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米不是掛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北溟舊事(三),明月綰瑾心,悠米不是掛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御川這些年被迫鎮守墨族,非但沒有在北境扶植出自己新的勢力,反而讓蕭家在朝中的聲勢一日不如一日。不少曾被蕭家踩在腳下的家族,如今已經凌駕於蕭家之上,甚至連容洺的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蕭御川不是無動於衷,而是一直在等一個絕處逢生的機會。
而北邊部落對中原垂涎已久,眼下他們重振旗鼓,正是好時機。
玄武帝也清楚,此時是收回蕭家兵權的絕佳時機。可這次北方蠻夷有備而來,若真的放蕭御川離開,且不說大戰在即,蕭御川麾下數萬將士失去了蕭御川這個主心骨,軍心不穩,就說蕭御川當年率軍駐守墨族,對北境軍民而言,在心理上也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若此時蕭御川卸甲,墨族再失守,北境駐軍定會士氣大減,很有可能一觸即潰。
四百年前,中原四國鼎立。四國之間相安無事近百年後,均不再滿足現有的疆土與資源,於是四國大戰的號角便吹響了。
這一仗,持續了數十年之久。四國間打得是天昏地暗,眼及之處屍骸遍野,百姓在水深火熱中煎熬,痛不欲生。直到後來連綿的戰火燃盡了所有希望,四國仍舊沒有誰能吞掉誰的趨勢,眼見國庫耗盡,生靈塗炭,四國只好作罷,彼此之間簽下了長達百年的停戰協議,各自韜光養晦重新靜待時機。
停戰協議結束後,四國表面上相安無事,實則各國之間暗流洶湧。雖然北有蠻夷、西有西域、南有巫族、東有水寇,各國邊境時常會受到這些少數民族的侵擾,可不論哪一國都不敢輕易開戰,畢竟祖輩們的慘痛經歷讓他們不敢再貿然前行,就怕一旦開戰,其他三國便會趁火打劫,坐收漁利。
當年北溟出兵墨族之時,就引得其他三國虎視眈眈,但因部落聯盟武器裝備落後等因素,再加上先前與墨族對峙良久,糧草儲備均已不足,那場戰役才會速戰速決,讓其他三國沒有可乘之機。
倘若此時北境一旦淪陷,北溟便勢必要與北方部族鏖戰疆場,再加上沒有蕭御川這個大將坐鎮,其他三國難保不會趁虛而入,屆時前有狼後有虎,北溟危矣。
玄武帝心知肚明,蕭御川鎮守墨族這些年,對北部的地理環境早已瞭如指掌,他敢在此時遞交兵權,定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打贏這場仗。
況且,當初玄武帝派去墨族的人,並未能在墨族搜尋到《七殺琴譜》的殘卷,柳氏出現後,他也曾派人暗中搜查過柳氏的住所及墨翎的宮殿,仍是一無所獲。這說明墨族的那捲琴譜已經被人拿走,而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帶兵剿滅墨族的蕭御川。
玄武帝當即駁回了蕭御川的請辭,向蕭御川傳去詔書,聲情並茂地讚頌了一番蕭家的世代忠勇,以及對仁昭皇后的緬懷,順勢把北邊部族蠢蠢欲動的訊息告知了蕭御川,並將北境兩萬駐軍的臨時指揮權交予蕭御川。
玄武帝還在詔書上提到,一向左右逢源的戶部尚書,他的愛女到了婚配的年紀,容洺年歲也已不小,正是成家立業的時候,本打算將其賜給他做正妃,再擇日行太子冊封之禮,奈何容洺尚未在朝堂上作出任何功績,戶部尚書也對此事有所保留,若是強行冊立為太子,恐怕會遭人非議。可若蕭御川能守住北境,有了外祖功績的加持,再迎娶戶部尚書之女,來年冊立他為太子便無可厚非。
蕭御川要的便是玄武帝的這句話,而有了玄武帝的親筆詔書,也就不怕玄武帝再過河拆橋,只要他成功擊退北邊部落,那麼容洺的太子之位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那一場戰爭來得很快,也結束得很快。
北邊部族雖然擅長騎射,在馬背上十分勇猛,可到底還是不及蕭御川作戰經驗豐富。蕭御川這些年一直在研究北邊部族的戰鬥習性,並針對其弱點制定了周密的作戰部署——多次奇襲,燒草斷糧;鐵騎衝陣,分而食之,再逐個擊破。
很快北邊部族便一潰千里,北溟大獲全勝。
為了平息柳氏死前製造出來的那場風波,玄武帝權衡再三,不得不把容綏送去北落師門,遠離朝野。對墨族當年之事尚有異議的臣子,也隨著容綏的離去和蕭御川的捷報頻傳而不了了之。
次年,容洺被冊立為北溟國太子,蕭御川接替北境駐軍,駐守北境。
蕭家勢力雖不及當年,可也算是再度崛起。
本以為容綏離宮,太子之位定下,各個外戚家族也該偃旗息鼓,不用再為太子之位爾虞我詐。奈何容洺資質平庸,上位多年也只能靠著外祖家的功績,自己依舊毫無建樹,向來又是一副溫柔敦厚的模樣,實在沒有半分太子的威嚴,諸位皇子和他們的母家又怎能服氣?
北溟皇子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到如今九位皇子中也只剩下太子容洺、安王容致和寧王容與三足鼎立。
太子容洺有位愛妾,雖不是名門閨秀,卻因樣貌姣好深受太子寵愛,平日裡囂張跋扈慣了,東宮裡除了太子妃,他人都要看其臉色行事。
去年太子妃再度有孕,這位愛妾進門好些年肚子卻毫無動靜,再加上平日太子妃的人總是對她不屑一顧,心裡自是憤懣不平,一時昏了頭,衝撞了太子妃,致使太子妃滑胎,元氣大損,再也無法生育。
太子妃的父親——戶部尚書當初本就不願將愛女嫁給容洺,卻礙於天威及蕭御川的功勳,不得不作此下策。當他得知愛女的噩耗後,悲憤交加,儘管太子上門負荊請罪,卻還是不依不饒地鬧到了玄武帝那裡。
這爭風吃醋是小事,殘害皇家血脈可是重罪。
玄武帝一怒之下處死了那位愛妾,本想就此平息風波,可太子這些年,中庸無為被眾人看在眼裡,雖然大多數朝臣礙於蕭御川的聲威和戶部尚書的情面選擇緘口不言,可到底還是遭到了部分大臣彈劾。
戶部尚書在朝中一向人緣極好,又頗有聲譽,此事一出,朝中大臣更是眾口鑠金,安王和寧王的黨羽也趁機連連上奏,參太子連後宅都治理不好將來又如何治國?
玄武帝自是不能因此事廢黜太子,畢竟北境的兵權和七殺琴譜的殘卷還在蕭御川手中,權衡之下,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他開了先例讓容洺住進宮外的府邸,暫留其太子名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