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世家,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實上,張溪早就想跟這些關中世家們好好談談了。
倒不是跟以往那樣,張溪想要整治這幫關中世家.說實話,張溪依然不信任這些世家豪族們的節操,但,關中的特殊情況,讓張溪突然有種想法,想要嘗試一下對世家進行“改造”。
事實上,張溪對於世家的厭惡,主要源自歷史上兩晉南北朝時期,世家的胡作非為,互相內耗,甚至有奶就是娘.這段歷史,簡直是百姓的黑暗悲歌。
真的,但凡那個時代的世家大族們能多點公心,少點私利,就算是十個司馬衷在位,也毀不了一個剛剛大一統不到五十年的王朝。
而之所以造成這些世家豪族無法無天的原因,除了司馬家的縱容外,世家豪族掌握從地方到中央的權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造成這一切的元兇,真不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只是世家掌權的一個體現,真正讓世家有底氣跟中央朝廷對抗,掀起八王之亂的底氣,在於世家們掌握了大量的地方土地所有權。
張溪其實也不偏向中央集權,但世家這種公然兼併土地的行為,顯然更加讓張溪無法接受。
漢武帝還有下輪臺罪己詔的一天,但世家對土地的貪婪,是不會有任何收斂的。
因此,張溪希望,能減少世家對土地的兼併,而這事兒,在這個時代,卻相當的不容易。
世家追求利益,而這年頭,能有最大利益產出的,就是土地。
糧食這東西,在任何時代都是硬通貨,盛世要吃糧,亂世更需要吃糧。
你想要讓世家減少多土地的渴望,必須給與世家另一條可以取代土地的利益產出鏈。
但事實上,這並不容易。
張溪不是沒有想過,想辦法提高商人地位,推動商業發展,引導世家轉型成為商業性家族,這樣就能讓世家透過商業積累財富,從而降低他們對土地的需求。
張溪早年還在成都當兵部尚書的時候,曾經正兒八經的跟諸葛亮,劉巴兩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但遭到了兩位當世經濟奇才的一致反對。
理由很簡單,這根本不現實。
如今的土地畝產就那麼多,而人總是要吃飯的,你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時候貿然去發展商業,只會讓財富更加向世家集中,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平民百姓失去對基本生存商品的定價權。
這樣做的最後結果,只會讓世家在掌握了大量錢財的同時,加大對百姓土地的兼併。
而一旦世家做到了那一步,手裡有糧,同時又有錢他們要是不造反,也得變著法的來掌控朝政,透過朝廷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土地和錢財。
諸葛亮和劉巴這麼一說,張溪才算恍然大悟,明白為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要重農抑商了。
重農,是為了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只有百姓吃飽了,他們才不會起來造反。
抑商,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老百姓農閒時做出來貼補家用的那三瓜兩棗,也不是因為什麼無奸不商.純粹是為了防止那些地方豪族們藉此斂財坐大,威脅皇權。
歷朝歷代,都是鼓勵各地開辦集市,允許百姓在集市上自由交易的,甚至很多朝代對於這種市稅的定額都很低,這算是增加百姓收入的一種辦法,朝廷只會鼓勵,從來不會禁止。
朝廷真正防的,是大宗貨品的交易,而往往能進行大宗貨品交易的人,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百姓。
這樣的人,不給他打成商人,從根上斷絕他們進入仕途的可能,皇帝怎麼能安心呢?!
