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有所感 命中註定
拜月仙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心有所感 命中註定,九龍奪嫡,只有我一心修仙,拜月仙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仙術,這兩個字對妙蘊來說未免太過嚇人。
妙蘊雖然在玄虛觀修行,也是要拜三清祖師的。
但妙蘊心裡清楚,玄虛觀只是武學聖地,教授的武功很厲害,僅此而已。
飛簷走壁,開碑裂石,這些都可以有,在普通人看來也是了不起的本事。
武藝特別高強的,還有人誇張地稱呼為陸地神仙。
然而這些只不過是內力強弱和技巧高低之分,武功高強者一掌可以砸碎石碑,給普通人一柄鐵錘,多砸幾下也是一樣,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你說真正的仙術神通?
在妙蘊看來不過是坊間傳說,根本不存在。
玄虛觀這麼多年,也沒聽過誰真的修練成仙,歷代皇帝也未見一人長生。
假的,都是假的。
然而,這一切觀念在鍾陽明面前徹底粉碎。
“真有仙術?”妙蘊忍不住再問了一句。
鍾陽明笑而不語,妙蘊卻看到他的雙腳所站之處開出數朵鮮花,繼而蔓延開來,方圓數丈都成了繽紛花海。
嗅著花香,妙蘊忍不住附身摘下一朵,從觸感到細節,真實得無以復加。
這絕不是幻覺。
也就是說,這是真正的仙術。
妙蘊不知道花了多長時間才冷靜下來,問鍾陽明說:“師弟你真是神仙下凡?”
鍾陽明搖頭,解釋說:“我也只是剛剛開始修行,距離真正的神仙境界差遠了,如果真有移山填海的神通,就不用擔心運糧的問題了。”
妙蘊這才稍稍鬆了口氣,否則她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一個神仙,怕是要三跪九叩才不算失禮吧。
妙蘊又忍不住問:“世上真有三清道祖,六道輪迴嗎?人死之後,真的會下地府嗎?”
這些都是流傳甚廣的傳說,但妙蘊一直當是故事。如今親眼得見仙術,難道說這些也是真的?
鍾陽明看到妙蘊表情急切,只能解釋說:“我也是偶得傳承,師姐你說的這些,我實在不知。”
這《命宮點星術》上只記載修行之法,其他一概不提,鍾陽明隱約覺得,這世上應該是沒有六道輪迴的,否則他最近打獵殺了這麼多野獸,為何沒見過半個魂魄?
不是說畜生都是罪人輪迴而生的麼?
當然,鍾陽明也不敢說得太過絕對,萬一是自己修為還沒到呢。
妙蘊聽到鍾陽明的回答似乎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恢復到清冷的模樣。
“師弟放心,你將糧食準備好,運糧之事我會安排妥當。”
說完這句,妙蘊就告辭而去。
青玄奇怪地說:“殿下,她怎麼突然跑這麼快?”
鍾陽明猜測說:“可能是被嚇到了吧,不是誰都像你這樣大大咧咧,看到仙術想到的是不用砍柴。”
青玄不以為意,還很得意地說:“砍柴是奴婢分內事,別的我管不了,也不該管,這叫安分守己。”
這小丫頭還真挺自豪的。
鍾陽明沒跟青玄繼續拌嘴,轉頭對王石頭說:“早一天準備好糧食,江南就少餓死幾個人,現在給你機會將功贖罪,伱可願意?”
