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二章 潼關的差異,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溪駐軍於潼關之外,趁著天氣慢慢轉暖的功夫,開始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強攻潼關。
狠話已經撂下了,不打一下,實在說不過去,也過不了張溪心裡的那一關。
而王昶呢王昶緊閉關門,據守不出。
其實吧,如今的潼關,王昶帶來了三千禁軍援兵,再加上之前駐守在此處的三千郡兵,總計有六千人了。
而關外的張溪所部,也不過是一萬人左右,雙方的兵力差距其實並不大,王昶並不是沒有出關一戰的能力。
但是呢,王昶現在真的是沒臉再帶兵主動出擊了。
張溪說的那些事兒,是真的,王昶根本不懷疑。
一個是因為張溪這樣的名將根本沒有必要騙他,二來是這種事兒根本騙不了人,稍微打聽一下就能知道。
所以,王昶現在也是羞愧難擋也就是這個時代沒有免戰牌,他的職責也不允許自己捨棄潼關後退,否則的話,王昶才不想直面張溪的挑戰。
是,理論上,站在王昶的立場上,他可以辯駁一下,畢竟他的本意,確實只是“借用”百姓的口糧,而且不是全部口糧,他只是“借用”了百姓一半的口糧而已,也跟百姓做了約定,只要到了潼關,他就償還這些百姓百姓的口糧。
他這麼做只能說是事急從權,目的也是為了國事,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
但造成最後的結果,其實跟王昶縱兵劫掠的結果,是一樣的。
王昶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辯解不辯解的,其實毫無意義。
這時代的世家們,雖然大多都挺不堪的,私底下乾的那些事兒,基本就沒有幾件人事兒,從隱匿丁口,逃避賦稅,到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縱奴傷人,欺壓百姓等等,都是這些世家們常乾的事兒。
但太原王氏,尤其是王允之後的這幾代人,其實人品做派和處世風格都還挺不錯的。
太原王氏的眼光很長遠,明顯已經看出來,如今的世道,世家崛起的基礎已經有了,不管是大魏一統天下,還是將來大漢實現三次中興,皇權已經無法再把世家大族的勢力排除在朝堂之外了。
這種時候,為了家族的利益著想,也為了給太原王氏爭取更加長遠的傳承,族中對子弟的教育,尤其是對百姓的態度這一塊,太原王氏還是比較注重的。
倒不是真的心存百姓,太原王氏追求的,依然只是名聲。
只不過,在其他世家還在追求世家之間彼此吹捧得來的名聲時,太原王氏敏銳的察覺到,只有在百姓中建立起足夠的口碑和名聲,才能讓自己的家族長久的立於不敗之地。
畢竟,如果在百姓中間沒有足夠的聲望和尊重,那麼世家一樣很難在跟皇權的博弈中收穫足夠的利益。
如果只是在大魏政權內部立足,依靠九品中正制的庇護,跟其他的世家一樣蠅營狗苟的話,倒也問題不大,但如果是大漢三次中興呢?!
沒有百姓和民間的這層保護,以劉備集團對待世家的態度,他們能生存下去才怪呢。
事實上,如果沒有某條穿越土狗的瞎搞,像太原王氏,河東崔氏,范陽盧氏這樣的家族,確實是靠著這一套手段,延續了近千年,真的做到了“流水的皇帝,千年的世家”,一直到唐末,世家的力量才徹底土崩瓦解。
而與他們同時期的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們,不管是弘農楊氏,還是汝南袁氏,又或者是像益州李氏,潁川荀氏這樣的大世家,統統都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這個時候,正是太原王氏崛起的時候,因此王昶這個人吧嗯,三觀還是挺正的。
王昶是真的羞愧,如果按照家族的教育,他這個時候,就該直接上表朝廷,請求免去他的官職,從此閉門不出,不再出仕,以此作為太原王氏對天下百姓的一個交代。
可如今潼關重任在肩,王昶已經對百姓不義了,不能再對皇帝的詔令不忠這個潼關,他依然還是得守,但你要讓他主動出關去進攻張溪,他也做不到。
王昶閉關不出,張溪自然也不在意,認真的打造著攻城器械,尤其是配重型投石車,張溪是抓緊時間,能打造多少是多少。
說實話,除了這個手段外,張溪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把握,能強攻下潼關。
甚至對配重式投石車的威力,張溪都不敢太信任。
畢竟,這是潼關,千古雄關就張溪搞的這種投石車,真的能砸塌關牆麼?!
