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失守,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幸,大漢的軍中,除了孟達外,還有一個柳隱。
當主將孟達倒地,前軍陷入混亂的時候,柳隱站了出來。
當時柳隱在後軍,他被孟達安排在這裡負責跟進壓上,一起對魏軍展開進攻,因此,當他看到孟達倒地,前軍出現崩潰跡象的時候,立刻就帶領著自己的後軍頂了上去。
柳隱必須那麼做,也只能那麼做。
河心州上的漢軍,基本都是孟達的部隊,柳隱也不是主將,在孟達受傷倒地後,就算柳隱站出來振臂高呼,讓士卒聽從他的指揮,也沒幾個人會聽的進去。
他在這支部隊中沒有足夠的威望,也沒有這個指揮權。
因此,柳隱能做的,就是在後軍還沒有受到前軍影響前,快速前插,堵住那些反攻的魏軍,給前軍後撤整軍創造時間。
畢竟,後軍在不知道前方變故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還是能被柳隱控制並指揮的。
只是,這也撐不了太久。
如果孟達真的是已經陣亡了,長時間看不到主帥露面的後軍也會一樣出現軍心渙散的情況但萬幸,孟達終於還是挺了過來。
說實話,孟達是真的老了,也很久沒有親自上戰場了,否則的話,一支射中肩窩的弩箭,還不至於讓孟達直接倒地不起。
司馬懿這種半文官出身的人面對相同的境地,都能咬牙斬斷箭矢,重新指揮呢,何況孟達這個武將出身的人。
只是,孟達在後方安逸的太久了,他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親自上陣殺敵了,而以孟達喜好享樂的性格,你讓他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能保持跟年輕時候一樣的身體素質,實在是太苛求他了。
這也是為什麼孟達在中箭後,直接倒地起不來的重要原因。
可孟達好歹也是武將出身,基本的軍事素養和判斷都在的,他知道自己的倒下意味著什麼。
現在他只是中箭受傷,如果長時間倒地不起,不能站出來穩定軍心的話,那軍隊必然會發生潰散,而在這個河心州上,連跑的地方都沒有,亂軍之中,孟達能不能活命都不好說。
正好就在這個時候,柳隱的及時應對,給孟達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讓孟達終於有機會咬著牙,重新站起來,把後撤的混亂軍隊重新組織了起來,前往支援柳隱。
而隨著孟達的重新出現,漢軍的軍心慢慢的穩定了下來,再加上柳隱的及時攔截,導致魏軍的進攻一時受挫.司馬師仔細估量了一下現在的局面,決定暫時後撤整軍。
司馬師做出這樣判斷的原因很簡單,他不想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雖然孟達重新站了起來,但同樣,孟達受傷的事情,整個戰場都看到了,再經歷了自己的反攻殺傷,蜀賊傷亡至少兩千人以上已經傷亡近半了。
主帥受傷,士卒傷亡近半,一時挫敗過後必然士氣低落。
而這個河心州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在一時半會兒內,蜀賊是不可能及時得到援軍補充的,也就是說,現在在河心州的這支蜀賊,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境地。
繼續逼迫,逼出對方拼死一搏的勁,反而會給自己憑白的增加傷亡倒不如臨時後退,一方面休整自家部隊,恢復戰力,另一方面洩掉蜀賊最後的軍心士氣,讓蜀賊陷入戰敗恐慌之中。
當然,僅靠司馬師手頭的這點兵力,顯然還是不夠的,因此,司馬師再次向孟津渡的方向揮動旗語,要求孟津渡增兵支援河心州。
只要進入河心州的魏軍越多,陷入困境的蜀賊士氣就越弱,最後除了在水軍的掩護下,撤離河心州,沒有第二個選擇。
這樣,司馬師就能用最小的代價,收復河心州,恢復自家糧道通暢了。
不得不說,司馬師的腦子還是很清醒的,這個時候撤兵,讓柳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總不能帶著只有一千多人的後軍尾隨追殺吧。
那不是去追殺的,那是去送死的。
因此,司馬師選擇後撤,無奈之下的柳隱,也只能是收攏部隊,暫時後退,跟孟達匯合。
見到孟達後,柳隱還沒說什麼呢,倒是孟達慘笑了一下,對柳隱說道,“老夫此番丟人矣。”
孟達的這番自嘲,倒也是真心的。
一名老將,不缺經驗和能力,卻因為貪功心切,導致前功盡棄.他是真的覺得自己沒臉見人了。
可柳隱也不知道怎麼回這個話孟達可以自嘲,但柳隱身為副將,總不能順著孟達這番話語說吧。
因此,柳隱只好回答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老將軍切勿掛懷。”
就,只能安慰了唄。
而孟達呢,這時候到底還是恢復了冷靜,仔細想了一下軍中處境,然後對柳隱說道,“老夫受傷,一時難愈,還需休然代替老夫臨陣指揮只是戰事如此,休然可有把握,守住這河心州?!”
