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四章 洛陽戰事(二),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戰事,對魏軍來說,是越來越不利了。

司馬懿不知道自己能守到什麼時候去,當然,司馬懿也不會有跟洛陽城共存亡的決心.這個老狐狸,可是最惜命的人,他可沒有為了大魏而付出一切的決心。

因此,其實司馬懿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在哪裡了。

現在還能堅持,司馬懿當然還是會繼續選擇堅守的,但如果堅守不住的話.司馬懿其實也考慮過,是不是帶兵從東門突圍,退守虎牢關,以觀局勢發展。

有虎牢關在手,再加上曹真大將軍的大批援軍到來的話,縱然一時失守洛陽,也未必沒有奪回來的機會。

至於兩個兒子,司馬懿也替他們想好了退路.聯絡河東世家,準備船隻,從孟津渡撤過黃河,駐守河內郡,防止蜀賊就地過河。

河東,河內兩郡還在自己手裡的話,也不算完全丟失河洛之地,將來到了天子面前,縱然要被問責,但至少不至於丟命。

這,就是司馬懿給自己謀劃的後路。

但,現在暫時還用不上,畢竟,還能繼續堅守。

當然,這時候的司馬懿,還是有那麼一絲奢望的,奢望在自己守不住洛陽之前,蜀賊方面先承受不住後路的損失,撤軍救荊州.這樣守住洛陽雖然丟人了一點,但終究是守住了。

可.東吳方面,真就一點都不給力啊。

當初你們在淮南摁著曹休痛揍的能耐都哪兒去了,面對一個空虛的荊州,居然打了這麼久還沒打下來?!

吳狗果然無能司馬懿心裡如此的吐槽著。

而此時,被司馬懿狠狠吐槽的東吳軍們,依然在荊州舉步維艱。

張承已經在漢津渡的水戰中,被文聘抓住指揮破綻一舉擊敗,奪回了漢津口,張承率領剩下的東吳水軍退守夏口。

而文聘,也不敢讓自家水軍士卒棄船登陸,全力救援江陵。

原因無他,張承雖敗,但東吳江夏水軍主力沒有多少損失,如今他率軍退守陸口,一旦文聘下令水軍棄船登陸,張承完全可以再率軍殺回來。

到了那個時候,上了岸的襄陽水軍,可就無法在水上再跟東吳水軍一較高下了。

文聘沒辦法,他又不能直接領兵南下去進攻夏口,那裡是東吳水軍大本營,這麼貿然的殺過去,非常的冒險。

因此,文聘只能選擇在漢津渡建立水寨,威脅江夏其他各縣,牽制住張承的水軍主力。

而南線戰事依然膠著,水軍方面,朱然在一步一步的逐漸清理烏龜陣外圍的江陵水軍走軻,想用這種水磨功夫的辦法,解決江陵水軍。

但這還需要時間。

呂岱依然在零陽跟石苞僵持不下,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零陽城。

而最有希望的孫盛,率領三萬東吳陸軍,倒是抵達了郢縣.但這一路行軍走的,那叫一個龜速。

道路太過泥濘不堪,實在不好走,也不好運輸兵糧軍械。

而等孫盛好不容易抵達郢縣外圍的時候,郢縣守將州泰已經得到了王基調撥過來的五千援軍,如今整個郢縣,有八千守軍。

其實吧,一開始的時候,王基是真沒想在郢縣徹底擋住東吳軍的進犯的。

雖然對於東吳軍的進犯,張溪和王基都有所準備,但主要的作戰思路,還是主動收攏兵力,一步一步的放東吳軍進入江陵郡,最後在江陵城,依靠堅固的江陵城防,打一場防守戰。

所以,郢縣方向,雖然安排了州泰去駐守,但一開始的作戰目的,是讓州泰能撐多久撐多久,實在撐不住就撤回江陵.純粹只是拖延時間用的。

但現在,隨著荊襄大地淅淅瀝瀝的小雨,察覺到天時對自己有利的王基,立刻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咬牙從江陵調了五千士卒去支援郢縣。

在郢縣打一場阻擊戰,總比在江陵打守城戰來的好江陵畢竟是郡治中心,城外也是整個江陵郡規模最大的可耕種土地聚集區,在這裡打仗,對賦稅收入很不利的。

而王基也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天時配合自己外,對手居然也這麼配合自己領兵進攻郢縣的人,不再是名將周瑜,周瑜因病回建業休養去了,現在的領兵大將換成了孫盛。

