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執筆見春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英聞言,微微沉吟。

在朱元璋的三道諭旨中,都是為了防止瘟疫擴散,其中將糧食輸送,也並非是救治瘟疫。

並非是對三十座縣城的百姓熟視無睹,而是在面對瘟疫,尤其是鼠疫,現如今根本無有效手段。

簡簡單單一句話,聽天由命罷了。

生命在此刻,真就是脆弱不堪。

“爺爺,孫兒在曾經跟歐羅巴旳商人聊起的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便是在歐羅巴那邊。”

“如此巨大規模的瘟疫,騎兵卻幾乎沒有什麼損傷,九成都活了下來。”

“因此孫兒猜測,可能跟馬匹有關,前去救治的大夫,人人騎馬,或許能減少被感染的機率。”

朱英開口說道。

這個事情,並沒有經過證實,看似荒唐,實則也符合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規律。

歐洲騎兵沒事,明末的滿清也沒染上。

李自成的軍隊,可是有不少被俘虜滿清的軍營裡,按理說滿清也得感染上,然而並沒有。

聽到大孫的話,朱元璋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認真的看了朱英一眼。

其實在朱元璋的心裡,並不是很想派人去救治。

所要做的,就是等瘟疫過去,僥倖活下來的,就活下來了。

在這等天災面前,派多少大夫過去,幾乎都相當於送死的局面。

朱元璋沒想到,大孫直接無視了這塊,轉而提起救治的事情。

心中計較一番過後,朱元璋這才說道:“派人去也可以,不過人數不能太多,可以先試試大孫的法子,看看效果如何。”

無錯

“若是真有效果,那便再加派人手。”

朱英聞言,知道這已經是極限了。

群臣也是點頭,覺得這般行事不錯。

在這等大瘟疫面前,很多事情不是說一腔熱血就能辦成的。

然而下一刻,朱英語出驚人。

“爺爺,有關於這次瘟疫的事情,孫兒想要前往。”

話音剛落,朱元璋赫然起身,喝道:“什麼!”

群臣顫抖,簡單一句話,陛下就已經開始勃然大怒。

“爺爺息怒,孫兒此言並非無的放矢,孫兒自然不會進去瘟疫區域,所要做的,便是稍微離得近一點,方便指揮安排。”

“三十城內,百姓已逾百萬之數,且還是河南,自古以來中原地區。”

“孫兒前往,一方面能代表朝廷對此次瘟疫的重視,有利於安穩民心,另一方面,孫兒對於防治這塊,也有一些想法,想要嘗試。”

朱英說道,語氣平和。

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當然不可能孤身冒險,只是京師南京距離河南太過於遙遠,一來一去資訊傳播速度過於緩慢。

好歹朱英在前世的時候,正是經歷波及全球範圍內的超大規模瘟疫。

在面對瘟疫,或者處理瘟疫上,算是親身體會過的。

抄作業嘛。

前世的神州都已經有了榜樣,基本上照抄就行了。

鼠疫也沒前世那麼長的潛伏期,基本上染上也就兩日的時間,人便就沒了。

朱元璋聽完,慢慢的坐了回去。

心中開始思量讓大孫前去的可能。

不得不說,若是大孫前去,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博得一個非常好的名聲。

三十城的百姓,已經接近兩百萬人了,且還是自古中原所在,是神州的文化的傳承核心。

大部分地方,都是很難與之相比的。

良久,朱元璋才開口說道:“大孫想去也可以,咱調四萬騎兵隨同,大孫務必要答應咱。”

“到了地方後,不得入城,便就在城外安營紮寨,五萬駿馬守護,任何事情,皆是隻能在軍營內處置。”

