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涪城之戰,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紹在官渡前鄴城誓師,大氣磅礴.然後官渡戰敗。

曹操在赤壁前橫槊賦詩,意氣風發.然後赤壁戰敗。

這倆都是在自己勢力最大,最得意的時候,經歷了人生一大慘敗,袁紹甚至還因此丟了性命。

這可不是啥好話,也難怪劉備變臉,而法正也是大吃一驚。

你們倆可是真的敢說。

張溪很想說我不是,我沒有,我好吧,我就是想勸勸主公,不要得意忘形,但本意真不是要把主公比作袁紹和曹操的啊。

這時候的場面,異常的安靜。

張溪和龐統一直站著,等著劉備發話,而劉備就是黑著個臉,連酒杯都沒放下。

法正一句話都不說,只是低頭喝酒,想看看劉備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一個主公,能不能聽得進去諫言,哪怕是不好聽的諫言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呢。

而劉備麼劉備到底是劉備。

先是一揮手,揮退了歌舞助興的歌姬們,接著放下酒杯,起身對著龐統和張溪拱手行禮,說道,“兩位先生之意,備已明瞭。適才,確實是備放浪形骸了,讓兩位先生見笑了。”

張溪和龐統趕緊的回禮。

勸諫嘛,主公接受了就可以了,可不敢真的拿大頭。

而這時候,心裡非常滿意劉備態度的法正,也站出來打了圓場。

“昔武王伐紂,亦是前歌後舞。只待克盡功成之後,以有道伐無道,歌舞不足道也。”

法正這話說的吧,就比較有水平。

畢竟武王伐紂,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定義,就是有道伐無道。

但真正要說起來,武王伐紂,那也是以下犯上,性質可比劉備現在做的事情還要低劣。

所以,法正話裡最重要的,不是武王伐紂,也不是前歌後舞,而是克盡功成。

只要你最後成功了,那麼你就是有道伐無道,別說前歌後舞,就是天天喝的伶仃大醉,後人也只會說伱是成大事不拘小節。

但如果最後你失敗了,那你就是官渡的袁紹,赤壁的曹操,被人所笑爾。

法正也是變著法的在向劉備勸諫,現在事情才進行到了一半,你還沒坐到成都城裡呢,這時候享受,真不是時候。

劉備自然也明白屬下的這些用心,再三跟三位謀士致意,然後收斂自己的行為,認真地開始商量,該怎麼攻克成都。

張溪微微鬆口氣,起碼沒讓龐統真的懟了劉備,鬧得劉備最後不得不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

這麼一來,龐統應該也不會心懷歉意,然後急著建功,為了早點讓劉備攻下成都,跑去親自監督攻城,結果脖子上挨一箭了吧?!

雖然說這些都是後世人的一些無聊猜測,但.為防萬一嘛。

而且實話實說,現在確實不是劉備該喝酒慶祝的時候。

第一,劉備雖然領兵幾乎沒有阻礙的進軍涪城,但實際上他的兵力也還是一開始的三萬多人。

畢竟梓潼和江油兩地都需要人駐守,又是主動投降的,所以劉備就沒有調動當地駐軍,為的就是安定當地世家大族的心。

可劉璋,光光在蜀郡就有五萬人駐守,如果再調犍為郡,江陽郡士卒回援,恐怕人數不會低於十萬。

以三萬打十萬,劉備軍終究是不佔優勢的。

而且即使劉備這一路勢如破竹的平定梓潼郡,但劉璋反應再怎麼慢,他也該反應過來了。

所以嘛,很快的,劉璋就派出了自己的討伐部隊。

一支由張任,吳懿率領的五萬大軍,出綿竹關,進軍涪城,跟劉備對峙。

這時候的劉備,才真正的面臨了考驗,為此,他不得不跟自己的三位謀士商議,小心應對。

張溪也不敢大意,畢竟是張任這個傢伙領軍。

張任嘛,號稱蜀中第一名將不是劉璋封的,是後世封的。

因為《三國演義》裡,這位將軍真的是大放異彩,不僅殺的劉備寸步難行,還在雒城邊的落鳳坡射殺了龐統,引發了劉備集團的連鎖反應。

至於正史上.嗯,正史對這位將軍的記載其實真不多,張溪也無法判斷,張任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的蜀中第一名將。

最重要的是,張溪也不清楚,這個張任,他走的是演義線,還是史實線。

寧可誇大敵人,謹慎對待才好。

所以,張溪在劉備面前,把張任一頓誇,誇張任有勇有謀,善於用兵,能力不在荊州的文聘將軍之下。

對文聘,劉備是很瞭解的了,因此一聽張溪這麼說,立刻對張任無比重視。

就是法正有些疑惑在益州這麼多年了,雖然知道張任是劉璋心腹,但這個張任,真的很強麼?!

