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調整,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泰也是到了血黴了。
從襄陽領兵出發救援江陵,一路上急行軍,比預計的快了三天的時間到達了江陵城,確實是立下了大功。
王基在迎接州泰入城後,幾乎是第一時間給州泰記功。
畢竟,經過了十幾天的守城戰,王基手上的兵力,已經從一萬二千人,下降到了不足萬人的地步。
雖然守城戰的守方很佔便宜,但兵力終究是吃緊的,現在來了一萬援兵,王基頓時覺得腰桿子又硬起來了。
當然,王基也知道,州泰為了快速領兵增援,是一路急行軍過來的,士卒雖然到了,但還是比較疲憊的,需要休整一些時間才能恢復戰鬥力可王基也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啊,也不是那麼著急的需要這些援兵立刻投入戰鬥。
因此,王基給州泰的命令,是讓他好好的領兵休養,等到休養好了以後,再上城牆防守。
但州泰顯然還不滿足於此。
雖然及時領兵救援的功勞已經不小了,但到底不算是從戰場得來的功勞,州泰多少是不滿意的。
州泰還想著,自己在江陵城下殺退江東軍的進攻,進一步的建立功勳呢。
作為一個寒門出身的官員,任何一個機會,都需要把握住,這才能在這個世道立足,從而光宗耀祖,封妻廕子。
因此,在看到呂蒙發動衝車攻城,而王基只能被動挨打的時候,州泰主動向王基請命,領兵出城,燒燬這些衝車。
王基想了一下,才告訴州泰,現在還不到時候。
王基當然不想看著這些衝車每天這麼衝擊城門哪怕江陵城門再堅固,也經不起這麼連續的衝擊。
但現在兵力不足,援軍也沒有恢復戰鬥力,他不能冒險的現在出城。
可州泰表示,雖然援軍經過了急行軍,大部分比較疲憊,但抽調個三千還有戰鬥力的人出戰,也不是問題。
再者說了,這麼被動挨打,為了以防萬一,王基還得把兩千預備隊放在藏兵洞內,不也是一種兵力的浪費麼。
倒不如主動出擊,燒燬一部分衝車,這樣能讓江東計程車卒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進攻,還能解放出藏兵洞中計程車卒,不是兩全其美麼?!
王基琢磨了一下,覺得也對,就讓州泰帶領三千人出城燒燬衝車。
當然,王基做事向來謹慎,為防萬一,他又讓關興領三千人作為接應,就在城門後面埋伏著。
州泰領兵出城,確實殺了江東軍一個措手不及,一出城就擊潰了江東軍的前軍保護,點燃了好幾輛衝車。
但州泰的好運並沒有維持太久,很快的,隨著江東軍的大舉壓上,州泰陷入了江東軍的包圍。
一方面,是州泰有些急於立功,想著多燒幾輛衝車,同時又對敵人的戰力估計不足,結果撤退的時候拖拖拉拉,被江東軍給圍上了。
另一方面,呂蒙的反應足夠快,一看到州泰有戀戰的意思,絕對不放過任何機會,指揮中軍快速包圍。
州泰發現自己被圍後,立刻領兵四下突圍,但好幾次都被江東軍給堵了回去。
州泰驚訝的發現,這批江東軍的戰力是真的不差,雖然自己計程車卒經過長期行軍,心理和生理都比較疲憊,但也不至於在跟敵軍的較量中,處在全面的下風。
這下州泰對自己的貪功戀戰有些後悔了,但好在,州泰倒也沒有因此就驚慌失措。
沒辦法,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是命令士卒收縮陣型,固守待援.江陵城內還是有兵的,自己在城下作戰,不用擔心沒有人接應。
城內的王基很快也察覺到情況不對,看到州泰慢慢開始收縮陣型固守,就讓關興做好出城接應的準備,在關鍵時刻出城接應,這才沒讓州泰把帶出去計程車卒給浪沒了,最終把州泰接了回來。
但這一次出戰,州泰也損失了近千人,比王基守城五天的損失還要大。
真的,如果不是在戰時用人之際,王基都有心把州泰給擼了,讓他去當個大頭兵得了。
而州泰這一場出戰,卻讓呂蒙誤判了一個問題.江陵城得到的援兵,雖然人數在一萬人,但實際戰力卻不高。
一場出城燒燬攻城器械的野戰都能損失近千人,那這一萬人,是不是再來十次這樣的野戰,就消耗殆盡了?!
