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拜月仙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是不是誤會了什麼,九龍奪嫡,只有我一心修仙,拜月仙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兆府會怎麼處理那突然長出來的大樹,鍾陽明無所謂,這種事情只要不是親眼所見,可以有一萬種解釋。
反正這麼神奇的越獄方式,應該不會讓人聯想到李大牛身上。
趁著騷亂還沒鬧大,鍾陽明帶著劉敏才跑到了千金一擲樓。
車凱還在大廳裡跟別人喝酒,看那模樣已經醉了八成。雖然剛投了個清倌人,但車凱說了是為救恩師之女,自然不可能留宿劉家小姐的閨房。
又多得眾人慷慨解囊幫他度過難關,所以車凱就跟一群酒客在大廳裡面飲酒作樂,準備混過這一晚。
鍾陽明悄悄上了二樓,來到了許五陰定的包廂中。
看外面的木門上有刀砍斧鑿的痕跡,看了千金一擲樓也發現了這房間的不妥,只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將長成一整塊木料的房門開啟。
有意思的是,明明知道二樓出了意外,但千金一擲樓似乎當無事發生,連逐客令都沒下。
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總之這樣正好便宜了鍾陽明。
別人打不開房門,鍾陽明輕輕一模就能房間恢復原狀。
三具不似人形的屍體掉落在地,鍾陽明也懶得多看,將劉敏才放在了床榻之上,全力幫他療傷。
這次等到喂下去幾顆靈果,劉敏才總算是恢復了神智。看到鍾陽明時驚訝地說:“六殿下?老臣這是做夢麼?”
鍾陽明笑道:“劉侍郎,這不是夢,我剛將你從天牢中救了出來。”
“這……”
劉敏才試著直起身子,發現自己確實不在天牢之中,又看到了地上那幾團破爛的血肉,頓時明白鍾陽明用了酷烈的手段。
劉敏才嘆息一聲說:“殿下高義,但我這年紀,就算逃出天牢,也躲不過朝廷的追捕,恐怕早晚是死。”
鍾陽明安慰說:“你不用擔心這個,我既然將你救出來,自然能夠保你性命,不僅是你,就連你家人的性命我也一起保下了。”
劉敏才一聽,頓時激動起來。
“真的?可是殿下伱不是被貶到玄虛觀……”話說到一半,劉敏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說:“哦,老臣明白了。”
不是,你明白了個什麼啊?
鍾陽明不知道這老頭子明白了什麼,但他好像已經接受了現狀。
鍾陽明問道:“劉侍郎,我想問問,你那部《天工格物》究竟寫了什麼秘密,會讓太子如此大費周章地陷害你?”
這是鍾陽明最在意的東西。
劉敏才聽了,頓時苦了一張臉,對鍾陽明說:“殿下,老臣也不知道啊。”
鍾陽明:???
“這書不是你寫的嗎?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劉敏才頓時大叫冤枉:“殿下,書是老臣寫的沒錯,但這真的就是一本記錄了各種工藝的書。老臣多年來一直醉心於各種工藝,從採礦到鍛鐵,從挖泥到燒瓷,天下匠人懂的本事,我至少懂一半。
“所以快到告老的年紀了,我才想著寫一本匠人的書,將這些手藝流傳下去,希望後人可以精益求精,僅此而已。你說這打鐵燒瓷的書能有什麼秘密?”
鍾陽明看劉敏才不像是在騙人,奇怪地問:“那太子怎麼會將你抓去嚴刑拷打?他們問的是什麼?”
一說起這個,劉敏才更是委屈得要哭出來。
“我不知道啊,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第一天問我,我就什麼都招了啊。可是他們不信啊,他們非說我將秘密藏在書裡了,但我問他們想要的是什麼秘密,他們又不告訴我?
“就是天天抽我鞭子,夾我的手指,我都說什麼都招了,他們就是不信啊。你說有這樣拷打的嗎,我連小時候偷看過姨娘洗澡都招了,他們還是不信啊。”
劉敏才一邊說一邊抹眼淚,真是聞者傷心。
鍾陽明卻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想了想,又問道:“我聽說太子派人來抓你的時候,你將所有書稿燒了個乾淨。如果沒有秘密,你為何要這樣做?”