聽到四萬騎兵,諸多大臣皆是心中一抖。

頓時就明白了面前的長孫殿下於陛下心中的地位。

洪武二十三年的時候,整個大明的戰馬數量為四萬五千零八十匹。

精確到十位的統計數,足以看出大明現在多麼缺戰馬了。

這個數量甚至還不如南宋,朱元璋為戰馬還曾向島國琉球買馬,可見明初戰馬緊缺到了什麼程度。

大明疆域內,馬匹並不少,其中缺少的是戰馬。

戰馬和普通馬相差極大。

先體質就不一樣,戰馬經過精心飼養,吃更好,體質相當好。

在長途奔跑幾百裡後還能進行戰鬥衝鋒,普通馬載貨載人還可以,像那樣跑就散架了。

另外戰馬經過專門的訓練,會直接沖人,一般的馬見要撞到人了是會躲開的,而戰馬不會。

據說明末時期,李自成為了增加戰馬的血性,還會在飼料裡新增人血,這樣戰馬上了戰場聞到人血就特興奮。

戰馬跑動時的搖擺方式也不一樣,普通馬是上下顛簸,很痛苦,但是戰馬奔跑起來是左右搖擺,這樣就像乘搖籃一樣。

高明的騎士,甚至能在戰馬上睡覺。譬如成吉思汗的精銳軍隊,能晝夜的趕追敵人。

征服歐洲的時候,蒙古騎兵被稱為不用睡覺的怪物,其實是因為他們都是在馬背上睡覺的。

從洪武二十三年到現在,也就堪堪過了兩年的時間。

戰馬的數量,目前定然不夠五萬之數,但朱元璋大筆一揮,直接將四萬騎兵,調來保護朱英,免受瘟疫干擾。

這四萬騎兵,可是大明精銳中的精銳,不僅僅是戰場經驗豐富,更是有著輝煌的戰績。

且這四萬騎兵的前統帥,是徐達,常遇春二人。

“多謝爺爺,孫兒定然不會讓爺爺失望。”朱英作揖說道。

他能夠感受到老爺子對他的關心。

其實朱元璋在下這個決定的時候,內心是非常抗拒的。

他更希望的是,大孫好好的待在自己的身邊。

更何況是瘟疫這般危險的事情。

但朱元璋除了是朱英的爺爺,更是大明的皇帝。

朱英不僅是他的大孫,還是未來大明王朝的繼承人。

曾經的太子朱標,也是要時常去巡視地方。

其一是瞭解當地情況,其二是熟悉地方的手下,唯有這樣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這是朱元璋培養子孫的方式,不僅僅是太子,儲君,親王們都是如此。

實則就現在的朱元璋子孫們,雖然大多數都在就藩後,性格容易大變,但才能而言,每一個是真的不算差,比起一般的勳貴家族來說,要高出一截。

只是出了京師,所學的文韜武略,基本上直接拋到腦後去了,盡情玩耍。

反正按照父皇定下的制度,沒有召見藩王也不能隨便離開藩地。

在定下事宜後,朱元璋並沒對著五位尚書,包括殿閣大學士們去介紹朱英。

直接就是大孫,長孫殿下。

大臣們雖然心中非常疑惑,但陛下不開口,他們也不敢詢問。

得到老爺子的允許後,朱英拿著諭旨,由劉和帶領,就開始準備出發。

至於上午答應朱高熾遊玩的事情,定然不能作數了。

在百多萬百姓性命面前,七夕遊玩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小。

朱英早些去,或許就能多挽救一些百姓。

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在瘟疫地區裡,之前朱英宣傳的那些規矩,根本無法得到落實。

朱英身為長孫殿下,直接過去似乎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其實不然。

首先是朱英身份所帶來的便利。

他過去了,以淮西武將集團為首的軍部,就絕對會奉命行事,不會整出什麼亂子來。

各地的供給,也會很大程度上的加強。

尤其是糧食等其他物資方面,沒人敢去拖沓,在數量上,朱元璋也肯定會供給充足。

聽上去到瘟疫地區,好像極為危險,實際上也沒別人想的那麼恐怖。

諭旨直接到達中軍都督府,調集四萬騎兵的事情,五軍都督府當然要快速安排。

藍玉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諭旨中的內容。

朱英沒有去別的地方,是跟隨諭旨一同抵達。

“殿下,此去要三思呀,瘟疫之地,可是有著莫大危險。”

藍玉在看到內容的第一時間,就對朱英勸說道。

朱英現在的一切,可是和藍玉緊密相連。

藍玉很清楚,想要維持自身的榮華富貴,唯有朱英在才可以,其他誰都不行,更別說是朱允炆了。

尤其是朱英遞過來的名單,讓藍玉現在是一陣後怕,仔細回想就知道,在陛下的心中,可是沒有打算要放過他的。

胡惟庸,李善長都沒能逃過去,他還能逃過去不成。

榮華富貴放一邊,怕是卿卿性命都不僅能保。

所以藍玉怎麼可能想朱英前去冒險。

“涼國公不必多說,我心中自由考量,自然不會貿然進去瘟疫地區,且爺爺這次安排了四萬騎兵隨同,城外紮營,也不會入城。”

朱英簡單解釋說道。

平淡的話語中,隱約透露出霸道的氣息,讓本來還想反駁的藍玉,竟然打住了。

微微遲疑,藍玉說道:“那邊讓臣陪同殿下一共前往。”

藍玉還是有些不放心,自己跟隨過去的話,至少在關鍵的時候,還能勸得住殿下。

朱英聞言,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藍玉,說道:“讓常森跟我過去吧。”

藍玉心中一震,而後才說道:“臣遵令。”

朱英沒有說現在已經敕封開國公的常升,而是點名常森,自然是從其他一些訊息中知曉,現在常家對於常森的安排。

常森說起來,和朱英還要過一段淵源。

因為之前秦淮河畔的事情,在錦衣衛的大勞裡待了不短的時間,將近兩個月,直到藍玉回了京師這才作罷。

之所以讓常森跟隨,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便是如此。

受到毒打的,一般要安分許多。

這次前往河南,救治百姓,隔離瘟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趁此囤貨居奇,哄抬物價,甚至草菅人命的官員。

朱英也沒手軟的可能,真當四萬騎兵是來吃素的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不言歸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裡了

伴讀小牧童

強明

陽光下寫字

崽崽心聲被全家聽到後成了團寵

公子尋歡

春滿酥衣

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