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要將與調兵,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雲一直是一個低調謙和,受人尊敬的人。
從軍征戰四十餘年,趙雲從來沒有計較過名位得失,也始終是把國事百姓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趙雲可不是劉琰那種吉祥物,他的功勞是極大的。
這個時空,因為張溪的亂入,趙雲沒了單騎救主的功勞,但長坂坡七進七出,僅靠百餘遊騎兵擊退數千虎豹騎,這戰績,可比單騎救主的功勞更加耀眼。
起碼曹純和曹休是不願意在戰場再遇到趙雲這樣“開掛”的將軍的。
而之後,領兵平定桂陽郡,帶兵入川平定江陽,犍為二郡,合圍成都,漢中之戰空營列陣,嚇退曹操,北伐之戰數次身先士卒,獨當一面.可謂戰功赫赫。
可這樣的將軍,卻在遲暮之年,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場所有人,心裡都不太好受。
尤其是張溪.五虎上將,在張溪的心裡,是有濾鏡加成的。
但諸葛亮不想帶上趙雲的想法,張溪倒是也能理解如今大漢人才濟濟,還真的沒必要讓這位辛苦征戰了半輩子的老將軍繼續為國征戰。
他已經夠辛苦了,也該安享晚年。
再加上,關羽,張飛兩員大將,都是“高齡”逝於戰場,大家不希望趙雲出意外的心情,都是一致的。
張溪也同樣不希望趙雲出意外,但趙雲現在這種“英雄落幕”的感慨,張溪又受不了。
因此,張溪想了一下,開口對趙雲說道,“老將軍莫要如此.將軍二子,皆已成年,正是建功立業,繼承將軍衣缽之時。溪厚顏,襄請將軍二子以為助力,不知將軍可願否?!”
老一輩的人嘛,對下一代肯定是寄予希望的,如果能讓趙統和趙廣兩人繼承趙雲的衣缽,為大漢繼續征戰沙場,為國效力.也許老將軍的傷感,能減輕一些。
可趙雲一聽張溪的話,卻猶豫了一下。
“二子不成器還請元長多多照顧提攜了。”趙雲說道。
其實趙雲的本意,並不是想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就這麼上戰場去的。
至少在趙雲看來,自己的兩個兒子的戰陣經驗和水平都差的遠呢,連關平,關興的水平都達不到,要是放在自己的軍中,當一個校尉老趙都嫌棄他們,哪敢放他們出去單獨領兵。
可,現在的場景,再加上剛剛傷感的心情,讓趙雲多少也有些觸動了。
趙雲不是那種自傲的人,他很低調,但也很務實。
自己確實是老了。
也許不到上不了戰場的時候,自己的經驗依然還能幫到大漢.可自己確實無法跟年輕的時候相比,甚至於跟七年前的自己,也無法相比了。
七年前,趙雲還能在潼關帶領涼州騎兵廝殺,但現在身體確實差了很多。
也許,是該培養自己的兒子接班的時候了。
自己那倆兒子水平確實不行,年紀又輕.趙統,趙廣兩人,是趙雲在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後所生,現在一個二十四歲,一個才二十一歲,比起關,張兩家的二代,確實要年輕十歲左右。
因為資質和閱歷都不行,因此趙雲一直不敢放手.但如果是放到張溪的軍中,趙雲想了想,覺得也不是不行。
一方面,張溪用兵極為謹慎,那他自然不會貿然讓自己的兩個兒子擔當大任,這樣也就省的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力太差,導致國事敗壞。
另一方面,張溪這個人看人和調教屬下的本事還是很不錯的,但凡跟過張溪的人,不管是曾經默默無聞還是已經名動一方的人,都能有所提高。
說不定自己教不會自己的兩個兒子,是自己教人的水平不行,如果經過張溪的調教,兩個兒子能有長進,那不管是對大漢還是對趙家,都是一件好事。
兒子如果能有出息,能繼承自己的家業和爵位,那麼.其實急流勇退,對趙雲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
因此,趙雲選擇了答應張溪,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交給張溪調教。
然後趙雲就跟諸葛亮告退了。
他知道這次諸葛亮召集這麼多人,是要商議北伐的,他選這個時候來找諸葛亮,本意是來求戰的。
現在自己雖然沒有能夠求戰成功,但至少兒子的前途有了著落.再加上諸葛亮給自己帶的那頂高帽子趙雲又不能摘,守衛天子的責任,也是他必須要接的。
既然這樣,就不要耽誤這些人商議北伐大事了。
眾人一同先把老將軍送出門外,然後,再回到正廳,繼續議事。
趙雲的這次到來,只能算是小插曲,等到大家都重新調整好心態,諸葛亮開始正式主持這次戰略軍議。
“此番北伐目的,確為攻取河洛和兗州,只是兵力,並不需四十萬之巨。亮以為,二十五萬至三十萬人足以正方,尚書省負責後勤整備,如此多的軍力出征,尚書省需多少時日能備齊糧草軍械?!”