劉敏才無奈地說:“那是一場意外啊。兵部將壞掉的甲冑送到我家來,我還以為有什麼急事,準備連夜趕工將甲冑修好。忙了幾天,我都累得睜不開眼了。
“突然一群人破門而入,將我嚇了一跳,不小心將油燈打翻,將我整整三十六冊的書稿全部燒了大半。他們還誣陷我謀反,說我銷燬證據,老臣冤枉啊。”
鍾陽明:……
這事聽著像是一場誤會,但鍾陽明總覺哪裡不對勁。太子又不是傻子,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不可能弄出這麼大陣仗。
強行陷害一個侍郎謀反,哪怕是太子也要被人非議。
如今朝廷百官太子只是籠絡了七成八成,還有兩成不喜歡他呢。就算是太子的追隨者,看到劉敏才這麼輕易就被構陷謀反也很有可能兔死狐悲,心裡埋下對太子不滿的想法。
一旦有什麼意外發生,這種人倒戈是最快的。
太子這招已經不是自損八百了,分明是給自己劃開大動脈放血。
如果不是確認了書中內容對他有極大影響,太子絕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劉侍郎,這部《天工格物》全部都是你寫的?有沒有別人參與了編撰?”鍾陽明問道。
劉敏才說:“老臣也不是什麼天才,裡面大部分內容是老臣親身經歷,或者是造訪各行各業的名家打聽得來的。編撰之時,也請過不少人幫手收集材料。要說內容,其中有六成是我親筆所著,剩下的部分有不少是別人供稿,我還沒來得及全部整理完畢。”
“別人都有誰?”鍾陽明問道。
“那可就數不過來了,為了寫好這部匠人之書,我花了多年時間,為我供稿的匠人數以百計,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收到天下各處送來的書稿……”劉敏才說著突然眼睛一亮:“老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這些人有問題。他們夾帶了不利於太子的私貨,塞進了我的書裡。”
鍾陽明點了點頭,像是這種超大型的書目編撰,光靠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劉敏才沒問題,或許就出在其他作者身上。
“劉侍郎你仔細想想,在被構陷前後,你是否走漏了什麼風聲,或者突然收到了新的稿件還沒仔細看?”
這是鍾陽明想到最大的可能,裡面必定收藏了跟太子密切相關的東西,很有可能將他置於死地,所以才會突然做出這種構陷大臣的事情。
鍾陽明現在也明白劉敏才的委屈了,怪只怪他碰巧不小心將書稿給燒了,讓太子誤以為他已經看過書稿,還留了副本,所以才會嚴刑拷打。
但劉敏才哪裡知道貓膩在哪,一個勁地說不知道,就被太子的人認為是受盡酷刑也緊咬牙關,這嫌疑就更大了。
這麼想來,劉敏才確實挺冤的。
劉敏才苦笑道:“我大概知道是哪一份了,有一份書稿是從江南送來的,我還沒來得及細看,只是暫時存放到《天工格物》的書架上。算算時間的話,應該是這份了。可是,我已經不小心燒了啊。”
“寄送的人是誰?”鍾陽明又問。
“具體名字不知道,但我當初委託餘杭商會幫我收集相關的資料,應該就是他們郵寄過來的。”
江南,餘杭商會,鍾陽明估計,這跟江南的天災和人禍密切相關。
“罷了,劉侍郎你在這等著,我將你的家人帶來,然後便離開京城。”
不管是什麼證據,這會兒都燒成灰了,鍾陽明只能讓植物重新長出來,卻沒辦法讓灰燼重新變成紙。
劉敏才問道:“殿下,離開京城之後,我們去哪?”
鍾陽明說:“大概是玄虛觀吧,若是劉侍郎你想去別的地方,我也能為你安排。”
劉敏才卻激動地說:“殿下去哪,老臣就去哪,殿下放心,待老臣養好傷,不管是刀槍還是弓箭,不管是甲冑還是雲梯,老臣都可以給殿下你造出來。”
鍾陽明正想說他太客氣了,但突然感覺有點不對。
這人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