張溪自己心理也沒底。
可王昶看的,那是心驚肉跳的。
這幾年,隨著西北戰事的廣傳天下,大家都知道,西蜀劉備軍中,有一種霹靂車更加犀利的攻城器具,這種攻城器具是張溪發明的,最擅長砸塌城牆。
天下有名的堅城成都,曹操寄予厚望的軍事要塞樊城,都在配重式投石車的轟擊下最終告破。
王昶是真的不敢想,自己駐守的潼關,能守住多久。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王昶是真的覺得,自己守住潼關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原因很簡單,王昶對潼關的認知,跟張溪對潼關的認知,是有誤差的。
在張溪的眼裡,潼關那必定是千古雄關,後世更是有“天下第一關”的美稱,自然應該是堅固異常的。
張溪對此的認知來源,是上輩子積累下來的刻板印象,畢竟潼關這地方,歷史上發生了無數次戰鬥,也經歷過歷朝歷代不停的加固修繕,基本上來說,只要主將不是被逼著主動出戰,潼關一般不會陷落。
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關。
但,在王昶的認知中,這個潼關,雖然確實地勢險要,可確實不是什麼雄關。
潼關,是當年太祖武皇帝為了抵禦關中的涼州集團,新修建的關隘。
如果不是太祖武皇帝跟涼州馬韓的潼關之戰,這座潼關,恐怕如今知道的人都沒有多少。
在此之前,關中屏障,一直是在潼關身後百餘里地的函谷關,那才是兩漢以前,真正的“天下第一關”。
在王昶眼裡,這個潼關,不過是一座在十幾年前剛剛修建出來的新關隘而已。
真的,太祖武皇帝的戰略眼光是毋庸置疑的,潼關選址非常重要,徹底卡住了關中的東門戶,地理位置非常的險要,確實是一個戰略要地。
但這座潼關,確實是修築時間不長,因此,不管是關牆厚度,還是箭樓數量,又或者是藏兵洞數量,跟身後百餘里的函谷關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眼看著對面不停的修建配重式投石車,造了十幾臺張溪還覺得不夠,還在不停的爆裝備.王昶心都要涼了。
有心主動出戰吧,實在是無法面對張溪,可要是繼續這麼死守的話,就靠潼關的關防,真的能撐得住這樣的轟擊麼?!
可張溪不這麼想啊。
他又不知道這個潼關不是他腦海裡經過歷代加固後的潼關,上輩子的張溪也沒去過潼關,不知道眼前的潼關和後世的潼關到底有什麼區別.他只知道潼關是千古雄關,是真的怕投石車不夠用的。
就這樣,張溪不放心之下,一直在努力的爆裝備,打造投石車,而王昶呢,因為羞愧,始終不敢主動對漢軍發動攻擊,只能據守潼關險要,眼睜睜的這麼看著。
打造投石車也需要時間,張溪打算參考成都的戰例,先打造個五十架投石車試試水,而這,起碼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因此,潼關戰事,暫時的停了下來。
張溪這邊的戰事是暫停了下來,但右扶風地區,戰事又起。
滿寵在遷民,把長安最後的二十萬百姓遷入關內,但這也需要時間。
曹真雖然只給了滿寵十五天的時間,逼得滿寵雞飛狗跳的,但曹真也不是不想多守幾天,給滿寵爭取更多的時間。
只是,時間上不允許而已。
隨著天氣日漸轉暖,曹真看著一天天慢慢化去的積雪,心裡的那份焦急勁,可就別提了。
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別說十五天,恐怕十天之後,曹真就該隨時擔心,渭水的凌汛什麼時候到來了。
萬一一直是這樣的回暖天,曹真恐怕連十五天都撐不住。
這麼下去可不行,必須想辦法。
而擺在曹真面前的路,其實就兩條。
一條,就是抓緊時間,趁著春汛沒有到來之前,主動後撤,撤入武關道,然後留下郭淮駐守武關,自己領兵急行軍,去救援宛城。
至於滿寵和長安百姓的遷徙隊伍,那就真的只能不管他們,聽天由命了。
另一條,就是正面出擊,跟蜀賊幹一場,想辦法驅散堤壩上的蜀賊,暫時控制堤壩,不給蜀賊決水灌城的機會。
但這一條.估計是往人家蜀賊設好的口袋裡鑽,也是下策。
曹真愁啊,愁的天天跟郭淮商量。
而郭淮嘛郭淮的建議,是第二條。
二十萬百姓啊,但凡不是沒有政治頭腦的莽夫,都不會認為這二十萬百姓無關緊要。
而對面的蜀賊,雖然也是用陽謀逼的兩人進退兩難,但主動出擊的話,戰場之上,拼的就是主帥的指揮應變,拼的就是士卒用命了。
雖然主動出擊之後,主動權會掉落到蜀賊手裡,但如今的局勢,主動出擊,魏軍多少還有點優勢的。
一旦積雪化盡,雙方都在泥地上作戰的話,大魏禁軍的戰鬥力,還是要比蜀賊高出一點的。
而雙方主帥的指揮能力嘛.說真的,曹真和郭淮,真不覺得兩人加起來,會比對面的張飛加劉備的指揮組合要差。
對面那兩位,一個莽夫,一個常敗將軍,也就只有漢中一回的戰績值得吹一下,還是以多打少真不覺得這倆有啥大能耐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