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建言之功,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司馬師和夏侯霸而言,張溪這個名字,威懾力還是不小的。

畢竟,這是名震天下的名將,甚至在關羽,張飛等人相繼故去後,張溪現在在曹魏方面看來,就是蜀賊的第一名將。

趙雲,魏延都得往後排排.至少曹魏方面就是這麼認為的。

哪怕是司馬懿,遇到張溪都不得不忌憚幾分,放在司馬師和夏侯霸眼前,這兩人是真的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輕舉妄動的結果他們已經知道了,一戰就損失了一萬多士卒,要不是運氣好,連他們自己都有可能直接交代了。

而張溪甚至都沒有用什麼奇謀妙計,就是一個單純的詐敗設伏而已現在的司馬師和夏侯霸心裡,對張溪是充滿了心理陰影的。

因此,這兩個人,在看到張溪領著東三郡郡兵和王昶匯合,重新在孟津渡外圍紮營合圍後,愣是沒有一個人敢提議,是不是要趁著敵軍剛到,立足未穩,順勢出擊一下。

就,很慫的縮在孟津渡內,鞏固防守,等待司馬懿下一步軍略命令的到來。

這倆貨這麼慫的不敢動彈,反倒是讓張溪有點不太理解了。

不是,這倆人什麼意思?!

一個是歷史上的大魏權臣,不可一世的大將軍,晉朝的實際奠基人,另一個也是曹魏宗族中難得的後起之秀,後來還成為了大漢的車騎將軍你倆幹啥呢這是?!

大家兵力相當,不說主動進攻吧,至少也該是列陣一戰嘛龜縮在孟津渡內不出是幾個意思?!

自己的對手,真的是司馬師和夏侯霸麼?!

怎麼感覺這個膽略,還沒有那個傳聞中的秦朗更加大一點?!

嗯,張溪大概是忘了,他第一次上戰場遇到周瑜當對手的時候,其實也沒比這兩人好到哪兒去,一樣是龜縮在鄂縣不出,鬧到魏延對他極度不滿的事兒了。

現在的張溪,在夏侯霸和司馬師眼裡,基本就等同於周瑜在當時張溪眼裡的地位.跟這種人玩心眼拼指揮,瘋了吧?!

還是老老實實的龜縮起來防守比較好,至少沒啥損失。

而這兩人這麼一龜縮防守吧,張溪還真的有點不太好辦。

總得想辦法要重奪孟津渡口的啊,否則將來很多計劃都沒法實施這倆貨帶著五萬人龜縮在孟津渡以及附近的營寨內,一心死守,著實的有些無從下手啊。

自己一個人想沒轍,那就開會.張溪召集了麾下眾將,一起開會商議該怎麼做。

張翼第一個站了出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因為在之前的伏擊戰中,張翼見識到了張溪帶來的諸葛連弩二號機的恐怖威力,因此,張翼建議,可以用這些弓弩兵壓制孟津渡內的魏軍,然後自己率領五千士卒強攻孟津渡南門。

那地方,張翼守了快一個月了,對那邊的一些防禦強弱都非常的瞭解,只要能夠壓制南門的魏軍,讓他們不敢輕易在南門的防禦設施上進行反擊,那麼張翼就有把握能一舉奪取孟津渡南門。

然後,就可以以南門為據點,大量兵力湧入,一步步的驅趕魏軍,把魏軍徹底驅趕出孟津渡。

這個辦法,其實說起來是真的不錯的,但可惜,有點小問題。

要攻取南門據點不難,真正難的,是驅逐進入孟津渡的魏軍.孟津渡作為一個半軍事要塞,雖然塞不下五萬人,但三萬人還是可以做到的。

你佔據了南門,魏軍其他三門的兵力合圍,你就要面臨兩萬多魏軍的圍攻而南門那麼點地方,最多塞進去五千人作戰而已。

而且,一旦進入內部進攻的階段,諸葛連弩二號機的威力再大,覆蓋面再廣,在這個時候也幫不上忙,就只能是靠士卒們硬拼了。

先不說你能不能依靠五千人守住南門,就算你能守住,這麼以少打多,打著打著就變成了添油戰術,打成了消耗戰。

而張溪,很顯然是不想打成一場消耗戰的。

畢竟,他手頭能調配的兵力就這麼多,連王昶的那兩萬弘農郡兵都是臨時歸張溪調配的,他必須考慮到,如果在孟津渡打成消耗戰的話,那麼之後的北伐,他還有沒有能力可以繼續牽制住河東的其他魏軍。

單純打攻城戰或者消耗戰,張溪就不需要召集麾下的將軍們一起商議了,這點軍事指揮的概念他還是有的。

所以,張翼的建議,被張溪給否決了。

而這個時候,王昶微微張嘴,欲言又止。

王昶有王昶的顧慮。

當年在曹真的手下,王昶和張溪也算是老對手了,尤其是潼關一戰,王昶可是沒少壞張溪的好事。

王昶跟張溪也不算熟悉,這次作戰,算是兩個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搭夥作戰,所以嘛,王昶是真的不知道張溪的性格脾氣如何。

再說了,作為一介降將,自己能少說盡量少說,聽從安排作戰就可以了,省的給自己惹麻煩。

但.張溪看到了。

不僅看到了,張溪還問了。

“王將軍可是有破敵之策?!”

