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
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執筆見春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給是不可能白給的。
並不是說不值得,而是在這個時候,朱英親自過來,就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因為誰都知道,大明太孫跟燕王之間向來不和。
朱英更是明白,自己僅僅只是到來,便就給了草原很大的壓力。
「本宮不忍心草原上的百姓們吃苦受難,可大明的糧食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白送自然是不行,不過我們可以交換。」
「便就當作禁運解除後的第一筆貿易吧。」
朱英淡淡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其實如果沒有黑土地的情報,現在也不是這麼一個局面,最開始的時候,朱英的目的是要讓承受高壓而團結起來的草原,失去目標和方向。
最後引發動亂,全部的混亂起來,達成顛覆北元朝廷的策略你。
從現在來看,反倒是比較統一的草原,更加符合大明的利益。
這樣的條件,北元這邊當然不想答應。
他們想要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再說現在的北元,哪裡有這麼多的錢財來購買大明的糧食,於價格上那也是一筆極大的天文數字。
不僅僅是在糧食上,更有精鹽,藥材,茶葉這些對於草原來說的必須品。
別的不說,單單為了活捉燕王朱棣,就損失了五千蒙古鐵騎。
看似五千騎對於北元來說,好像不算多。
然而實際上,五千騎兵在草原上,已然是一股極為強大的勢力。
北元號稱鐵騎十萬,實際上這十萬騎兵可以說是整個北元的青壯了,這可是全民皆兵才有的數目。
若是像大明這般多戶供養一騎,湊五萬騎估計都是個極為困難的數字。
耗費如此巨大的代價,最後活捉的燕王朱棣,就簡單的換取一個解除禁運?
這怎麼能甘心。
哈爾臺吉當下就示意老臣歐安民開口。
歐安民也不含糊,立即作揖道;「太孫殿下,我們.....」
「放肆!!!」
朱英突然暴喝一聲,瞬間把歐安民嚇得一哆嗦。
而後蔑視歐安民呵斥道;「本宮說話,哪裡有你插嘴的地方,你是什麼身份,也配和本宮討價還價。」
隨後轉向哈爾臺吉道:「本宮這次親臨草原,自然是帶著慢慢的誠意過來。」
「只是這次的談話,讓本宮很是失望。」
「還是說你們覺得,本宮不過只是大明太孫,尚未繼承皇位,所以就要頻頻輕視於本宮,讓這麼一個漢女幹來跟本宮搭話,純屬是要噁心本宮嗎。」
「今日的談話便就到此結束吧,本宮在這裡等上兩天,若是見不到你們北元皇帝,那關於這次的事情,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說罷,朱英起身就走,根本不給北元這邊任何反應的機會。
大明的臣子自然是緊緊跟隨,留下北元這邊面面相覷。
便是感覺自己心態平和的歐安民,此刻是一臉的鐵青。
他沒想到大明太孫會這麼不給面子,直接當面就是訓斥,自己好歹怎麼說,在讀書人這圈子裡也算是享譽盛名。
哈爾臺吉的臉色也不怎麼好看。
雖然沒有擺明著說他,但是讓額勒伯克過來,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明顯也是說自己不夠格。
「傳令,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通知陛下,大明太孫親至,請陛下位臨詳談。」
哈爾臺吉似乎是咬著牙說出這句話來。
沉默的大帳裡,這才有了些許的響動。
.....