王石頭撲通一下跪在鍾陽明面前說:“殿下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起來吧,別動不動就下跪,這裡不是皇宮。事不宜遲,先將這畝地收割了,小心千萬別沾水……”
尋常一畝地最多收三五石,也就是一百多斤,用法術種出來的粟米能保證豐收,但一畝地最多也就翻倍。
鍾陽明至少需要準備三百石附上神通法力的粟米,也就是說需要不斷種植收割上五六十次。
收割,脫粒,裝袋……這可是相當累人的事,有王石頭幫忙,鍾陽明總算是輕鬆了些。
忙了半天,差不多將法力消耗完畢,看著那一袋袋裝得爆滿的糧食,鍾陽明成就感滿滿。
只要再努力幾天,三百石粟米就準備好了,到時候只要送到江南,那些易子而食的記載,應該就能少一些了吧。
一種難得的成就感湧上心頭,鍾陽明突然心有所感,今天他或許可以點亮第三顆命星。
但沒等他高興,天上突然飄過一朵白雲,投下的陰影正好覆蓋在鍾陽明的身上。
鍾陽明皺起眉頭,因為他突然有種不好的感覺。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這次點亮命星,怕是會有意外。
這種感應非常玄妙,但鍾陽明可以肯定絕非錯覺。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劫數?”
鍾陽明感慨,這修仙是越來越硬核了啊。
若是放棄這個機會,點星需要時間會更長,但如果想要抓住這次機會,鍾陽明就需要度過這場劫數。
但這危機感應也沒告訴鍾陽明是什麼劫數啊,萬一是泥石流咋辦?
思考片刻,鍾陽明還是決定拼一把,只不過,需要提前做些準備。
鍾陽明這邊忙著修煉,妙蘊回到玄虛觀中卻是久久不能靜下心來。
今天所見衝擊實在太大,誰能想到仙術真的存在。
妙蘊取下一枚玉佩,怔怔看著出神。這是她母親的遺物,妙蘊之所以問六道輪迴,就是想知道亡母是否已經重新投胎。
只可惜,鍾陽明也無法回答。
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妙蘊也回過神來,取出紙筆,準備給家裡寫信。
只是剛拿起毛筆,妙蘊就不知道該寫什麼。
實話實說,這些粟米是仙術催生的,別人會信麼?可是不寫明白,又怕家裡人不曉得其重要。
妙蘊皺著眉頭,這位玉璣師弟還真是給她出了個大難題啊。
思來想去,寫了幾十張廢稿,直到黃昏時分,妙蘊才算是寫出一份滿意的家書。
想來父親應該能領會自己的意思,好好處理這三百石仙粟,讓江南的亂局平息下來。
妙蘊拿著墨跡稍乾的家書出了房門,準備到山下驛站,讓人快馬送到江南。
只是在玄虛觀中走了一段路,頓時感覺有點不妥。
這個時辰應該是剛吃完晚飯,正是練功的好時候,怎麼路過演武堂的時候,看不見幾個人影?
尤其是妙字輩的,竟然一個也沒見到。
“不好,該不會是……”
妙蘊忍不住往山上望去,之前就有不少妙字輩的同門商量著要為周妙華報仇。
別看鍾陽明是皇子,但玄虛觀皇族多了去,還有現任皇帝的親兄弟在玄虛觀出家呢。
鍾陽明是被貶的皇子,如今皇帝病重,太子隨時繼位,而太子則是周妙華的姐夫,周妙華的父親又是兵部尚書,提拔了無數將領。
如此對比,鍾陽明一個被貶皇子真的不值一提。
在這種情況下,周妙華被鍾陽明傷了,趕著去拍馬屁的人自然不少。
妙蘊擔心,那群人真的會去找鍾陽明的麻煩。
而現在,鍾陽明正忙著為江南百姓種糧食呢,怎麼可以被打擾。
妙蘊也顧不上送家書了,連忙就往山上趕。
只可惜,現在往山上跑已經有點晚了。
一群身穿黑色道袍的妙字輩道士早就來到了山頂的小屋前,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周妙華。
只不過,此時的他雙手綁著厚厚的繃帶,臉色蒼白,氣息虛弱,早就沒了之前的意氣風發。
看著那花團錦簇的小屋,周妙華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他此時的心思完全不在這裡。
他今天來,就是要報仇。
鍾陽明廢了他的雙手,直接斷了他馳騁沙場當大將軍的夢想,今天他就要有仇報仇,不將鍾陽明的雙手廢了決不罷休。
只是他沒想到,鍾陽明還沒見到,一個拿著棍子的小子就攔在了眾人的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