張溪都這麼問了,王昶不說,反而是顯得不合適了。

因此,王昶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驃騎將軍可知,孟津渡以北河道之內,有一浮州”

話呢,就說到這裡了,王昶相信,大家都是聰明瞭,自己想說什麼,張溪應該是能明白的。

而張溪呢,聽到王昶這麼一提醒,也想起來了確實,有一個浮州。

然後吧,張溪就繼續開口,問道,“確有一浮州只是,此事與破敵何干?!”

這話問的,別說王昶了,就是孟達和黃權都有點愣神.不是吧,都已經提醒的那麼明顯了,張元長今天是怎麼了,怎麼這都想不明白?!

佔了那個浮州,切斷五萬多魏軍的後勤補給線,都不用打,餓上一個月,等孟津渡內部的存糧耗盡,這幫魏軍全得完蛋。

這麼淺顯的道理,張溪不可能不懂.但這不是軍議呢嘛。

你王昶既然要說計謀,就把話說清楚,回頭好算謀劃之功啊就說這麼半句,最後由我來下命令的話,這個謀劃之功不就成了我的了麼?!

你王昶還要不要立功封爵受賞了?!

所以啊張溪這是在給王昶機會,把話說清楚,這樣好算戰功。

都不是笨蛋,孟達也好,黃權也罷,稍微想想,都明白這是張溪在給王昶機會。

王昶自然也能想明白,同時,心裡也是一陣暖心.這事兒要是擱當年在曹真大將軍手下,恐怕就是曹真的功勞了。

當然,事後肯定也少不了王昶的好處,曹真大將軍會用其他理由提拔王昶,但作為一名將軍,用其他理由獲得晉升,哪有依靠戰功晉升來的名正言順?!

因此,王昶感動之下,還是依著張溪的意思,把自己的謀略,說了出來。

“可遣一軍精銳之士,攻取浮州,堅守此地,輔以水軍,斷賊糧道.如此,賊軍不攻既破。”

王昶的話一說完,這個建言之功就算是落實了。

這時候,立刻就有人繃不住了。

嗯,也沒別人,就是孟達。

雖然說,之前有了一個馳援之功,但殺敵數量幾乎為零.這麼點功勞,可不足以讓孟達能擺脫現在的困境的。

建言之功,是張溪要王昶主動說全的,這個是張溪在提攜王昶,孟達這個人雖然人品不行,但眼力和情商還是很出眾的,不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討人嫌。

但是,接下來的征戰之功,孟達就不能不爭一下了。

“老夫願率本部兵馬,從黃將軍水軍,以建此功。”孟達主動站出來,向張溪請戰。

這下鬧得,連張溪都有點措手不及。

理論上講,誰給出的建議,誰帶兵執行,這是一個軍中潛規則既然是王昶提出來的謀略,那麼王昶帶兵去攻打浮州,這才正常。

哪有人半路站出來分功勞的?!

王昶要是一個純粹的謀士,這事兒也就罷了人家也是帶兵的武將啊。

可孟達這個人吧,在張溪面前也許不算什麼,但在如今的軍中,孟達的身份地位和從軍資歷極高,官職也是僅此於張溪和黃權的。

他這一請戰,別說王昶,就是張翼和柳隱都得退讓三分。

至於黃權黃權倒是可以站出來說句公道話,但這事兒吧,不管誰領兵,都需要靠他的水軍,也就是說,黃權站不站出來說話,都不影響他的功勞。

所以嘛比起王昶這個降將,黃權更加不想去得罪孟達。

畢竟,孟達也是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啊,如今的局勢下,黃權代表的益州派,真沒有必要跟東州派再鬧矛盾。

大漢現在的地盤是越來越大了,都城都已經從成都遷到長安了.如果這次北伐順利,把大半個中原納入版圖的話,益州派在朝堂上的對手,可就不是隻有一個荊州派了。

這時候益州派再跟已經是半個盟友的東州派鬧齷齪的話,那恐怕將來在朝廷的話語權,可就真的要朝不保夕了。

黃權不站出來說話,張溪.張溪還真的不好駁孟達這個面子。

前有李嚴的請託,後面孟達自己也爭氣,確實立下了功勞.這次孟達主動請戰,自己不給個機會的話,多少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張溪只好委婉的看了王昶一眼,表達了一下歉意,然後,轉頭看向孟達。

“老將軍既然請戰,溪自無不答應之理。只是,此事頗為兇險,老將軍亦需小心,我遣柳休然與老將軍同行,助老將軍一臂之力,如何?!”

“.謹遵命。”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清波凡人

替嫁王妃凰謀天下

王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