大明軍營。
朱英自然是在這中央大帳。
比之草原的大帳,要更加寬敞精緻得多。
這還是因為都不知道太孫殿下會親自過來,不然至少都是行宮級別。
朱英也沒這麼多的講究。
大帳內,除了齊泰這些文臣之外,邊關的數十個衛所都指揮使,還有四路統帥,也全部到場了。
帳外更是朱英的玄甲衛把守。
下方除開齊泰外。
分別是鶴慶侯張翼,會寧侯張溫,懷遠侯曹興,永平侯謝成。
這些可都是真正能夠獨擋一面的老將,也是曾經跟著老朱一路摸爬滾打,血腥廝殺過來的狠人。
同時,也是淮西勳貴集團裡的核心元老級人物。
目前四人分別統領十萬大軍,其下各有近二十衛所都指揮使。
可以說整個邊關,就靠他們來進行一個防禦。
當然,雖然很是輝煌過,不過原本的結局並不怎麼好,幾乎全部都是因為藍玉案,而導致被牽連誅殺。
其中算是皇親國戚的永平候謝成,也在藍玉案爆發的第二年,受株連被殺,沒收田宅。
值得一提的是,朱棡世子朱濟熺的王妃謝氏,就是永平侯謝成之女。
此刻朱英高坐上首,下方不管是四大侯爺,還是其他都指揮使,一個個都是正襟危坐,面色肅穆,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並非是說朱英長相霸氣,有什麼皇者風範,只是方才朱英進入營帳時的那一幕,到現在還深深的刻在他們腦海中,揮之不去。
便是連朱英自己都沒有想到,於士兵們的心中,他會有如此之高的威望。
當朱英從談判營帳那邊回來的時候,自然有將士唱名:「太孫殿下駕到!」
便就是當時,所有聽到這個聲音的值守將士,當即是單膝跪地,高聲吶喊:「恭迎太孫殿下!!!」
當第一聲響起的時候,所有聽到這個聲音的將士。
不管他是在做什麼。
或是巡邏,或是值守,或是走動,或是正在紮營,煮飯,操練。
無一例外,全部都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單膝跪地,恭敬的低下自己的頭顱,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氣,大聲咆哮著恭迎太孫殿下。
便就是這般,隨著聲音不斷的傳播,所有計程車兵全部都在不斷的複誦。
按照大明的規矩,須複誦三次才算結束。
因為距離的關係,所以此起彼伏的吶喊聲不斷延綿,如同巨大的浪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的湧起。
四十萬大軍!!!
四十萬大軍歇斯底里的吶喊。
還是在草原這般空曠的地方。
白雲被退散,地面被撼動,牛馬受到驚嚇。
悠悠天地之間,全是在恭迎太孫殿下的聲音。
即便是十里地外的北元大軍,也依然是聽得極為清楚。
這等威勢,並非是營造出來的,誰都能夠聽出那將士們聲音中的真誠,以及那熾熱的信仰,還有那可怕計程車氣。
單單不過是一個露面,就讓所有的邊關將士們氣勢如虹。
恐怖,太恐怖。
這便是民心,軍心。
朱英長久生活在京師地區,他並不清楚,自己為衛所將士們做的那些事情,到底是意味著什麼。
他不知道,當他不斷的改制軍隊規章制度,為士兵們的吃喝,後事進行變化的時候。
多少士兵得知這個訊息時,感動得痛哭流涕。
多少士兵在黑暗的夜晚,悄悄的用手中的利刃,刻在白天偷偷木
塊上,一筆一劃的為太孫殿下刻下長生牌位。
又有多少士兵,因為太孫殿下的緣故,收到了來自遠方親人的家書。
那家書裡,字字句句都是用最簡單真摯的話語,歌頌著太孫殿下的好。
從古至今,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君王,將心思放在他們這些丘八身上。
人心,從來都是相互的。
在朱英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太多,只是覺得如今計程車兵們待遇太差,生活太苦。
作為國家之刀劍,當然需要好好的擦拭。
可這些看似不太起眼的事情,卻讓所有計程車兵們,深深的記在了心底。
他們沒有什麼能夠回報太孫殿下的。
此番突然聽到太孫殿下位臨邊關,聽到那不可置信的恭迎之聲,唯有使出自己所有的力氣,喊出最為響亮的聲音,來傳遞自己最為真實的情感。
這才有瞭如此之震撼場面。
這一聲聲的吶喊,讓北元的將士們膽寒。
他們首次在還沒有見到一個人的情況下,便就感受到了恐懼是什麼。
如果這樣的大明太孫,親自統軍的情況下,大明計程車兵們,將會爆發出怎樣恐怖的戰鬥力。
所有面前的一切,都將會被徹底的摧毀吧。