因此吧,張溪建議提高商人地位,發展商業的想法,第一時間遭到了劉巴和諸葛亮的勸阻。
所以說啊,那些一穿越回古代都想著要發展商業來代替農業的前輩們,大機率腦子都不怎麼樣.也不想想,國家財政收入再多,地主階級再富裕,你卻沒有足夠的糧食讓百姓吃飽,管屁用。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張溪頓時息了好多的心思.包括但不限於,發展羊毛產業,派兵鑿通西域,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等等。
這些事兒,可以做,但不是現在。
如今三國鼎立,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平定天下,讓國家安定下來,然後才能去考慮那些事兒如果現在就搞這些事情的話,徒耗錢糧不說,就算成了,帶回來的金銀,也無法讓治下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只能憑白的讓那些世家拿走大頭。
如果說,如今的大漢鬧錢荒,這事兒倒還有進行一下的理由,起碼可以讓那些世家們把藏在地窖裡的銅錢拿出來流通.可問題是,自打越巂郡那邊開始鑄造銅錢起,大漢的五銖錢因為製作精良,都已經流通到遼東去了,大漢根本不缺錢。
如今的大漢,已經不是諸葛亮需要用官方走私蜀錦的手段去收斂他國五銖錢,補貼大漢財政的時代了,大漢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
現在的大漢,需要的是透過五銖錢,從他國走私糧食.而這,也是張溪希望跟關中世家們談談的最大原因。
大漢如今也算是有了三個產糧基地了,但如今大漢的地盤也大了。
荊州那邊的漢江平原,要負擔荊州的消耗,同時還要承擔荊州作為北伐基地的需要,能做到自給自足已經很不錯了。
而成都平原呢,同樣要支撐南中礦業基地的發展,那邊的大量銅鐵鑄造給大漢帶來了錢糧軍械的同時,那邊的民生也同樣需要成都的支援。
至於關中,雖然如今已經拿下了,但關中人口減半,短時間內無法達到預期的農業收入,同時還得負責供應西北的秦州,涼州的發展。
秦州附近基本都是羌族,這些羌族可不好惹,後漢朝廷有一百多年都是在跟這些人打交道,那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安撫工作,就算馬超頂著個“神威天將軍”的名頭也不管什麼用。
而涼州就跟麻煩了。
涼州那地方地處西北苦寒之地,本來就不合適發展農業生產,可耕種面積少不說,人口也少。
但涼州又不能放棄,那是大漢為數不多的產馬基地之一,想要組建出一支像樣的騎兵,沒有涼州的支援,是絕對不可能達成的。
而且涼州周邊的異族也同樣不少,常備的邊軍數量也不能少。
這一切,都需要糧食。
因此,如今的大漢,依然還是缺糧的。
而隔著一條黃河的曹魏地盤,卻恰恰相反。
整個中原地區,河北地區,都是產糧區,糧食儲備豐富,即使是幽州地界,那地方雖然也是產馬基地,但農耕開發程度比涼州可要高的多,甚至你往北,往東再走走,到了朝鮮半島,依然有足夠的耕地可以用來生產農耕。
那地方開發程度,是受限於異族不懂耕種,而不是缺乏土地。
這也是曹魏連續數次大戰之後,依然是三國中最強一國的原因——人家糧食夠,只要想,隨時可以爆兵。
而張溪呢,想跟關中世家們聊聊的,就是希望透過關中世家們的關係,從河東,乃至洛陽地區,走私糧食,運來大漢。
大漢不缺錢缺糧,而曹魏那邊呢,別的不多,就是糧食多。
而且吧,曹魏那邊,上到王公貴族,下到世家大族,最喜歡的就是大漢鑄造精美的五銖錢和蜀錦,還有紙張。
而關中世家們在這方面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關中世家本來就跟河東世家,洛陽世家之間來往密切,再加上當初滿寵遷民入關,帶走了大部分的關中世家連內應都有了。
那些入關之後的關中世家,在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之後,肯定也急需一種方式來輸血,而留在關中的關中世家們,跟這些入關的關中世家之間,肯定也有足夠的辦法,可以繞過曹魏關卡,取得聯絡。
這些可都是現成的內應。
張溪那意思吧,還是劉巴之前留下的經濟滲透思想咱走私,半官方的走私。
這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展商業,而是嗯,非要說的話,張溪其實並不介意在曹魏的領地內,也培養出“八大皇商”出來。
順帶的,也可以用這種畫大餅的方式,從關中世家手裡,摳出來點火碳來應應急。
畢竟,張溪手裡是真的缺火碳。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