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諸葛亮的態度,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等大事,爾等就這麼輕鬆的答應了?!”

這是法正,在聽諸葛亮說完今日私宴之事後,做出的反應。

相當的焦急,也相當的無奈。

焦急的地方在於,一旦這五個人答應下來,那麼劉備就有足夠的理由和權利,強行去推動復設丞相一事。

無奈的地方在於.

“主公以私宴相邀,以身後事相托.孝直若是在場,可會拒絕?!”諸葛亮無奈的反問道。

是的,這就是法正無奈的地方。

設身處地的去想想,如果自己在場,恐怕也不會拒絕劉備所託。

其實吧,法正,龐統和黃權三人,心裡也都明白,身處那樣的環境下,除了答應下來以外,是沒有第二個反應可以做的。

但這三人還是心裡不是滋味特麼為啥不請我?!

好吧,為啥不請這三個人,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因為這三個人,背後都有各自的利益集團,而諸葛亮等人,則是妥妥的鐵桿皇權派。

託付後事,不找心腹之人,找他們這些跟利益集團有瓜葛的人.劉備又沒有老糊塗呢。

可知道歸知道,心裡不好受也是實情。

尤其是龐統,他心裡最不舒服了。

法正和黃權還說得過去,這倆都是入川的時候才投靠的天子,可他龐統不就比諸葛亮晚了一年多的時間嘛。

是,他龐統是襄陽龐氏出身,身後也站著荊州世家們.可諸葛亮在荊州的人際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的啊。

憑啥他可以被邀請,我就不行?!

嘛,心裡不爽歸心裡不爽,但龐統終究不是小心眼的人,也沒想著要在這方面跟諸葛亮別苗頭。

但復設丞相一事,終究還是影響太大了。

“孔明你來當這個丞相,我倒是沒啥意見,但荊州如何?!”

龐統率先發難。

反正事情基本已經確定了,劉備有了諸葛亮等五人的支援,這個復設丞相一事,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現在反對根本無濟於事。

倒不如藉著這個機會,逼諸葛亮表態,為荊州集團爭取利益。

嗯.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備不找龐統參加私宴,還真的是正確的。

哪怕龐統自認自己也可以全心為劉備著想,但.事實上,龐統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免不了會代入到荊州世家的立場上,真做不到像諸葛亮那樣徹底跳出來。

這是一個思維方式和自帶立場的問題,跟是不是忠心無關。

可龐統這麼一說,諸葛亮還沒啥反應呢,法正和黃權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這個龐士元.差不多得了。

這種時候還不忘著給荊州派撈好處?!

你也不想想,整個大漢內部,就你們荊州派多吃多佔了。

再一個,諸葛亮當了大漢丞相的話,以他的出身,以他在荊州派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他還能虧待了你們荊州派?!

臥龍鳳雛,誰不知道你倆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因此,龐統一問這個問題,法正直接咳嗽了一聲,看向諸葛亮。

法正倒是沒說話,畢竟法正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跟諸葛亮有些相似,他確實是更加偏向於劉備一方的。

只不過他做不到跟諸葛亮那樣完全跳出來,上次李嚴的那封信,法正雖然交給了劉備,但多少還是幫李嚴說了點話,也夾在了一些幫東州派開脫的私心。

但是吧,這聲咳嗽的本意,諸葛亮還是能理解的。

至於黃權論地位,他算是在場眾人中地位最低的,論關係,他跟在場的這些人,也不過是泛泛之交。

如果不是黃權代表的是蜀中世家,他真沒有資格來參加這樣的聚會。

黃權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他也沒有以個人的身份發言,而是非常直接的對著眾人說道,“大漢新立,根基終究在蜀中,若孔明先生為相,蜀中各家自無異議,只是,蜀中各地承載大漢復興之基,還望孔明先生亦蜀中百姓為念,多行善政。”

那意思吧,別看你季漢如今已經拿下了關中,但未來十年內,季漢的根基依然還是蜀中.蜀中這幫世家們要是不支援的話,你諸葛亮也別想坐穩這個丞相之位。

私下議事,大家說話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如今三方代表,已經把自己的需求擺到了檯面上了,全看諸葛亮怎麼回應了。

沒辦法,窗戶紙戳破了,劉備就是要讓諸葛亮當丞相的,現在不抓住機會要到未來丞相的承諾,還等到什麼時候。

而這,也是諸葛亮請來三個人的原因。

必須要說服這三個人身後的利益集團,否則的話,很多事情他也沒有辦法去具體實施和展開。

因此,諸葛亮微微一笑,先走到龐統面前,說道,“亮曾於《隆中對》中言明,大漢復興,一在荊襄,二在巴蜀。荊襄之地,大將軍鎮守十餘年,諸君用命而政通人和,士元又何必多問?!”

那意思,荊州那地方,是關羽鎮守的地方,而以荊州和益州之間那個複雜的山道和水路,朝廷就算想直接管轄,交通也不是那麼方便,政令來回傳達都需要好幾個月.如今的局勢下,除了派出朝廷大將總督地方外,根本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去治理。

大漢都城如今在成都,而不在洛陽,地理位置確實不佔便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也確實比較弱,不管是不是設立丞相一職,對荊州的治理方式,還是會沿用現在的方式的。

也就是說,諸葛亮沒打算在自己繼任丞相後,就對荊州進行大規模的人員變動,統治方式也是跟以前一樣,採用委任統治的方式。

雖然這種方式,不是荊州世家們最能接受的統治方式,但確實也是目前荊州世家已經習慣的統治方式。

可龐統還是不滿意,看看現場某個黑廝不在,大膽的問道,“大將軍年事已高,又身有舊疾,倘若有個萬一”

這話問的,要是張飛在場,非跟龐統急眼不可。

諸葛亮也是沒想到,龐統居然問的這麼直白,有點哭笑不得,但還是給出了答案。

“有元直和伯輿在彼,何愁此事?!”