你要是這麼吹吳懿將軍,倒是說的過去,畢竟吳懿將軍確實是有勇有謀,治兵嚴謹之人。

不過法正雖然疑惑,但因為不瞭解文聘的能力,也不好輕易的貶低別人,所以只能暫時閉口不言。

再一個,法正現在也已經對張溪的能力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以這位的見識,應該不會說出一些無的放矢的話來,或許這個張任,可能真的有自己不知道的一面。

然後,劉備就真的嚴陣以待了。

現在的劉備,據守涪城,自然不需要再分出什麼前鋒,中軍,後軍了,三軍都匯合在涪城內,交由劉備指揮。

而張任跟吳懿兩人,率領著五萬人來涪城,顯然也不是來旅遊的。

雙方在涪城前,進行了一場交戰。

劉備方是讓魏延,黃忠,寇封各領一軍,在城門外擺開陣勢,自己和龐統,張溪,法正,孟達四人坐守城樓。

張任方面,張任和吳懿坐守中軍,劉璝,泠苞,鄧賢三人各領一軍,跟劉備軍對峙,正面展開廝殺。

雙方的氣勢都很足,但結果嘛.劉備差點懷疑自己的眼睛。

劉備都不好說是自己從荊州帶來計程車兵太強了,還是益州軍太弱了.雙方只是進行了一場交戰,然後從左右兩翼到中軍,劉備軍全面佔據上風。

左翼,魏延壓制的劉璝不停的向中軍收縮。

中路,老將黃忠一陣突擊差點陣斬鄧賢,還得是吳懿派人及時支援,才保住了鄧賢一命,現在也被壓制的有點喘不上氣。

只有右翼的寇封,跟泠苞打的有來有回。

這個真不怪寇封,寇封的作戰特點是勇猛,指揮起來就是一口氣把士卒推上去,然後持續的給對方壓力,死戰不退。

可偏偏他對面的泠苞,性格和指揮特點也差不多,所以兩個猛將湊一起,打著打著,就變的陣型守不住,差點混到一起去。

但不管怎麼樣,劉備軍這次只打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是完全的佔據了上風。

如果不是吳懿和張任四處支援,恐怕益州軍早就崩潰了。

可即使如此,場面上如此被動,不管張任和吳懿怎麼努力也依然挽回不了頹勢,最後劉備軍甚至直接逼近益州軍的本陣,逼得張任和吳懿不得不放棄進攻,收兵後撤。

面對這麼好的局面,劉備要是不追擊,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但劉備始終記得張溪的話,所以他也只是命令黃忠和魏延追擊了不到二十里,就撤回本陣。

結果黃忠和魏延非常的不滿意。

黃忠從起兵以來,一直跟隨中軍行動,沒什麼立功的機會。

但黃忠畢竟年紀大啊,做事總會圓滑一點,所以他雖然不滿,但也沒說什麼。

但魏延就不一樣了。

劉備起兵的時候,魏延倒是被分到了前鋒軍裡,但張溪率領的前鋒軍,這一路上就靠一封信就搞定了所有人,他壓根沒有撈到打仗的機會。

本來魏延還想著就這麼一路突過去,直接進攻綿竹呢,結果張溪這個傢伙非說兵力不足,要等劉備到了再行動,還強行壓制了自己出兵的請求。

現在好了,好不容易有仗打了,追擊還只允許追擊二十里.可把魏延給憋屈壞了。

魏延的性子比較直,又是劉備的老部下了,資歷夠深,因此,他一收兵就找到了劉備,問道,“主公,益州之兵已然潰散,只需再追擊十里,便可一舉破敵,主公為何又.”

