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八十八章 孫權的顧慮,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是不是要偷襲荊州,在東吳內部,多少還是有點分歧的。

雖然說呢,周瑜已經做好了必要時刻,放棄自己的名聲,為東吳爭取最大利益的打算,但周瑜終究是世家子出身,又是名滿天下的名將,真到了事到臨頭的一刻,周瑜多少還是有點含糊。

能不把自己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名聲給毀了,還是儘量不要毀了的好。

再說了,雖然這次沒有名義上結盟,但天下明眼人也多的是,這次漢吳兩國這套組合拳打的這麼漂亮,你要說私下沒點交易和約定,誰也不能信啊。

所以啊都已經背盟兩次了,再玩背盟,順帶還要搭上週瑜自己的名聲,周瑜多少還是有些糾結的,希望能避免就儘量避免的好。

但,孫權不同意啊!!!

真不是孫權徹底不要臉了,而是現在的局勢發展,雖然對東吳很有利,但最有利的,還是他劉氏的大漢啊。

陸遜在攻入汝南後,本來是一片大好的局勢,但因為地形不熟悉,再加上汝南各縣也沒有跟陸遜預料的那樣聞風而降,導致陸遜並沒有搶在曹休之前攻取上蔡,讓曹休率領一萬餘士卒及時回援到位。

陸遜雖然有兵力優勢,但面對上蔡的堅城,必須要打攻城戰,這對東吳軍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即使如今東吳軍的陸戰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攻城戰的慘烈程度,也遠超一般的野戰,對東吳陸軍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再一個,陸遜也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跟孫權彙報比較好。

在汝陰到潁陽一線擊破了魏軍主力後,陸遜並沒有順勢攻佔潁陽,因為在陸遜看來,潁陽不算是戰略要地,攻與不攻都可以,當務之急的領兵迅速北上,搶佔上蔡。

只要攻下上蔡,沒有了後路的潁陽,肯定會不攻自破。

因此,陸遜留下了周瑜的長子周循,領兵三千,看住潁陽的魏軍,自己則帶領主力,北上進攻上蔡。

這個安排,陸遜多少是看在周瑜的面子上,提攜周循的意思。

畢竟根據情報判斷,潁陽守軍不多,守城的高堂隆雖然官居陳留太守,但他並不擅長軍事.周循只要看住潁陽,等到將來全據汝南後,他也有一分不小的功勞。

但,陸遜怎麼也想不通,周循到底是怎麼看的潁陽,怎麼就能讓高堂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收攏潰退的魏軍殘兵,並且三千,五千的往上蔡送。

真的,就周循的這個水平吧,陸遜都有點懷疑,上大將軍到底是怎麼教育下一代的也忒拉胯了!!!

陸遜這邊在進攻曹休守衛的潁陽,雖然也很困難吧,但仗著兵力優勢,已經把曹休給逼得快要跳牆了。

可當曹休撐過了最開始的五天艱苦守城後,每隔個三五天,就有一兩千,甚至三四千援兵從潁陽回援上蔡.這誰受得了?!

倒不是說這些敗兵的戰鬥力有多強,關鍵是,明明是被動挨打,苦守城池的時候,突然每隔個三五天就有援兵到來對守城將士的軍心士氣的提升,是巨大的。

給人一種老子還有援兵,還不用死的覺悟。

就這樣,上蔡的防守是越來越堅韌,守軍計程車氣是越守越高,而東吳軍這邊,連著攻了十幾天,依然看不到攻破上蔡的希望,軍心反而受到了一些影響。

畢竟東吳軍是世兵制,打順風仗的時候,各部將領都想著奪功勞,撈好處,給自己增加世兵名額,但一旦打了逆風戰,就沒幾個願意真正搏命的人了。

這不是陸遜的能力可以挽回的,除非是孫權親自到前線指揮戰鬥但孫權的那個指揮能力吧,雖然陸遜嘴上不敢說,內心卻是希望這位千萬別來。

所以,陸遜只能是給孫權傳送戰報,尋求休戰的可能性。

攻入汝南,其實對東吳軍來說,戰略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攻克了大半汝南,雖然沒有能夠達成獲取進入中原通道的目標,但也基本消除了淮南的側翼威脅,把彭城國完全納入了包圍圈.以後再要進攻彭城國,就不用擔心汝南魏軍的威脅了。

