓信,韓重言。”
“信,重言重諾。”
“可好?”
歷史上,終其一生,韓信可能都沒有字。
出身低微,父母早亡,未來得及為韓信取字,重言二字,是後世推斷。
她不願讓韓信因叛項歸劉邦而死。
韓信抬頭,似驚喜,似感動,還有些不可置信。取字,一般是成人後,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所取。
他無父無母,在淮陰飄蕩多年。
受過恩惠,遭過嫌棄,也經歷過屈辱。
項羽沉默不言,他心知肚明,師父此舉是在拉攏韓信,也是在救韓信。
在師父的教導下,他從起義之初便知,各地的起義軍會暫時因反秦凝聚在一起,但大秦覆滅,註定又是大爭之世。
是盟友,也是敵人。
所以,既知韓信不世之材天生將帥,那他就不可能任由韓信叛逃歸於他人。
師父想居咸陽宮,想在百年後以九鼎之禮祭祀,那他就絕不能侷限於諸侯的眼界。
天子,只能有一人。
或許,他也會面臨舉世皆敵的處境。
但,師父,叔父,一定會在的。
“重言多謝軍師。”
韓信覺得,今日喜事連連。
先是被軍師賞識,將軍授他校尉之職。
後又與將軍切磋兵法棋逢對手,對將軍,他是打心底裡服氣。
現在,又得軍師賜字。
真好!
入夏的夜晚,如水的月光見證了這一幕。
兩日,倏忽而逝。
各地起義軍的會盟,正式開始。
偌大的營帳中,項羽端坐主位,蓀歌和項梁一左一右坐在項羽身側。
而韓信,一身銀色盔甲,腰間一柄長劍。
長身玉立,氣度不凡。
會盟一開始,便有起義軍的首領談到了張楚政權的失敗。
蓀歌敏銳的感受到來自陳平的那道視線。
這是在等她提議立楚王室後裔為王,壯大楚國起義軍的聲勢嗎?
她就不提!
氣不氣!
蓀歌勾勾嘴角,擺出一副溫和謙虛的模樣,目光平靜的聽著各方首領各抒己見。
無奈之下,陳平只好開口“我有一愚見,不知當講否。”
項羽擺擺手,威儀天成“但將無妨。”
陳平心頭微緊,面上卻不顯山不露水“張楚政權之所以覆滅,其因在於陳勝起事後,沒有立楚王室的後裔為王,而是自立王。天下人覺其有私心,而不願相從。”
“難以號令群雄,難以凝聚更高的人望,其勢不能長久,難以避免覆滅。”
“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民間百姓耳熟能詳。”
“若能及時擁立楚王室後裔為王,則更加的名正言順,便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反秦大業,眾志成城,必能推翻暴秦。”
“此乃吾之愚見,見笑了。”
蓀歌抿抿唇,此建議,與當年范增別無二致。
但,她不願重走老路了。
蓀歌輕笑“不知足下何人?”
陳平拱手“沛縣劉公的謀士,陳平。”
蓀歌皺了皺眉,打趣道“陳平?的確人如其名。”
“你的見地,也算新奇。”
“但,頗有誤人之嫌。”
好吧,四捨五入這也算是在罵她自己。
畢竟,在歷史上,這個提議是范增提出來的。
然後,范增敢提,項梁敢聽。
陳平也忍不住變了臉色,但仍勉強剋制“還請範老指教明示。”
“我年老耳不聰目不明,指教談不上,只是想讓在座的諸君一起探討。”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諸君都是一方起義首領,都是罕見的能人志士,必能去偽存真。”
“陳平既提到張楚王政權覆滅皆因自立為王,名不正言不順,但老朽深覺此話荒謬絕倫。”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此間耗時探討張楚王,也是為了讓起義更加平順,吸取教訓。”
“再此事上,諸君皆可暢所欲言,畢竟這也算是為起義大軍做出貢獻。”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