好吧,這麼說,是有點想瞎了心了,但援兵的數量不大,戰力不強的話,呂蒙感覺自己真的沒有必要這麼快撤退的。
只要後方徐盛還在堅守,或者退一步說,只要公安的文聘暫時沒有組織起水軍船隊,能威脅到呂蒙的糧道,那麼自己依然還是有攻破江陵的希望的。
哪怕江陵已經有援兵了。
突然又有了希望的呂蒙,一面指揮士卒繼續進攻江陵城城門,一面開始盤算自己手上的籌碼。
原本有四萬五千人的軍隊,前幾天的攻城中,已經傷亡了近七千人了,而且有一大半是自己直接掌控的中軍。
所謂的中軍,其實就是直屬於孫權的軍隊,交給呂蒙來指揮的。
開戰前,呂蒙率領了三萬五千人出發,其中兩萬是中軍。
在公安給徐盛留下了五千人,分給陸遜五千人,呂蒙只剩下一萬人的中軍了,現在幾番攻城之後,呂蒙手上的中軍,也就剩下五千人左右了。
這麼點兵力,肯定不能繼續攻城的,必須要尋求支援。
去問那些將軍們借調私兵,他們即使同意,估計也不會全力攻城,而呂蒙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因此,還得是要直屬於孫權的部隊.比如孫桓和孫瑜帶來的那兩萬士卒。
雖然同樣是直屬於孫權的隊伍,但孫桓和孫瑜不會那麼簡單的把士卒借給呂蒙使用要是這樣輕易的就交出指揮權的話,孫權就沒有必要培養宗室將領領兵了。
所以嘛,呂蒙必須是跟孫桓和孫瑜好生的商量,最後還必須是讓孫桓和孫瑜來指揮軍隊,自己不能直接指揮。
但呂蒙覺得這麼做也未嘗不可,畢竟孫氏兄弟沒有在戰場磨洋工的必要,打下江陵,佔據南郡,得利最大的還是孫權。
不過這也不是徹底的解決辦法,畢竟軍隊的指揮權不在手裡,呂蒙覺得還是不夠放心。
因此,呂蒙下令,讓在攻打宜都的陸遜回師。
已經剪除了宜都的外圍兵力了,短期內宜都也沒辦法恢復這些兵力缺額,四周也不會有援兵去救援宜都,倒不如暫時先撤回來,等打下江陵後,再去攻取宜都好了。
而陸遜呢這會兒陸遜,正在痛揍孟達,揍的正爽呢。
難得一次單獨領兵的機會啊,又那麼順利的用計剪除了孟達在外的援兵,圍毆的正痛快呢。
也就是這個宜都太守孟達本身能力還不錯,守城戰組織的很嚴密,沒有給陸遜太多的機會,否則啊,這地方早就被陸遜攻下來了。
不過嘛,陸遜覺得,只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自己也不是攻不下來但呂蒙的回軍命令已經到了。
陸遜微微的有些不滿。
倒不是不滿呂蒙讓自己回軍,主要是陸遜覺得,呂蒙這個一會兒出兵進攻,一會兒又讓人回軍的做法,未免有些兒戲了。
朝令夕改,可不是一個成熟的軍事將領應該做出來的事情。
但是吧,上級下令,陸遜縱然不滿,也只能執行.畢竟他帶來的這些兵,並不是陸家的私兵,而是呂蒙直接指揮的中軍。
他就算想要硬攻,也沒人會聽他的。
再一個,呂蒙也在回軍的文書上跟陸遜說明了原因——江陵的援軍雖然到了,但戰力很一般,依然還有獲勝的可能,因此呂蒙需要兵力,加強對江陵的進攻。
陸遜琢磨著,這事兒吧.也不見得是真的。
陸遜也接觸過援軍的戰報,有一說一,那位從襄陽出發的無名將領的水平,真的不算太高。
雖然他領兵快速救援了江陵,但他一路上根本沒有隱藏行蹤,輕易被人判斷出了救援的時間要換成關羽或者張溪領軍,絕對不會那麼明目張膽的行軍,他們肯定會遮遮掩掩,讓你根本無從判斷援軍的數量和位置。
放在表面上的東西不嚇人,讓人摸不清頭腦的援軍,才是最嚇人的。
從這點看,這位無名將領的水準,確實不如關羽和張溪。
但也不能據此推斷出,這位無名將領的水準不行,更不能推斷出,士卒的戰力不高吧?!
能急行軍支援江陵,五百多里路的行軍居然沒有潰散的部隊,怎麼也不算是戰鬥力弱吧?!
陸遜是不太相信呂蒙的判斷的,但這些暫時跟自己也無關,既然都督讓自己退兵,那自己就退兵唄。
只是可惜了,再有個幾天的時間,估計自己就能以五千人攻克一郡了
得到軍令後,陸遜故技重施,擺出一副空營疑兵,實則帶領士卒在拂曉前撤退,等孟達發現陸遜撤退的時候,陸遜已經離開宜都縣二十里了。
孟達知道自己就算追也追不上了,更何況自己的兵力不足,也根本不敢追這讓孟達感覺到了深刻的羞辱。
作為東州人裡的代表,跟法正,李嚴齊名的風流人物,居然被一個無名小將從頭到尾給耍的團團轉,一刻都沒有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最後還是人家主動撤退,自己才勉強保住了宜都郡,甚至人家從容撤退,自己都不敢追擊恥辱啊,絕對的奇恥大辱。
孟達記下了這個叫陸遜的將領的名字,心想著下次有機會,一定要扳回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