“誒,文長!”劉備先是阻止了魏延的追問,然後看向了張溪。

那意思就是.這就是你說的,益州第一名將?!

張溪那個尷尬的.張任是不是太不給面子了,這麼不禁打的?!

“那個.或許,有伏兵”張溪訕訕的,給出了一個解釋。

而這個解釋吧,別說劉備不信,就是魏延都覺得這是在扯淡。

再一聯想之前張溪硬是壓下自己進攻綿竹的請求,魏延頓時惱了。

“想是此人不欲吾等建功爾!!!”魏延指著張溪的鼻子,恨聲說道。

嘿!!!

這個老匹夫,你啥意思?!

張溪頓時也惱火了起來。

劉備也覺得魏延有點不像話了,趕緊呵斥道,“文長不得胡言。元長不過是謹慎用兵而已,若真有伏兵,損兵折將,豈是你能承擔?!”

魏延別人的話不聽,但劉備的話是絕對的聽從。

當下閉嘴不說話。

但劉備多少也對張溪有些不滿的。

如果不是張溪吹張任吹的太過,這次說不定真的可以一次性的就擊破張任等人,不會給他們後退收攏殘兵的機會。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劉備也不是那種秋後算賬的性格而且就益州兵的那個戰鬥力,大不了再打一場就是了。

因此,劉備決定,重新整軍,出兵,離開涪城,向綿竹關方向推進。

張任,吳懿兩人,在劉備沒有追擊的情況下,收攏殘兵,但對接下來的去向,也產生了爭執。

吳懿的想法,是退守綿竹關,依靠關卡來對抗劉備的進軍。

畢竟荊州軍的戰鬥力大家都看到了,如果野戰,肯定沒有任何勝算的。

但張任不同意。

他們可是率領了五萬大軍出發的啊,結果只敗了一場,就退守綿竹,怎麼跟劉璋交代?!

再一個,這場野戰,雖然敗了,但因為劉備軍並沒有跟著追擊,所以劉璋軍的損失並不大,也就是幾千人的傷亡而已,現在收攏殘兵,當道下寨,阻擋劉備集團的前進路線,也不是沒有勝算啊。

吳懿和張任兩個人,因為接下來的去向而爭執,最後張任依靠是劉璋的心腹,強行壓下了吳懿的意見,決定當道設寨,一邊收攏殘兵,一邊等待劉備軍的到來。

張任想要在野戰上,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

但.這個吧,真不是張任想洗刷,就能洗刷的。

將軍指揮作戰,依靠的到底是士兵,而益州兵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打的問題。

益州這個地方,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因為劉璋的縱容,所以益州計程車卒,與其說是劉璋計程車卒,倒不如說是世家大族的私兵組成的軍隊。

而劉璋既沒有孫策的殺伐果斷,也沒有孫權那樣制衡的能力,可以很好的整合益州世家大族,所以說到底,益州兵到底聽誰的,真不好說。

當然,劉璋也有直屬於自己控制的軍隊,但這支軍隊,劉璋是用來保衛成都,鞏固自己統治用的,輕易不會調離成都。

所以,其實張任和吳懿帶領的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少,但大多數都是世家湊出來的軍隊。

這些人,打順風仗可以,可現在他們已經見識到了劉備軍的戰鬥力了,要讓他們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給劉璋賣命.呵呵。

這也是為什麼吳懿一定要帶著這些士卒去綿竹關的原因.有了城牆的保護,這些欺軟怕硬計程車卒,或許才有跟敵人一戰的勇氣。

現在你讓他們野戰他們分分鐘跑給你看你信不信。

張任不信,非要去跟劉備硬碰硬。

結果第二次交戰,劉備軍還沒發力呢,劉璋軍就敗了。

士兵剛一列陣就自己潰敗,四散奔逃,劉璝,泠苞在亂軍中戰死,鄧賢被捕投降。

張任本人,也被敗兵給裹挾著,退往了綿竹關的方向。

而這次,劉備沒有任何顧慮了,讓魏延,寇封,黃忠三人,兵分三路,包抄追擊,一路追殺潰兵,來到了綿竹關下。

而這時候,早一步跑到綿竹的吳懿,也已經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面對這樣一座雄關,劉備也有點為難。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