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授徒,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溪也沒想到,張飛這個黑廝,還真的是在嫉妒諸葛亮。
而嫉妒的原因也很簡單直白——自打諸葛亮來了之後,劉備對他是真的太好了。
史書上說是“情好日密”,演義上說是“如魚得水”......反正就是鬧得張飛和關羽很不開心,還得劉備專門勸說這才放下芥蒂。
現在嘛,就張溪所見,也難怪張飛生氣。
現在的劉備,跟諸葛亮出則同乘,入則同榻。諸葛亮在新野暫時沒有居所,劉備就邀請諸葛亮一家都住到他的左將軍府裡去,也方便日夜請教......也難怪張飛會吃醋。
這待遇,心臟一點的,都能給你直接想歪了去。
但張溪倒是覺得正常,畢竟是諸葛亮和劉備,數千年君臣情誼的典範,這種程度的待遇又能算的了什麼呢,後來人家諸葛亮可是為了劉備的夢想,把自己的命都給搭上了。
張飛這邊,還有個張溪幫著勸勸,讓張飛不至於怨聲載道,可關羽那邊就......關羽可是個死傲嬌啊,早對諸葛亮看不順眼了。
雖然因為要鎮守樊城,不方便一直呆在新野,關羽連諸葛亮上任都沒參加就回了樊城。
但關羽的信件卻是三五天一封就沒停過,聽張飛說,全是跟劉備不滿抱怨的言辭,說劉備待諸葛亮太厚了。
嘛,二爺那個脾氣嘛......等相處上一段時間就好了。
二爺這個人輕易不服人,但一旦服了那就是真服,絕對不帶打折扣的那種。
嗯......等到華容道之後應該就會好了。
就這樣,在有了諸葛亮挺大梁之後,張溪的工作量明顯減輕了不少,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的教育一下小鄧艾了。
依然還是教授的《禮記》,不過現在已經教到了第二篇《曲禮下》了。
教孩子這種事兒,都是一開始的時候比較困難,等到孩子慢慢習慣了教學進度,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
再加上鄧艾這個孩子真的很聰明,雖然一開始認字解字費了些時間,但接下來講述經義的時候,理解速度一下子就提了上來,而且這孩子還挺善於舉一反三的,有時候問的關於經義的問題,張溪都會楞一會兒,回答不上來。
鬧得張溪沒辦法,為了自己這個師父的面子,只能偷摸拿著書,去請教徐庶......這讓徐庶也很頭疼。
原因無他,張溪和徐庶,都是寒門子弟。
兩個寒門子弟,雖然各有各的擅長的地方,自認實務上不比所謂的世家弟子差......但真要論起經義這個東西,他們是真的不太擅長。
經義這玩意兒,在這個年月是屬於世家的特權。
這年月的書籍受到載體的限制,一字一句都相當的精煉,又沒個標點符號的,所以經常會出現因為斷句或者用字的不同,造成的解讀不同。
這時候就會有一些大儒站出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古籍進行解讀,而這些解讀最後就會變成經義。
可這年頭,能有機會大量翻閱古書,又有時間可以做這種註釋研究的人,基本都是世家大族的人。
也因此,為了保證世家大族的地位,也為了掌控這些知識的解釋權,這些經義就會被世家大族私藏起來,成為秘而不宣的東西,有些帶有經義註解的書,根本不可能讓寒門弟子看到。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來吧——寒門弟子撐死了就是學完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就沒人教你了。但世家弟子不管資質如何,至少都能上完高中,厲害的可以一直上到研究生畢業。
因此,即使是像徐庶這樣走“成考”路線自學成才的人,對這些經義也不熟悉啊,沒辦法,只能讓張溪去請教傳統的世家子弟諸葛亮。
諸葛亮是琅琊諸葛氏的傳人,雖然這些年琅琊諸葛氏也落魄了,但到底落魄的時間不長,不像張溪和徐庶都是從爺爺那輩就開始落魄的,人家諸葛氏在爺爺那輩可是朝廷中央官員。
諸葛亮對經義的理解,顯然要比徐庶和張溪加起來都要強,應付一個小小的鄧艾自然是手到擒來。
不過也因此,諸葛亮對張溪的這個小徒弟,有了那麼一點興趣,隨口問了幾個關於鄧艾的小問題。
張溪也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處,本來一開始張溪就打算推薦鄧艾跟諸葛亮學兵法來著,正好遇到諸葛亮問起,趕緊的把自己的小徒弟給誇的天上有世間無的。
“吾徒甚美,然其欲學兵法,溪雖欲教授卻不知其法,實是教不得他......唉,慚愧吶!”
張溪裝模做樣的說著,一邊說還一邊觀察諸葛亮的反應。
結果最後諸葛亮就是笑笑,啥也沒說,註釋完經義,就把書還給了張溪,然後以公事為名,把兩個人送了出來。
張溪真心納悶,這個諸葛亮,未免太小氣了吧?!
不一樣是收徒弟麼,你有心思收馬謖,還有心思專門抓一個姜維回來培養,這個送上門的鄧艾,你咋一點反應都沒有?!
