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四章 曹丕親征,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溪確實沒有那麼記仇,但現在確實挺窩火的。

都是魏老匹夫鬧的。

你說你一個堂堂軍中大將,漢中太守,去跟一個糧草官較勁,還有沒有一點大將風度了?!

雖然張溪也不喜歡楊儀,但現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張溪並不想去針對楊儀,畢竟這個楊儀還有用,你回頭要是弄死了他,遭罪的可就是諸葛亮了。

現在的局勢可比諸葛亮在歷史上面臨的局勢要好太多了,他不用一個人揹負這麼多的責任前行,也不用把自己搞的那麼累但就咱們丞相的那個責任心,你要是弄死了楊儀,把楊儀本來負責的那一攤子事兒丟到他的頭上,不還得把他給累到麼。

張溪是真的心疼這個。

所以嘛,這事兒張溪也沒想鬧大,就是責怪了魏延幾句,準備自己去問諸葛亮要糧草,不能耽誤了軍中操練。

但魏延很不服氣啊。

“汝亦知我乃軍中大將,豈有讓軍中大將去領糧草之理?!”魏延相當不滿的對著張溪說道。

是的,魏延對此很不滿。

雖然說跟張溪關係不好,但大家公事公辦,魏延也沒想跟張溪在工作上起什麼衝突.但沒聽說過哪個軍中大將要親自去領取糧草的。

張溪頓時就理解了,怎麼就不可以了?!

斜眼看看魏延,張溪好笑的說道,“只是讓汝領取糧草便不願,那他日令汝軍前罵陣,汝豈非要跳腳?!”

魏延頓時瞪大了眼睛,看著張溪,鼻孔直喘粗氣。

確實,張溪的說法,嚴重刺痛了魏延大將軍的自尊心。

我已經是鎮守漢中的一方大將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部曲部將,你還敢讓我去做領糧草,罵陣的活?!

魏延覺得自己被張溪諷刺了,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心靈傷害。

魏延似乎並沒有鄧艾的那種豁達,對於自己出身底層,魏延在內心終究是比較在意的。

但張溪是真的沒有諷刺魏延的意思,他只是覺得,這種事兒一個將軍去做,壓根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

糧草軍械,關係到軍中的戰鬥力,作為軍中將軍,不應該多加留意,親自去領又有什麼問題麼?!

軍前罵陣,是激敵軍出城野戰的有效手段,只要能克敵制勝,些許面子又算的了什麼呢?!

當初在新野,張溪當糧草官的時候,張飛,關羽,趙雲,哪個不是親自來領取糧草,甚至張飛為了一罈酒,還威脅自己呢。

那時候的張飛,關羽,趙雲,雖然官職不如現在的魏延,但哪個不是名動天下的名將,他們能做,為什麼魏延不能做?!

而且說起罵陣啊,人家曹仁在襄樊之戰的時候,可是堂堂的前將軍,安平亭侯,人家一個大漢侯爺都能跑到樊城下面親自罵陣呢,你魏延又算老幾?!

還有咱們的三爺,這輩子打仗,要是不軍前罵陣都覺得不痛快呢。

所以張溪是真的不能理解,魏延這又是吹鬍子瞪眼,又是喘粗氣的,為的是什麼。

不過張溪也不想跟魏延解釋,他現在是魏延的上級,是前軍主將,也沒有必要跟魏延解釋什麼。

而諸葛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了張溪的營帳。

諸葛亮一看這倆又在互相瞪眼,頓時也是一陣頭疼.就不能稍微消停一會兒麼?!

魏延看到諸葛亮來了,總算也沒有跟張溪繼續瞪眼,一方面他要臉,另一方面魏延也是挺給諸葛亮面子的。

隨便拱手一下,算是對張溪行禮了,然後魏延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軍帳。

張溪根本沒在意魏延,倒是笑著起身迎接了諸葛亮。

諸葛亮先是跟張溪交接了一下糧草事宜,張溪一一查點無誤後,才在糧草簿上面畫押確認。

然後嘛,諸葛亮就拉著張溪,勸他別總跟魏延鬧矛盾了。

“如今北伐在即,軍中當上下一心。”諸葛亮勸著張溪說道,“元長與文長亦是相識多年,當知文長秉性耿直,可用之卻不可激之.何必鬧得如此難堪?!”

張溪卻只是笑笑,然後說道,“魏老.咳,魏將軍之能,溪知之,亦無刁難之意。軍中之事,言必行,行必果,嚴守軍令,遵令而行便可,何須強求彼此和睦?!”

