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溪告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溪決定學習小學生,寫信給劉備告狀。

不僅自己寫,讓寇封也寫,兩個人從軍政兩個不同的角度,跟劉備告狀。

當然,如果非要用比較高階的詞彙來說,這叫彈劾。

彈劾長沙太守廖立不作為。

很快的,劉備就收到了兩份彈劾信。

看完這兩封來自張溪和寇封的彈劾信以後,劉備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把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一起找來,商量一下這事兒該怎麼辦。

區區一個長沙太守的事兒,劉備犯不上這麼緊張。

之所以這麼興師動眾的把兩大謀士叫來,是因為最近劉備集團內部也隱隱的有些不穩當。

隨著大量的荊州籍官員入仕,佔據劉備集團內部的位置,導致了元從派和荊州派的摩擦日漸增多。

有些時候,劉備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有些時候,劉備也對兩派人物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滿。

荊州派仗著本地資源優勢,擠佔屬於元從派的利益空間,而元從派則仗著資格老,也不停的排擠荊州派的生存空間。

劉備不是孫權,他不喜歡玩制衡那一套,也不想看到自己麾下的官員們互相勾心鬥角的,影響團結。

現在他劉備的地盤才多大啊,這麼快就開始內訌,那等到將來壯大了,這種問題豈不是會層出不窮?!

儘管劉備想一碗水端平,但劉備也知道,涉及到雙方利益的時候,他這個主公如果只是單純的公平對待,恐怕起不到太好的效果,搞不好還會引起兩方的不滿。

而這次,張溪這個平日裡人緣不錯,總是嘻嘻哈哈的傢伙,居然也會寫信彈劾廖立事情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所以,劉備找來了諸葛亮和龐統。

龐統是荊州士族代表龐家的人,荊州派方面天然的代表。

諸葛亮是劉備的大管家,雖然也可以算荊州派出身,但諸葛亮的立場劉備很清楚,就是站在他劉備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

而劉備,本身就是最大的元從派代表。

等人到齊了,劉備把張溪和寇封的彈劾信件,都交給了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傳閱。

兩個人看完了以後,都陷入了沉默。

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的話,其實很危險的。

如果寫信的人不是張溪和寇封,換成是其他郡的長史和鎮守將軍的話,那麼兩個人現在要考慮的就是——長沙是不是有可能會舉郡投奔東吳。

區區一個廖立,手裡又沒有多少兵權,偏偏還同時得罪了副手和掌軍的大將這人是怎麼想的,真不怕把這兩人逼急了,直接流放了他,然後投靠東吳啊。

長沙投東吳可太方便了,往北走不到兩百里就是巴丘,現在兩家聯盟,就算真的投過去了,最多也就是打打嘴炮,又不可能真的打起來?!

還好,這是張溪和寇封,劉備在新野時候的老部下,尤其張溪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待遇都不低,不可能輕易轉投他人的。

張溪穩,那寇封自然也不會翻出浪花來,誰都知道,寇封雖然剛傲,但最聽張溪的話。

話說,這個廖立也確實夠“勇”的。

張溪雖然是長沙長史,名義上是你廖立的副手但誰都知道,張溪這個長史是直接對劉備負責的,你廖立這麼不給張溪面子,就沒想過,這樣也是在打主公的臉麼?!

再一個,張溪那小子,諸葛亮和龐統也是非常瞭解的,這就是個脾氣好到不像讀書人的傢伙。

跟軍伍中人能混到一起,跟讀書人的關係也不錯,一直以來在劉備軍中,都是人緣最好的一個人怎麼這個廖立鬧到要把張溪轟出太守府的地步?!

幾乎是第一時間,諸葛亮和龐統都在心裡,給廖立打上了不同的符號。

諸葛亮是直接打了叉。

廖立居然能逼得張溪這麼好脾氣的人都生氣彈劾,可見在長沙,廖立讓張溪吃了多大的虧。

如果不處置廖立,那麼對元從派來說,打擊就太大了。

跟張溪關係好的人,那可不是一個兩個,別人不說,三將軍估計能直接帶人從宜都殺回來,親自找他諸葛亮問個明白。

荊州派很重要,是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

但元從派是劉備的根基,是絕對不能丟的。

別的不說,能跟著劉備一起轉戰千里,從北打到南的人,忠心是沒有問題的。

而龐統呢,則是對廖立打上了一個問號。

這個廖立,到底是怎麼想的?!

