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冤大頭
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冤大頭,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後,猶似,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興帝表情一淡:“去給長公主道個歉。”
“是,”柳大夫低頭起身,走到長公主面前,作揖致歉:“方才是下官無狀,言語衝撞長公主,還請長公主見諒。”
姜扶光頷首:“柳大夫還請慎言。”
倘若此時,面對的是父皇,他定不敢言語衝撞。
柳大夫這才鬆了一口氣,切入正題:“杭州太守在摺子上明細了,檢修河道的相關款項,及各項支出,攏共需要三十萬兩白銀,臣查閱了,歷年來杭州各個大壩檢修的支出,多則百萬兩,少則不低三十萬兩,長公主卻只批了二十萬兩,這是何故?”
御史臺挑了這件事,是為了證明長公主沒有治國之能,不應該臨朝干政。
姜扶光淡聲道:“徽港東入浙州西部,經新安至建德兩縣,每年四到七月,雨期集中,時有潮汛,孤記得,新安縣的兩座大壩,是南興三年新修,耗費大量財力、人力、物力,修了整整兩三年才徹底竣工,也是固若金湯,距今也不過十年。”
她聲音清朗,宛如大珠落玉盤,高低錯落,抑揚頓挫,清晰在殿中迴盪。
“南興十二年,孤就站在今日的大殿上,請求陛下加修壩堰水渠,使其江水分流,以減輕主堤壩的負荷,陛下允了。”
柳大夫想要在堤壩檢修上大做文章,尋她的錯處。
她提及這樁,是為了提醒柳大夫及朝中大臣們,整個南朝,沒有人比她更重視水利之事。
這樣一來,柳大夫不管有什麼陰謀都站不住腳。
南興帝頷首,扶光看《水經注》後,對治水、修壩有了很多見解,這才有了南興十二年加修堤壩的事。
這幾年浙江風調雨順,便是一連十幾天大雨,也不會淹田。
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柳大夫面色一惱,深吸了一口氣:“河道檢修,是何等大事?長公主只批二十萬兩河道檢修款項,是不是有些太少了?往年沒有這麼少過,萬一河道檢查不徹底,引發了水患,又如何是好?”
“柳大夫沒明白孤的意思,”姜扶光目光一掃殿內,輕笑一聲,“新安縣大壩是新壩,用了不到三年,工部保證了固若金湯,怎麼可能輕易就垮掉?如何需要三十萬兩的檢修款?”
底下的承恩公眼皮重重一跳,握著朝笏的手,不由緊了又緊。
柳大夫頓時說不出話來:“萬一呢,萬一端午汛,狂風不終夕,暴雨不終朝,一連下兩個月的大雨呢?”
“這種事,在歷代也不多見,”姜扶光輕嘆一聲,“果真發生這種事,那就不是檢修堤壩這等小事,倒不如現在就推倒了重建,建一座能抵兩個月大雨的堤壩,柳大夫意下如何?”
柳大夫面色一紅,訕訕地低下頭。
真要出了這種事,檢修堤壩能抵什麼用?倒不如把錢花在賑災上。
姜扶光索性將話說明白了:“孤當年參與過新安縣堤壩的設計,對各項修繕情況瞭若指掌,李太守都不如孤瞭解大壩,故李太守的奏摺上,有不盡不實之處,孤念其也是謹慎做派,便不予計較,但二十萬兩檢修款,只多不少。”
這一番話,自然令人信服。
誰都知道,新安縣堤壩,年僅十二歲的長公主,參與了整個修與建,朝臣們當時很不服氣,但長公主拿了《水經注》,與堤壩的圖紙,與工部當朝論辯了整整三日。
工部這邊也是支援:
“大壩固若金湯,用了不到三年,只需要定期清理河道,加固河堤,自然不會輕易垮掉。”
“若用了不到三年,就垮了,那就不是檢修的問題,而是堤壩的問題。”
“二十萬兩儘夠了。”
“……”
柳大夫面子過不去,強辯道:“往年徽港各個堤壩檢修,從來沒有低於三十萬兩白銀,長公主參與政事不久,理應延循舊例,這樣才妥當,也更令人信服。”
他這話也沒錯。
姜扶光也不辯駁,輕笑一聲,只道:“明知不需花大量銀錢,卻為了延循舊例多花冤枉錢,是當國庫的錢都是大水衝來的,把陛下當成了冤大頭?”
柳大夫暗暗叫苦,連話也不敢說了。
他不說話,姜扶光卻有話要說:“這兩年來,嶺南戰事頻發,兵部這邊常以國庫不豐,戶部吃緊為由,婉拒增加兵丁額,延加軍餉款項,如今倒是捨得在徽港大壩上花冤枉錢,腦子是怎麼想的?”
外憂和內患哪個都重要,兵部葉尚書的臉色掛不住了,卻也不好爭論什麼。
戶部那頭,但凡一提到用錢,更是把頭埋到胸前去了。
但凡同軍中相關的事,武將就有發言權,戚凜風並一干武將,連忙附和起來。
“長公主所言甚是。”
“長公主為國庫縮減開支,是利國利民之舉,怎麼到了柳大夫口中,卻成了長公主的不妥之處?”
“柳大夫,身為御史大夫,御史臺的長官,說話要講究事實依據。”
“……”
柳大夫,並支援柳大夫的一干朝臣們,頓時都變成了鵪鶉,有銀子花冤枉錢,沒銀子募軍,誰敢在這事上頭鐵?
萬一戰事出了問題,他們哪個擔當得起?
南興帝一掃朝中眾臣:“眾卿,對這件事,可還有異議?”
等了一會,沒有人開口說話。
南興帝道:“既如此,有關杭州郡李太守的摺子,長公主批閱便沒有不盡、不實、不妥之處,眾卿可贊同?”
戚凜風率先開口:“陛下英明。”
朝臣們這才紛紛附和。
南興帝又道:“那麼,此事便到此為止。”
柳大夫也是鬱悶,長公主批閱的奏摺,他們都一一看過,也能挑出諸多毛病,可近來朝野上下,都在忙著巡田事宜,各地也都準備進京朝賀,並無什麼大事,再說了,真正的大事,也都是陛下在處理,也輪不到長公主批閱。
唯獨杭州郡的李太守的摺子,才讓他們抓到了明顯的不妥之處。
河道河堤檢修,也是至關重要,夠他們鬧了,哪知一上來,就被長公主四兩撥千斤,給撥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