四十萬的兵力要求,是諸葛亮,龐統,李嚴三人一起商量好了設的局,目的就是要讓益州本土世家們大出血支援北伐徐邈那邊是屬於誤傷。
而李嚴配合著諸葛亮演了那麼一齣戲,賣了一把益州本土派,現在也算是初步的獲得了諸葛亮的信任,這種時候,李嚴是不會錯過機會的。
“回稟丞相,若需完備,需一年時間,若只為出征,半年足以。”李嚴說道。
接著,李嚴就開始解釋他這麼說的理由。
李嚴需要一年時間來整備後勤,是充分考慮到前方戰事可能發生的變化,甚至是以前線需要互相僵持,戰事超過兩年的標準,來安排後勤統籌事務的。
如果只是按照正常的出兵討伐作戰計劃的話,李嚴可以在半年內籌集前方大軍一年所需用的糧草和軍械。
不得不說,李嚴只要不出么蛾子,他的能力是真的很出色,用來統籌後勤,甚至有些大材小用。
很顯然,諸葛亮也對李嚴的表態很滿意,微笑的點點頭,對李嚴說道,“如此,還需正方多多費心。”
再然後,諸葛亮轉頭看向了姜敘和張溪,說道,“秦州之地,需抽調至少五萬兵力來雍州助陣,荊州之地亦需如此,兩位將軍,可有問題?!”
姜敘一聽這話,就有些為難。
但是吧,諸葛亮現在跟你商議調兵的問題,要看到的可不是你抱怨困難的能力,而是你作為一州主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姜敘微微想了一下,說道,“秦州地小兵少,郡兵不過四萬之數敘可出郡兵三萬,另招兩萬羌胡遊騎助戰,丞相以為可否?!”
諸葛亮微微點頭。
其實諸葛亮也知道,秦州這個地方,是把原來雍州的一部分郡縣劃出去單獨成立的一個郡,轄區一共就四個郡,跟涼州那個苦寒之地比起來也就是好點有限.五萬兵馬,確實有些為難姜敘了。
姜敘能想到徵召兩萬羌胡遊騎助戰,已經算是不容易了。
因此,諸葛亮對姜敘的應對,還是認可的,只是,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羌胡桀驁難制,伯奕以為,何人可統之?!”
“馬孟起之弟,馬岱,足以。”
一聽說讓馬岱統領羌胡遊騎兵,諸葛亮想了一下,點點頭,算是同意了下來。
雖然馬岱在羌胡中間的威望肯定不如馬超,但馬岱這麼多年一直呆在西北也不是在玩的,憑藉自身的額能力,以及馬超剩下的餘威,統領羌胡騎兵作戰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了。
解決完秦州的問題,諸葛亮看向了張溪。
而張溪略微想了一下,也說道,“荊南初定,不可輕動,江陵需防江東,亦不可輕易調兵,襄陽襄陽重地,不可輕失,溪以為,亦不動為好。”
張溪這邊的困難,就比較實際了。
荊州這地方,肯定是輕易不能抽調士卒的,畢竟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東吳呢,這裡是防備東吳的第一道防線。
所以,張溪的困難,諸葛亮可以理解,但他還是不滿。
“若依元長之意,僅有南陽三萬郡兵可用?!”諸葛亮反問道。
自己要求的可是要至少五萬呢。
人家姜敘整個郡的郡兵加起來都不到五萬人,也想辦法給自己拼湊了五萬人出來,同時還能兼顧本郡的地方防務問題.你張溪還不如人家姜敘麼?!
張溪當然知道諸葛亮的不滿,但他也沒辦法啊羌胡異族,能跟東吳這個白眼狼比麼?!
雙方戰力就不是一檔次的。
而且,張溪也不是沒有替代方案啊。
“襄陽不可輕動,但東三郡郡兵,卻可呼叫北上.寇封所部三萬人,加上南陽郡兵,足有六萬人,可堪一用。”張溪如是說道。
諸葛亮微微在腦海裡盤了一下兵力,想了一會兒,微微搖頭,說道,“寇公仲之兵,本在呼叫範圍之內.元長還需另想他法。”
這下張溪也愁了。
荊南四郡的兵力是肯定不能抽調的,而江陵的三萬步卒和三萬水軍,這也是防備江陵必要的兵力,畢竟隔壁江夏的東吳軍現在可是有四萬水軍和三萬步兵呢。
這要是從淮南和江東調兵,分分鐘能給你整出十萬大軍出來,沒有足夠的兵力,根本守不住。
想來想去,張溪也只能是表態說道,“如此,溪抽調襄陽兩萬步卒北上,江陵分兵一萬至襄陽協防。”
只能是這麼做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