張溪那意思是說,我就是跟那個魏老匹夫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但只要各為公事,不違軍令,那也沒有必要強求和睦。

諸葛亮卻是搖搖頭,繼續拉著張溪勸說。

主要是這年代啊,領兵作戰還是以將領的意志為先,軍中主將分配任務,到底還是要底下將軍去執行的,如果彼此不合,執行軍令時配合不默契,難免還是會壞事。

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會拋開私怨,精誠合作的。

張溪也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但張溪覺得吧,如果是別人,張溪說不定也就注意一下了,但跟魏老匹夫之間,真不需要注意那麼多。

魏延這個人,就像諸葛亮說的,性情耿直,你交給他的任務,要麼他不領,只要領了,他不會不認真去做好的。

所以張溪相信,至少在軍伍的事情上,魏延不可能對自己陽奉陰違的。

不過張溪還是謝過了諸葛亮的提醒.然後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諸葛亮顯然也是看出來張溪的不以為意,但仔細想想,張溪也好,魏延也好,都不是那種因私廢公的人,諸葛亮也只能是無奈嘆氣,暫時不管這一茬。

反正這次領兵出戰的主將是漢中王劉備,不管是張溪還是魏延,都不會對劉備的命令有什麼違抗的。

這時候的諸葛亮,還不需要去擔心怎麼調解帳下將士的關係,畢竟還不到他什麼事情都一肩挑的時候。

而就在諸葛亮等人在漢中各做準備的時候,劉備已經在成都集結好了後軍,出發前往漢中。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漢中王劉備領三萬後軍進入漢中,在漢中南鄭正式祭告天地,誓師北伐。

而原本這個時候,應該是曹丕威逼漢獻帝禪讓,代漢自立的時候。

很顯然,這時候的曹丕,暫時沒有這個心情。

十月中旬,曹丕收到了劉備誓師北伐的訊息,而隨同這個訊息一起來的,還有南陽方面和長安方面的情況通報。

南陽方面,駐守宛城的張遼送來軍報,說襄樊的關羽在十月初的時候,領軍五萬出樊城,北上攻破了新野,正在向宛城進發。

而長安方面的曹洪則奏報,上庸的寇封領兵兩萬攻打魏興,魏興告急,曹洪已經派出了一萬援兵。

襄樊方面的關羽,行軍目標已經明確了,是去南陽而不是許都,這讓曹丕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而宛城方面,張遼有三萬精兵在手,張遼本身又是能征慣戰的名將宿將,又有宛城和南陽諸縣的支援,暫時阻擋住關羽的攻勢,應該問題不大。

但上庸的寇封的動向卻非常的微妙。

魏興這個地方的位置真的很重要,寇封佔據了魏興後,既可以北上進攻右扶風,威脅長安,也可以東出進攻南鄉,跟關羽合兵一路,共同攻打宛城。

這麼重要的位置,曹洪不敢不救。

同時曹洪也接到了劉備在漢中誓師的訊息,長安重地也不能不防。

因此曹洪趕緊上表,通知曹丕,讓曹丕趕緊做出決斷。

而曹丕也迅速的召集了重臣,一起商議該怎麼辦。

這次因為是接到了明確的敵軍軍報,因此曹丕召集了在鄴城的眾多文武官員,一起商量應對之策。

不僅是曹仁等曹氏宗族將領參加了,其中還有徐晃,張郃等宿將,以及蔣濟,劉曄,陳群,賈詡等文官。

可人多了吧,有些事情說起來就沒完了,尤其是對劉備主攻方向的判斷,很多人的意見都相左。

劉曄,張郃等人認為,既然劉備本人在漢中誓師,而襄樊的關羽已經進攻南陽了,目標明確,這就說明,劉備方向才是主攻,關羽大機率只是偏師,起牽制作用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強雍涼地區的防禦,同時向長安派出援軍。

而曹仁依然還是堅持要防衛南陽和許都,畢竟那是關羽親自領兵,都快打到家門口了。

至於劉備的動向.劉備帳下的一群謀士個個詭計多端,你怎麼能判斷,劉備不會領大軍作為疑兵,實際上是為關羽進攻南陽做掩護呢?!

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要提防啊.當初誰能想到會天降暴雨,造就關羽水淹七軍的?!

再一個,軍中宿將們都知道,從漢中往雍涼方向的路線有多難走,而且之前曹丕也讓郭淮和曹洪做出了應對,已經足夠給曹洪拖延時間了,現在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救援張遼,擊退關羽。

兩方面的說辭,曹丕聽著都覺得有道理,但聽著又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

曹丕到底不是曹操,在軍事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決斷。

但曹丕也不是那種好謀無斷,優柔寡斷的人,知道這種事情,不能一拖再拖.當年坐鎮河北的袁紹是怎麼沒的,曹丕還是很清楚的。

因此,曹丕總算是體現出了一個合格繼承人的決斷能力,也證明曹操選他作為接班人,並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曹丕當即下令,命曹仁領軍三萬,協同徐晃一起,增援南陽張遼,阻擋關羽。

而長安方向,曹丕決定效仿先王曹操,帶領十萬中軍親征,趕赴長安,坐鎮指揮雍涼大軍。

就讓自己親自領教一下,被父親譽為當世英雄的劉備,到底有什麼能耐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