把人轟出太守府,這基本是等於跟對方撕破臉皮了吧?!

張溪怎麼招他惹他了?!

就為了區區五百人的徭役份額?!

如果事實真的是如此的話,那麼這個廖立撐死只能當個幕僚,處理一下文書工作,絕對不能放出去獨當一面。

但事實,真的是張溪說的那樣麼?!

龐統還是不太願意相信廖立會這麼低情商,畢竟是荊襄傳名的人物,如果待人接物都不行,那這個名聲是怎麼傳起來的?!

所以嘛,龐統給劉備的建議,是先暫時不動聲色,由他親自寫信給廖立,詢問其中緣由。

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不是麼?!

劉備深深的看了一眼龐統,思慮了一會兒,同意了龐統的建議。

但轉頭,劉備就直接給寇封下了一道軍令,在不影響長沙防務的情況下,儘量幫助張溪圍湖造田,開墾耕地。

廖立的事兒,劉備給了龐統機會,希望龐統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

但沼澤改造這事兒,實在拖不得,諸葛亮回來彙報後,劉備就一直惦記著這個事兒呢,哪怕動用守衛士卒,也得把這個事情推行下去。

龐統當然知道劉備的用意,所以他回府後,字斟句酌的給廖立寫了一封信。

一封看不出什麼節奏,但也試探性詢問廖立的信。

至於廖立麼,接到了龐統的來信後,根本不以為意,不僅沒有給自己辯解什麼,而是把寇封和張溪一頓貶斥。

一個行伍出身的大頭兵,一個寒門出身的浪蕩子,豈能跟詩書傳家的豪門子弟相提並論。

廖立壓根不認為自己是把張溪轟出太守府的,只是說張溪不懂尊卑,不知進退,是自討沒趣。

這信看的,龐統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個不懂尊卑,不知進退,到底說的是誰?!

張溪是劉備集團元從,除了長沙長史的身份外,他還有一個左將軍府兵曹掾的職務,是直屬於劉備的幕僚,親信中的親信。

甚至連龐統都是張溪舉薦給劉備的,龐統見了張溪都得禮讓三分,以示舉薦之恩。

你廖立算個什麼玩意兒,也敢對張溪指手畫腳的,還轟出大門?!

好傢伙,這信要是往劉備那邊一放,劉備會怎麼想?!

連張溪這麼好脾氣的人都被伱們指手畫腳,轟出大門,那等你們將來勢力大了,是不是連他這個主公都會不放在眼裡啊。

要知道,劉表的前車之鑑就在那兒擺著呢,人一死,荊州世家就集體出賣了劉琮,投降了曹操了。

劉備又不是劉表那樣軟乎好拿捏的人,這些人這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啊。

這封信,龐統終究還是藏了起來,沒把它給劉備看。

不過龐統直接建議,把從事中郎潘濬調往長沙擔任長沙太守,至於廖立麼隨便搞個左將軍府幕僚的身份掛起來就可以了。

這種人,留在身邊當參謀是沒問題的,但出鎮地方,在這個亂世裡實在不合適。

再一個,這也算是龐統為代表的荊州派,給劉備的一個交代。

自從劉備把治所從武陵移到江陵後,荊州本土世家很多人都派了子弟入仕,導致最近荊州派的勢力迅速擴大,而且基本都是荊州的世家豪強出身的人,對劉備集團的元從派多少都有點看不起,這個也是事實。

如果這股風氣不剎住,對荊州派來說,未必就是好事。

劉備可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主,不會縱容手下的人搞內部分裂的,到時候免不了的要殺幾個人鎮鎮場子。

與其到那個時候大家被動,倒不如現在主動一點,把廖立撤了,也算殺雞儆猴。

如果之後再有不開眼的人繼續作死,那就別怪他龐統不幫著說話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