這話還真不是孟達在推脫責任,而是根據現在的情況,做出的最合適的安排。
這年月,講究的就是“將為兵膽”。
孟達到底是受傷了的,而且軍中士卒很多人都看到了,因此孟達繼續指揮士卒作戰的話,會給士卒帶來一種不安全感.萬一孟達再次受傷或者傷重陣亡的話,士卒會感覺自己沒有安全保障的。
這個時候,還不如索性交接指揮權,向全軍確立由柳隱來負責指揮,雖然也會傷及一些士氣,但總比孟達帶傷指揮要讓人有安全感。
孟達能想明白這些事兒,及時交接指揮權,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經驗豐富,審時度勢了。
但孟達還是擔心一點——就現在剩下的這兩千多殘兵敗將,能不能在柳隱的指揮下,守住這個河心州。
這事兒吧柳隱也為難的。
真的,你但凡在這個河心州上能有一個稍微像樣一點的軍事設施,柳隱都能發揮自己在防守上面的經驗和能力,能拖多久拖多久。
可這個破地方,連一根一人高的木材都找不出來,安營紮寨都做不到的,你讓柳隱怎麼守?!
單純的論臨敵野戰的指揮能力的話,柳隱到底是不如孟達的,對上對面的司馬師,也沒有太多的勝算。
更別說現在自家軍卒還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戰敗,兵員減損嚴重,士氣低落的狀態。
因此,面對孟達的詢問,柳隱想了一會兒,只能回答,“有死而已!”
那意思就是沒把握守住,但會拼到最後一刻。
這個答案,不是孟達想要的因此,孟達只能嘆口氣,對柳隱說道,“既如此通知黃公衡,令水師接應,撤出河心州。”
沒辦法了。
孟達本人,其實比任何人都不想撤退。
前腳還想著斬殺司馬師,一戰全功呢,現在卻被逼得手足無措,連據守都做不到了.這個心理落差,對孟達的打擊是很大的。
但孟達到底還是一個不錯的領軍統帥,他知道什麼戰鬥應該堅持下去,什麼戰鬥需要立刻做出放棄.既然註定守不住的話,繼續在這個河心州待著,不過是浪費兵力而已。
再一個,從私心的角度去考慮,孟達也不想繼續在這個河心州作戰下去了。
自己這麼多年,攏共就收攬了這五千餘士卒,現在已經損失一半了。
戰功,以後有機會還能再立,但願意跟隨自己計程車卒要是拼光了,那以後可就沒有能夠繼續立功的資本了。
因此,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孟達都下達了撤出河心州的命令。
對於這個命令,柳隱倒是沒有抗拒柳隱不瞭解孟達,因此不可能知道孟達的私心,但光論公心,孟達撤軍的理由是充足的。
而且,現在情勢緊急,魏賊那邊在這次戰事過後必然增兵施壓,如果在這裡猶豫不決的話,最後想走都走不了了。
就這樣,孟達下令,柳隱同意.在黃權的配合下,漢軍所部兩千餘人,撤出河心州,退往孟津渡南側,跟張溪匯合。
面對兩人戰敗而歸,張溪雖然也很生氣,但.面對著主動請罪的孟達,張溪能說啥呢。
孟達確實是指揮作戰不利導致敗軍而回,但他的這個戰敗吧,只能說是指揮失誤,不是臨陣脫逃這類原則性的問題要是因為一次指揮失誤就斬殺孟達的話,在軍中是無法服眾的。
因此,張溪只能是斥責了孟達幾句,然後再讓孟達好好養傷,傷愈之前,暫時就不要率領本部兵馬出戰了。
至於柳隱雖然柳隱在河心州作戰中及時應對,這點也被孟達證實了,但柳隱同樣也是戰敗而歸了,沒有完成作戰任務。
因此,張溪的決定是功過相抵,不予記功,留在帳下聽用。
而黃權呢黃權倒是沒有什麼錯誤,但現在,黃權也不能繼續留在孟津渡,協助大軍作戰了。
因為啊,洛陽的諸葛亮來信,告知張溪——馬岱領軍,已經抵達洛陽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