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微調,亮劍之軍工系統,遠征士兵,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試飛速度比蘇教授想像的還要快,前後不過用了八天,資料就差不多完善,也就是說二號原型機已經可以初步完成自動駕駛了。
不過這是在一號原型機和二號原型機同一天試飛的情況下……每款原型機只飛10公鐘左右,那就一個安排在上午一個安排在下午。
當然,如果是正常的試飛,即便兩架原型機同一天試飛也是不可能這麼快就獲得準確資料的。
這其實是王學新察覺到了蘇、和倆教授的疑惑。
如果是蘇、和倆人不懷疑,那王學新還有些畏首畏尾的不敢太過份,但如果倆人已經起疑了……過份跟不過份有區別?
就像監考老師已經知道你做弊,多抄一點跟少抄一點有區別?
重點是不要被抓住把柄!
在這方面,王學新是有絕對的控制權……原始資料在自己手上,自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就說測試的結果就是這樣,誰還能拿他有辦法?!
要看原始資料?
你是在懷疑我王營長動手腳嗎?
就算動手腳也應該往壞的方向動,哪還有往好的方向動的道理?
更何況這是這事機密,不能外洩。
改天在運送的途中要是碰到鬼子飛機的轟炸,那就正好了,一把火燒了來個死無對證!
因為這事,蘇教授也問過王學新。
“王營長!”蘇教授拿著記錄本對著上面的資料猶疑的問:“咱們這資料,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王學新擺出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反問:“怎麼?這些資料錯了嗎?”
“不不不……”蘇教授趕忙搖頭回答:“不是這些資料錯了,而是……這些資料太對了!”
王學新眉頭一皺,抬頭望向蘇教授:“蘇教授,這我就不明白了。別人做實驗都是擔心資料不對,你卻擔心資料對……這話可不能隨便對外人說,別人聽見了還懷疑你是反動派的奸細呢!”
蘇教授原本還想問什麼,被王學新這麼一說就噎住了。
王學新說的沒錯,這東西可不是普通產品。
這東西是用來打鬼子的炸彈……大家都指望著它能又快又好的整出來,他蘇才明還因為資料對的太多進度太快而擔心?有何居心!
於是蘇教授就不再多問也不再亂懷疑了,反正有資料交到他手裡,他就老老實實的把它們用在二號原型機上就是了。
這一來王學新就更是放開手腳把真資料往試飛記錄裡“抄”,順便把雨天及大風天甚至各種風向的資料全都搬了過來。
於是前後就只有八天,二號原型機就已經有能力在李東成沒有干涉的情況下飛往原常機場。
不過當然,降落還是需要李東成操作的。
據說李東成從原型機出來時還傻呼呼的問了聲:“凱哥,其它情況都差不多了,這玩意還真能自個飛,就是降落還沒完成,應該還要一段時……”
周元凱給李東成頭上來了一下:“你傻不傻啊?這是炸彈,飛到敵人上空還需要降落?直接讓它從天上掉下來不就成了?”
李東成“哦”了一聲,然後就呵呵笑了起來:“還真是!”
然後又看了看原型機,感嘆道:“老天爺,還真有能自己飛的東西,這不是親眼看到,真不敢相信!”
周元凱笑著說:“所以才要咱們倆試飛不是?想想吧,就一枚這樣的玩意,就能載著八百公斤的炸藥飛往敵人的方向!八百公斤,知道是什麼概念嗎?鬼子飛機投下的炸彈的也不過一百多公斤,咱們一下就來了八百公斤,而且還不用飛機……”
周元凱這是說到重點了。
能打出這麼遠的射程又能達到800公斤裝藥的,這時代只怕也只有眼前這原型機可以做到。
更可怕的還是這東西十分廉價,整個就是一個飛機模型再加幾個火箭發動機,如果說有什麼值錢費時的,那就屬陀螺儀以及以它為基礎的一套控制裝置了。
不過在資料基本到位後還是出現了一點問題。
蘇教授在第八天的試飛後,就對王學新說:“營長,我們發現原型機在對大角度偏離時的處理還存在些誤差,詳細的說,就是當原型機機身傾斜30度以上時,原型機的反應不盡人意,這很可能使原型機偏離原定的軌道影響精度……”
王學新想了想,覺得不對啊,系統給出的資料應該不會錯才對。
再往細裡一想,就隱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系統給的資料如果沒錯,那就是研發團隊因為裝置粗糙或者為了趕工短時間生產出來的原型機誤差較大,比如陀螺儀的反應由控制系統傳遞到原型機的方向舵的過程中有誤差。
這些誤差大傾角較小調整幅度較小時還可以忽略不計。
但如果傾角較大需要較大的修正資料,誤差也就被放大了,於是就有了不盡人意的結果。
王學新想了想,就回答道:“蘇教授,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或許可以不要求一次調整到位,而是分為幾步,比如從大傾角調整到小傾角,再由小傾角調整回正確的位置,你覺得呢?”
蘇教授被王學新這麼一說就尷尬了……他們這些研發人員怎麼就沒想到這方法?
究其原因,蘇教授認為是自己以及研發團隊始終把原型機的自動駕駛系統當作一個機器……其實它的確是個機器。
但思維上不能這麼思考。
因為當蘇教授等人把它當作機器後,就會有一種慣性思維,以為機器嘛,只要資料對就能一步到位,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就是資料有問題,於是還需要調整。
因此,研發團隊腦海裡就是冷冰冰的資料和調整,根本沒考慮到其它思路。
王學新卻給出了另一條思路……
難道飛行員駕駛飛機就能一步到位?
他們也常常調過頭了再進行微調,這無傷大雅不是?
那憑什麼機器就不能這麼幹!
蘇教授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就去跟和志民商量了。
當初,蘇教授剛到完縣機場時,還信心滿滿的以為自己能大展拳腳。
現在,卻感覺自己是多餘的。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