只要拿下彭城國的話,就可以把青徐和淮南兩地連為一體,將來不管是自守還是北上作戰,東吳都能掌握足夠的主動權。

所以,現在休兵,就地防守,鞏固佔領區,其實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陸遜的用兵風格就是如此,與其冒著風險去爭奪不確定的戰略要地,不如先把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消化掉,完事兒了再考慮是不是能有更大的收穫。

這雖然保守了一點吧,但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可孫權接到這份奏報後,內心頓時有些不平衡了。

別看孫權呆在柴桑,似乎是大後方,但實際上,南陽戰事,甚至是潼關戰事,孫權知道的,都比陸遜要更早,也更詳細。

潼關那邊暫且不去說他,漢軍和魏軍打了一個兩敗俱傷,雖然現在看似漢軍圍困潼關,但實際上,要想打下潼關,沒有個半年一年的圍攻,是不會有結果的。

這點戰略眼光,孫權還是有的。

只從這方面看的話,陸遜佔據大半個汝南,徹底圍困彭城國的戰果,在孫權看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問題是,南陽那邊,關羽領兵攻克的宛城,現在正在往潁川郡方向進攻,這個結果,就讓孫權很不舒服了。

一旦讓荊州軍攻克潁川,進軍河南,跟西面的潼關漢軍形成呼應的話,司隸地區的魏軍就會陷入全面被動.就算想打洛陽保衛戰,恐怕也沒有那麼多的兵力了。

再加上,從各地情報的匯總上來看,這次漢軍北伐,總計出動了二十餘萬部隊.這麼大的動員能力,孫權是不相信,他們打下一個宛城就能心滿意足了。

順著這個思路思考下去,萬一真的讓漢軍重新收復了洛陽,坐擁兩京在手.這天下大勢,恐怕要發生劇變了。

自古以來,得雍州者得天下但兩漢年間,雍州頹廢,漢末更是歷經了數次大亂,所以大漢重奪雍州,孫權還能接受。

可如果自己這邊受阻於汝南,而漢軍卻攻下司隸,坐擁天下最精華的司隸區域.以後可就是漢強,吳魏弱的局面了。

這種情況下,誰還會跟大漢繼續維持結盟關係啊,孫權好不容易的當上了吳大帝,可不想重新當回大漢吳王!!!

所以,孫權決定,出動自己的後手,命朱然為帥,進駐陸口,屯兵備戰,準備隨時進攻荊州。

同時,孫權命人傳書給周瑜,讓他做好沿漢水北上,威脅襄陽的準備。

這次,目的不是一定要攻取荊州,只要能逼得荊州軍回援,不讓他們繼續往司隸進軍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攻下江陵,全取長江防線,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孫權自認為,自己的決定還是比較理智的,比如說他至少沒有要求周瑜帶著兩萬人去強攻襄陽,徹底攻取荊州.可當書信送到周瑜手頭的時候,周瑜還是一陣頭疼。

倒不是頭疼孫權的戰略有什麼問題,他是頭疼,自己這大半輩子的名聲,大機率是保不住了。

可問題是,孫權在書信裡解釋的很清楚了,周瑜也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的人,他當然也知道,一旦讓漢軍佔據了洛陽後,會引發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陸遜攻不下汝南,漢軍卻佔據了洛陽,那麼接下來的豫州,兗州,肯定也會被漢軍一一攻取大吳這次出兵,完全是替他人作嫁衣而已。

而如果局勢再惡劣一點,如果曹魏那邊真的豁得出去的,選擇儲存實力,退出中原地區,據黃河而守河北那問題,就更嚴重了。

不管是大漢還是大吳,都不會放棄中原這塊肥肉,到了那個時候,即使是周瑜,也會主張跟大漢翻臉,儘可能的爭取到足夠多的地盤和利益,雙方大打出手是必然的。

而曹魏雖然看似損失了一塊最精華的區域,但卻換來了寶貴的喘息時間,擺脫被漢吳兩面夾擊的風險,完全可以依仗黃河天險,養精蓄銳,發展民生的同時,坐觀漢吳爭鬥。

等到漢吳兩家爭到精疲力盡的時候,曹魏再一舉出兵,重新收復中原,乃至於青、徐、雍、涼四州,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當陸遜沒辦法在汝南取得更大突破的時候,不讓大漢獨佔司隸,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種情況下,周瑜是不可能會反對孫權進攻荊州的戰略的.也因此,周瑜可以篤定,這場戰鬥之後,自己的名聲肯定就保不住了。

起碼那個嫁作人婦的小妹,一定會寫信來痛罵自己的。

但.沒辦法啊,一切為了東吳,為了伯符。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