哈爾臺吉站在大帳前,目光深深的看向那聲音傳播而來的方向。
腦子裡浮現出大明太孫的面容。
那乾淨清秀的模樣,卻和自己先祖成吉思汗的容貌逐漸融合。
或許當年的先祖成吉思汗,也是如同現在的大明太孫這般,有著足以震懾世界的力量。
第一次,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害怕。
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是驕傲的將軍,再是有著功績的衛所都指揮使,再是心中驕傲的大臣。
在大帳裡面對太孫殿下的時候,所有的菱角都被徹底的磨平。
他們非常的清楚,只需要上首這位很是年輕的太孫殿下一聲令下,任何人都會被士兵撕成碎片,而不會生出絲毫的波瀾。
「大家不用這麼緊張,搞得本宮像是個索命的厲鬼一般。」
「本宮可是時常照鏡子的,長得可沒那般恐怖。」
朱英輕笑的聲音在大帳裡響起,這讓許多人緊繃的神經稍稍得到了放鬆。
只是依然不敢有所笑聲,這被壓制得太很了。
尤其是四大侯爺。
作為最早跟隨著洪武陛下一路打殺過來的人,哪怕是在陛下面前也能有說有笑的,可偏偏在這明明只是小輩的太孫殿下前,卻不敢有絲毫的逾越。
他們引以為傲的功績和身份,好似全然沒有了半點作用。
朱英也是無奈。
原本感覺場面有些冷,想開個冷笑話來緩和下氣氛。
結果現在的氣氛好像是更冷了。
算了,放棄了,直接進入正題吧。
「謝成。」
「末將在。」
朱英只是喊了聲,謝成當即一個激靈,身體就像是受驚的貓一般,瞬間單膝跪地回道。
說起來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兩鬢都已發白,卻在朱英面前跟個孩子面對老師那般緊張得很。
「起來答話,不用這般拘束,說起來你的女婿,還是本宮的弟弟呢。」
「你跟本宮先說說,現在軍營裡目前的一些情況吧,譬如糧草後勤,士兵操練,出征的心情這些。」
初到大營,朱英自然是要了解大營的情況。
這可是四十萬的大軍,不管是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
力量。
有些小國的總人口,都沒這般多。
也就只有遼闊疆域的大明,才能養出這麼之多計程車兵。
永平候謝成緩了口氣,開始講述起大營裡的情況和佈置。
語氣從一開始的緊張結巴,到後面也開始慢慢的變得自然起來。
大帳裡的氣氛,也逐漸的緩和。
隨著謝成介紹完之後,朱英也算是有個大概的瞭解了。
四十萬大軍的生活,各方面都是極為要注意的問題,可能一個小細節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後勤方面的安排,糧草運輸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邊關的戰馬幾乎絕大部分都已經被轉移到草原軍事基地了,所以現在唯一的畜力就是牛車,還有一些駑馬。
步兵的行動於草原上算是很緩慢,對比高機動的騎兵,就像是烏龜爬一般。
四十萬大軍聽上去比較嚇人,其實按照現在大明的條例,其中輔兵只有不到三成。
規定是百人中須有戰兵二十三人,一般其實還沒達到這個比例,不過作為邊關,已經是非常接近了。
換算下來,四十萬大軍裡,其實真正的戰兵不到十萬人。
其餘的三十萬人,基本上都是為這十萬戰兵服務。
當然,這些輔兵也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並非是戰爭中的氣氛組,本身也是佩戴刀劍還有日常的操練。
朱英聽完之後微微思索了一下,點了幾個細節讓謝成等統帥多多注意一些,便也算是到位了。
畢竟四個侯爺領軍多年,不管是帶兵還是管理等各方面,都算是極為成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錯漏。
歷史上比較可惜的是,像是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們,絕大多數都死在了藍玉案中,這也是後來朱棣奪位後,大明軍隊戰鬥力大幅下降的關鍵所在。
還要朱棣五次親征蒙古,也沒能取得大勝,最後還病逝於途中的榆木川。
如果這些跟藍玉有所關係的將領們都在,事情將會變得簡單許多。
吩咐完之後,朱英的話題,便就來到了北元漢臣身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