這下壓力就小的多了。

要是周瑜領兵,王基還得擔心,以周瑜的能力,州泰不一定能守得住郢縣.但換成這個孫盛,那王基就真的不擔心了。

而孫盛,還真的是不負王基所託.費勁巴拉的領軍抵達了郢縣後,只發動了一次攻城後,孫盛就在郢縣城外三十里處,安營紮寨,不動彈了。

不是孫盛不想打啊,而是不能打了。

從華容縣停兵不進,到現在進軍到郢縣外圍,東吳軍計程車卒們,已經淋了快半個月的雨了。

在華容縣的時候還好,起碼有個縣城和房屋可以避雨,可最近的這十天左右的時間,大軍始終是在雨中行軍,晚上在野外紮營睡覺的時候,身上都感覺溼乎乎的.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嘛。

軍中士氣是相當的低落了。

孫盛雖然沒有經歷過第二次濡須之戰,但孫盛也不是那種缺乏常識的將軍,在這種細雨濛濛的環境下,不僅不利於作戰,對軍心士氣的影響也非常的大。

甚至,如果長時間淋雨,引發軍中大規模的傷寒,甚至是造成瘟疫的話,那問題可就大了。

這種情況下,孫盛也不敢輕易向郢縣發動進攻,他只能是上奏大吳至尊,向大吳至尊尋求意見,是繼續進攻,還是退兵自保。

能被孫權提拔上來重用的宗室將領,孫盛還是有那麼一點能力的,畢竟孫權看人的眼光還是在的。

這種情況下,孫盛知道,繼續用兵,並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但問題是孫權不允許啊。

就這麼退兵的話,什麼目的都沒有達到,卻空耗錢糧.你讓孫權的面子往哪兒擱?!

因此,孫權嚴令孫盛,必須儘快攻下郢縣,吸引蜀賊回軍自救。

孫盛不是周瑜,軍中沒有那麼多的自主權利.既然孫權這麼要求了,孫盛能怎麼辦,就硬著頭皮進攻唄。

但,進攻效果真的很差誰會願意在細雨綿綿的天氣,上陣去廝殺啊。

人家蜀軍是有城池要守,有百姓和田地財產要守護,不得不戰,東吳這邊.你指望普通士卒能理解上頭大人物的所謂“戰略意圖”麼?!

這仗打的,孫盛都覺得,自己跟個蠢豬一樣.但又不能不打。

仗打到這個份上,東吳想要往江陵方向再次前進,已經是非常困難了,所以,司馬懿指望東吳能給力點,那純屬是想瞎了心了。

荊州方面,東吳進軍困難,而河洛方面,大漢的北伐軍進攻洛陽,倒是還算順利。

這個順利,不是說大軍已經攻入洛陽了,而是說,在經過十餘天的進攻後,北伐軍已經可以對洛陽的城牆,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了。

也就說,已經出現了登上城樓,進行城牆爭奪戰的現象了。

雖然司馬懿透過臨陣指揮,輕鬆擊退了這支登上城樓的小部隊,重新堵住了缺口,但這也意味著,僅靠常規的辦法,魏軍已經沒有辦法完全守住城牆了。

而造成這個結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司馬懿手裡的兵力,再一次出現了減員。

原本有一萬四千人的守軍,經過漢軍十餘天的攻城後,銳減到只有一萬人左右了。

眼看著一月份還沒到月底呢,司馬懿手裡的守軍,已經戰損三成了。

到了這個地步,不管是司馬懿還是辛毗,其實都知道,這個洛陽城,是肯定守不到二月份去了。

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一咬牙,找到了辛毗尋求辛毗的同意,棄守洛陽城,退守虎牢關。

司馬懿必須這麼做,因為辛毗同樣有持節節制全軍的權利。

如果司馬懿不徵得辛毗的同意,下令撤軍,而辛毗又非要堅守洛陽的話持節剝奪自己的軍權,辛毗是有能力幹出這種事情來的。

因此,司馬懿私下找到辛毗,想透過這種試探,讓辛毗同意棄守洛陽。

司馬懿本來準備了很多的說辭,比如說退保虎牢關,守住反攻的底線,比如說保住河東,河內二郡,司隸也不算丟失.但辛毗只聽了司馬懿要棄守洛陽後,只說了一句話。

“予老夫三千兵馬,餘者,君可自決之。”

那意思就是給我三千兵馬,我來守洛陽,你帶著剩下的兵馬,要退守哪裡,你自己去做決定吧,我絕不阻攔。

辛毗也知道這個洛陽,是早晚要守不住的,也不可能等來河北的援軍但他這個三朝老臣,不能不給天下做個榜樣。

司馬懿有能力,還年輕,他可以走,為大魏留下將種帥才。

但他這把老骨頭,就只能埋在這個洛陽城了。

司馬懿一聽辛毗說出這話,頓時明白了辛毗的用意,但司馬懿想說點什麼,卻發現自己無話可說。

只能是一躬到底,表達對這位大魏老臣的尊敬。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