張溪不懂,正好徐庶又在身邊,張溪跟徐庶吐槽了一下,順便尋求一下徐庶的意見。
結果徐庶比張溪更不懂。
“既是元長高徒,為何要讓孔明來教?!”徐庶驚訝的說道,“若是將來小艾兒出師了,元長薦於孔明尚可,可如今小艾兒一本《禮記》尚未學全,元長卻要薦於孔明,於禮不合吧?!”
嗯......對哈!
張溪明白了,這事兒,鍋全在自己身上。
這年代的教育規矩,拜了一個老師,你就只能跟這個老師學,一直學到老師覺得教不了你了,伱可以出師了,這才會給出文書證明,之後你是另尋名師還是出仕,都可以。
但如果是在拜師學藝期間再跟別人學藝,這是很犯忌諱的事情。
如果兩者是好友,又或者像張溪拜託徐庶那樣,只是臨時的代教代看一下,這個問題不大。
但諸葛亮和張溪的關係可算不上好友,撐死了算同僚。而張溪的話外意思,還是讓諸葛亮教鄧艾兵法這麼重要的知識......諸葛亮才不會理會張溪呢。
想要找學生,可以自己去找,這個世界上聰慧的人多的是,沒必要跟張溪去共教一個學生。
張溪明白了諸葛亮的想法和顧慮,知道這事兒短時間內也沒法解決......起碼得等自己教完鄧艾《禮記》後,才有理由可以讓鄧艾出師,然後推薦給諸葛亮。
但是呢,張溪也不是沒有辦法。
從這天以後吧,每隔個半個月的,張溪就帶著小艾兒去左將軍府,打著求教經義的旗號拜見諸葛亮。
咱先不著急推薦,但咱可以先混個臉熟嘛。
再說了,就小艾兒這個聰明勁,萬一諸葛亮真的喜歡上了,說不定也有提前教的可能呢。
只是這麼一來,鬧得諸葛亮很是無語。
張溪的那點心思,諸葛亮當然是看的出來的......但有一說一,諸葛亮雖然很欣賞鄧艾的聰慧,但對鄧艾卻沒有太多的好感。
諸葛亮承認,鄧艾這個孩子很聰明,學什麼都很快,最重要的是求知心很強,很會舉一反三。
這些諸葛亮都承認,也知道鄧艾確實是一個學習的好苗子。
但諸葛亮不太喜歡鄧艾藏在心裡的那股子傲氣。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
這是諸葛亮對於為人處世之道的理解。
但是小鄧艾不同,他從小就沒了爹,一直是母親培養他長大的,而鄧家的那個情況,你要說鄧艾一點都不知道,那也不可能。
再加上口吃的緣故,一直被人嘲笑,鄧艾越心急說話就越不利索......時間長了,鄧艾多少是有點性格焦躁,看不起同齡人的同時,又非常想要證明自己。
諸葛亮對這樣相性的人,不是太喜歡,因此也從來沒有要親自教授鄧艾的想法。
但看在張溪的面上,諸葛亮又不好說什麼,只好委婉的提了好幾次——徐庶是個很好的老師。
徐庶的性子吧,雖然很灑脫,但骨子裡也是有一種自卑的,一種出身寒門的自卑。
小鄧艾應該會比較適合徐庶的審美,而且徐庶的軍事水平也不差,起碼在這個亂世裡也是排的上號的,何必來找自己呢?!
其實諸葛亮心裡最適合小鄧艾的老師也不是徐庶,只是那個大臉盤子吧......嗯,算了,還是不要教壞了小鄧艾比較好。
張溪倒是沒聽出來諸葛亮的暗示,依然堅持著帶著小鄧艾跑去找諸葛亮。
但是小鄧艾這個敏感的小內心,卻是有點受不了了。
一個,是他敏銳的察覺到了,諸葛亮並不喜歡他。
雖然每次請教經義,諸葛亮都是認真的回答了他,不懂的地方也會講解的很詳細......可那個態度,跟師父和徐師長對他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個,小鄧艾也不想自己的師父總是帶著自己上門求人,這會讓人覺得自己師父的學問不如諸葛亮的。
雖然張溪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自己就是不如諸葛亮。
全歷史書你找去,能找到幾個人比諸葛亮更強的?!
但是鄧艾不那麼認為,他不想讓師父低人一等,尤其還是為了自己這個學生上門求人。
所以呢,從那以後,鄧艾在經義上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默默的記下來,打算等以後自己出師了再去請教別人。
到那個時候,別人問起來,自己也可以說是學習的時候不專心,老師講了自己沒記住......是自己的問題,不是老師水平不行。
再然後,張溪突然發現,小鄧艾的學習進度“唰”的一下,跟坐了火箭似的,超級快啊。
《曲禮上》學了兩個月,卻在接下來的半年裡,學完了整部《禮記》。
張溪覺得小艾兒這是在糊弄自己,不懂裝懂。
但以張溪的經義水平,還真的考察不出小鄧艾到底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有心拜託諸葛亮幫忙考察一下吧,可最近諸葛亮很忙。
不僅諸葛亮很忙,徐庶也很忙,劉備就更忙了。
這小半年一過去,又到了深秋季節了,糧食收割完了,也到了可以用兵的時候了。
這日子口,宛城那邊果然又開始了異動,而這次的宛城大將,換成了夏侯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