那意思,就算關羽有個萬一,徐庶和王基還在呢。

徐庶在荊州也同樣鎮守了十幾年了,而且以徐庶的性格來說,他可比關羽更好打交道。

而即使徐庶之後會有所調動,還有王基在呢。

王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徐庶更加符合荊州世家們的胃口王基可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妥妥的名門之後,在某種程度上,王基更加懂得世家們需要的利益點在哪裡。

可比一個粗鄙武夫和一個寒門出身的文人要更加符合世家們的審美。

諸葛亮都說成這樣了,龐統自然也不好再繼續問下去了,畢竟這些事兒,已經足夠龐統去回覆那些荊州世家們了。

你總不能要求諸葛亮當了丞相後,就把所有的好處都給到荊襄世家,又或者改變立場,徹底倒向世家一面吧?!

天子對世家是什麼態度,其實大家都知道,荊州只是希望得到一個未來的保障,保障他們能在大漢集團內部,獲得不低於當前利益的權利和話語權而已。

即使再對劉備有意見,但荊州世家終究是如今大漢內部的第一政治勢力,只要能保住這個地位,那麼荊州派對諸葛亮,也只會以支援為主,而不是持反對意見。

畢竟,諸葛亮可以說是大半個荊州人,他當丞相,荊州派總是比較容易獲利的。

解決完荊州派這邊,諸葛亮轉向法正。

“北伐之時,辛苦孝直和子初坐鎮漢中。然孝直與子初皆有正務,不可久留漢中亮以為,江州督李嚴,治理江州期間,軍政皆宜,漢中之地,正需此等大才鎮守。待來日,亮上表天子,以李嚴為漢中太守,孝直以為如何?!”

這就是諸葛亮對東州派做出的妥協。

就李嚴那貨前段時間的舉動,沒給他貶官處理,都算是看在法正的面子上了。

如今諸葛亮卻願意出面,表奏李嚴為漢中太守看似,從江州都督變成漢中太守是貶官了,但實際上,漢中的戰略地位可比身在後方的江州重要的多,漢中太守的職權,可比江州都督要大的多。

這是明貶實升的操作,既可以表達天子對李嚴的不滿,同時也能安撫東州派的情緒。

法正思考了一下,微微點頭,並沒有異議。

但隨即,法正又加了一句。

“吏部尚書空缺已久,我欲向天子建議,擢升吏部左侍郎董和為吏部尚書,不知中書令意下如何?!”

法正這話說的就有技巧了。

不是問未來的丞相,而是以尚書令的身份,詢問現任中書令。

六部主官的任免,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不由尚書令和中書令決定的,兩人最多有建議權,真正做決定的,是天子。

但如果諸葛亮繼任丞相,那麼按照劉備對丞相的定義,丞相在這個事情上,是有一定的決定權的。

明面上,法正是在尋求諸葛亮的建議,實際上,法正就是在問諸葛亮要一個承諾。

而諸葛亮微微皺眉,陷入了思考。

說實話,諸葛亮是不太喜歡這種私下決定朝廷官員任免的事情的,畢竟當今天子是劉備,他也還沒有真正當上丞相,擁有開府治事,總攝三省六部的權利。

可法正這話,諸葛亮是真的不好回答,因為明面上,法正只是在尋求諸葛亮的建議而已。

再一個,法正如果提議別人,還可能算是私心試探,但董和這是一個能力出眾,忠心任事,同時又講究賞罰分明的人,非常的對諸葛亮的胃口,由他出任空缺的吏部尚書一職,倒也算用人得當。

因此,諸葛亮認真思考以後,才對法正說道,“亮可與孝直一同上奏天子,請求天子准許。”

這是既回答了法正的問題,同時也是向法正表達了自己的私心——丞相再大,大不過天子去。

法正聞言,微笑著點了一下頭,不再說話。

搞定了法正之後,諸葛亮再次看向黃權。

“公衡之言,亮知之。只是,為官施政,心存百姓本是正理,又何分蜀中,荊州?!益州乃國都所在,當為國之典範,還請公衡代亮轉達對蜀中各家問候,望他們以國為重,多行善事,展現國都典範風采,莫要因小失大,貽誤自身。”

黃權一聽,臉色都變了。

好嘛,對荊州派,對東州派,你丫都能做出承諾和妥協讓步,到了我們益州派這邊,你丫這麼強硬的?!

這不就是讓益州世家們掂量掂量,好自為之麼?!

黃權一頓憋屈,但偏偏沒辦法除非益州世家們聯合起來造反,否則的話,還真的拿諸葛亮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造反的理由就為了反對諸葛亮出任丞相?!

這也太兒戲了。

甚至問題在於,諸葛亮搞定了朝中佔據高位的荊州派,又安撫了身在益州,影響力同樣不小的東州派益州派就算想造反,也掀不起多大浪花來啊。

看看黃元的下場就知道了。

黃權這頓憋屈的,想反駁,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但緊接著,黃權就不覺得憋屈了。

“公衡勞苦功高,對天子忠心可嘉,亮亦知之。故此,亮欲表奏天子,以公衡為雍州長史,配合元長,處理此次雍州遷民軍屯之事,不知公衡可願當此重任?!”

特麼下次有甜棗的話,你倒是先說好不好!!!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