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九章 高麗(中),扼元,蟹的心,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移剌楚材胸有成竹,將幾份簿冊往桌桉上一拍:
「宋人一向愛財,早在其太宗皇帝雍熙年間,就廣遣內侍,攜帶敇書、金帛,去往海上諸國,勾召進奉。後來宋國被大金所破,朝廷南渡,疆域狹促而國用貴乏,所以愈發重視市舶之利,其國內對商賈的管控,也首在市舶。便如此刻,南朝阻斷咱們的糧食貿易,便是市舶司出面,嚴控糧船北行,去往密州、登州、來州等地港口,其中或許還做了利益上的勾兌……」
郭寧連連點頭:
「問題是,他們限制得了宋國的商人,如何限制他國的商人?他們驟然切斷糧食北來的海路,那麼,已經從占城等地發往泉州、明州等港口,本擬北運的糧食,難道就賤價出售?如果不能及時出售,船隻也就騰不出貨艙運載返程的貨物,這種長途的海商貿易,一年做不了兩三回。一次賠本,就有商賈要傾家蕩產了!」
「這一來,海商們一方面想辦法打通宋國市舶司的關節,另一方面,也要儘快找到選擇糧食出售的其它渠道。可惜北面急需大宗糧食的,只有咱們一家。他們輕易可找不到能接收的人家,除非……」
「除非這時候,忽然有高麗商人出面,願意接手這些糧食。」
移剌楚材面帶笑容,侃侃而談:「宋國與高麗之間,並無官方往來。所以他們也沒有確切的渠道,來確定糧食轉至高麗商賈的船隊以後,具體的去向。」
【鑑於大環境如此,
郭寧一拍大腿,興高采烈:「也正因為宋國與高麗之間並無官方往來,他們甚至也沒辦法核實某些海商的身份。只消船上打著高麗的旗號,用幾個高麗人,宋國的市舶司難道還把商賈往外推?」
「就算宋國的市舶司方面有所察覺,對諸多海商而言,能夠找到高麗商隊販出糧食,官面上對朝廷已經有了交代,難道還非要趕盡殺絕不成?那時候,自有宋國內部的官員互鬥,說不定咬得你死我活,亦未可知呢!」
「那麼,關鍵就果然在高麗。而高麗素來貧瘠,其海商商隊所帶來的財源,必定掌握在某個有軍政實力的重要人物手裡。晉卿可知道,這人是誰?」
移剌楚材翻出壓在底下的簿冊:「自然是如今掌握高麗國政的權臣崔忠獻。此人是高麗上將軍崔元浩之子,明昌年間誅滅了此前控制高麗的武臣李義旼,隨後大殺朝臣,短短十五年裡連續廢立高麗國王四人,得到高麗國靖國功臣、壁上三韓、大匡、太中大夫、上將軍、柱國的頭銜。」
「這頭銜長的很,嘖嘖……」郭寧讚歎幾聲。
這時候,他的心情變得愉悅了起來。他放鬆身體,靠著椅背繼續道:「且不管這些。此人既是掌控高麗多年的權臣,自然是希望高麗穩定,莫遭兵戈之災的。既然耶律廝不領兵過了鴨淥江,他說不定正頭疼呢。」
「所以,元帥正好可以派人去一次高麗,以協助平定為由,談個條件,達成一點合作。甚至還可以……」
「還可以什麼?」
「崔氏身為權臣,必然希望得到上國的認可乃至冊封,自家也多半也取而代之的念頭。咱們必要的時候,不妨允他一個高***職,助他一臂,又有何妨?這價碼,怎麼也夠了!」
「好!」
過去這陣子,讓他窩火異常的糧食問題,居然就出現瞭解決的希望。元帥府裡演武場的許多木靶子,可能就此逃過一劫。
郭寧興奮地起身,在廳堂裡來回走了兩趟:
「剛才我聽趙斌講了一通海上季風的規律。五六月南風起時,過載的大船便從明州陸續出發,咱們如果要推動與高麗商人的合作,必須搶在南風停歇之前,動作得快,還
得有精幹得力的人出面!」
「這人更需熟悉東北內地乃至高麗方向的局勢,瞭解咱們海上商路的運作,才好臨機應變。」
「最好見過血,能廝殺。關鍵的時候能軟硬兼施,敢下狠手、辣手!」
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對答極快。而定海軍固然兵多將廣,符合這條件的人,其實也只有一個。
郭寧忽然有些擔心:「先前咱們急召各處商貿相關的官員回返中都,往遼東那邊的使者,怕是已經到了。」
「我這邊立即擬令,今晚就準備好一應所需。咱們追遣使者,連夜出行,快船渡海,誤不了事。」
移剌楚材道:「不過,元帥你得給他個名頭才好,用群牧所判官的身份,往來東北內地則可。代表大金於異國行事,名不正,言不順,恐怕不太合適。」
「他也早該動一動了,晉卿覺得什麼職務好些?」
郭寧稍稍思忖,又道:「讓他擔任都元帥府左右司郎中,怎麼樣?」
定海軍內部的職官體系,和大金頗有不同。比如都元帥府之下,其實並無負責受付六部之事,糾正文書違失,並分治政務的左右司。
歸屬左右司的職權,在偵察糾劾方面是由徐瑨的錄事司負責、文書往來是梁持勝的經歷司在辦,而其餘六部政事處置,完全在移剌楚材的政務司手裡。
不過郭寧既然這麼一說,想來便是有意把商業上頭的各種許可權再加統合,從政務司抽出來,歸入左右司下屬,讓李雲以左右司郎中的名義統一提調了。移剌楚材毫不猶豫地點頭:「甚好。我這就去安排。」
「命令裡頭說清楚了,咱們不是去求人的,是合作,叫他莫要墜了都元帥府的威風!」
移剌楚材持筆在手,一邊研墨一邊微笑:「元帥放心,李雲絕不會給咱們丟臉。」
當日,都元帥府的正門驟啟,信使策輕騎疾馳,八百里加急出城。
五月中旬。
數百名頭戴高帽,身著白衣的騎兵分乘十數艘渡船,渡過了鴨淥江。
這隊騎兵並非定海軍的部下,他們渡江的方向也不是由西往東。他們是來自高麗王京開城的高麗騎兵。
高麗朝中設有重房,管理軍隊。重房之下,又設二軍六衛,並稱八衛。
這些年來,由於權臣崔忠獻以自設的「都房」六番私兵壓制「重房」,不斷削弱八衛,而以精兵盡入私門的緣故,八衛之兵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其中相當的兵力,都被契丹人牽制去了北部。
唯獨其中名為龍武軍的一部,猶自駐在開京,又因其上大將軍崔俊文是崔忠獻同族親信,故而保有精銳若干。
此時渡過鴨淥江,進入金國婆速路境內的,便是龍武軍上大將軍崔俊文親自帶領的三百騎兵。隨同崔俊文行動的,還有他的副將金明德。
騎隊渡過大江,沿著道路向西行進,足足走了三十餘里,未見金國婆速路的駐軍,也不見當地女真各部的探馬。
金明德不禁冷笑:「上萬人的契丹***,居然能從中都一直衝進我高麗境內,上千里路程,無人敢阻。這固然是我高麗的大患,但轉而去想,金國又亂成了什麼樣子?虧他們發一文書過來,還敢呼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